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张想被身边的人称为“张雷锋”。2003年大学毕业,张想就在传统金融机构做销售,从安邦保险到中融信托再到新华财富,一直做到副总裁,虽然客户从个人渐渐过渡到机构,但一直没离开销售一线。
从最基层的业务员一点点干起来,张想深知国内金融销售人员内心的苦:想把金融产品方方面面的信息都找全,麻烦得让人“恼火”。百度、产品官网、企业信息查询工具这三样搞不定,就要打电话咨询。如果仍然不能找到产品更多的发行信息,就只能找朋友打听,但这意味着会有人在中间赚差价,变相地提高了融资成本。不在前期将产品的“身世”看清,就意味着这个金融产品的售后没有保障,后期结算时很容易出事。
于是,2017年,张想跑出来创业,他做了一款大数据+AI的搜索工具——搜搜出单,将市场上非标准化的理财产品做全面梳理,方便从业人员查阅产品信息,就像查“字典”一样简单。这样,金融从业人员就能节省时间成本,把时间用在专业知识提升和客户拓展上。当然,想把这件事做成并不容易,能做到什么程度也有很多同行、朋友在“观望”。
做了这么多年金融产品销售,张想赶上了财富管理行业的大爆发,2014年,他手上募集的资金达到30亿元,按1%的佣金计算也是不小的财富。用他自己的话说,有一个阶段“很膨胀,很嘚瑟”。
膨胀过后,张想想干点实事,对金钱、对理财也都有了自己的解读。
国内的金融市场比较初级,老百姓只认保本保收益。
中国的金融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招商、平安等全牌照金融机构所发行的产品在收益、类型、交易结构上都比较相似。也因此,国内的理财师主要任务就是把产品销售给客户,很少有财富机构能为客户做一整套财富管理和规划——投资、融资、管理资金及退出。
个人客户咨询产品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安全吗?保本吗?收益能高一点吗?真正具备投资能力、风险承受能力的个人客户,占整个可投人群的3%不到。
理财产品本身没好坏,要看风险承受能力。
金融产品是比较抽象的产品,不像一个手机,可以看性价比、待机时长、屏幕饱和度等。因此,产品本身没有好与坏,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给自己做好定位。
自身定位是什么概念?就是我们的收入、风险承受能力如何,根据这两点选择不同的金融产品。
在目前中国的大环境下,挑选“好”的理财产品主要看发行机构资质,像银行、信托等就不会出太大问题。因为金融实际上是一种信任,任何一家银行、金融机构,只要出现集中兑付,就极有可能倒闭,所以在国内做理财投资一定要找大品牌。
理财只能保值,不要盲目想靠理财赚钱。
2017年,我国的年通货膨胀率为7.5%。理论上讲,需要我们的财富每年增长超过7%,才能在几年之后依旧保持当下的购买力。但对理财产品来讲,超过8%的投资回报风险都非常大。
原因很简单:我们购买理财产品属于委托投资,比如,你购买某券商的理财产品,事实上是委托券商帮我们投资。10%的收益意味着总融资成本要达到15%以上,里面包含券商、经纪人、发行方费用以及资金管理费用。目前,很难有一家企业能保持15%以上的净利润增长。
对于普通大众,也就是金融机构眼中的普惠客户,理财最好的目标就是做到财富保值,股市、黄金、P2P、虚拟货币等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并不适合普惠客户。
投资才能做到财富增值,年轻时,可以先投资自己。
“人才”是最值钱的,财富只是一个数字。拼命存钱、理财,纸面价值很高,人也累垮了。如果不能跑赢通胀,存钱的资金耗损也很严重。
因此,投资自己才是最好的投资。这里的投资自己,不是指买名牌衣服、名牌包,而是通过报班、上学等方式提升专业技能。比如医生走出校门后,一边通过临床不断积累经验,一边继续读博深造,最后身价很高。有很多律师,也会去读MBA,增长知识的同时,积累人脉,最终变现。
在投资自己的时候,还要解决一些后顾之忧。可以通过买保险——补充医疗险、生育险,健康险等,把自己保护得密不透风,然后,尽情地投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