一、敬业—对文物工作充分尊重
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的认真工作态度。到了今天,“敬业”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层面的道德规范之一。这是一种因对职业的热爱而发自内心的对职业的深深敬畏,是支撑人们将精力高度集中的钻研精神奉献在一种事业上的纯粹信念,无关成就,无关金钱。
对于从事文物相关工作的文物人来说,正是这种真挚的敬业精神,才使他们在与侵染了漫长光阴的国家文物打交道时,能够有足够多的耐心、恒心、决心解开尘封的历史谜团。人们之所以能够有机会回看历史,找到人类文明连接的足迹,与这些文物人的呕心沥血是分割不开的。在《国家宝藏》的“今生故事”环节,节目邀请到了众多献身于文物研究事业的文物工作者,通过对他们的现场采访以及对文物研究工作场景的纪实性展现,让观众了解到文物成果不只是由华美的器物和恢弘的建筑组成,更包涵着丰厚的科学的、艺术的成就。如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越王勾践剑进行的二次科学研究成果的展示、《阙楼仪仗图》的壁画修复展示、良渚古城考古工种的介绍等等。这些丰硕成果让人们充分感受到我国文物事业的欣欣向荣,而这一切正是靠着文物人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得来的,使观众不由得对这些人、对他们所做的事业心生敬意。
整个节目在内容设定上也充分体现了对文物工作严谨科学的求索精神的敬意。所有与文物相关的取材,都经得起专业学术角度的推敲。比如越王勾践剑的身世历来有是“陪嫁品”还是“战利品”的看法争议,节目中对它前世故事的演绎,正是在专家的指导下,将“陪嫁品”这一观点作为剧本构思起点,使戏剧创作尊重了科研成果,也就遵循了历史逻辑。这种做法与当下一些文艺作品缺乏对历史的基本尊重、以杂糅的视听元素对历史事件进行野蛮的“篡改”形成鲜明对比,为人们展示了正确的改编方式所带来的艺术创想的魅力,也为历史题材改编树立了榜样。
二、精益求精—对文物细节严谨把握
精益求精是从业者对所做事业追求完美极致而形成的优良品质。对于精益求精者,即便是一个细小环节、一个微小零件,都必须以更好的质量进行呈现。
从《国家宝藏》对文物多种角度的提取,就能看出节目组对文物细致入微的体察,也就带来了对文物精益求精的呈现。在“前世演绎”中,节目对文物历史背景事件的戏剧式还原,并非采取千篇一律的、“大而全”的史实介绍,而是在对诸多史料研究有着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寻找每件文物最吸引人的细节,对其进行合理的艺术化处理,由此使观众得以从不同的历史环境视角对每一件文物进行更具时代适应性的解读,从而能够从演员对文物拟人化的表演中,感受器物建筑对人类历史进程所发挥的重要影响。无论是秦国基层官员“喜”与下属的“律法测验抢答”,还是皿方罍器身和器盖隔空遥望的深情“对话”,对观众小到获取文物的基本认知,大到正确历史观的形成,都有着见微知著般的启迪作用。
而“今生故事”中,更是对文物进行了全方位精细化的考察和展现。这其中涉及到器物制造创作,如对《千里江山图》的“五层还原”画法和国画颜料制作工艺的现场展示,还涉及到文物考古发掘,如对妇好墓的发掘过程的描述,乃至文物的文化创意衍生,如以大报恩寺琉璃塔为灵感元素的茶具产品设计的解读。节目用不同方面的“点”勾连出当前文物保护发展的整体趋势,让人感受到文物研究的高广度、高深度、高质量。
三、专注—使文保事业代代传承
专注一事,也就是对所做事业有着执着的坚守。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道“艺痴者技必良”。毕竟天才式的才气往往可遇而不可求,匠人们想要实现手艺的精妙高超,就必须心无旁骛,一心钻研,用时间的力量进行雕琢,弥补自身的不足。
作为“国宝守护人”出现在《国家宝藏》中的老一辈文物工作者代表,正是用一生的年华证明了他们对文物事业的专注。像发掘了越王勾践剑和云梦睡虎地秦简两件重量级国宝的考古学家陈振裕、主持发掘河南安阳妇好墓的考古学家郑振香、捐献包括大克鼎在内的400多件文物的潘达于女士,皆是我国文物事业发展历程中举足轻重的大家。当这些前辈对过往辉煌工作经历的轻描淡写,以及对文物研究保护事业始终不变的恭敬谦卑呈现在观众面前时,哪怕只听到他们有限的只言片语,也已经让人充分感受到因为热爱和坚守而形成的强大精神气场。这种始终如一的奉献不仅与文物历经风雨而本质不改的气质悠然契合,由此带来的“物我合一”更散发出超越时空的巨大能量,让观众感受到对一事执着、终其一生的专注之美。
