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连锁

互联网美发的三道坎

作者:文 | 赵丽娜
如此多的美业O2O项目倒闭或惨淡经营,与前期太过于依赖烧钱或者通过广告拉取流量,而忽略了商业化运营和良性运转有关。

6000亿

2016年中国上门美业O2O用户规模约为0.29亿。全国共有美容美发企业31.69万家,市场规模达6000亿美元。

这是一个被“互联网+”兼容的时代,美发业同样被诱惑着。黄教主带着投资进军“互联网+美发”领域了,大学生众筹百万开发风上预约理发平台了,全国355个城市的3万多家品牌店入驻中国美业O2O第一平台“秀发型”了……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上门美业O2O用户规模约为0.29亿。而《2015中国美容美发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全国共有美容美发企业31.69万家,市场规模达6000亿美元。如此悬殊的缺口面前,互联网美业是前途光明还是出师不利?此时下结论为时尚早。

黄晓明进军“互联网+美发”

2016年12月,影视明星黄晓明投资Man Salon,进军“互联网+美发”领域。据称“侨治发型”(Man Salon)在全国有近40家直营连锁门店,拥有15000家合作美发门店。70%客源来自互联网渠道。“侨治发型”针对消费者端已实现互联网化:消费者线上预约、下单点评、即时连线发型师进行在线视频咨询发型设计,并决定是否选择后续预约和下单,视频咨询可直接构建消费者与发型师网上设计场景。有评价认为,如此一套基于互联网的完整消费模式,有效提升了消费者对发型师的选择效率。

早在一年多前,一群在校大学生比黄教主更早进军互联网美发业。2015年10月,一家名为“发学院”的理发店在华南农业大学正式营业。来自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等4所高校的19名在校大学生,众筹到100多万元资金,打造了“发学院”创业项目,一口气开了3家理发店。“我们的目标是改变高校及周边的传统理发体验,建设最受高校学生喜爱的美发中心,打造中国高校第一个互联网理发体验平台,进而成为引领高校潮流的风向标”,这是“发学院”创始人之一吕永青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在全国各地,很多美发品牌店同样也在思考着“互联网+美发”的融合转型。“秀发型”是中国较早专注于美发线上成交线下体验的应用平台,消费者只要用手机上“秀发型”,即可实现找发型、找品牌、找发型师、找优惠,业界称其为中国美业O2O第一平台、专业美发团购应用平台。据“秀发型”公开数据显示,全国355个城市的3万多家品牌店已入驻该平台,上线门店达6万家,入驻发型师超20万人。同时,其客户下载曝光量超过2000万,活跃用户量达80%--85%。

对于传统美发行业转型互联网,知名互联网大佬、爱国者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冯军持力挺态度。冯军认为,传统美发行业转型互联网有天然优势,一是美发业跟消费用户的接触时间多,沟通多,一位美发消费者进店美发的时间平均在50分钟以上;二是这些闲置时间利用好以后,可以带来更多商机。此外,上到互联网平台后,行业诚信度会自然被迫提高,有利于行业发展。

截至2016年4月初,仅投融界平台上“互联网+美发”项目数量就已达1126个,累计融资需求金额高达976429万元。

回归线下 理念在服务中幻灭

上门美甲、上门理发、上门Spa成了互联网创业的热词。传统美业加上“上门”二字后,就天然罩上了O2O的光环。然而,现实真如理想中那般美好吗?

“昨天花28元去南瓜车理了次头发,算是真真切切体验了一把互联网+美发的‘新模式’。11月22日南瓜车又融了数千万元的A+轮,看起来是要大干一场的阵势,不过,互联网+美发这事真能成?先说点好的,第一让我尝了把鲜,和互联网生活总算又近了一步。第二,没有了……”

“无语了~团购的最贵的总监剪发,让我烫头发 我之前经常做头发,给我的参考图片一看就是卷出来的,而且我赶时间就没烫,老师挺负责,剪完又帮我卷了一下造型,当时就挺显老气的,想着回来洗了能好点,毕竟也有一个适应过程,结果洗了吹完一点层次都没有!剪了一个多小时老师挺辛苦的,就打薄了?发尾特别凌乱,涂了发油就更明显没有层次。而且我团购的是最贵的总监,为什么介绍里的老师不一样?因为有打折活动所以效果减半了?长发剪成了这个样子,扎也不好扎的,吹完头发都已经弄了3个多小时了,明天不知道怎么出门上班!!太失望了!!!”

