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么发生的:我计划从阿根廷前往巴西,第二天因为睡懒觉,发车前十五分钟才醒,提前两分钟狂奔到车站赶上跨国班车。口干舌燥的我因为前晚花掉了最后一块阿根廷比索,只能刷信用卡购买一瓶矿泉水解渴,然而信用卡却遭到小卖部老板复制、盗刷,引发银行封了这张唯一能够在境外网上支付的信用卡,使我错过了从巴西飞往秘鲁的促销廉价机票,为了节省旅费,我选择从亚马逊河通过水运前往秘鲁。于是乎,我来到亚马逊。【孟波·博物馆奇妙记】17
孟波,环球旅行家、摄影师、撰稿人。十年间用脚步丈量近六十个国家,旅途中关注城市人文和特色博物馆。2013年创办“多一度温暖”公益组织,帮助在旅途中遇到的困难学校,截至目前已为江西永丰、湖南平江、四川道孚等地的11所山区小学捐建图书室。
孟波新浪微博:波行世界
“二十四城记”初衷及计划:
随着价值观的成熟和知识体系的构建,我对于城市的阅读有了更加清晰、深刻的要求。所以我决定重新出发,计划开始一段不同以往的旅行,不为走更多城市而赶路,不为看更多风景而奔波,寻找二十四个有辨识度的城市,涉及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不同纬度、不同文化、不同气候、不同规模、不同发展程度……从2016年10月到2018年1月,将在每个城市居住至少半个月,深入到当地生活的每个维度,通过解读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更为深刻地观察、理解这个世界。 ——孟波
本刊特别邀请孟波为读者开设博物馆专栏,分享这次全球二十四城旅途里风情各异的博物馆之旅。
为博物馆上把锁
事实上,我不排斥来到这片潮湿而繁茂的区域,亚马逊河是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被誉为“河流之王”。虽然不在先前的旅行计划中,但对于喜欢猎奇的我,因为这场蝴蝶效应,从地球之肺穿行而过,也是充满刺激的冒险,顺便探索这里的博物馆,何乐不为。
亚马逊河上的木屋
戏水少年
马瑙斯亚马逊剧院巴西马瑙斯是亚马逊之行的第一站,这座嘈杂的城市位于亚马逊河的中心地带,不同于我们对丛林城市的想象,这里并不落后,也不原始,也有地方值得一去。只不过湿热的空气在身边打转,又激起我体内慵懒的因子,大多时间里我都半躺在旅馆的竹椅上,拿着几张铜版纸印刷的丛林旅游广告,扇扇风。
望着蓝色木质百叶窗,我一度想起西贡,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座城市,恍惚之间却有种身在越南南部的感觉,一样凌乱纷杂的城市,一样潮湿闷热的天气,一样挺拔粗壮的橡胶树。
“橡胶”是马瑙斯的历史关键词,它的原产地就是在亚马逊地区,自从19世纪橡胶广泛应用于西方日常生活之中,马瑙斯就成了橡胶产业风暴的中心。颠峰时期,它为全世界提供了近一半的橡胶产量,换回的真金白银改变了这座丛林深处的城市。如果说21世纪初的迪拜让你见证了一座奢华城市的诞生,那么百年之前,马瑙斯则是“城市奇迹”的代名词。1920年,马瑙斯就成为了巴西第一个拥有发电厂、大学的现代城市。走在马瑙斯的街道上,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建筑大多源自那个时期,人们津津乐道称之为“橡胶热时代”。
休息了大半天,我走到街头买了杯巴西莓沙冰,然后漫步城市,想要探寻马瑙斯的昔日辉煌。雄心勃勃的橡胶商人曾经幻想把马瑙斯打造成“雨林中的巴黎”,亚马逊剧院是彼时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它的兴建从1881年提出之日起就是无与伦比的宏伟蓝图,看看剧院的建筑材料吧,阿尔萨斯的天花板、意大利的大理石廊柱、波西米亚的水晶吊灯,还有来自巴黎的家具和纺织品……这张清单也许体现着暴发户的迫不及待,但当我走入其中,内部的精致和高贵让我忘却那股铜臭味。
1897年亚马逊剧院建成,上演了意大利四幕歌剧《乔康达》,人们沉浸在这股橡胶美梦中,他们丝毫没有发觉危机的来临;地球的另一端,英国科学家已经把橡胶移植到越南、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并获得了成功。衰败不可避免到来,我走在马瑙斯街头,已经寻不到昔日的奢华,它被时间稀释得没了踪影,只剩下亚马逊歌剧院勉强支撑起与橡胶热时代格格不入的雍容华贵。
