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风景园林;传统园林;清初孤山园林;园林营造;顺应自然
文章编号:1000-6664(2018)05-0140-05
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6-09-23
修回日期:2018-03-09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6YJC760043)和浙江诚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委托项目共同资助
Abstract: Gushan Garden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is the core scenic spots in the last heyday of Hangzhou garden history. It has many famous scenic spots and high research value. Although most of the garden has been destroyed, the site and the surrounding landscape environment remain.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field research, the paper shows that it is in harmony with natural landscape and forms an orderly layout. With the astonishing methods of scenery-borrowing, various plant landscape and rich sensory experiences, the Gushan Garden stresses feeling nature and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rough these analyses, the paper hop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urrent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raditional garden; Gushan Garden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landscape design characteristic; comply with nature
“钱塘之胜在西湖,西湖之奇在孤山”。孤山,在杭州西湖之中,一屿孤立,旁无联附,历来被称为“湖山最胜处”。这里碧波环绕,景色明媚,自唐宋以来,便兴建了各类园林,楼阁参差,花圃遍布,历代文人墨客为之留下了大量诗词文赋。这里还是南宋西湖十景之“平湖秋月”、元代钱塘十景之“孤山雪霁”、清代西湖十八景之“梅林归鹤”“莲池松舍”“海霞西爽”和清乾隆二十四景之“吟香别业”“述古堂”所在地。孤山园林与自然山水和谐共生,集中展现了杭州园林的造园风格,是杭州园林的精华所在。清朝初年的孤山园林更是处于鼎盛时期。依据相关文献资料记载,这一时期,孤山之上兴建了如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书院园林等各类园林,景点类型极为丰富,营造手法亦达到了相当精妙的程度。
现有的文献多针对孤山现存园林进行探析,如西泠印社的空间布局[1]、泉池景观[2]、点景手法[3]和遗产保护[4]、中山公园的历史变迁[5]和植物景观[6],但这些园林多建于晚清至近现代时期,清初孤山园林的研究少之又少,仅有部分植物造景的浅析[7]和个别景点的营造论述[8],究其原因,可能是清初乃至之前的园林或湮灭,或改易,或归并,几近不存,仅留有圣因行宫八景等少许遗址,世人难以直观地感受到当时园林的全貌。在多次实地调研和文献典籍查阅的基础上,对清初孤山园林进行梳理整合,从遗址现场、古人撰写的诗文和绘制的界画中探析当时园林的营造手法,以此品味它往日的风采神韵,从而启发当代园林设计。
1 孤山园林历史沿革
孤山园林的营建最早可追溯至南朝时期,据《湖山便览(附西湖新志)》记载,南朝陈文帝于天嘉元年(560年)在孤山西侧南麓建永福寺,至唐称孤山寺,当时孤山寺的松林和杜鹃小有名气,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晋开运元年(944年)吴越王建智果观音院,院内有参寥泉。开运三年(946年),建玛瑙宝胜院,孤山园林初具规模。
