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投资与合作

王晖:跟梦想赛跑


文 | 本刊记者 冯珊珊

“我的梦想总跑在前面。别人有自己的哲学和体系,跑到一定程度,就不匹配了。我有更大的想法,更大的目标,我总得跟着它跑。”弘晖资本管理及创始合伙人王晖如是说。

在“美帝”的享受

人生发展到某个结点时候,就需要做出自己的选择。王晖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生物科技学士学位后,只身前往纽约大学继续深造。

尽管刚下飞机的时候,他的口袋里只有1000美金,但是凭着优异的表现,他拿到了纽约大学最高奖学金(1个月2000美金)。在90年代末期的美国,这相当于一个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作为老一代留美学生,王晖的异国生活过得非常惬意。

纽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到处散发着浓厚的商业气息,王晖也因此受到熏染。在获得纽约大学生化硕士学位后,他放弃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加盟BD医疗集团(Becton Dickinson),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医疗设备、系统和试剂公司之一,纽交所上市企业,市值超过200亿美元。当时王晖在总部担任并购业务投资经理。

大公司经常需要招待客人,但是王晖招待过两次以后,总部再也不让他招待客人了,“因为他们说我点菜不看价钱。”王晖笑着回忆道。有一次他带了八个卫生部的朋友到新开的一家日本餐厅吃和牛,人均消费400美金。以至于他回公司报销的时候,老板无奈地说,“和牛是用来品尝味道的,不是用来填饱肚子的。”

王晖坦陈,那段时间做项目非常好玩,生活也特别享受,但是BD的工作节奏实在太慢,似乎每一次开会的主题就是在讨论下一次开会该怎样进行。“以我现在做一个项目的速度和强度,这个项目在BD能干半年。”

在BD的五年时间里,王晖三次提升后任收购兼并部高级经理,负责总额超过5亿美金的多项交易,但是2005年,王晖还是选择了离开,他有自己的想法:接触到的都是华尔街的经纪人,尽管双方的实力相差并不悬殊,但对方的薪酬却远在他之上。此时正好有一个去伦敦的机会,他就申请了伦敦商学院攻读MBA。

雷曼的教训

伦敦商学院9月份开学。三个月之后,王晖进行了一轮实习生面试。当时雷曼兄弟伦敦分行的MD对他的表现非常满意,“你已经熟悉商业运作的整个过程,没有必要再读MBA,为什么不辍学直接加入我们?”

“你们是认真的吗?”王晖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哪知对方一下子就开出了一个非常优厚的待遇,薪酬比MBA毕业生还高,“我们当然是认真的。我们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好的。”见到对方的诚意,王晖回答得轻松愉快。

回到学校后,王晖就向校方表达了自己要退学的意愿。“为什么?”校方一片茫然。“老师讲得太慢,教不了我什么东西。”双方谈判的结果:王晖白天上班,一周上三次夜校,周末上一天课。“我就这样把MBA念完了。”

谈起在雷曼的工作经历,王晖感触很深。“我挺佩服这帮人,早晨5点起来跑步,跑一个小时上班,还有人骑着自行车大老远上班,到公司健身房洗个澡,换上西服,然后下班再换回来。”

王晖负责市场,有一次他把晨报写错了,还有一次因为交易的小数点没对上,致使一天交易损失了40万英镑。而雷曼的作风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打击:“我这么一个相对比较坚强的人被骂哭过两次。所以现在任何人骂我,我脸皮都比较厚。”不过他依然认为,“华尔街就应该是这样,对他们来说,输赢就在一瞬间,任何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

2007年,王晖离开了雷曼兄弟没多久,就正式从伦敦商学院毕业了。2008年,世界各大主流财经媒体充斥着雷曼倒闭的新闻。王晖清晰地记得金融时报头版头条附着的一张照片: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端着纸箱子互相拥抱。

“那个男孩就是我伦敦商学院的同班同学,会说八国语言,非常帅,当时被我们认为是明星。”不过看到照片,王晖并没有太多震撼,“我觉得倒闭很正常。这意味着一个时代结束了。”

200亿美元在获得纽约大学生化硕士学位后,王晖加盟BD医疗集团,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医疗设备、系统和试剂公司之一,纽交所上市企业,市值超过200亿美元。

