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摄影家

六个词—打破摄影陈规

作者:文/布鲁克斯·詹森(美国)编写及翻译/杨梦娇Text by Brooks Jensen Compiled & Translated by Yang Mengjiao
农场的清晨 摄影:大卫·格兰特·贝斯特(© David Grant Best)快门

关于这张照片,我想讲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这张照片的拍摄者贝斯特给我讲的。当时,与贝斯特一道在这个农场拍摄的还有许多摄影师,由于农场面积广阔,那次拍摄几乎变成了摄影师们争抢拍摄位置的赛跑,现场真是一片混乱。与他们截然相反,贝斯特观察了一会儿光线,决定一小时后再开始自己的拍摄,他远离奔走的人群,找到一处安静的草坪,美美的睡了一觉。一觉醒来,他发现天空中正好飘过一片优美的云彩,与当时的光线一起勾勒并衬托出白色的农舍和围栏。在理想的状态下,他持续拍摄了大约一个小时就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一组作品。第二个故事则是在我采访马格南图片社摄影师大卫·胡恩(David Hurn)时,由他讲给我的。我问他马格南的摄影师在拍摄现场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他答道,“事实上,你会发现马格南的摄影师在很长时间里都不怎么拍摄,他们只是把相机挂在脖子上不断地游走,观察。而后,突然之间,你会看到他们进入了拍摄状态,快速地、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进行拍摄。当拍摄结束后,他们的相机就又被挂到了脖子上。清楚地知晓那个‘拍摄时刻’,真的是一种能力,甚至天赋。”

这两个故事让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即好的摄影师应当处理好“何时用眼睛看,何时按下快门;何时开始快速高效的拍摄,又在何时选择停止与等待”。这个问题得到解决,才能够从“按快门的人”这个局限中走出来,而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摄影师”。渔民的海域 摄影:莫伊塞斯·莱维(© Moisés Levy)关系

角色之间关系的布置与安排决定着一部小说能否扣人心弦;音符之间关系的切分与组合决定着一首曲子能否生动鲜活;食材与调味之间关系的配比决定着一份餐食能否成为美味佳肴。而对于视觉艺术来说,“关系”同样是决定一幅作品成败的关键。在莫伊塞斯·莱维的这幅作品里,吸引我们的并不单单是几只水鸟或是远处渔人的状态。而是他们之间的“关系”—近与远,鸟与人,站立与漂浮,静止和移动,种种“关系”,使得这幅摄影作品美妙绝伦。

除此之外,这幅的作品另一个精妙之处是它的极简主义倾向,你会发现莫伊塞斯显然是概括与提炼方面的高手:除了几只鸟、两个人、一只船、一片水与一线天之外,画面中便空无一物了,但是你并不会觉得单调乏味。而成就这一效果的,同样是作者对构图“关系”的考量。在严冬的罗马尼亚火车旅行 摄影:科斯明·班布兹(© Cosmin Bumbutz)温度

我认为,提升摄影水平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注重把那些“非视觉的感官感受”引入到画面的表达当中。比如当你看到这幅作品,是否就感到了一丝冬天的寒意?通过表现白色的雪原、穿着深色厚重大衣的孤独人影、她蜷缩着的头颈和揣在怀里的双手、浓重的雾气、覆盖着一层霜雪一直延伸到远方的公路……,所有这些视觉因素都加强了这幅画面所传达的温度信息,甚而成功地调动起我们的体感。特别是那道浅浅的斜长的人影,更是点睛之笔,它让我们意识到这片荒凉的雪地在失去太阳的热度后将更加寒冷。山前 摄影:约翰·C·阿尔法诺(© John C. Alfano)空气

有一句我很喜欢的话是这么说的:“不要相信那些你看不到的空气”。我常想,在摄影中也是如此,如果一张照片中很好地表现了空气,那么通常来讲,那都是一件水准之上的作品。拿这幅《山前》为例,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那些山间的雾气,这或许还是一张不错的风景片,但却缺少了温度感、动感,山脉都顿失生气。在拍摄风景时,我们都很注重光线、地势、植被、天空、以及处于其中的人和物,其实,空气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个人的观点是,它甚至比光线更重要。比起在完美的光线条件下拍摄碧蓝而空无一物的天空,我更愿意拍摄糟糕光线下的云、雾、尘暴。打个比方,如果说风景是主语,光线是动词,那么空气就是形容词、副词,是他们造就了摄影中那些精微玄妙和情感抒发。坎帕拉拳击俱乐部 摄影:肖恩·科尔南(© Sean Kernan)视角

在摄影中,我们常常追求创意,但如何做到有创意呢?我认为,其中一种方法就是从新的视角看待被拍摄的对象,用新的方法把世界视觉化,肖恩·科尔南的这幅照片可以证明这一点。尽管没有精确的数据统计,但我还是可以自信地说,在我们平时看到的照片中,有超过98%的照片都是从三脚架—也就是距离地面4-6英尺的高度拍摄的。通常来讲,这个高度是符合人们观察世界的习惯的,也因此是适合于拍摄的,但这就是拍摄的最佳高度吗?

在《坎帕拉拳击俱乐部》中,科尔南选择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拍摄视角,在拳击手的背后,没有我们通常所见的拳击台围栏、激动的观众、教练、拳击馆建筑内墙等等,而是拳击台的地面。这个处理使得拳击手成为画面的唯一主体和视觉重心,他的强烈攻击性,击垮对手的决心几乎要溢出画面之外,紧张的气氛调动着观者的情绪。与此同时,由于作者把拳击馆中纷乱的人群和所有场景予以排除,这幅作品又是极度安静的,与拳击场应有的喧嚣和沸腾形成强烈的对比,仿佛是出拳前的屏息一刻。视角的改换,成就了这幅富有创意和感染力的拳击摄影作品。午夜游乐场 摄影:克里斯·里克尔(© Chris Raecher)感受

克里斯·里克尔给自己设计了一个难题,他想要拍出可以让观看者获得与照片中大转轮的乘坐者有同样感受的照片,这绝并非易事。游乐场里的游艺设施,比如大转轮,其目的是通过急速的、忽高忽低、忽左忽右的运动,让乘坐者的肾上腺素飙升,感到眩晕,获得刺激感。而照片是一张纸,平面、静止,除了被看什么也不能做。乘坐大转轮和看照片,几乎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体验。

在我看来,这幅照片应该算是一份高分答卷。克里斯以仰视的角度将极具戏剧感的天空景象设置为背景,并在恰当的时机捕捉到乘坐者向天空伸展的四肢。他还把大转轮的主体部分隐没于暗部的边缘处,从构图上强化了这种设备的离心感和乘坐者的恐惧感。而这些,都是大转盘带给人的最强烈的感受。

基于这个拍摄前给自己预设的问题,克里斯完美地避开拍摄游乐场、嘉年华的陈词滥调——五彩缤纷、热闹非凡、晴空万里。这幅照片和那些常见的照片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其他用镜头表达的是“表象”,而克里斯表达出了“感受”。

 

卓越的姿态——记美国摄影师尼奥 · 拉萨姆的纯血马摄影

光彩陆离——光影舞台摄影大展作品选

渔猎·达里诺尔

万里边墙今犹在——李峰摄影作品

能否完秒135全画幅? ——富士中画幅无反相机 GFX 50S 画质测试

被遗忘的黑科技 —适马 50-100mm F1.8 DC HSM | Art 实拍评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