唐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孤山园林名声逐渐兴起。孤山的美景吸引了这位大诗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并在孤山寺仿照府邸景观修建了一间竹阁,供湖山游览小憩之用。唐会昌五年(845年),武宗灭佛,孤山寺圮。到了北宋时期,杭州已成为江南一带繁华的大城市,孤山园林得到了快速发展。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孤山寺重建,改额“广化”,有辟支塔、竹阁、柏堂、水鉴堂、涵辉亭、凌云阁、金沙井等诸多胜景。与此同时,大诗人林逋在孤山北麓结庐,种梅养鹤,隐居二十余年,人谓“梅妻鹤子”。宋开宝年间(968—975年),钱氏在广化寺址建报恩院,后杭州太守苏轼为纪念好友欧阳修改名为六一泉寺,院内有泉水、数峰阁、东坡庵等多处景观。图1 圣因行宫界画[9]
图2 吟香别业界画[9]
图3 林和靖故居界画[9]
图4 六一泉寺界画[9]宋室南渡,临安(今杭州)成为国都,孤山园林兴建到了第一次鼎盛时期,绍兴年间(1131—1162年)南宋高宗在孤山营建御苑祥符园、四圣延祥观,将报恩院、广化寺、圣果观音院等原有寺观均纳入其中,同时筑小蓬莱阁、香月亭等园林建筑,又有延祥观御圃凉堂,植有红白梅花数百株,规模甚为壮观。宋理宗时(1224—1264年)在四圣延祥观址建西太乙宫,华严精美,有若蓬莱道场,另建挹翠堂、岁寒亭等园林亭馆。
元、明期间,孤山园林到了低谷期,原有皇家园林已不复存在,部分寺观园林虽有修复,但规模大不如前,一些土地被官吏私家占有,建造别业、草堂,如元人的梅隐、明冯梦正的快雪堂、明高应冕的大雅堂等。
清朝初期,由于康熙、乾隆2位皇帝南巡行宫选址孤山,孤山园林又一次到达了鼎盛时期,各类园林建设都兴盛起来。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行宫建于孤山南麓锦带桥西,规模宏大,全揽湖山之胜,雍正五年(1727年),行宫改为圣因寺,与当时的灵隐寺、净慈寺、昭庆寺并称“西湖四大丛林”。乾隆十六年(1751年),圣因行宫建于圣因寺西,恰是孤山正中,群山环绕,有若天成。行宫御园内有乾隆皇帝亲题八景:竹凉处、绿云径、鹫香庭、玉兰馆、瞰碧楼、领要阁、四照亭、贮月泉(图1)。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为珍藏《四库全书》圣因寺玉兰堂改建为文澜阁,为当时国内七大藏书阁之一。同一时期,孤山上还有私家园林吟香别业(图2)、林和靖故居(图3),寺观园林莲池庵、六一泉寺(图4),园林建筑照胆台、平湖秋月亭、西爽亭等[10-11]。
晚清时期,战火纷飞,孤山园林也遭此劫难,满目疮痍,原有园林胜境不复存在。直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浙江印人在原六一泉寺址创西泠印社,经过近20年的经营,方颇具规模[12]。到了民国时期,通过西湖博览会的召开和中山公园的建立,孤山园林又开始了飞速发展,出现了俞楼、王庄等私家园林,这一时期的孤山园林,徘徊于传统与现代风格之间。
2 园林特色
2.1 依山傍水,布局有致
孤山虽称之为山,但海拔并不高,仅38m,山体地势平缓,坡度较小,适于营建园林、布置建筑。结合遗址考证、文献查阅和界画可知,清初孤山上的园林无论规模大小,皆因地制宜,借助于自然山水,或临水而建,形成平地院落空间,或顺应山势延展开来,形成山林台地空间[9-11]。
图5 述古堂复原平面图(麻欣瑶绘)
图6 吟香别业复原平面图(麻欣瑶绘)皇家园林圣因行宫,分为宫殿区和后花园两大部分。宫殿区位于孤山南麓地形平坦处,背靠孤山,临水布置,建筑群形成明显的中轴线,整体气势恢宏,符合皇家规制。后花园位于宫殿区北面,恰好利用原有山体,布置得极为巧妙,先有山脚处的鹫香庭、玉兰馆,后有山腰处的瞰碧楼、领要阁,再由绿云径至山顶处的四照亭,各类园林建筑在绿树掩映下错落有致,层层而上,整体游线完整流畅,各类山林美景尽收眼底。
皇家书院文澜阁,位于孤山南麓,地势高敞,在遵循皇家规制的同时,融合了江南的造园手法,主体建筑中轴对称排列,园林布置在院落之中。第一进院落以太湖石大假山为主体,形似狮象群,连嶂起伏,中有洞壑,宛若将西湖周边群山之精华皆浓缩于此,被誉为杭州最美假山之一,这与文澜阁“皇家藏书楼”的特殊身份也不无关系。第二进院落结合文澜阁主楼藏书之所需,设计为池园,依据游线由第一进院落到第二进院落,仿佛穿越了山林进入了滨水区域,有豁然开朗之感。池中有太湖石一峰独耸,名“仙人峰”,倒映水中,极具情趣。两处院落空间分别以山、水为主题,旷奥分明,假山营造一为叠山一为置石,体现了园林的空间变换和多样美感。
