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变革开始之时,都是实现超越和突破的重要时机。就在众多运动员等待观望之时,丹麦女双名将卡米拉/彼得森却一路披荆斩棘,突破日本女双的重重包围,一举夺得今年全英公开赛女双冠军,意义非同一般。
卡米拉/彼得森虽然稳居世界排名前五位,算是名副其实的女双高手,但在重大比赛中她们很少登顶,离顶尖女双总有一步之遥。这次全英赛,这对年过30的老将不仅女双夺冠,彼得森兼打混双,亦打进前四,她们打破了传统观念对女运动员“老龄”标准的认识。在全世界都在强调双打不兼项的大背景下,这对丹麦老将是如何做到宝刀不老的呢?
观察比赛过程不难发现,丹麦老将的亮眼表现不是靠运气,也没有什么新的技术、战术,而是扎扎实实地执行了新规,强化了新规则下的基本技术。1.15米的发球高度,相对于高个子运动员来讲是比较吃亏的。卡米拉和彼得森的平均身高在1.80米以上,如果以2/3身高来确定“腰”的高度,那么她们常规发球的离地高度已经在1.20米左右,也就是说她们必须改变发球习惯,才能在发球新规下避免犯规。所以,她们拒绝侥幸和观望,而是不折不扣地接受新规则,脚踏实地地适应新规则。尤其彼得森,发球姿势有所变化,由原先的直立发球变为小半蹲发球,明明白白告诉裁判我已经把击球点放低了。而且她的动作仍然规范,发球时没有丝毫提拉现象,加之发球线路变化多端,显然是精心准备、有备而来。全英赛期间,这对丹麦女双没有被判过一次发球违例。
接下来,我们就用实例来欣赏这对丹麦老将的精彩表演。
一、颇具攻击性的发球抢得先机
发球新规除了对发球高度的限制外,还有一点变化就是取消了“过手”规定,只要不过1.15米,任何发球都是被允许的。这实际给增强发球的攻击性提供了机会。但是从全英比赛的整体情况看,运动员在发接发攻击性方面,对于新规则的利用基本还处在萌芽状态,所有的改变仍仅满足于不犯规的基本条件,还谈不上对发接发攻击性的开发。
卡米拉/彼得森恰恰在这方面懂了脑筋,下了功夫,并占到了的先机。所以她们在发接发阶段的得分率很高,表现了较多的节省化特征,兼项自然合情又合理。
如图1-1所示,彼得森(蓝衣)在右场区发球,发球质量很好。对手接发球推压中路,彼得森快速连贯拿第三拍,反手挡直线(图1-5)。对手正手推压直线(图1-7),球的飞行线路向上,正好处在彼得森的正手封网范围,所以彼得森毫不犹豫地在网前正手封杀对角(图1-10)。对手正手反抽直线,因为被动防守,反抽球明显不到位(图1-13)。卡米拉迅速分边压上,再一次正手封杀直线,直接得分(图1-15)。
整个回合共7拍,持续不到5秒,基本在网前就结束了战斗,这样的得分效率堪比男双。图1 丹麦组合发球规范且连贯快、逼压凶图2是彼得森发球攻击性的典型案例。彼得森以同样的发球姿势突袭后场,球速很快。对手猝不及防,瞬间球已经过顶(图2-5),只能勉强反弹头顶高远球,但是因为太被动,反弹乏力,回球只能回到半场(图2-9)。彼得森顺利拿到了半场进攻机会,一个正手杀大对角(图2-12),对手反应不及,只好接受丢分的现实。丹麦组合的这次进攻效率更高,3拍解决战斗。
图2丹麦组合在发球新规下的发球攻击性明显增强
二、多变的发球线路给对手制造很大麻烦
图3是彼得森发球线路的变化。她突然发到了对手的2号区(图3-3),对手接发时紧急转身,已经浪费了时间,所以接发点明显被动(图3-4)。对手采用反手放网,彼得森牢牢封死网前,果断地正手推拨直线半场(图3-9)。此时,对手更加被动,不敢继续过渡网前,因而低点反手推压直线,球的飞行线路向上,马上又进入丹麦组合轮攻的范围(图3-11/12)。图3彼得森的发球落点变化多端丹麦组合的发球多变性,给对手的接发球制造了相当大的困难,以至于对手在接发时特别“老实”,不敢向网前多压半步,这样又为丹麦组合的发球缓解了压力。
如图4-1所示,这一次卡米拉在左场区的发球质量并不好,如果对手逼压紧,完全可以自上而下的推压,并创造进攻甚至得分机会。但是,因为对手接发站位过于保守(图4-2),所以错失良机,只能以平推的方式接发(图4-5),明显降低了接发攻击性,反过来又给丹麦组合增加了攻击机会。只见彼得森在后位正手高点快抹直线边线(图4-7),卡米拉在网前迅速做出“封网”姿态(图4-11)。对手忌惮封网,只能抽挑对角高球,但是因为击球点低,飞行线路长,球还是不到位。彼得森在中后场拿到攻击点(图4-13),又是一次正手攻大对角,对手鞭长莫及(图4-16)。
图4多变的发球限制了对手的接发球攻击性
三、凶猛的接发球环节进一步扩大了有利形势
除了发球加第三拍连贯以外,丹麦组合在接发球环节更加凶狠。接发球本来就是相对有利的环节,而丹麦组合将这一有利性扩张到了最大。一是她们身高马大,进攻犀利,并不害怕对手发后场球,把重点精力都压到网前;二是她们抓住了对手敬畏新规不敢发后场球,所以接发压网的意识更加强烈,从心理上就给对手的发球以威慑。