“特别差!剪的质量不如我在小巷中老师傅剪的!”

“来上海两年多,剪得最烂的一次,不如路边随便找一家15块钱的店。”

“你们这一系列的行为让我失望至极,不知好评率是否含有虚假成份,还请大家擦亮眼睛。”……

不得不承认,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南瓜车造型的问题,而是整个互联网美发行业平台都面临的诚信问题。

三道坎之服务坎

传统美发行业一直存在的服务问题,在互联网美发这一新鲜事物中能否避免?答案是否定的。相反,传统美发行业能够面对面沟通能避免的问题,在互联网美发落地过程中,可能会更加凸显。

南瓜车造型是号称“互联网美发第一家”的O2O美发平台,线上下单,线下体验,通过提供线上预约工具和线下场地来直接连接用户和美发师。其始创团队大多来自阿里巴巴、大众点评、腾讯的资深互联网人,2015年1月成立公司。然而,通过查看网络用户评价发现,其互联网美发之路似乎并不被认可。

“差差差!!!1.团券后到店加钱2.浪费过多莫名等待时间,且没有进行护理3.烫发后效果从20变成40岁4.不规范的操作手续。”2016年8月31日,网友“今天天气非常非常非常好”在体验了南瓜车造型的服务后,做出了如此评价。

针对上述4点评价,该网友还做了详细的解释:“①首先我团好了238的烫发套餐包含洗剪吹+烫+护理,到店后,理发师声称我发质较软不适合238的药水让我升级,只能加钱了,变成了380,价格也是可以接受的范围。②再者,令我不满意的是,光烫前的准备,一个软化头发的过程就花了一个小时,而且并未采用任何加热措施,仅仅在室温下等待,明明只需花15分钟能解决的事情却愣是花了这么久,好不容易结束了烫发已花了,3个多小时,然后我继而发现明明升级了的套餐却根本没包含原先238里面的护理?不知道你们是故意的还是忘记了,就这样的假装不知道?③然后,更重要的是烫完的效果竟然从20岁便成了40岁的即视感,简直比我妈还老!!!最后,付款时要求下载app,当拒绝下载之后就让我使用支付宝直接打款给理发师本人,此操作显得如此不规范,甚至让我不禁怀疑根本没有升级这一说法,而是光加收了钱而已。”

按理说,提前预约为用户节省时间是南瓜车服务模式卖点之一,不过上述用户在体验后暴露出了问题——到店找不到美发师。因为是提前预约制,美发师基本都是用户比对过履历、长相、作品、月接单量等等后才选出来的,虽然不知“换理发师”发生的概率有多大,但这对用户的服务体验来说,杀伤力却是比较大的。

就服务内容与服务价格来讲,大多用户具有价格敏感属性,高价格之下如果没有突出的服务相匹配,用户的接受度很难保证。在南瓜车造型及其他一些互联网美发平台上,每个美发师都是独立的“个体户”,提供的染剂质量或许可以由平台统一提供和把控,但染烫的水平就很难标准化了,即便统一服务项目、统一价格,大部分用户的辨别能力也有限,同样的钱买不同的服务,很难避免用户的落差感。

由此可见,互联发美发理念虽好,但在与线下服务衔接的过程中,其服务短板也赤裸裸地显现出来。正如一位网友所言:“现在的O2O很多都是有线上资源没有线下资源,两边的O是断开的,O2O就是2不起来。”

三道坎之投资坎

有人说,2015年是传统企业倒闭潮,2016年是“互联网+”企业倒闭潮。追赶O2O潮流的互联网美发企业,自然也躲不过这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近日,记者发现了一个现象:打开手机应用搜索,虽然能搜到的美甲、美发、美容等应用多达上千款,但是其中大部分已经停止了更新,有的甚至已经打不开。难不成真如外界猜测所言,互联网美发在经历了短暂的繁荣过后,投资荒已开始显现?