游客们都在亚马逊剧院前追溯往昔,而我下一个目的地则是这座马瑙斯标志性建筑以北两百来米的亚马逊博物馆。旅馆老板告诉我,那里是马瑙斯唯一一处关于亚马逊文化的博物馆。
虽说距离不远,但是找起来着实费了一番周折,最后在临街一栋二层小楼发现博物馆不起眼的招牌。看着铁艺大门上挂着大锁,心里凉了一半,却又有不甘,我试着敲了敲了门。半晌后,一位中年男子才懒散地走了出来,也许天气的原因,他看起来有气无力的样子。
我向他确认博物馆开放的时间,他告诉我内部修整,所以近来都不开放,当我问到何时对外展出时,中年男子摇摇手,表示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反应和结果倒是符合南美人的特征。也许是看我面露失望,他安慰说馆里实在没什么看的,哪怕开着的时候也没几个人参观。话匣子打开了,于是隔着铁门聊了会。中年男子叫席尔瓦,是亚马逊博物馆的保安,而这里并非专业的博物馆,而是亚马逊联邦大学的下属机构,馆藏的数千件展品主要来自大学开展的考古发掘,说是亚马逊地区的土著文化,其实有限得很。
当问到当地有没有全面介绍亚马逊自然环境和土著文化的大型博物馆时,席尔瓦的回答在意料之中却又失望不已。可惜了马瑙斯,经历了纸醉金迷的橡胶热时代,在繁华褪去前,都没来得及建成一座博物馆,何况他处。
席尔瓦告诉我,在亚马逊河上游的几个城市拥有与亚马逊文化相关的博物馆,他们之间有过交流,不妨去看看,只不过路途相当艰辛。
戏水青年
夕阳下的河水像流动的金子
河岸边的木屋
逆流而上的探寻
亚马逊土著文化博物馆土著人居家模型
伊基托斯亚马逊土著文化博物馆能让亚马逊人认为“相当艰辛”的路途,我心里自然是忐忑。席尔瓦所说的旅程就是从马瑙斯逆流而上,坐船前往巴西、哥伦比亚、秘鲁的三国交界处,塔巴庭加、莱蒂西亚和圣罗莎三座相邻的城市是三个国家相应的边境城市。虽然地处亚马逊深处,极为偏僻,但也不算与世隔绝,毒品一度在此泛滥,游击队控制了部分区域,如今,胆大的旅行者也会来到这里寻求另类的刺激。
我在码头购买了一张前往塔巴庭加的船票,差不多七百元人民币,比我想象中便宜,毕竟包吃包住在船上要待上整整八天时间。
这是一艘货客船,船底装满了食物、水果、生活用品和家用电器,上面两层则是旅客生活区域,旅馆老板叮嘱我务必早点过去,不然很难抢到一个睡觉的好位置。当我提前八个小时上船时,二层六十来平米的地方已经挂满了吊床,五彩斑斓的吊床如蜘蛛网般交织在一起,我勉强在狭缝中找到一丝空间绑上吊床,把行李放在吊床下面,然后艰难地爬上吊床,找到一个相对没那么难受的姿势,让自己躺下来。睡吊床不是一件浪漫的事,与那些小清新照片呈现出的感觉十万八千里。往时我连十分钟都睡不下去,而现在我不得不窝在上面八天。
所有人对我的出现都表现出或多或少的好奇,这不是一条旅行线路,乘船的绝大多数是本地人,他们从马瑙斯采购一些衣服、食物或小家电,然后带回村庄自用或售卖。一百多名乘客中,才有五名外国人,除了我之外,两名英国小青年,一位斯洛文尼亚女教师和一个西班牙中年大叔。
下午六点,船底装满了送往沿河村庄的各类货物,随着一声尖锐的汽鸣,我开始了这趟漫长又受罪的旅程。说是受罪,这是全方位的:吃,每天一成不变的烤鸡块味如嚼蜡,一度让我感慨把这辈子的鸡在这条船上吃完了;住,吊床上的日子比坐牢都难受,这还算上晚上肆掠的蚊虫快把我逼出神经质。
操着土著语和葡萄牙语的亚马逊人是没法交流的,没有信号,没有网络,无聊枯燥渗透在船上的每分每秒。
然而,当我适应了周遭,一切开始变得有趣。清晨的亚马逊河是在百鸟的合唱中苏醒的,我坐在甲板上,静静看着两岸的高树和蔓藤从身边划过,我想起大学时常听的班得瑞音乐,喜欢它简单流畅的旋律、空灵自然的意向,使人悠然神往。然而,此刻坐在船头的我,不也正享受着置身山水的大自然音乐。
经过沿河村庄时,也是我最兴奋的时刻。每次货客船在这些地方停靠,仿佛当地的小节日一样,杂货店主们开着三轮车前来运货,通常这个过程有四五个小时或是更久,我就可以带着相机,下船到村庄里逛一逛,看看原汁原味的亚马逊人的生活。
亚马逊沿河村庄的老人当然,这些村庄并不是印第安人的原始部落,而是现代人的定居点,三五条街道构成了村庄的一切。简陋的木屋与茂密的丛林混杂在一起,富裕的人拥有的摩托车算得上奢侈品,只是村庄从东头到西头也不过十分钟的步行路程,让摩托车看起来显得鸡肋。
足球是南美洲的乐趣所在,年轻人便会赤着脚在草地上狂奔;孩子们则更喜欢在水边嘻戏,在娱乐贫瘠的地方,打水仗都能让人产生一种幸福感。
