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纪录片《大国根基》的时代价值与审美特色

作者:◆赵 靓

《大国根基》的拍摄响应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工作重中之重的政策方针,以恢弘磅礴的影像气势,全景式地展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农业现代化取得的重大成果。该片不单是一部历史性纪录片,还是一部趣味盎然的宣传片。该片本体的立体性、层次性,面向群众的切实性、生活性,契合当代中国的时代性、前沿性以及迈向世界的包容性、先锋性,大大拓展了宣传片的言说空间。创作者历经多年精细打磨,借助新媒体时代的全新传播途径,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诸多成果以及创新成果背后的突破性力量展现于荧屏,打造出了贴近人民生活的“典范式”纪录片。

一、本体的立体性与层次性

纪录片的本质在于展现真实的历史瞬间。《大国根基》的创作团队深谙此理,将艺术质量作为焦点,采取了立体化的拍摄策略—六集片长分别叙述了农业的六大方面,每个方面均采用全景式航拍和深入实地的特写手段,力求将政治性强的主题融解在轻松趣味的形式之中,体现出该片的多层次与立体感。

该片从种子、科技、生产关系、农业重器、金融和产业链六大方面展开,形成立体结构的环绕型层次,每一集的叙述策略大相径庭、各有侧重。例如,在对农作物种子的介绍中,该片采取常规的顺序叙述手段,通过对水稻、小麦、玉米以及蔬菜、鲜花等种子的改良方式、种植区域、特色发展情况的具体分析,展示了种子中蕴含的巨大能量;对农业生产关系的展开则选取了历史化视角,回望与追溯建国以来农业生产关系的发展历程,聚焦当今农业现代生产关系的多样化制度。如此,每集的主线既连续又单向发展,逻辑严密且不节外生枝,足以将观众带入到清晰的观察视角中。与此同时,合理灵活切换策略也增强了该片的层次感,使《大国根基》整体过渡自然、衔接紧密,并且在细节中融入娱乐趣味,提高了观众的欣赏兴趣。例如,从“小麦”到“玉米种子”的叙述中,该片并未采取直接生硬的切换方式,而是通过具体精准的数据指出中国对于肉蛋奶的巨大消耗,由此提出“产出肉蛋奶的牲畜家禽所需要的大量饲料从何而来”的疑问,最终进入到“玉米种子”的表述。由此可以看出,该片的叙述环环相扣、妙趣横生、精当准确。

《大国根基》在介绍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成果时,几乎涉及到各个省份,俯瞰航拍与实地特写的结合,使该片的结构主次分明、特点突出。万顷农田机械化生产的繁荣景象和农家院里的恬静老人,都被收入到镜头之中,展现出了大国风采,同时也使该片更为立体多元、血肉丰满。

二、面向群众的切实性与生活性

素材真实和表现对象真实是纪录片的两大要素,而这种艺术真实需以生活真实为根据,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艺术之美。《大国根基》延展了“中国”形象之维度,且不忘扎根于基层大地,表现了群众最切实、最普遍的烟火之气。譬如,重庆市江津区的长街宴多次出现在片中,热闹而安逸的乡村生活和那里的多山地形一同展现在观众眼前,生活化的场面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由此进入到对重庆地区农业地形改良的叙述,这种面向群众、寻找人间味道的拍摄技巧给予了观众更为浓厚的亲切感。

艺术作品要服务于“人”,从小人物入手铺陈开来,实现以小见大、洞见真实的艺术效果,这是优秀的艺术作品通常采取的叙事方式。《大国根基》将镜头聚焦到中国的老百姓身上,以小人物展现了大内容,实现了大叙事。如片中,经营农业重器收割机的王世伟所经历的机遇和困境;张买江之父为修建水利工程红旗渠不幸牺牲的悲剧;引水工程管理局局长勾承建的辛勤工作和实地调查……为了中国农业发展献出巨大力量的背后是小人物的坚守与伟岸,通过阐释个体生命在时代变革大潮中所做出的取舍,最终辐射到整个国家农业发展道路的坎坷与崎岖,这才是一部气度非凡的纪录片应有的魅力。真实可感的奋斗事实、脚踏实地的中华儿女,在辽阔无比的中华大地上谱写出段段传奇,这些人不在远方,就在你我身边默默的心平气和的耕作着,他们忘记了个人得失,只为那永不停息的时代潮流。该片通过他们的视角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宣传,处处留下了豪迈与温情,同时也通过他们的视角展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多种类型、多重气象。