华尔街就应该是这样,对他们来说,输赢就在一瞬间,任何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

“我的梦想总跑在前面。别人有自己的哲学和体系,跑到一定程度,就不匹配了。我有更大的想法,更大的目标。鼎晖的工作作风比较绵和、稳健。我需要一种激情。”

激情与创业

2007年,中国股市牛气冲天,国内形势一片大好。王晖回到北京,决心在国内开展私募股权业务。他选择加入了美国投资公司Avenue Capital,出任基金的亚洲区医疗投资总监。

“那个时候医疗还不热,我来的时候就专注医疗,这些年一直没变。一开始项目看得少,认识的人也少,现在慢慢多起来。”在同事的建议下,王晖拜访了这个领域里他认为最应该认识的人——包凡和倪正东。“我那时候是个小VP,就跑去见他们二人,请他们多指导。”

进入Avenue Capital后的第三个月,王晖就预料自己在这个公司待不长久。Avenue Capital的老板是一个印度人,喜欢把功劳占为己有,把责任推卸给下属。“只不过得熬日子,把过渡期过完。”于是,在Avenue Capital的两年时间里,王晖玩命做项目,“我觉得输赢并不是太重要,我要积累经验,了解中国。”

2009年,眼看时机已经成熟,王晖离开Avenue Capital,加盟鼎晖。

第一次面试王晖的是当时鼎晖合伙人王功权。那一天王晖迟到了,而且因为要去机场赶飞机,双方只谈了不到十五分钟。王晖给王功权的印象是思维敏捷,逻辑性强,表达观点简要直接,专业经历和潜质很好,举止干脆利落,“是个干风险投资的好苗子。”唯一令王功权担心的是,“他个性很强,可能不太容易领导,但我喜欢有个性的青年。”于是在王晖拉着行李箱离开的时候,王功权明确表达了自己很想聘请他的诚意。

“他是一个非常有感召力的人,他挺喜欢我,我也挺喜欢这个平台的。”王晖说。2009年,鼎晖还没有今天的江湖地位,也没有医疗行业的人才,一开始,王晖担任的是常务董事。

“之后的那段日子就是埋头干活。”在鼎晖基金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王晖业绩出众。2011年,他被晋升为合伙人,2013年晋升为高级合伙人。

“我的梦想总跑在前面。别人有自己的哲学和体系,跑到一定程度,就不匹配了。我有更大的想法,更大的目标,我总得跟着它跑。鼎晖的工作作风比较绵和、稳健。我需要一种激情。”王晖用了一周的时间决定离开鼎晖。“我对鼎晖充满感情,因为我人生最重要的一段,尤其投资最重要的一段,跟鼎晖的同仁学了很多东西,但是我们现在看到更广阔的机会,在这种机会面前我有我自己的选择。”

离开鼎晖,王晖放弃很多,但他从来没有对此感到过可惜。投资这个行业,做的就是人的生意,靠的是人的眼光、判断、执行能力。当一群人有自己的梦想和信仰之后,在合适的时候完全可以聚而成军,自己操作。

王晖选择创业,看到市场供需的矛盾:健康行业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行业,越来越重要的行业,而在中国本土市场上只专注于健康产业基金的比较少。国外有几家基金,却有一个水土不服的过程。而从投资人的角度,专业性基金能更好服务于企业家。比如有些投资人可以自己做配置,分散投资几类不同类型的专业基金,效果会比投一个综合的基金更好。

另一方面,这个行业缺乏优秀的投资人。“既有专业能力,又有极其精准的商业判断和把控能力,再有交往的互动性和情商的人非常少。”王晖表示,“我们看到了这个机会,就把各个基金里面有这种特征的人找出来,如果在我们这个平台上聚集的人越多,变成了一个生态系统,那么产生的漩涡效应就很大,我们希望弘晖资本是一个相对半开放性的合作平台。各种各样的合作伙伴都是我们的一个网。”

这次创业,王晖有一个深切的感触:站的角度不同,做事的方式和原则就会有很大的变化。在别人的舞台上,王晖是一个agent,不管名片上写的是什么职位,别人第一眼看到的都是大公司的光环。在自己的舞台上,王晖是一个principal,代表投资人的利益,不带任何偏颇。

“我们还在奋斗”

2014年5月28日,王晖正式离开鼎晖,成立弘晖资本,总部设在上海,以做中国最专业的医疗健康投资基金为目标,主投方向为医疗服务、器械、制药等。

9月份,新基金已经全部募集完毕。弘晖资本美元基金的LP有家族基金、FOF等传统投资机构,还包括健康行业企业家,红衫资本和猎头公司、律师事务所等上下游的机构,甚至以前在市场上竞争的其他基金合伙人也向他们推荐了各自的LP。

