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

我为什么不看好微信小程序

作者:文 俊世太保 图 欣欣

本文系原作者授权本刊摘编发表,首发于百度百家

原文链接:http://dwz.cn/535LPD

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刊立场无关。

历经一年的等待后,微信小程序(以下简称“小程序”)在2017年1月9日凌晨终于揭开神秘面纱,正式上线。面对无数人的吹捧,本文作者却持批判的态度。

对开发者来说,小程序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改变当下的生态。本质上,小程序只是一个具备部分APP功能的网页,用户用完即走,也就是说小程序没办法给用户发送消息,不具备用户黏度。并且小程序只能通过分享到微信群时被打开,或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才能被发现,用户没办法通过手机识别二维码关注别人的小程序,那这样小范围的推广对开发者来说小程序很难帮助其从线上获取流量。

那么如果开发者能大范围推广二维码到用户面前,有什么理由让他们不去推广他们的APP而是小程序呢?

即使用户使用了开发者新开发的小程序,以前开发的APP用户不用了。一正一负,增量在哪里呢?都在《微信》这里了。有一个可怜的现实是,微信朋友圈用得多了,微博就用得少了。因此开发者并不会和微信团队一条心,开发者更多是将小程序作为获新流量的渠道,而不会投入所有的精力。

而在用户层面,小程序的体验和原生APP相比较,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至少部分功能是缺失的。《微信》强调的是轻,所以不可能让小程序拥有原生APP一样的功能。例如“滴滴”就只能用作叫快车服务。同时,小程序一样会占用手机内存,甚至有部分Android用户反映将小程序放到桌面之后,手机会变得明显卡顿。那么这样看来小程序根本无法同APP竞争。

事实上小程序产生的背景其实是微信流量增长放缓,微信团队希望借助所有开发者的能量获取流量。小程序的出现还是能引起行业不小的地震,未来肯定也有通过小程序获得成功的开发者,但对大部分人来说,小程序确实只是众多选择之一。《微信》推出小程序并不是万能的,毕竟高频的APP们都想成为平台,低频的APP们都可能被手机厂商推出的系统工具所替代。

 

魅族今年能放开手脚?

爱奇艺是该做出选择了

支付宝总算走对了一步

优酷会员超3 000万又如何?

“直逼”蚂蚁金服?苏宁银行为时过早

微博问答,巨头能否收割市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