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艳,中国制造业管理联盟创始人、中国制造业管理国际论坛执行主席、爱波瑞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19 9 9年开始,她就致力于制造业管理咨询工作,在全行业首创“精益生产”模式,帮助众多中国制造业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她的领导下,爱波瑞于20 01年成为美国管理咨询协会的第一个在华会员单位。在中航集团、中国兵装、中国兵工、中国南车、中国一汽、中化集团、中粮集团、中国商飞、江淮汽车、合力叉车、沈鼓集团、联想集团、伊利集团、庞巴迪、阿尔斯通、淮海控股江苏宗申、华阳电子等众多体量庞大的知名企业背后,都有王洪艳与爱波瑞的同仁提供咨询服务的身影。
2013年11月21日下午,刚从香港出差归来的她,在天津总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20年,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迅猛,所创造的GDP从1992年的1.02万亿元增至2012年的20万亿元,目前已占全部GDP的40%,实现20年增长19倍,并由此使中国成长为全球“制造大国”。然而,飞速增长中也潜伏着隐患——中国制造业核心技术严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偏弱,目前的竞争优势很容易被超越。但另一方面,正因为存在这些不足,中国制造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成长空间。
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市值占比不足1%
王洪艳开门见山地指出:“从规模上来说,中国有将近一半的制造企业已经进入世界前列,但它们并不掌握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和战略尖端技术。”在她看来,中国制造业目前所取得的成就,很有可能在短期内被其他国家超越;同时,技术上落后的现状,也可能导致产业方面的危机。
她告诉记者,尽管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很高,但在资本市场中的占比却出奇地低。目前,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在A股市场中占65%,但在A股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中,制造业上市公司所占比例不足1%,即便加上其他行业中制造类企业的市值,中国制造业的资本市场规模也只占总资本市场规模的5%~10%。不难看出,中国制造业的资本化程度还非常低。
不过,如果换个角度看,较低的市场比例中恰恰蕴藏着商机。王洪艳发现,中国制造业板块上市公司的成长速度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且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她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上汽集团(600104)。这家上市公司于1997年登陆A股市场,2012年全年实现收入近4810亿元,净利润近208亿元。2013年预计收入5532亿元,同比增长15%;另一个是美的集团(000333)。这家企业于2013年9月上市,2012年全年实现收入近1027亿元,净利润约33亿元。2013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近93 8亿元,净利润超过40亿元,同比呈大幅增长。
这两个例子表明,制造业企业在获得资本支持后收入增长的幅度大得惊人;同时,也充分表明整个制造行业还潜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和财富机会。
但令王洪艳担忧的是,目前国内制造业的主要竞争力来自低技术含量的制造业产品,而这种以低技术、低价值、处于价值链底端为特征的竞争优势很容易被超越。她称,目前制造业核心技术的获得总体上是以跟踪模仿为主,缺乏自主创新;生产过程也以产品组装为主,缺乏功能创新;产品结构更是以系统集成为主,缺乏关键部件攻关,这也是目前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面临的严峻形势。与此同时,国内制造业的管理也存在过于粗放、劳动生产率低、缺乏全球化运营和管理经验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如果缺少“精益化”的过程控制,某些环节一旦失控,就可能导致整个行业陷入高投入、低产出、高成本、低质量的尴尬境地。
王洪艳略显无奈地告诉记者,目前在世界级、大品牌的制造企业中,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已经占据主流,中国的制造业要想实现转型升级,必须快速提升技术含量。然而,目前中国能胜任制造业生产一线技术要求的高级技术工人总量越来越少,具备全球化视野、懂得精益化运营管理的专业人才更是极为稀缺。也正因此,我国在制造业高端人才的引入和培训领域尚大有可为。一旦这种模仿式的、低附加值的产业模式被突破,中国制造业创造的效益将远远超越其他产业。
资本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正当其时
在中国制造业亟待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王洪艳十分看好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王洪艳介绍,到2025年,颠覆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高科技将有进一步的长足发展,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机器人、智能交通等技术背后的商业价值,叠加在一起可能将达15万亿~40万亿美元。制造业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是未来的趋势,谁把握了这个趋势,谁就能掌握创造财富的先机。
事实上,由于制造业的长期稳定增长以及巨大潜力,过去十年中,一些世界级金融巨头已经对中国制造业进行了投资布局并获得了丰厚回报。其中比较著名的案例,包括凯雷投资安信地板、K K R投资青岛海尔、巴菲特投资比亚迪、摩根士丹利收购南孚电池等。
与此同时,国内投资机构也开始进军制造业并获得了可观回报。目前,创业板355家企业中,有1/3来自制造业。这些制造业企业的背后大都有机构投资者的身影,它们也为后者提供了丰厚的回报。比如,吉峰农机为投资者带来的回报率超过20倍。
