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看天下

走,去东莞打场草根篮球联赛

作者:鲁浩 / 文
东莞工业发达,很多工厂谈生意都是在球场上谈成的,如果供应商能在球场上赢球,签单的概率也会更大

社会断层有时体现在生活方式上:一二线城市的白领们起早贪黑、加班熬夜,不少人无奈还是月光族;与此同时,不少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却可以凭兴趣爱好年入百万,坐拥海量粉丝。

比如在广东东莞、佛山,“搞体育”“打篮球”可不是没出息、吃青春饭的代名词。因为这里草根球员的职业路径更“多元化”,不仅可以靠打球年收入几十万,甚至近百万,而且线上线下还拥有着百万粉丝,简直就是“名利双收”。

百万粉丝博主们的篮球生意

早在好几年前,阿立就成了一名“篮球网红”。仅在快手APP上,他和林坤、头盔等几个朋友的粉丝加起来突破200万,几乎每条视频下都有数万浏览量和密集的点赞、评论。

最开始阿立他们活跃在微博上,但这两年随着短视频的火爆,他们也转移阵地,探索更适合分享篮球生活、与粉丝交流篮球技巧的平台。

在线下,阿立是个“小老板”。他和小伙伴已经在佛山、东莞、深圳等城市建起篮球训练馆,招收的学员主要以青少年为主,平时当地人居多,寒暑假也面向全国招生。学员里有本地四五岁的小女孩,也有外省慕名而来的“粉丝”。

他们的商业模式,跟内容创业行业里大V们的变现逻辑相似:线上引流,通过线下提供培训服务,以及篮球周边产品的电商生意。

阿立一米七左右的个子,十五六岁才接触篮球,这注定不太可能成为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但不妨碍他的篮球梦。2016年开始,阿立放下当时手头的创业项目,和几个朋友在佛山三水区的雅居乐小区里开了家名为“无界”的篮球训练馆。

相比社交媒体的热闹喧哗,这家训练馆安静很多。训练馆门口写着“为中国篮球”。这个口号跟这家训练馆的门店略显违和。对此,阿立解释:“中国篮球不仅仅是少数人的职业篮球,更代表民间草根对篮球的热爱。”没有训练或者球赛时,这些篮球网红们就刷刷快手。

阿立对现在的状态颇为满意,他说:“以前创业忙的时候都没空打球,现在不仅可以打球,还可以养活家庭和团队,而且家人也不会抱怨我(打篮球)不务正业。”

能赢球,签单的概率会更大

东莞早在十年前就被称为“篮球城市”。这种叫法是官方的,坊间关于这个城市和篮球的段子更有趣——这里工业发达,很多工厂谈生意都是在球场上谈成的。如果供应商能在球场上赢球,签单的概率也会更大;街镇和村子对篮球的投入,每年都要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一种说法:“在这里,如果政府领导对篮球说不出一二,很难混进当地圈子。”

“大朗篮球”在东莞市篮球界是个响当当的招牌,在东莞市篮球联赛甲级男子赛事上,大朗男篮曾创造“十年九冠”的佳话,大朗镇也是全国第一个拥有镇级篮协的乡镇。

曾庆鹏是大朗男篮的明星球员。说是“明星”,并不为过,他外出吃个早餐,都有陌生人前来跟他打招呼。“你现在不怎么打了?你从前打的每一场球,得多少分我都记得。春节、企业联赛我一场不落。”说这句话的是一位50多岁的阿伯。曾庆鹏说:“在大朗、东莞,这样的球痴太多了。早晨起来必须得打一场篮球,不打不舒服。”

曾庆鹏在体院读书时,就经常来东莞打球。那时候他和同学打一场球的出场费就有几千块,这个价钱在当时甚至可以在东莞买一平米的房子。毕业后他来东莞做了一名体育老师。因为篮球打得好,加入大朗篮球队。随着大朗男篮不断创造佳绩,加之曾庆鹏在球场上的精彩表现,他作为功勋球员在当地积攒了不小的名气。直到现在,很多当地人都觉得成为他的徒弟是件很“光荣”的事。

在这个城市,家家都有篮球迷,村村都有篮球场,而且空置率非常低,周末和节 假日球场都挤满了人。几年前,东莞官方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东莞市登记的各种篮球场地超过20000个,其中达到比赛标准的场地近2100个。以中堂镇袁家涌村为例,这个常住人口1万左右的村子拥有10个篮球场,其中6个都是灯光球场,这些球场都免费对外开放。只要想打球,吆喝一声便能组个队。也有大批爱好篮球的企业家,不惜重金到全国各地招揽人才。