如图5-1所示,对手在左场区发球,发球质量明显有瑕疵(图5-4)。卡米拉迅猛扑压(图5-6),一个干脆漂亮的反手推扑直线,直接把球钉在地板上。这样的得分仅仅用了2拍,差不多也就1秒的时间,效率之高令人赞叹。图5丹麦组合接发推扑压异常凶狠也许是被丹麦组合在网前压得喘不过气,这一次对手发球终于偷袭后场,可还是没有逃过被压着打的命运。只见彼得森迅速后仰,仅后撤一步就起跳扣杀,头顶杀直线(图6-7)。对手反手挡直线(图6-8),球稍微偏高,卡米拉又是一个网前的饿虎扑食(图6-10),正手扑杀对角,打得对手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图6-13/14/15)。出现这种情况,当然只能怪发球方发球不过关,咎由自取。
图6丹麦组合接发后场球的攻封配合流畅凶悍四、善于在攻守相持中跟进抢网
发接发阶段得分是丹麦组合“节省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不是唯一特征。善于在攻守相持中跟进抢网,敢于在网前得分,是她们打球省力的另一个标志性特征。如果说彼得森的发接发攻击性更加突出,那么逼压抢网得分便是卡米拉的拿手好戏。
如图7-1所示,对手在底线正手杀直线,卡米拉反手抽直线反击(图7-5)。因为抽出去的球是半场平球(图7-7),常规有两种回击方式,一是软过渡网前,二是硬抽挑底线,反正是50%的概率。在这种情况下,卡米拉抢网前的侵略性一览无遗,她在对手尚未出手之时,就提前起动,积极向网前压进。在对手出手之时已经抢到网前(图7-9),然后一个惯用的反手扑杀直线,又直接得分了,看起来就这么简单!
图7积极逼压抢网是丹麦老将的标志性特征五、卡米拉的逼抢特性与生俱来
卡米拉的逼抢特性简直是与生俱来的,她对于网前进攻机会的把握几乎是不顾一切。如图8-1所示,卡米拉在底线被动反手弹拉直线高远球,对于这种状态,对手可以杀球进攻,也可以回击高球,还可以软吊网前,总之变化很多。但天生爱博彩的卡米拉就赌对手软吊直线,在对手调整击球准备姿势时便开始起动,向网前直线压进(图8-4)。对手恰巧是头顶吊直线(图8-6),正中卡米拉下怀,她又是一个惯用技术反手扑杀大对角(图8-10),彻底撕开了对手的防线,轻而易举又得1分。
图8卡米拉的逼压抢网意识与生俱来这种逼抢意识不仅帮助丹麦组合以较少的体能代价在网前得分,即便在多拍对抗中,当双方都消耗大量体能后,也能帮助丹麦组合顺利结束久攻不下的尴尬局面。
图9就是一个超过100拍的多拍对抗,双方都有巨大消耗,因而都不愿过多实施底线进攻,只用单纯高吊进行消耗战。
图9-1显示,彼得森在网前反手挑直线,对手在底线准备进攻。这时卡米拉突然冲向网前(图9-6),想抓对手的过渡性吊球。对手没有吊球,而是杀球,只是因为之前消耗较大,杀球力量明显下降,刚好被卡米拉堵住。卡米拉反手推压直线(图9-9),对手乘势正手反抽直线(图9-11)。这时卡米拉已经在网前做好封网准备(图9-12),对手反抽回来的球正好落入她的封网范围,她正手封杀对角,威力无比,几乎把对手打翻在地(图9-16/17/18)。
以上9个图例说明,这对丹麦女双充分利用了发球新规,善于把握网前机会,更多地封网得分,从而大大节省了体能消耗,这是她们本次全英赛夺冠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9 100拍以上的超长回合最终靠卡米拉的抢网打破僵局
六、在比赛场上永远兢兢业业
除此之外,这对丹麦老将在比赛场上兢兢业业,确实是很多年轻人学习的榜样。笔者特意挑选了一个精彩画面与大家共享。
图10也是多拍对抗场面。图10-1,显示对手在底线正手杀对角,卡米拉防守反手抽对角,正好被对手封网(图106)。对手快速拦网,球近网而落。见此情况,站在底线防守的卡米拉不顾一切地向网前鱼跃救球(图10-8)。看到卡米拉倒地、彼得森的重心仍在底线,对手非常聪明地又软吊中路(图10-11)。此时,卡米拉已经动弹不得,于是彼得森又是向前一跃,倒地救球(图10-14)。球居然被救起来了,只是质量不高,对手在网前继续封杀。此时,倒地的卡米拉快速起身,顽强抵抗,还是将球反抽了回去(图10-20)。因为过度被动,击球质量不佳,结果被对手再次封杀。
尽管这一回合丹麦组合以失败告终,但是她们不到最后坚决不放弃的精神令人敬佩,尤其她们的年龄还比对手大了10岁以上。
图10 丹麦老将在场上永不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