山地名胜园林“述古堂”,整体坐北朝南,南面临水设置码头,虽仅前后两进院落,但建筑间距较大,一方面有利于扩大庭院面积,将建筑融于山林之中,另一方面易于形成层次感,从而获得不同高度的视野体验。第一进院落地形较为平坦,形式较为规整,第二进院落地形复杂,为将原有六一泉及周边岩壁、怪石纳入其中,故形式自由,不拘一格。主体建筑间以蜿蜒曲折的爬山廊相连接,爬山廊的布置也是因山就势,逢高则高,逢低则低,整体富有变化,两相对比,形成了不同的空间体验(图5)。
滨水私家园林“吟香别业”,位于孤山东部,园林东面临水,又挖方池引西湖水入园内,通透的水榭长廊贴水筑于方池与西湖水之间,既沟通了园林内外空间,更将园景由园内引向园外,园林范围被无限扩大了。园内建筑布置较为自由,散置于平坦地形处,隐约形成南北2个院落空间。南院落接方池,点缀有几株古树,疏朗开阔,北院落以竹林为背景,安静舒适,这种建筑布局形式有别于一般的江南传统私家园林,空间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既形成了对比,更注重相互渗透,再加上临水区域建筑的布置,隐约可见现代“流动空间”营造之手法。除了平地造园外,吟香别业又有小路通往后山,山腰平坦处筑有观景亭,既可纵览全园,又可赏西湖东侧美景,形成不同的观景视角(图6)。
滨水名胜园林“梅林归鹤(林和靖故居)”,位于孤山北麓,面向葛岭,仅有码头以水路与外界相通。园林同样将西湖之水引入园内,但做法与吟香别业又有不同,池畔筑台置放鹤亭,亭的体量较大,为三开间重檐歇山顶形式,与周边山石古木相搭配自成一景,远远望去即能吸引游览者的目光,这一营造手法与“梅妻鹤子”林逋的隐居风格不符,可以推测为后人重修园林,以此种方式来彰显林逋高洁出尘的品行、清和淡雅的风骨。放鹤亭内可赏湖光山色,保俶塔景、宝石流霞尽收眼底。巢居阁位于与放鹤亭同一地势高度的院落中,需由湖边小径拾级而上入园门而至,院内建筑因地形限制分散布局,但巢居阁的位置恰与放鹤亭、御碑亭错开,既隐于山林之中,又对着园中水体,更面向西湖,视野较为通透(图7)。
2.2 巧于因借,空间无限
园林的营造讲究“巧于‘因’‘借’”。清初孤山园林的借景可分多种,有利用地形借周边之景色,通过在自然山体的不同位置设园林建筑,形成不同方位、不同视角欣赏外部景观的方式。如“四照亭”,遗址位于孤山最高处,与北面葛岭遥相呼应,迎四面之风,看山光塔影,长堤卧波,倒漾明湖,领略“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的情趣;又如“瞰碧楼”,位于孤山南麓山腰,以竹林为背景营建小楼,近可看绿树繁花,远可眺湖光山色,雨天晴天皆可在此赏景,仰视俯视俱有不同景致;再如“海霞西爽”,遗址位于孤山西麓山腰之上,这里清风拂面,凉爽宜人,取自古人所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此处曾有望海阁,可赏海上霞光,后建西爽亭,既可远眺西湖西山,又宜赏晚霞满天。
图7 梅林归鹤复原平面图(麻欣瑶绘)
图8 平湖秋月现状照片(引自http://city2010.house.sina.com.cn/detail_37095.html)另有借大自然的光、影、天象之景,将这些外在自然要素与园林山水要素融合在一起,从而提升园林内涵,深化园林意境。如“平湖秋月”,南宋时以泛舟西湖、欣赏秋夜月景为胜,到了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亲定孤山东南角临湖水院为平湖秋月所在地[13]。水院整体建于湖水中,由中部长方形的水池和四面环绕的建筑物构成,此处恰是自湖北岸临湖观赏西湖水域全景的最佳地点:高阁凌波,绮窗俯水,平台宽广,视野开阔,但见皓月当空,湖天一碧,金风送爽,月光、月影、秋景与媒介物西湖水相结合,形成月印水中,水月相溶,“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景,同时,最为平静清澄的秋季湖水和最为洁净无瑕的秋夜明月景观,象征着文人士大夫追求品性高洁的审美精神(图8)。又如“贮月泉”,遗址位于山崖凹地中,三面为崖壁石景,一面为宫苑围墙,整体环境较为幽闭,有泉自崖间出,汇为曲池,池面不大,水清且浅,旁植松树、梅花,月光、树影倒映于水中,更显静谧氛围。同是借景月光、月影,此处所营造的景观与平湖秋月截然不同,一为“奥”,一为“旷”,一适合独玩,一适合众赏,从而游赏心境也各不相同(图9)。
2.3 注重植物,四季有景