随便打打球,收入不比白领少

在东莞,这种篮球氛围的形成有历史原因。据《东莞体育志》记载,上世纪50年代,一位名叫李超的铁杆球迷,从莞城跑步近50公里到广州黄埔区,只为看家乡球队——东莞华清男篮的一场篮球赛。此外,广东的气候也适合民间体育,一年四季都能打球。当然经济原因也非常重要,东莞地处改革开放的广东省,本身商业氛围浓厚,包括政府和企业都愿意自掏腰包去支持球队、球员。

这跟北方形成鲜明的反差。曾庆鹏的一个球友来自山东烟台。在那里,打篮球在很多人眼中跟“玩游戏”一样,常被当成“没出息”、“没出路”的代名词。但他来到东莞后,感受到这里的篮球氛围,便不想走了。

在这里打球确实可以赚到钱,一年到头,收入不比一线城市的白领差,几十万不成问题。据了解,球技不错或者名气较大的球员,打一场球的“出场费”甚至可以有万八千块。

究竟是谁出钱养球队和球员呢?其实大都是本地民营企业家,房地产、纺织、外贸……各行各业都有。东莞本地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本土民营企业家,富而不忘反馈社会,大力投身体育,早期投入建设足球,后又发展篮球,是这种热衷公益的精神推动东莞篮球和东莞体育的发展。”

其实,对于这些民营企业来说,除了热爱之外,篮球也可以推动企业的发展。一东莞老板介绍:“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来说,并不一定能带来直接的转化,但是对于企业的品牌和名声,包括在政府的地位都很有好处。很多重要比赛,当地的一把手领导、分管领导都会去现场支持,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曝光机会。”

化解“青春饭”的尴尬

打球,就是青春饭——这在圈里圈外大家都默认。不过在广东的这些二三线城市,机会和出路也更多一些。除了打篮球赚钱外,开篮球训练馆是很多人的选择。

据曾庆鹏介绍,仅大朗镇就至少有六七个篮球训练营。很多训练营甚至会请职业明星、外教前来指导训练或打比赛。相对来说,收费也不太贵,一节课100元左右。这种从小就培育的爱好同时还能反哺整个篮球产业。据介绍,不少体校都会来东莞的几所中学进行特招。

如果既有体育相关经验,又有市场的触觉和相关知识,这样的跨界球员前途就更大了。曾光的研究生专业是体育产业,他现在就在四处寻觅这样的“人才”。

过去,曾光也打球、做教练。但现在他在做“更大的事情”。他所在的公司是广东篮协的子公司。背靠这样的一个组织,加上曾光和团队多年积累的知识和资源,他希望和品牌商们进行一些更高级的跨界合作活动。

广东东莞,2016SLAM速篮明星篮球夏令营开营,CBA球员现身指导(@视觉中国)目前,曾光的公司已经打造了很多知名赛事,并对球员进行彻头彻尾的打造。曾光称之为“产品”,回馈给品牌广告商。确实这种“互惠互利”的模式,看上去比东莞这种自发的民营老板的支持也更长久。

事实上,这些IP产品的打造正中当下品牌商的需求。据了解,过去一家知名啤酒品牌花了不少钱请了一名国内一线球员做代言人,但效果平平。随着市场上江小白等品牌打开更多营销方式,也给企业商和赛事运营者很多启发,企业商倾向请更多本地球员代言、冠名。曾光确信:“这条路一定是越走越宽,现在和我们合作的品牌续约率都在90%以上。”这也无疑给这些民间球员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思路打开,篮球相关的产业链也越来越细分化和多元化。比如,在篮球比赛场,DJ(打碟)和MC(喊麦)是不可少的一部分。曾光就和团队做起全国首家DJ和MC的培训班。他说:“学员们收费也不高,大概一千多块钱,让我们基本能够覆盖成本就可以了。更多是希望能够打响知名度。但这些学员毕业后,他们参加一场活动的‘出场费’就能达到一两千。”

如今,不只是广东,包括四川、福建、广西、贵州等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民间体育生态的搭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受了广东篮协的影响。

在2017赛季省联赛揭幕战上,中国篮协主席姚明也前来出席。他说:“我一直在关注广东省篮球联赛这个民间平台,已经初步成形的‘广东模式’非常值得借鉴,推动基层篮球的发展光靠中国篮协的力量不够,各地区的篮协都发动起来,才会有更佳的效应。”

这番讲话背后,给更多城市的草根们带来更多新鲜、多元的谋生出路和赚钱机会。

不少二三线城市的民间篮球整体来说发展相对初期,硬件相对较差。阿立也是看中了这样的机会。他说:“去其他省份时,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球技很厉害的球员在泥土地上打篮球,但也吸引不少人前来观看助威。”他打算从广东出发,把训练营扩张到南京、合肥等城市。他的理由是,相比一线城市,这些地方更需要系统指导,发展空间更大。

摘自微信公号叁趣,ID:san_3qur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