趴在船头看着当地人苦中作乐,英国小青年感慨道:“他们很真怜!没有ipad,没有派对,没有音乐会……简直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我想起五年前去四川甘孜为山区小学捐建图书室时,朋友翟胖看着山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几家农户,他们想要出山到镇里买件衣服都需要花上一天时间,翟胖说:“这比坐牢还痛苦,他们为什么不出去呢?”于是我问他“盲人可怜吗?”翟胖说;“当然可怜,如果是我,没有眼睛的话简直生不如死。”
我猜得到他的回答,感同身受是人类的美德,但大多数人没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如果一个天生的盲人,他不需要你的可怜,或是说他没有你想象中的可怜。诚然,他是没有正常人生活来的方便,但是当他们从出生起就没有见过颜色、没有见过阳光,那么他们的生活就不需要颜色,不需要阳光,他们有一套自己的生活逻辑,没有颜色和阳光的生活逻辑。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生活的正常状态,既然是他们自出生以来的日常生活,可怜又何从而来?可怜的是那么曾经感受过色彩和阳光的后天盲人,他们享受过看到的斑斓十色,在失去之后才会痛苦万分。”
亚马逊人也是同样的道理,没有去过纽约伦敦,那么与世隔绝的亚马逊丛林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世界,偶然能触及的马瑙斯已然是天堂般的存在。对于他们来说,多捕十斤鱼就是幸福的一天。所以他们不可怜,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原样,理所当然的存在。
我喜欢跟这些地方这些人打交道,在世界大同的今天,这里的人依然保持着原有的生活状态。
经过八天的旅程,我终于到了航程的终点——塔巴庭加,一座没有任何值得留恋的边境城市,在警局敲完出境章,便马不停蹄走到一街之隔的异国城市莱蒂西亚。莱蒂西亚被看作“哥伦比亚的尽头”,这个前哨城市孤零零地处在国家最南端,但看起来并不没那么不堪,铺设讲究的路面、飞驰而过的摩托车、造型别致的教堂还是让它在三国交界区出尽了风头。
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座亚马逊原住民博物馆,位于当地的文化中心里,陈列了原住民部落的工艺品和家用器皿。虽然地方不大,但却是这片区域唯一的博物馆,有些刚刚结束亚马逊丛林多日游的游客或许会来喝杯咖啡,打发时间。
不同于其他博物馆里以文物或艺术品为主,莱蒂西亚的亚马逊原住民博物馆,从人类学的角度留存一些亚马逊印第安人的生活日常,比如用骨头穿成的项链、皮质面具、狩猎工具等,辅助一些展板来介绍他们的民族特征。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用熟练的西班牙语向前来的游客介绍着橱窗里为数不多的展品,激情的讲解却泛不起他们太多的兴趣,显得有些茫然。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亚马逊之行的最后一站是秘鲁的伊基托斯,这里距离莱蒂西亚有三百多公里,乘坐快艇也需要十二小时,不过这已是两地最快的交通方式,要是乘坐货客轮,则需要整整三天时间。值得一提的是,伊基托斯还是全世界最大的从陆路无法到达的城市,充满了蓬勃而莫名迷人的幻象。而亚马逊流域最大的专题博物馆——亚马逊土著文化博物馆就位于此。
亚马逊土著文化博物馆内景
莫奈油画历史档案管理的土著人雕像博物馆位于河岸边的两层小楼,路边的展架广告把我指引到这个不起眼的房间里,墙面上的印第安人雕塑告示着往来的人群这里是座关于亚马逊土著文化的博物馆。
看得出来这是一个花了心思进行布展的博物馆,尽管由于预算问题,室内布置显得局促,但胜在有扎实的内容。从亚马逊河的动植物到人类行动,都有着充分介绍。在亚马逊流域,虽然人口稀疏,但是有着数量不菲的印第安人部落,部落之间的生活习俗有着巨大差异,而这些差异也就构成了亚马逊土著文化博物馆的展出要素。
博物馆二楼塞满了若干规格相似的橱窗,每一个橱窗都展示着一个部落不同的头饰、挂件和纺织品,用羽毛编排的头饰有着千差万别,纺织品也独特的花纹和织法。显然,这是区别于亚马逊流域不同部落的重要元素。
