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摄影家

时代面孔:庄辉的摄影肖像

作者:文/【美】马修博(Mathieu)译/郭小惠
The Face of the Times: Zhuang Hui and His Potorealistic Portraits

一个和三十个 农民 1995-1996年记录人的身份从来就带有一种神圣性。通过这种活动,某个人的存在被编入一个体系,通过一种技术过程成为不朽。肖像画尤其是摄影肖像,可以和宗教加冕礼相提并论,这是对人的精神和人性的瞬间的截取。这是面对上帝和原初的自我—是对生的纪念、对死的预言。除了这种存在的指向之外,摄影肖像还起着重要的社会作用,它全面调节了社会对个人的管制,阶级意识的建立和社会等级结构的强化。庄辉的作品把摄影肖像的这些方面联系在一起,在涉及这方面的同时又消除它们之间的冲突,使他自己成为受益者。

庄辉的童年在文革初期的甘肃度过。他的作品从一开始就带有一种特点,就是以中国政治和社会现实为背景探讨自己的身份。他新的系列肖像在许多层次上展开,涉及非常多的问题及来源,但是最终面对的是社会现实和摄影绘画的心理本身。他用一种在20世纪初流行起来的技巧,用定时旋转焦点的相机,让拍摄的主题和相机的焦点形成180度角。拍摄对象站成许多行,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或蹲着。有时拍摄对象达350人之多,而且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建制结构的典型代表。比如,学校、工作单位和军队。这样做的结果是一个宽18.5cm、长达137cm的长卷。结构的标准中心是水平展开的,这样看作品的人就像是看一幅画卷。眼睛从左往右,再从右往左看,有的时候停下来。艺术家本人总是出现在画面上,有时站在人群的最左边,有时站在右边,有时站在排头或排尾,选择的都是比较重要的位置。他既是连接这一系列作品的无处不在的精灵,又是这个宏大戏剧的导演。一个和三十个 工人(局部) 1995-1996年在人群肖像里,谁,或者什么是主题—这个基本概念既是一个有争议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际问题。在个人和群体这一等式中,个人和群体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关系,在这个关系中部分为整体服务,而不是反之。为了组合成完整的画面,个人身份不得不被放弃。一旦集合在一起,每一个成员都以群体的身份出现,尽管意义来自每个个人,指代的却是整体。观看者的任务就是分辨出每个个体,对于参观者来说,这通常是个难以完成的任务。而差别在于:肖像画的神圣性既在于个体,又在于群体以及更多的人。当人性作为个人的品质浮现出来的时候,这个聚合体只会从抽象中退却。画面上是100张面孔,100双眼睛,积累在一起,是作为个体的每一个人。

在庄辉的作品中,“什么是主题”这个问题由于他本人的存在变得更为复杂。答案似乎既不在于组成群体的个人,也不在于群体本身,或者其他任何对象身上。庄辉的作品使主题神秘化,留下了许多沉闷的群体。肖像画、自画像和群像画的原则被模糊了。庄辉在构图中的作用可能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解的问题。和他的“一个和三十个”系列一样,他和某一社会的无名人群(庄辉和工人x30,庄辉和农民x30,庄辉和孩子x30,等等),他成为画的主题而那些无名人群成为背景,就好像某人和伦勃朗一起站在一座纪念碑或花床前面一样。在这幅画里,作为背景的是由100个无名者的面孔代表的社会组织。

他是一个超越众人的人,他永远存在的身份跨越了组织身份的界限,同时也就宣布了它的无效。它的作用是对构成社会的渠道和细胞的批判,更是对这个高度体制化的社会的批判。利用这个国家生产身份的礼仪、语言和意识,庄辉宣布每个群体都是他自己的群体,总是以一种骄傲的权威的姿态站在人群的某一端。但是他的骄傲是怀疑,就像被人发现的罪犯脸上带着傻笑,就像正式宴会上的一个捣乱分子。他站在那儿与之形成对照。他在人群之外似乎向每一个无名者提出挑战,向走出人群的徒劳企图挑战,向这个群体的存在本身挑战。

在中国,要获允以个人身份完成这些大合影,常常需要高度的战略技术和应变能力。庄辉在以中国的非体制/体制作为创作材料方面是一个先锋。通过他在组织合影活动中的真诚努力,以及他个人在每一作品中的在场,他成为一根线,穿透中国社会相互绝缘的各个部分。北冶小学和中学,北冶镇社火演出团,洛阳市第一师范学院的毕业班,能源公司的职工,洛阳市警官学院的学员和教员,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被庄辉征服了。最终的印刷正式证明这项活动完成,生产仪式结束,艺术家的劳动和征服得到肯定。

在中国,个人的生活是以相应的团体为圆心的。不管这个团体是他的工作单位还是学校,个人的身份与这个机构是分不开的。工作单位既是一个人的居住地又是就业场所,工作单位负责其所有成员的医疗、教育和个人事务。这是一种渗透一切的监护。随着自由程度较高的市场扩大了在这种控制机制之外进行选择的可能性,工作单位在中国社会中的这种中心作用正在迅速减弱。中国这种转型社会中的许多危机和矛盾的背景,是由来已久的选择多样化所形成的强烈对比。结果社会就变成这样:用过去来塑造公共意识的工具逐渐过时,而一种替代物又尚未出现。机会主义似乎成为医治现代中国社会的精神官能症的药物。庄辉的作品几乎是一种怀旧,怀恋的是不久前的一个时代,那时还存在着社会关系的清晰和统一性,那时所谓无阶级社会的说词还有一些号召力。是对一个不鼓励个性而团体精神高涨的时代的渴望,一个相信群体的力量而安全有保障的时代。

