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

十面“霾”伏,空气净化器正处于混战

空气净化器市场热闹非凡,各路入局者正以不同的玩法和手段抢位市场。当然,基于众多的入局者,这个市场的混战也愈发激烈……

空气净化器,为何就成了香饽饽?

为什么无论是“小透明”,还是巨头都纷纷挺进空气净化器市场?甚至一向喊着“资本寒冬”的投资人,都在这一市场中疯狂砸钱?原因很简单,这就是一个市场大、前景好,又不败名声的行当。

近年来中国的空气环境越来越恶劣,而与此同时,关注居家空气质量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多新装修房间在进行家装设计时都已经预留了新风系统管线。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根据中怡康2016年12月的预计,2016年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零售量与零售额将分别达到588万台和140亿元人民币(截至发稿前,还没有最新的销售数据,只有采纳这个预估数据)—量在增加,利润也在增加。而且空气净化器是一个消耗品,在买回家之后,不论是维修还是换滤芯,都需要后继资金跟进。所以,只要中国的空气质量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改善,卖完机器卖耗材的路子还可以一直走下去。

更何况,国内的空气净化器普及率实在太低。有数据显示,空气净化器产品在欧美国家的普及率超过40%,在韩国的普及率达到70%,在日本则是27%,而在中国只有不到2%。可见,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怎能不让人怦然心动?

另外,空气净化器还有产品门槛低与产品利润高的特点。目前市场上的家用空气净化器价格从“千元级”到“万元级”不等,而工业用空气净化器的价格更是动辄就会上六位数。由于这一领域的技术已经成熟,研发成本被大幅度压缩,很多品牌甚至只是拿了别人家的零件拼凑一番,就能直接到市场上去卖。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想赚一笔热钱就跑的企业,还是想一直在这个市场中呆下去的企业,无论他们怀有怎样的目的,都会持续涌入这一市场之中。

最后,空气净化器环境标准的出台,以及智能家居市场的扩张,也让这种家电新贵越来越受到资本的青睐。有利可图,加之政策畅通,谁能玩出花来?这就看各家的本事了。

入局者的几大派别和玩法

因为空气净化器市场人人都想着挤进去,在不知不觉中,就逐渐形成了几个不同的派别,而每一种派别因为原生环境的不同,各有各的招数和路子。

互联网企业:他们往往利用品牌影响力去造势,主打智能和净化,比如说小米就是如此。他们的产品与其说是“产品”,不如说是一种信仰充值,往往关注发布会的人要远高于关注产品本身的人。

新兴品牌:这类企业最喜欢搞互联网营销,动辄就讲故事,上众筹。前些年空气净化器的价格居高不下,也正是这批企业先打出了智能牌,再进行价格战,全面压低了空气净化器的市场价格—而这一类品牌的代表就是三个爸爸。

传统家电企业:这类企业所采用的就是机海战术,用不同的型号去满足不同的消费者,消费者要实惠有实惠,要高端有高端,再加上他们庞大的线下网点,总能依靠着过去积累下的商誉,活得有滋有味。比如海尔与美的这样的企业就是如此。

国外巨头:虽然喜爱走高冷范的国外巨头,其产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但是人家就是走的品质路线。对于某些消费者来说,家里没台三星、飞利浦和松下之类的空气净化器产品,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用过空气净化器。如果再要点格调,就干脆去瑞典这样的北欧国家去找产品,比如lightair之类,别管人家的空气质量在全球排名前几强,到底能不能做好空气净化器,至少那个设计感已经让部分消费者觉得值回票价。

跨界企业:这类企业的玩票性质比较强,通常产量不高,就是靠粉丝来买几台,比如果壳网和趣玩联合推出的小蛋空气净化器就是如此。你说果壳网在科普方面也许是国内一流水准,但是动笔杆子和做机器是不是一回事呢?显然不是。

其他:这类企业通常就是上文所说的“弄几个零件凑在一起,赚一把就跑”的类型了,他们通常走贴牌路线,没有什么独占的专利。虽然看起来有些山寨,但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这种路线大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空气净化器,最后落地到哪儿?

一个产品做出来,是给人用的。而目前空气净化器都是卖给了谁?对于从业人员来说,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后,自然就有了主攻方向。

目前,空气净化器的主要使用场景当然是家庭。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被雾霾所困,不少创业者和巨头都盯准了这个使用场景。不过,如果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创业团队,想要从“家庭”这个使用环境中分一杯羹显然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很多团队开始盯上了新兴使用场景,比如车载空气净化器或者随身空气净化器。他们的优势就是体积小且廉价,而且在市场中还没有太多入局者。除了人们所熟悉的传统的方方正正的机器外,甚至有些口罩与项链都能够管自己叫“空气净化器”。至于这些可插电、可充电,甚至靠活性炭来吸附空气中的PM2.5的产品有没有效果,对于绝大多数没有专业测量仪器的消费者来说,更像是买个心安罢了。但就是这种混乱的场景,才能让人在浑水摸鱼之间,有利可图。

入局者众,玩法更多。总的看来,空气净化器市场短时间内仍将处于混战之中,至于谁能够笑到最后?暂时还没有明显端倪可窥。

 

魅族今年能放开手脚?

爱奇艺是该做出选择了

支付宝总算走对了一步

优酷会员超3 000万又如何?

“直逼”蚂蚁金服?苏宁银行为时过早

微博问答,巨头能否收割市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