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小康·财智

公共治理要跟上共享经济创新步伐

作者:文|邢宇宙
共享单车这类市场主体的创新,必将伴随着政策和社会治理的创新,只有在演进过程中逐步匹配和达到均衡,才能真正实现从合作共治到共享发展

各色共享单车在中国的各大城市街头迅速流行起来,成为老百姓交通出行中一道新的风景线。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比达咨询近日发布的《2016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共享单车市场整体用户数量已达到1886万,预计到2017年年底,用户规模将达5000万。初步统计,共享单车市场至少有18家企业,公开的融资额已经超过80亿元人民币。公共租赁自行车实际上并不是新生事物,但如此大规模应用和快速增长,并得到公众好评和资本追逐,以及随之而来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的单车乱象,却值得我们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思考。

首先,共享单车的流行是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它体现了这个时代的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我们看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移动终端、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发展、应用,实际上为基于共享的商业模式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的方向。研究表明,共享经济或分享经济商业模式的广泛应用,主要集中在金融、生活服务、交通出行、生产能力、知识技能、房屋短租等六大领域。共享单车正是以其对互联网新技术的创新性应用,超越传统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模式,意图解决人们交通出行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人们之所以喜欢共享单车这类服务,不仅因为“随停随用”的便捷,还有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并且通过不断与用户互动进行产品迭代,给终端消费者带来良好的体验。通过共享单车的市场竞争和行业发展,将进一步刺激新材料、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而现在人们热议的“乱停乱放、丢失损坏”等现象,也将通过大数据等技术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解决。

众所周知,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要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也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很多经济业态是体验式经济,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服务质量和使用体验。在这个意义上,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其实关联到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这也是以智能化和信息化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其中蕴含着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潜力和动力。

其次,共享单车的发展还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它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合作共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强调,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于共享单车这类以市场为主体的经济和社会创新,政府和大众理应本着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当然在大力拥抱这类创新的同时,如何规避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大程度地保护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也至关重要。

共享单车面对的交通出行问题,是一个关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民生问题,它与养老、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提供有着相似之处。在提供这类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它也要占用道路等公共资源,同时引发“搭便车”、“公地悲剧”、“邻避效应”等一系列治理难题。在解决由这类公共服务引发的问题过程中,政府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应跟上市场创新和技术变化的步伐,创新公共治理方式。政府部门提供法规等政策工具加以调控和引导,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和创造活力,发挥公众参与和监督的作用,并通过政府部门、企业和消费者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协商,来调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从而提供有效的市场规制手段,寻找共同的利益点和达成社会共识。

最后,共享经济的未来是从共治到共享的社会发展形态演化,实质上是塑造共享价值和文化的过程。共享单车这类市场主体的创新,必将伴随着政策和社会治理的创新,比如社会信用建设、社群网络管理等,只有在演进过程中逐步匹配和达到均衡,才能真正实现从合作共治到共享发展。

(作者系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讲师、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应对新时代挑战的中国方案

生态文明建设的集体新动作

筑梦京津冀

京津冀:一体化能够跑多快

向“世界级”看齐的难题与挑战

用产业转移打开筑梦空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