今天的中国不可停止的经济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发展步伐太快,往往造成发展进程中的断裂。庄辉对这种状况感到惊异,并力图表现出这些断裂。他一边收集导致现实状况的历史因素,同时又以一种完全后现代主义的风格,退入历史本身的灰色领域中。他应用的是在20世纪早期流行起来的一种技术,这一段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与西方的对峙,既导致了进步又造成了文化上的两难困境,当时的情况与现在发生的情况相仿。今天的情况仿佛是本世纪初期之发展的一个早该上演的续集。无论如何,这一进程的被打断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进步方向,同时拆散了当时那些进步的信念。庄辉敏感地意识到中国现在的时代精神的历史意义,并聪明地把他的作品放在与这三个时期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错综复杂的位置上。

在庄辉的肖像作品中,“谁是观众”和“什么是主题”这两个问题都含混不清。难道不可以说庄辉他们自己就是观众,屏住呼吸站在那里,在时间的瞬间中观望着今日的中国吗?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又站在哪里呢?我们自己同样既是被观看的对象,又是观众,不过我们分别地站着,似乎我们穿过了时间的洞眼,现正站在外面受到人们的细细观察。我们看到的镜像是我们自身的人性,与它自己创造出来的社会机制不可分解地连在一起并与它认同。我们就是作品的主题,和他们一样。

(1997年7月)

庄辉在1997年3月为河南省建六公司洛阳双源热力公司电厂改建工程工作人员合影。

公元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五日河南省新安县北冶乡社火队合影纪念 1996年

公元一九九七年七月二十三日河北省邯郸市某部第四炮兵营官兵合影纪念 1997年

庄辉在1997年为洛阳警察学校拍摄群体肖像

庄辉在1997年为洛阳警察学校拍摄群体肖像

《公元一九九六年十月二十日河南省新安县北冶中小学全体师生合影纪念》在日本街头展出。

玉门现状-1 2006年

玉门现状-2 2006年

玉门人家照相馆 2008年

玉门

2006-2009

庄辉 旦儿

位于甘肃省境内祁连山西部的玉门油田,是中国第一个石油基地。这个因石油而生的城市,在经过60余年的短命开发后,又因石油资源的枯竭开始消亡。

玉门市依矿而建,因油而兴,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1938年,玉门油田因抗战所需而开发建设,1939年玉门老君庙第一口油井出油,中国从此甩掉了“无油国”的帽子。1939年至1949年,玉门油田累计生产原油52.4万吨,占同期全国石油总产量的90%以上,奠定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基础。经过60多年开采,玉门石油产量逐年下降,由最高年份1959年的140.62万吨降至1998年的38万吨。由于石油资源的逐步枯竭,油田企业进行了多次改组改制和经营结构、布局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对近半个世纪以来为服务石油企业而建立起来的地方行政系统、工商企业框架和社会服务体系造成了严重冲击。特别是1998年以来,地方政府围绕油田、服务油田而兴办的化工、轻工机械、石化下游开发等工业企业,糖酒、五金、饮服等配套的商贸服务企业绝大多数破产倒闭,原市属工商业体系全面崩溃。据统计,1996年全市有市属工业企业90家,经过1998年前后的破产重组,2000年仅有8户企业勉强维持经营。玉门市在石油产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城市人口达13万余人。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截止2007年有9万多人迁出老市区,留守人员除石油生产工人外,绝大部分是无力搬迁的老弱病残和下岗失业人员。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已达3.5万人,其中生活特困群众达1.4万人,城市低保人员6000余人。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开始关注来自玉门的各种消息,2006年夏天我和旦儿从嘉峪关转乘汽车来到玉门。当时恐慌和不安的情绪笼罩着整个城市,大部分的公共设施被废弃,居民楼也正在被整栋整栋的拆除。

人类从燃烧木材到利用煤炭,再到今天石化能源的普及,这是一个文明进化的线索。消亡中的玉门带给我们的震惊和对文明的思考是触发我们想要介入这个空间的原因。

在这座城市我们聘请当地的工作人员,以他们的审美趣味和运作方式开一家名副其实的照相馆,营业一年,这是我们最后确定的方式。

玉门行将消失,我们仅仅记录了它最后的表情。玉门人家照相馆-1 2008年

玉门人家照相馆-2 2008年工作纪录

2006年7月,在玉门市开始进行第一次考察。

2007年6月,我们商议在玉门开设一家照相馆,营业一年,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工作。

9月,为了能够保留这些影像的区域特征,我们同当地摄影师讨论如何通过当地的运作方式及趣味,进行照相馆的预算、选址、装修等。

2008年1月,选定位于玉门市北坪区关外关2楼,一座138平方米的房子,作为照相馆的营业场所。

3月1日聘请庄军为照相馆摄影师。

5月23日同玉门佳利饮食服务有限公司签订门点租赁合同书。

7月1日聘请苏敬为照相馆经理兼化装师。玉门人家照相馆-3 2008年7月6日照相馆聘请的摄影指导练东亚从北京到达玉门并投入工作。

7月9日照相馆正式营业,拍摄了第一份照片。

7月14日照相馆申请营业执照,当地工商部门需要出具法人的婚育证明,由于庄辉户口所在地居委会不予办理相关手续,最终使用他人的身份证明得以领取营业执照。照相馆原定名为《玉门照相馆》,当地工商部门不予批准,后更名为《玉门人家照相馆》营业执照有效期为2008年7月14日至2012年7月13日发照机关—玉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7月23日曹向兰应聘为照相馆电脑修图师。

2009年6月30日照相馆结束营业。

 

留影的理由

底层出走:“工人经验”与中国当代艺术实践

时代面孔:庄辉的摄影肖像

玉门:庄辉、旦儿 2006-2009摄影计划

庄辉:一次在祁连山系的游历

记住“最后的表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