王洪艳表示,近年来,很多国际国内创投机构都已经意识到制造业市场的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预计从2014年起,会有更多的投资机构参与到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的新一轮整合与投资当中。
王洪艳分析认为,在进军制造业方面,中国目前已具备了相对成熟的条件:
从微观层面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在技术、品牌、市场、产品、人才乃至后期的战略规划方面都已具备了一定条件,完成了初步的原始积累。
从宏观层面看,国家从产业政策和总体规划上对制造行业的发展给予了技术、资金和财税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尤其是“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在政策上将重点扶植包括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等在内的新兴产业。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过去已有大量的外商独资、合资机构涌入中国制造业,其中以成功的欧美、日韩制造企业为代表。它们在生产和经营两个方面带动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此外,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实业”永远是一国经济的基础,未来中国成为“制造强国”已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了“精益生产”和“精益管理”模式,这会从根本上促进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最终促使国内制造业向精益生产和自动化生产大规模转型升级。
从资本层面来看,助力制造向创造转型正当其时。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新股发行即将重启,IPO将从“审批制”过渡到“备案制”,加上新三板全国扩容以及资本市场各项新制度的推出,都为制造业升级与振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制造业与VC/PE应实现联合发展共赢
王洪艳强调,企业获得成功的核心在于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而“精益管理”恰恰是实现两种创新最有效的途径。“通过企业内部的精益运营寻找最适合的商业模式,最后实现全产业链的价值最大化。在这方面,三星、丰田、本田、LG、波音、博世、GE、丹纳赫等国际制造业巨头,都是通过在精益化管理中不断打造企业价值链而获得竞争优势的。”
不容忽视的是,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庞大资金的支持,而中国的民营中小制造业企业很难通过银行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使其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此时,就很需要投行、VC和PE来关注和支持它们。实际上,这个领域中有很多项目和企业都相当有价值。”
为此,王洪艳呼吁,VC/PE要深入到制造业大产业链中,在帮助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良好的回报。在这方面,她和她创建的中国制造业管理联盟愿意发挥中介作用,以市场、人才、技术、资本、管理、产品这六大环节为重点,为投融资双方提供对接服务。
那么,应当如何设计“实业与资本联合发展”的路径呢?对此,王洪艳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两方面考虑:
首先,企业内部层面。这一层面的建设需要从三方面来着手推进:第一,企业的股权结构顶层设计,包括创始人的股权比例、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占大股的问题等;第二,企业商业模式的设计和完善。如果企业没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大量资本介入后,也很难在实际运营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第三,资本退出渠道的安排,包括改制上市、收购兼并等,这是使投入的资本最终获得理想收益的保障。
其次,企业外部层面。在这方面,还需要借助权威专业的中介平台来为投资方和生产方创造更多的对接机会,从而实现资本与实业的紧密联合。王洪艳表示,只有真正实现了“制造业”与“资本界”的联合壮大、互利共赢,才能支撑制造业从单纯的“制造”向“创造”快速转型。
十年内打造出国际一流品牌
制造业的腾飞,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之一。而真正帮助中国制造业探索出一条转型升级之路,实现中国制造业腾飞,是王洪艳未来十年的梦想。她说,目前中国制造业的总体水平,相当于上世纪60年代日本制造业或上世纪90年代初韩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诸多问题都源自制造方式、研发方式、技术方式和商业模式的落后。
“众所周知,德国之所以没有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正是因为德国的制造业在国家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大;美国的经济国策转向再工业化也是为了消除金融泡沫破裂带来的影响;过去30多年,虽然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制造业也实现了快速成长和壮大,但资本参与制造业的热情远远比不上参与房地产的热情,资本的缺失使得制造业空心化十分严重,很多制造业企业都已沦为国际品牌的代工者。”
