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社交之痛
阿里巴巴(以下简称“阿里”)想染指社交领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这个原因很简单,你看就因为有社交优势,所以《微信》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就靠着“发红包”这种模式,让自己在移动支付领域站稳了脚跟。但有意思的是,社交平台能够成为支付领域的助力,支付领域却很难成为打造社交平台的助力。阿里一开始的“淘江湖”、《来往》,甚至投资微博等,其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挺进社交领域。但很可惜的是,除了《钉钉》之外,其他都几乎失败了。而且《钉钉》甚至不能算得上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社交产品,也许只能算是一个高级ERP或者CRM。
在社交领域做什么死什么的阿里,难免就钻入“牛角尖”。也许看到《陌陌》和《探探》火了,看到无数视频直播平台的观众为了微露酥胸的女主播一掷千金,于是乎阿里似乎得出了一个结论—“想要突破腾讯社交包围圈的办法,只有走美女经济”,于是“生活圈”来了。然而阿里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当初的《陌陌》和《探探》都是小团队、小公司,说白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等别人发现有问题的时候,他们却已经开始走在正常的道路上了。但是阿里不行,一个体量那么大的公司,脸面有时候要比关注度,甚至盈利都要重要。结果在广泛的社会舆论压力之下,“生活圈”就只能把那些擦边球都给Pass掉了。
个体社交的平台迁移
也许,对社交领域的过度向往,让阿里走上了一条“邪路”。但是在“生活圈”被一边倒的舆论压得只能自我阉割之后,不知道是不是痛定思痛了一番,阿里开始再出发了。而这一次,它走了一条“取之于腾讯,又高于腾讯”的路线,这就是AR红包。
众所周知,腾讯就是靠微信红包打开了自己的移动支付市场,然后阿里则干脆玩了一把逆袭,同样是用红包去打开社交领域。大家都知道今年最热的游戏之一是Pokemon GO—它让无数死宅从家里走了出去,恨不得每一个人都成为运动健将。而阿里显然不满足于只借鉴一番Pokemon GO,搞出一个《萌宠大爆炸》来。于是,AR红包就应运而生了。
用户可以在《支付宝》上点击“红包”,选择“AR实景红包”,再选择“藏红包”,设置完位置信息、线索图和领取人等后,就生成了AR实景红包。这个藏的过程既可以由个人,也可以由商家来完成。而其他用户需要走到红包隐藏地点500米内,找到线索图中的物体,打开《支付宝》扫一扫,来领取红包。
简单来说,AR红包的存在,让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极速前进》演武场,每一个要领取红包的人,都是参与者。虽然红包的金额不很大,但这种有趣的玩法,却很能够促进用户和用户之间的交流,给简单的收发红包,赋予了一种解谜和互动的乐趣。而且,不仅仅是朋友间的社交,商家也可以参与其中,为自己的店面带来人气。此外,AR红包的诞生实际上意味着个人社交平台可能会发生迁移—在过去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和千里之外的好友进行交流,但却反而会忽视一些离自己很近的现实朋友。而AR红包就好像Pokemon GO一样,把死宅给从家里踢出来,让他们与现实中的朋友去进行更真实的互动。而且和游戏不一样,人们对于游戏的兴趣是会消退的,但是对于红包的兴趣却很难消退(哪怕得到的金钱和时间成本不成正比),在此过程中,阿里就把自己和社交绑定在了一起。
新一轮的红包大战即将到来?
2016年12月21日,AR红包正式推出。不得不说,在这个当口推出AR红包,阿里的用心非常明显—人家就是为了圣诞、元旦、春节、元宵和情人节五个节日档期而来。但是阿里的AR红包真的能如自己所愿,改变一切吗?恐怕并非如此。
阿里在社交上的软肋,归根结底在于撑起一个人社交圈的,往往是没有什么实质性利益关系的亲友,这样的关系让彼此愿意以红包的模式,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感情。但是反过来,人们又会因为一个不怎么熟悉的人拿到了自己的红包,而对其怀有一定的恶感。这也就是为什么,腾讯的红包让人越走越近,而阿里的红包却让人越走越远,甚至一再动摇了阿里在社交领域的大旗。
所以“双旦节”刚过,AR红包在百度的搜索指数就直线下降,显然想要靠它持续发力之后的几个节日档期,已经有点难。再加上去年因为“敬业福”事件,很多人对阿里红包的兴趣已经大降,在这个时候,新的红包大战还打得响吗?这让人实在有些担心。不过好在AR红包还有一些商业属性在其中,说不定某些商家为了给自己的店铺带来人气,会持续发放呢!所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AR红包会让阿里在“支付”这一环节更进一步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