“我觉得自己蛮幸运的,投资人和第一批企业家对这支团队的组建的支持都让我很感激。”他把这次融资成功的大部分原因归结于运气。“我们有的时候要把运气和能力分开。在中国的流动性上,两个端口,一个是M2,一个是外汇的总储备,在不断成长。这也是弘晖资本创办的一个最大的背景。经济下滑,产业调整,流动性上升。钱太多,而且持续会多。所以融成一个基金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投资是一个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工作,年纪太小就没有阅历、成熟度和人脉关系,年纪太大精力就跟不上或者已经失去了做事的冲劲。”在这个团队作战的时代,合伙人需要有怎样的资质,王晖想得很清楚:年富力强;有医疗健康领域的专业背景,并热爱这个职业;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既输过钱知道输钱有多难受;也赢过钱知道怎样的项目可以赢钱;还要能成为兄弟,肝胆相照。

弘晖资本的另外一位合伙人赵刚,曾在北京大学医学院担任外科医生,也曾在银河证券投行部任职,八年前转投软银中国的前身,离职时的身份是软银中国医疗行业合伙人;在软银时,他曾投资过迪安诊断和理邦医疗等,并将其带领上市。

“我们在一起是共同战斗的。”团队是一个战斗集体的核心。王晖热爱这个团队,虽然建立的时间很短,但是非常有朝气。“大多数是80后的年轻人走在战斗的第一线,很多年轻人的背景也比我好,我们有一个哈佛大学的博士,我跟他学到很多东西。”看到伙伴们的业绩和成长,王晖非常开心。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王晖并不担心。“我们做的很多项目,都是独家的,有些不是独家的,我会越争越兴奋。”王晖不喜欢别人跟他斤斤计较,“比如我们最近放弃了一个案子,企业家在两个基金之间拿另外一个基金的价钱压我,我当时就放弃它了。”

同样的要求也出现在团队招聘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一些我们想要的人,我会给他们我认为合理的薪酬待遇,但是一开始就跟我计较这个,马上就停了。”王晖说,弘晖需要最优秀的人,有共同梦想,有共同精神,他不希望任何人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计较。

“我们要的是一个创业的团队,一个中国最好的团队。”王晖说,弘晖人是为医药产业的创业者和企业家服务的一支队伍。弘晖的DNA可以归纳为四句话:植于内心的梦想、自我激励的奋斗、创造价值的能力以及为人着想的善良。“善良,就是办一个事情的时候,不要总想自己,想一下同事、想一下企业家,然后再做决定。”

在雷曼的时候王晖一个特别好的导师说过一句令他记忆深刻的话:“Do something outstanding,be perfect in one area,then you will be out of gravity。”

案例篇

鱼跃科技:投资二级市场

“我们抱着长期持有、与鱼跃共同发展的想法,并非简单进入二级市场套利。”鱼跃医疗作为极具战略价值的平台企业,王晖很早就对其情有独钟。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2014年3月,华润医药宣布将剥离掉医疗器械资产——华润万东及上海医疗器械集团。4月,鱼跃医疗公布接手华润万东和上械集团的方案。

此次并购需要动用大量资金,鱼跃必然需要从市场融资。当时希望和鱼跃医疗合作的机构不在少数,既有知名海外基金如高瓴资本、软银基金,又有诸多人民币基金。

王晖知道项目的消息后,见了鱼跃科技董事长吴光明,“他是一个非常有格局和远见的人,而且执行力非常强。”

吴光明已经五十多岁,平板支撑依然能做50分钟以上,而且每天坚持跑步。王晖曾问吴光明,“像您这种财富在百亿级的人,为什么刻苦锻炼自己?”吴光明的回答是,因为他有一个梦想,要把鱼跃建立成中国最大的、最优秀的医疗器械产业平台。要实现这个梦想,至关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身体。身体好,精力就好,脑子就好,能在工作上花的时间就越长越多。

这些细节让王晖深受触动,他回想起自己在BD工作时的一位高层领导,现任BD全球CEO兼董事长。“他带我的时候,还是BD的部门总裁。他掌控部门整体业务,抓细节非常清楚,你上个月说的话和数字都记得清清楚楚。”这种极其勤奋敬业的精神,是王晖在两人身上看到的共同闪光点。