《大国根基》从群众视角出发,以农业相关人员的真实经历为表现对象,对中国各个地区的农业发展进行了合理宣传,这种宣传方式蕴含了动人心魄的切实性和生活性,强化了受众的审美体验。

三、契合当代中国的时代性与前沿性

《大国根基》不仅还原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波澜壮阔的时代面貌,还在此基础上为中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指导。

首先,该片详细介绍了先进的中国农业科技。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日光温室技术、防虫棉花种子的研发以及无土培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这是21世纪赋予我们的时代使命,更是展望未来、追赶并超越世界步伐的坚实动力。其次,农业科技方面的前沿性。农业生产关系在不断实践中,呈现出以保障农民土地所有权为基础的多种农业经营方式并存的良好态势—现代家庭农场体制如雨后春笋般在祖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等新兴事物的出现,促进了大规模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国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科技实力将传统的小农经营转化为大规模机械化经营,拥有着前沿性优势。《大国根基》中对农业科技、农业生产关系以及农业生活的描述均契合当下时代特点,这种契合保证了纪录片的新鲜感,展现了21世纪中国农业的先进面貌。

《大国根基》选择的很多片段均是当代中国城乡人民的真实写照,因此它具备时代性这一基本特征,自然也具备了鲜明的宣传性质。片中穿插了关于中国人餐桌上的丰富食物的镜头,介绍了北京城市居民保存新鲜蔬菜的器皿,叙述了农业领域领头羊的曲折创业史……这些片段展示的是21世纪的中国人在飞速发展的农业中享受到的便捷。中国在腾飞,中国农业在不断发展,中国人正昂首行走在历史的长河中。

四、迈向世界的包容性与先锋性

艺术作品无国界,优秀的作品应该是世界共享的,一部纪录片要想迈上全新的境界,就不能拘泥于本国受众,还应该放眼世界,具备全球性视野。《大国根基》的创作者就具有宽广的国际眼界,它以中华精神为内核,融入一些外国元素,不论发达或落后,中国均以平等的姿态与之进行往来。通过这些农业外交事件的叙述,整部纪录片不仅展现了中国帮助他国发展农业、解决世界饥饿问题的包容姿态,而且强化了中国农业自力更生、自主研发的理念。

该片对具体数据的分析进行了通俗化处理,一方面利于观众快速理解接受,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的全球化视野。例如,片中关于距离的数据比喻以美洲大城市为例,“纽约到墨西哥的距离相当于中国人每天食用水稻的卡车连接长度”,这种新奇的比喻方式展现出中国开放、自由、包容的优雅姿态。在防虫棉花的研发进程中,育种技术落后的中国一度试图进口美国棉花,但由于其苛刻的条件激发了中国科学家们的研发欲望,促使他们在短时间内研发出具备超强抗虫能力的棉花种子。然而,强大起来的中国在面对农业落后国家的状况时也并未置之不理,而是向非洲国家的农业技术人员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同样的境遇、不同样的选择,精微细节间尽显大国风范,拥抱世界的胸襟、包容万物的情怀、以小我之力助推世界农业发展的气度,这些都是对经济全球化视域下中国所显现出的精神面貌的最好诠释。从内容上看,这是中国为世界粮食问题贡献力量的体现;从形式上看,这是纪录片着眼世界的包容视野,并不忘展现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先锋理念。

总之,《大国根基》通过国际间农业交往实例的记录,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从容不迫、不卑不亢、以解决世界农业发展问题为己任的“中国”形象。

《大国根基》自播出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其中蕴含的时代价值、宣传价值、审美特色值得当下影视工作者去借鉴和学习;同时,《大国根基》面向的不单是国内观众,更倾向于全球受众对中国农业现代化成果的审视。《大国根基》转变了枯燥乏味的宣传教育风格,它将满溢于胸的对祖国大地的充沛感情注入到每一帧画面之中,用真切而实际的镜头记录并传达了质朴深沉的家国情怀,真正做到了政策宣传与大众化传播的完美结合,为观众呈现出一部规模宏大、情感细腻的优秀作品。

(作者单位:辽宁工业大学文化传媒学院/责编:胡斌毅)

 

2017年中国纪录片作品研究报告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新文创思维的成功之作

跨文化视域下纪录片国家形象的“自塑”策略

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叙事特色浅析

“美食+文化”制作理念下的创新

慢综艺“慢”之有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