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航本刊特约撰稿人小米的Benchmark是谁?
小米有三大主营业务:手机、IoT与生活消费品及互联网服务。2018Q1营业收入达到344.12亿元,三大主营业务收入分别是234.83亿元、76.97亿元、32.32亿元。在总营收占比中,硬件类产品是主要营收来源,互联网服务占比低于10%。
小米互联网服务主要依托基于安卓的小米自有操作系统MIUI,MAU超过1.9亿小米用户,每天使用小米手机时长约4.5小时。根据小米CDR招股书,2018Q1,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为32.31亿元,毛利21.19亿元,毛利率达65.58%,互联网服务毛利占公司整体毛利的比例为39.6%,已经超过了智能手机,成为重要获利来源。
从营收上来看,智能手机占据小米绝大部分业务,使其与苹果、三星等归为同一阵营;或者如雷军在招股说明书中所说的,将小米定义为一家“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将BAT作为竞对。在笔者看来,小米还是一家主打性价比的硬件公司,手机等智能硬件出货是1,搭载在智能终端上的互联网服务是后面的O,如果销量不振,所有业务都无法幸免。
小米的估值究竟如何评估?
市场对小米估值判断分歧非常大,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小米向证监会申请推迟发行CDR。核心的分歧在于证监会反馈需要“结合公司主要产品、业务实质、收入占比、利润来源等,说明公司现阶段定位为互联网公司而非硬件公司是否准确”,即投资人对于小米的估值模型。有以下几种估值分析计算:
1.比较粗略的估值算法,就是按照市销率PS来算。苹果在2017年营业收入为2292.3亿美元,市值9500亿美元,PS约为4.1x;小米在2017年营业收入为1146.25亿元,按4xPS来算,大约是4600亿元的估值,对应700亿美元左右。
2.如果按照市盈率PE来算,小米在2017年经营利润为122亿元,从目前港股市场来看,腾讯有42×PE,按此PE倍数,小米约800亿美元的估值。而如果对标苹果,18×PE来计算,小米估值才350亿美元,低于最近一轮股权融资450亿美元的估值,且远低于市场一般定价,这个方案权且忽略。
3.合并现金流量表显示,2017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96亿元,2018Q1为-12.78亿元。大量的经营现金流出,如果按照现金流折现模型计算估值也不大可能。
4.还有一个思路是着眼现在,用分类加总方法对小米三大主营业务分别估值,然后加总。手机业务取上市公司PS,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可对价相关家电企业,格力、海尔等。
小米的估值首先取决于小米的业绩,而在硬件业务收入主营占比成本很高时,目前可能的方案就是从市销率PS来进行估算,大概在700亿美元左右。
小米推迟CDR后,最终以何种姿态上市依旧未定,不过在此迷雾下,越来越多的基石投资者浮出水面,据彭博社报道,中移动、高通、顺丰等在洽淡投资小米IPO,中移动可能投资1亿美元。
手机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