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额尔古纳
瞿勇镜头下的高原佳作,构图严谨、用光考究,极尽技术水准的经典方画幅,它们所具有的一个最突出的艺术品格乃是“静”—“静得宛如无风处的火焰”。如果没有特殊的对静气的把握,对光线精准的刻画,在我看来,作品显示的山水之灵,将化为乌有,而作者对“静”与“寂”的了然于胸的掌控,正是摄影家成熟的表现。
我尤为喜欢瞿勇的那幅雪景:心予静寂,四宇茫茫,半月孤悬,冷肃无音。作者的发现和二度创作,将映入眼帘的风景升华为一种如诗意境:“今夕沙似雪、月如霜、尘如障,我的老骡车,又到塞上”,这便是有意蕴的艺术作品,能够令人驻足沉吟,引发共鸣。
面对瞿勇这上百幅拍摄于中国高原的摄影佳作,我的眼前总是幻化出早年数度进藏,登珠峰,闯阿里,拍古格,飞越世界屋脊,在空中拍摄高原胜景时的情景,作为过来人,总能在他诗情画意的光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而作为同行,我们在拍摄过程中却也有着惊人的相似。正如他在画册随笔中写道:“摄影是瞬间的艺术,一个成熟的摄影师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场景变化,会有一种本能的抓拍意识。在我外出拍片时,不管是否自己开车,总有一台小型135相机在身边随手就能拿到的位置,这也是多年的习惯。如果遇到突然出现的场景,就先用小相机抓拍几幅,如果没有消失,再寻找更理想的位置,用大相机精准拍摄”。笔者把他的这类拍摄称之为“不丢片”,转瞬即逝的瞬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许多不可预见的瞬间景观,是无法在等待中获得的。四川川西康定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
新疆巴音布鲁克光线是摄影作品的生命、灵魂和“诗眼”。就像诗中的点晴之笔:“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寥寥数字,却透出意境,激发联想。
“一个作家一辈子可能写出几十本书,可能塑造出几百个人物,这几十本书合成的一本书就是作家的自传,这几百个人物合成一个人物就是作家的自我”。借用作家莫言的这段话,我以为瞿勇这些摄影佳作,也犹如一部自传,折射出他的勤奋忘我和对大自然的全部情感。“对自然美抱有直接的兴趣,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笔者看到了瞿勇镜头下的执着、向善与仁爱。 新疆天山风光摄影家瞿勇多年来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无休止地追逐光影,探寻能够表述心灵的胜境。秀美的大自然不仅有美丽的景观,更是人们修身养性,寄托理想的精神家园。寄情山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来已久,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描述手法、立意和表现。烟江草树,空寂旷远;幽谷溪泉,蓊郁深邃,美丽的风景正是美丽心灵的展现。瞿勇的作品正是他心境和情怀的展示,高素质画面,柔润的影调,淡雅静肃的气氛,是他对心中的世外桃源的一种追求和倾诉。冬雪、小树,几道余晖在淡淡的蓝调积雪上悄然滑过……身处此境,屏住呼吸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