这让我想起每到国家有重大活动时,56个民族就会穿着民族服饰去首都大联欢,这种场合下,不同服饰是各自民族的象征。而在亚马逊地区,头饰也有着相同的意涵。为什么是头饰而不是服饰,我很白痴地问了讲解员这样一个问题。
所谓讲解员就是门口的售票员伊索拉,大多时间里,博物馆里的参观者不超过五个人,性质好的时候,这位有着热心肠的微胖女青年就会凑过来,操着西式英语与外国游客闲聊会。
伊基托斯是全世界最大的从陆路无法到达的城市刚问完问题我就觉得自己相当白痴,我扫描了一下脑海中过往亚马逊原住民的印象,那是一个赤身黝黑的人,上半身没有遮挡,一小块遮羞布敷衍地盖住下体,何来衣服,更别谈服饰了。所以问题说完我就尴尬地笑了,伊索拉也是会意,简单作答就算。
“能收集全不同部落的饰品真不容易!”我生硬地转移着话题。
“搜集全?哦,不!恐怕永远都搜集不全。”伊索拉对此表示反对,“时至今日,亚马逊丛林还有很多地方尚未有人勘探过,所以亚马逊土著文化博物馆展示的也不过冰山一角而已。而且,印第安人并不喜欢与这个世界打交道!”
我曾经到访过的一处亚马逊人的住地,三四户人家,住在距离马瑙斯二十来公里的亚马逊河边,同食一锅饭,共耕一块田,除了油灯之外,没有任何照明设备,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生活。好在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生活向游客敞开,顺便做些手工艺品,日子过得还算将就。但在伊索拉看来,那不过是混口饭吃,大多数亚马逊人是不愿意与外界接触的,也正因为如此,关于亚马逊地区的人种学研究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完善。
“打交道和做研究并不是一对矛盾体。”看着博物馆中模拟的亚马逊印第安人住所,我说,“如果能系统又全面的展示亚马逊丛林中不同的印第安人,那么你们的博物馆将是一个伟大的博物馆!”
这种说法伊索拉不以为然,她宁愿博物馆的橱窗不再增加,也不希望更多部落的亚马逊人被发现。在她看来,那些与世隔绝的亚马逊人是害羞的、纯粹的、不善交际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可能抵御不了来自外界的病菌,就像当年西班牙人从欧洲带来的病菌在印第安人中引发瘟疫一样。
“是科学研究重要,还是尊重生命重要?”看着我不置可否的态度,伊索拉问我。
“我不是哲学家!回答不好这个问题。”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但是,设身处地去想,我也不希望自己生来就是被研究所用。从这一点上来说,我同意伊索拉的看法。
只是,看着伊索拉脸上充满着人文关怀的神情,我发现她其实和我一样,距离真正的亚马逊印第安人很远。这听起来很奇怪,虽然伊索拉生在亚马逊地区,长在亚马逊地区,与印第安人生活的丛林不过百来公里,但她作为一个city girl,和来自地球另一端的我一样,来自于现代社会,于是我们远远地审视着那些印第安人,就像是看待《水形物语》中人鱼一样。
繁忙的伊基托斯
风情万种的女乘客
啤酒是船运的重要物品
亚马逊博物馆攻略
[怎样到达]亚马逊博物馆集中在马瑙斯、莱蒂西亚、伊基托斯等沿河主要城市,走完全程需要半个月时间。所以这并不是一次非去不可的旅行,但是如果成行,一定是永生难忘的经历。难忘的还包括交通费用,至少需要转三趟飞机才能从国内到达亚马逊河节点城市,往返费用在一万元左右,然后坐快艇或货客船到达下一站。到达当地后,根据谷歌地图的指示,步行前往即可。不过在治安环境较差的南美,“怎样安全到达”永远比“怎样到达”更值得关注。
[如何游览]几个亚马逊博物馆的体量都很小,所以不存在迷路或看不全的可能性。唯一影响参观体验的问题是语言,不要指望有工作人员会说中文,能说英文的都凤毛麟角,所以熟练使用手机翻译APP是认真参观博物馆的前提。绝大多数展品会配有英文和西班牙文两种文字说明,尽量扫描西班牙文注解,因为我怀疑英文注解是工作人员直接用西班牙文通过翻译软件转译的,理解起来很别扭。
[价格几何]大多数亚马逊博物馆都是免费的,偶有收费门票也不会超过20元人民币。部分博物馆有纪念品柜台,都是手工制作的工艺品,建议购买以支持亚马逊流域的手工艺人,也是支持博物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