植物景观自古是杭州传统园林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14]。根据文献记载和前人留下的诗文可以得知,清初孤山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侧重利用原有的山林植被,体现植物的色彩美、姿态美、香味美、声响美和光影美,且注重四季有景[9-10]。如梅花是孤山植物景观的一大特色,自北宋大诗人林逋在孤山北麓环居种植梅树360株,历朝历代多有补植,至清初梅林已与原有山林融为一体,孤山赏梅成为当地文人雅士一大喜好,梅花神清骨冷,与林逋恬淡高洁的品性相得益彰,此处梅林也就呈现出香雪如海的初春美景。又如“竹凉处”,在原有松林的基础上,种植了万竿绿竹,其间夹杂着各类怪石,形成清阴茂密的环境,其中夏季竹林雨后初晴的景色尤为让人心动,日光从竹叶的缝隙中漏射下来,留下几处斑驳光影,竹叶上挂落的水滴夹杂着翠竹的清香,鸟语山幽,清凉如玉的夏景扑面而来。又如“绿云径”,园路选择修筑于孤山山冈之上,这里花木繁茂,古藤攀缘于古木之上,青苔嵌于奇石之间,行走于此,枝条叶片的空隙处隐约可以欣赏到西湖南、北两侧的景色,清风拂过,人语声隐隐约约,不费人工之事,即可营造出远离嚣纷的世外之境。又如“鹫香庭”,取自唐宋之问《灵隐寺》中的“桂子月中落, 天香云外飘”,而“月中桂”来自灵隐寺的桂花传说,唯灵隐灵鹫山(即飞来峰)中有之,故名“鹫香”,又有御制诗“山水清晖蕴,挺生仙木芳。徒观叶蔚绿,因忆粟堆黄。雅契惟期月,敷荣却待凉。何当秋宇下,满意领天香”[9]等诗文描绘这一处的美景,园景的营造与诗文的撰写相辅相成,既将诗文作为园林构图之本,又利用文学品题将园林景观诗化。鹫香庭以孤山山冈为背景,房前遍植桂花,金秋时节桂花飘香,若恰逢中秋,赏花与赏月同行,花香因夜间花露更加沁人心脾,营造出芬芳喜悦的秋景;再如“玉兰馆”,与鹫香庭相近,堂前多植白玉兰,花开时节,远望如琼枝玉树,营造出清新雅致的春景。
2.4 品味自然,五感俱全
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五感这一说法最初见于佛教的“五根”,根是指人体的感觉器官,五根即眼、耳、鼻、身、舌5种产生的认知功能。当代园林倡导利用5种感官综合感知环境,其实这一设计理念由来已久,中国的古人善于利用这一方式营造园林[15],清初的孤山园林也不例外,且在运用手法上多有精妙之处,大多基于当地的自然山水环境,外加人工的少量点缀,从而运用多种感官形式全方位地感知园林,通过感受园林氛围,进而领悟园林意境。如“吟香别业”,可谓为清初西湖周边赏荷绝佳处,此处堤绕荷花花绕湖,通过诗文发现,古人营造这一景点没有仅仅停留在视觉的享受上,在这静态画面中又增添了人、轻舟、水鸟等活动的景物[10],活跃了园林氛围,进而从单纯的视觉感受向嗅觉、听觉、触觉延展开来。在景点取名上,更是直接越过直观所见之物,取名“吟香”,突出荷花的香味,深化了园林的主题,用词优美而意蕴深长。不妨再驰骋想象一下,古人好茶,西湖龙井更是当地一绝,面对如此美景岂能无茶,若再配上一壶好茶,恰是古人的生活情趣,这味觉的体验也便有了,至此,园林的营建才真正完整,闲静秀雅而五感俱全。再如“六一泉”,位于述古堂第二进院落内,为苏东坡纪念恩师“六一居士”欧阳修而取名,泉水自堂下出,顺应山势缓缓流淌,池旁植有三五株梅花,是弹琴、听雨、品梅的好去处[10-11]。古人好琴,悠扬的琴声与泉水的涓涓声相搭配,更显空灵,弹琴时多需焚香,香料的香味与梅花淡淡的花香相融合,更显清幽风雅,若是微雨,雨水落入泉池中的叮咚声、雨点打在树叶上的啪啪声以及泉水自身流动的声音三者合而为一,又是大自然美妙动人的旋律。
图9 贮月泉现状照片(引自http://blog.sina.com.cn/rss/2490550297.xml)2.5 山水旅游,底蕴深厚
西湖的山水旅游自唐代兴起,到了明清时期已极为繁荣,成为当时的一种社会风尚[16]。孤山园林地理位置优越,风光秀美,自南朝便拉开了造园的序幕,漫漫历史变迁中,无数名人造访于此,或题字,或吟诗,或取名,或筑阁。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筑竹阁、北宋诗人林和靖结庐于此,北宋文学家苏轼命名六一泉,康熙、乾隆2位皇帝在此处修建行宫[9-10],这些具有历史内涵的景物通过后人的提炼、加工逐步演变为清初孤山园林的景点,从而又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访,追古思今,留下大量的诗文。此外,孤山园林有各类宗祠,多祭祀有功于杭州城的先贤们,如四贤祠、陆宣公祠、褒忠亭、朱文公祠、范忠贞祠、五圣祠、古文昌祠、三义祠等。这些宗祠规模不大,多为单体建筑或一进式院落,但选址精良,有临水集中分布,也有单独位于山麓、山腰处[9-10],成为孤山园林的一大特色,这也是文人士大夫乃至杭城百姓日常祭拜的场所。