王洪艳深有体会地说,制造业发展尤其不能急功近利,这也是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企业都要依靠精益化管理保持国际一流生产水平的原因。要造物先育人,日本的很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道场,专门为公司培养高精尖职业化人才;国外的世界5 0 0强企业,也会按照固定比例从企业收入中提取员工培训费。中国的制造业企业,也要不断加大自身在自主研发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从而为企业转型升级输送技术尖端人才和资本运营高手。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能在十年内打造出拥有世界一流品牌的中国制造业企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王洪艳认为,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和投入是将制造业企业“点石成金”的关键。不过,国家政策也应有所偏重,通过加大投入来扶持具有活力的民营企业进行创新研发。事实上,从企业角度来看,近年来,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的企业都越来越注重研发,并且把研发对生产力的提升效果纳入了干部绩效考评体系。很多企业已经把研发与数字化和精益管理相结合并收到了良好效果,比如,重庆青山工业的资金周转率,已从每年4次提高到了每年20次,这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急需大规模资本的注入,但投资制造业也会面临一定的行业风险。王洪艳认为,从当前来看,不容忽视的风险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出口滑坡。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导致外部需求减少。人民币的持续快速升值,也使得国内制造业企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大为削弱。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制造业企业经过2 0 0 9年~2 010年的复苏后,又开始走上下坡路。
二是成本不断升高。过去十年,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中国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被不断推高,许多企业面临生存问题。
三是产能过剩。很多制造业企业的产能严重过剩,多数企业的开工率不足,加上外部需求急剧下降,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着被整合风险。但反过来看,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大量的投资和并购机会,当然,投资或并购后如何成功地整合企业也是一大挑战。
四是恶性竞争。制造业的行业竞争极为激烈,行业内部存在的罔顾商业伦理的恶性竞争,为企业增加了额外且高昂的运营成本,并发展成为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非常严峻的挑战。
五是产品的溢价能力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要通过产品溢价能力的提高和制造成本的降低体现出来,并以此实现企业的高收益,兑现资本的高回报。但是,国内这方面的现实仍不容乐观,制造业产品的附加值低几乎成为行业通病。
因此,要想在若干年后使“中国制造”真正成为世界一流品牌,就必须从现在开始,通过适时引入外部资本和不断加强内部治理,来建立强大的研发体系和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从而推动中国制造最终成为“时尚和尊贵”的象征。
王洪艳说,她的这种期望,不仅出于自己多年来的梦想,更是因为她坚信中国制造未来巨大的成长潜力。“如果把握住这次转型升级的契机,中国制造业就能加快获得产业升级与财富倍增的双重效益。”
谋划设立“中国制造业产业基金”
“为中外制造企业管理精英打造最理想的交流平台”,这已成为王洪艳及其团队坚持不懈的追求。
近年来,他们以“打造全产业链的价值最大化”为主要目标而举办的数十场国际论坛,吸引了国内众多媒体的高度关注。CCTV、新华社、《人民日报》、《大公报》、新浪网等权威媒体都对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由此,这些论坛也获得了“制造业达沃斯”的美誉。这些成绩也更加坚定了王洪艳在服务实业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的决心。
采访中,谈起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王洪艳表示,中国制造业管理联盟是基于中国制造业管理国际论坛的十年积淀而成立的。论坛历经十年发展,不断推介世界最前沿、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展示了国内外大量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还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管理模式,以期实现民族制造业的振兴。与此同时,论坛凝聚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企业人,联盟将从市场、管理、人才、资金、产品与技术这六大环节为企业提供支持与服务。
王洪艳说,制造业的利润率低,所以整合资源、借船出海很重要,在中国制造业管理联盟这一平台上,企业可以从整个价值链出发,以全球的视角找到与其资源相匹配的合作对象,从而完成优质资源的整合,并通过引入新的商业模式来助推企业获得迅速发展。她笑言:“只拉车不看路的企业容易被淘汰,因为它不了解规则。在传统的埋头苦干的同时,企业还要开阔视野,引入新平台,嫁接新技术,拓宽新的资本运作渠道,从而做到轻松跨越难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王洪艳领导的爱波瑞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拥有四大产品:咨询、培训、论坛和信息化。多年来,公司始终致力于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提供全套的精益一体化解决方案。成立至今,爱波瑞公司的这个理念一直不曾改变。王洪艳表示,未来还将坚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引领并陪伴“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她说,这不但是公司的使命和责任,也是整个团队的经营哲学和生活方式,“未来几年,我们还计划在行业内建立100家道场,在为企业提供精益化管理培训的同时,也为它们引入合格的战略投资者和产业基金管理者,并使联盟真正成为助力制造业腾飞和壮大的最佳平台,与企业一道共同打造中国制造业光辉灿烂的明天。”
这次采访结束的转天,王洪艳又赶赴北京,与一家知名母基金管理机构展开了关于设立“中国制造业产业基金”的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