除了那些已经倾注一生心力的专家学者之外,节目中出现的一批批投身于文物工作的年轻人,让人们看到文物事业薪火相传的希望。尽管年轻一代对工作的投入精力尚不能以一生的长度进行总结,但要知道每一位能够执着到底的前辈也都是从激情洋溢的青年时代成长起来的。当陕西历史博物馆年轻的“修复者联盟”团队满怀崇敬地聆听建筑大师张锦秋的谆谆教诲时,正代表着他们对执着的向往,而这也就是专注的延续。一代代文物工作者前赴后继,使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生生不息,更使整个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事业一路向前,永不落幕。
四、创新—对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在“工匠精神”中,如果说“敬业”是从业的根基,“精益求精”是从业道路细密的轨迹,“专注”带来延绵不息,那么“创新”则是使“工匠精神”得以发扬光大的最重要滋养。无论从事什么样的事业,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让整个领域迸发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
实际上,即便在当下成为历史遗迹的文物,回到它们各自所处的时代,也常常是彼时最先进的思想理念、科技工艺的结晶。《国家宝藏》所展示的众多文物正能体现了这一点。如战国时期的商鞅方升,率先使当时的秦国度量得到统一。马王堆辛追墓T形帛画中的乌鸦形象,已经展示出汉代时期中国人领先于世界的太阳黑子观测情况。而某些技艺,甚至在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中也依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2500年前铸造云纹铜禁时所使用的失蜡法工艺,成为当今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制造的重要技术指引。再如曾侯乙编钟、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贾湖骨笛等古代乐器,依然能再带来和谐优美的乐音。由此可见,文物中的创新精神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我们先祖的无限智慧。
不断创新的精神在节目对文物的现代式表达中也得以一见。节目表达并非源自于后现代式的“任性拼贴”,而是在科技与认知水平不断提升的前提下,应运而生的创新拓展。节目紧密贴近文物事业发展现状,从文物研究与科技结合的实践中寻求文物表达的灵感和创意。一方面文物研究向着科技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比如通过3D打印技术对皿方罍进行器盖复制,利用数字投影技术将辛追墓T形帛画投射到等比例还原的墓坑之中;另一方面文物研究从原本的考古、修复领域向公众教育、文创产业等新兴领域延展。由此,有了节目中提及的讲解服务越来越专业化的故宫博物院志愿者团队,有了让编钟重新焕发生机的青年编钟乐团,有了将东方传统经典进行现代演绎的《洛神赋》绘本。正是这种运用当代思维方式对文物进行的转译表达,才是让文物的研究成果惠及全部民众,成为他们了解、接受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让古老的文明不止是留置在博物馆中的“样品”。
五、结 语
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内涵博大精深。广大群众有着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国家更是有从文化大国成长为文化强国的宏大愿景。《国家宝藏》正是在这种强大的底蕴与信念的支持下,充分发挥“工匠精神”,以对文物的文化内涵极大尊重为出发原点,在合理想象力与巧妙探索力的加持下,独辟出一条文博类文艺节目表现路径,让人们重新感受到匠心经营所得来的时间的流逝与凝固之美、技艺的坚守与开拓之美、人性的坚韧与安宁之美。唤醒大众对文物保护事业的关注,对人文与自然科学的崇敬,对中华璀璨文明的神往,从而树立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国家宝藏》用“工匠精神”表达“工匠精神”,为文博类文艺节目的健康创意之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责编:王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