同样令王晖感触很深的一点是,吴光明身兼鱼跃科技董事长和总经理,“一个优势是能够集权,执行力会比一般人强,因为利益都集中在他身上,所以能够享受大部分奋斗的结果,从犯罪动机到犯罪能力都具备,作为杀手,非常可怕。”

与弘晖资本一起参与投资的还有红杉资本、光大控股等另外两家机构。红杉资本是弘晖资本的LP,也是很好的合作伙伴。“我们跟红杉团队一起进行了一次更细致的产品、市场、财务的调研,最后结果非常好。”

“我们的想法是长期持有公司股票,跟鱼跃建立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把它当做一个平台。我们投的一些优质项目,是其收购兼并的对象,另外一些项目也可以合作,它的渠道、资源非常丰富。”

在王晖看来,鱼跃是一个具有强烈内生生长力的产业平台,和这样的产业投资者合作,投资人能够看到的面会更广,通过交流分析对收购兼并能够看得更清楚。



中国著名的儿科专家崔玉涛

崔玉涛:从零开始

“这是一个经典案例。我们发现一个需求,为解决这个需求组建一个团队,成立一个公司,这是一种发现价值和创造价值的能力。”王晖说。

崔玉涛是中国著名的儿科专家,现任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天津和睦家医院首席儿科医生。在一次高阶医生聚会上,王晖认识了崔玉涛。崔玉涛和弘晖资本投资的另一家公司——马泷齿科董事长邵宗宗相识已久。

“我和崔医生认识十多年了,我的孩子是由他亲自抱出产房,在他的呵护下成长的。”这么多年的相处,邵宗宗深刻体会到崔玉涛在儿童成长发育,包括疾病处置方式上的独特之处。

当时,邵宗宗和崔玉涛就在探讨如何把多年行医的积累形成体系,帮助到更多的妈妈们和孩子们。接着,邵宗宗一直在校友中寻觅人才,找到了姜巍。姜巍此前是中国规模最大育儿网站宝宝树的创始团队成员,过去八年在宝宝树负责产品开发和运营等工作。

“崔玉涛是一个稀缺平台,400万粉丝,花费零成本就可以把APP推广出去。”在王晖看来,这个价值足以对很多能人产生吸引力。

崔玉涛热衷于科普,自2009年开通微博,每天早上他都会从数百个咨询问题中挑选一两个有代表性的进行解答,从不间断。每一分辛苦都是有收获的。目前,他的新浪微博有近400万高粘度的活跃粉丝,单条微博最大阅读量超过5000万。在妈妈群体中拥有超高知名度。

万事俱备。2014年10月底,北京崔玉涛儿童健康管理中心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崔玉涛是法人代表、董事长、首席医疗官,负责技术;邵宗宗任CEO,负责经营;姜巍任COO,负责产品开发运营。

“我们一开始没想融资,这个项目前期花不了多少钱,一年大概1500万左右,可以自己先做一段时间,等做出客户量的时候再去融资。”邵宗宗表示,投资也要看缘分。

公司落地后,邵宗宗和王晖进行了一次私下交流,谈到项目的发展方向,两人的契合度非常高。邵宗宗觉得,“如果在资金量不大、起步早期项目上,有基金支持,对我的时间分配和精力分配有好处。”

当时,还有另外两家机构有兴趣投资,也都是邵宗宗的朋友。“但是超早期项目,还是选择相对比较熟悉、想法契合度比较高的机构。因为早期项目有很多方向选择的过程,大家互相认知度、理解度和匹配程度越高,帮助越大。”

邵宗宗说,“投资完成后,弘晖资本会指定一个工作小组到被投公司。有别于其他基金的投后管理,它们不是管理为主,而是服务为主,投资经理都是在投资领域有多年经验,可以从多角度给到项目信息,包括介绍猎头公司,给公司发展方向提出建议等等。”

融资进展非常顺利。“我们去年11月底讨论融资,12月底锁定,2015年2月5日钱就到位了。”邵宗宗表示,本轮弘晖资本投资500万美元。

 

空气吉他时代到来啦!

孵化器:地产商的救赎?

扬帆再起程

明石创新:做投资领域的常青树

硅谷金牌投资眼中的“独角兽”秘密

正视中国私募股权的业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