河狸家,号被国内规模最大的美业O2O平台,也是唯一一家全美业平台。2016年2月,河狸家获得5000万美元融资,估值达到3亿美元,但公司创始人雕爷的股份减持到50%以下。据接近河狸家的业内人士透露,此举是为了准备更多资金应对平台烧钱。

数据显示,2014-2015年期间,公布融资千万级以上的与互联网美业概念相关的多达24家。但是,这种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只要贴一个上门美甲、美发的概念,就能融到几百甚至数千万的日子已经过去。

高榕资本项目审核组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前很多美业O2O在风投活跃期拿到了天使轮的融资,可是这些创业者大多忽视了美业O2O的根本其实还是在于服务,这就导致同质化严重。随着资本寒冬的到来以及第一轮投资效果的不理想,投资人自然不愿意继续投入。

于是,美业O2O便出现了今日的现状:与美业相关的互联网公司开始迅速分化,部分公司迅速做大,甚至开始并购同类或关联公司,而部分没有任何行业资源纯粹靠烧钱维系生存的公司,迅速进入“死亡名单”。而且,这份名单还在不断增加。

被媒体曝光的互联网美发企业“死亡名单”

三道坎之盈利模式坎

投资断了,那么互联网美发企业靠自身的盈利模式,能否生存下去呢?

以南瓜车造型为例,其最初走的是“融资、开店,再融钱、再开店”的循环模式,曾打算把自营店开到6000家以上。南瓜车收取入驻美发师每月每人3000元的费用,以及从入驻美发师身上少量“榨取”产品提供及营销费用。南瓜车全平台有200多位美发师,每个月大概能给南瓜车贡献70万左右营收,单店平均不超过5万元,这一收入恐怕连房租都不够。当然,为了扩大营收来源,南瓜车也在不断招募更多美发师入驻。

但这一模式几乎是个死胡同,因为吸引大批美发师其实和单店关系并不大,单个店面就那么大,理发台就那么些,每个店20个人就饱和了,只能一个店接一个店地开,陷入烧钱再烧钱的无底洞怪圈之中。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南瓜车从2015年初建立以来,目前只有21家店。不过,南瓜车的业绩应该算好的,据创始人卢鑫表示,南瓜车验证了大规模的单店盈利模式,目前21家店均处于盈利状态。

调查显示,大多数互联网美业公司采用的都是前期高额补贴,包括对技师和用户,同时导流量和业务给技师。以美丽元为例,设置高分成,传统门店发型师提成30%,加入美丽元的发型师前几个月按100%提成,在此之后,提成不低于70%。但是,这种模式在没有营收的前提很难维持,一旦停止,将会引发技师的流失。2015年底的技师与58到家的纠纷,就与此有关。

成功投出了饿了么、滴滴等超级公司的金沙江创投朱啸虎,对现今互联网美业的生存模式做了直截了当的判断:“以前投资的那些美业互联网公司模式都存在问题——做不大,没粘性,不盈利。”

“互联网美业存在本质问题,切入屌丝用户、上门服务和烧钱打高频的互联网‘三板斧’,不太行得通。如今,互联网美业进入了下半场,资本寒冬让大家更现实,有持续盈利能力、创造用户价值、产生用户粘性,才是生存之本。”另一位在O2O领域投资回报能排前三机构的投资总监如是说。

美团大众点评早前公布的数据称,每年有超过17万家美业商户因经营不善面临倒闭。如此多的美业O2O项目倒闭或惨淡经营,与前期太过于依赖烧钱或者通过广告拉取流量,而忽略了商业化运营和良性运转有关。正如“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所说:“流量广告是伟哥模式,吃了立马见效,坏处就是你明天还得吃。而且流量的成本还在持续上涨。品牌认知性广告是六味地黄丸,虽然要吃一个疗程,但是治标更治本。”

此外,从用户角度而言,是不是一定要给美发这事冠上互联网的帽子并不重要,重要的其实无非还是理发要方便、理发要好、理得要舒坦、价格不反感等这些服务体验层面的东西。美发是低频的,也是具有强烈区域属性的,这个是没办法颠覆的基本面。有观点认为,“互联网+美发”与其非要在手艺人身上折腾,倒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整合各地零散而众多的美发品牌,在一定区域内尽量做到标准化的基础上多提供些个性化服务。

归根到底一句话,无论是传统美业还是互联网美业,其本质最终都要回归到商业的本质——能赚钱,有用户价值。

3亿

2016年2月,河狸家获得5000万美元融资,估值达到3亿美元,但公司创始人雕爷的股份减持到50%以下。

70%

“侨治发型”(Man Salon)在全国有近40 家直营连锁门店,拥有15000 家合作美发门店,70% 客源来自互联网渠道。

 

宗庆后:很多电商买流量把实体经济价格体系搞乱了

周大福集团董事黄绍基:珠宝业“寒冬”已经过去

企业声誉——向亚马逊看齐

亚马逊能等到中国市场成熟的一天吗?

45万亿只是前戏,高潮还在路上

好空间 建材 B2B 巨大空间的模式创新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