3 结语
世事变迁,古人的审美艺术似乎已与当代人存在了一定差异,古人更擅长在悠闲雅趣的生活中去细致欣赏、品悟自然之美,而当今社会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高速度、快节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主旋律,快餐文化油然而生,但当代人的心灵世界却更为空虚。于是近些年来,慢生活的呼声越来越高,慢生活的理念强调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关注心灵、环境以及传统,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这与古人的造园观念有众多不谋而合之处,学习古人的造园手法从而指导当代设计也就凸显出其现实意义,这也是现代园林与传统园林之间进行融合、传承、创新的有效途径。
清初的孤山园林从园林特点到营造手法都体现出对自然山水的尊重,从而实现顺应自然、感悟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它的营造手法值得现代人慢慢体味,从中发现自然,关注自然,进而发现自己的内心。
参考文献:
[1]李白云,阮婷立,夏宜平.因山就势收放自如:杭州西泠印社山地园林的空间营造分析[J].中国园林,2014(11):109-112.
[2]牛沙,王瑛,王欣,等.西泠印社泉池景观营造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19-26.
[3]李白云,李黎,夏宜平.杭州西泠印社园林点景的人文渊源探究[J].华中建筑,2013(10):151-154.
[4]郑建南.园林类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以西泠印社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14.
[5]岳庙管理处.历史在这里交织与延续:发掘杭州中山公园的独有魅力[J].杭州文博,2011(2):97-102.
[6]方加宇,邵锋.杭州中山公园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3(12):1634-1639.
[7]韩丹萍,包志毅.杭州孤山古典园林植物景观浅析[J].现代园林,2011(3):21-24.
[8]林雁.数年闲作园林主:论林逋在孤山的园林实践[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3-74.
[9](清)高晋,等.南巡盛典名胜图录[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1999:140.
[10](清)翟灏,等.湖山便览(附西湖新志)[M]//王国平.西湖文献集成第8册.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614643.
[11]沈云龙主编,(清)梁诗正,沈德潜著.西湖志纂[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189-221.
[12]秦康详.西泠印社志稿[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3-6.
[13]傅苓.西湖说明书:平湖秋月[N].钱江晚报,2011-06-25(B08).
[14]施奠东.西湖钩沉:西湖植物景观的历史特征及历史延续性[J].中国园林,2009(9):1-6.
[15]张楠,高翅.尚怡、尚趣、尚德:论江南文人园林植景审美情趣[J].中国园林,2017(6):94-98.
[16]李娜.《湖山胜概》与晚明文人艺术趣味研究[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
(编辑/王媛媛)
作者简介:
麻欣瑶
1985生/女/浙江丽水人/硕士/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园林史、园林艺术与景观设计(杭州 310018)
陈波
1978生/男/四川富顺人/博士/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生态园林建设、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杭州 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