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连环画报

弘一法师李叔同(下)

作者: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嘉兴广播电视报联合策划制作 子仪/编文 邵家声/绘画
47 不久,虎跑定慧寺出现了我们开头讲到的一幕,大势至菩萨生日那天,三十九岁的李叔同正式落发,法名演音,号弘一。不久他又去灵隐寺受戒。弘一法师由繁华的万丈红尘遁入寂静的佛门。

48 天津家人知道李叔同出家这个消息后,苦苦地劝阻。他却托人传出话来:“就当我死了,不要再记挂我,家里的事,我不能再管了。”他的日籍夫人得知此事后,便从上海赶来,再三哀求李叔同还俗,可李叔同却拒绝了。夫人没法,最后哭着离开。

49 弘一法师出家之后,他把原先喜欢的艺术大多放弃了,但书法却保留了下来,这里面还有一段因缘。在他出家后不久,他到嘉兴精严寺探访旧友范古农。有些知道他过去的人,希望得到他的墨宝,求他写字。

50 弘一法师与范古农商量说:“现在还能为人写字吗?”范古农说:“如果用佛语写,人家喜欢,也是好事。”弘一法师觉得有道理,于是他写了一幅字赠给精严寺,又为其他应求者写了字。51 但是他并不随便为人写字。据说南京某大员,曾托人以千金求他的字,最终被他拒绝了。弘一法师喜欢书写经句,如“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等,他还喜欢写一个大大的“佛”字。得了他的字的人,也从中感受到了佛法的熏陶。

52 弘一法师最初住在杭州的一些古寺里,后来听朋友说永嘉(现温州)山水隹幽,气候温适,便欣然前往,住在永嘉庆福寺内。庆福寺的住持寂山和尚敬佩弘一法师的修为,他听说弘一持过午不食之戒,特地把全寺午饭时间提前。

53 为研究律学,1921年弘一法师在庆福寺闭关静修。在这期间,他自己约束自己,不闲谈,不晤客,不通信,凡一切事,等出关后再料理。入关之后,他悉心念佛,精研经书,后来他还把自己的做法介绍给别人。

54 在当代僧人中,弘一最心服普陀山法雨寺的净土大师——印光法师。最初他致信印光法师,乞求成为门下弟子,但印光没有接受。后来他再次上书陈请,印光还是不同意。多次恳求之后,印光才接受,这让弘一欣喜万分。

55 1925年,弘一法师来到普陀山,虔诚地向印光法师行弟子礼。在普陀的这些天,弘一目睹印光法师的修行方式,又聆听了诸多教诲,真心感觉是得到一种洗礼。印光法师常说一句话:“专心念佛,不鹜其他。”这些都对弘一产生了影响。

56 弘一专心研经弘法,过着清苦的生活。有一次他从温州到宁波,应夏丐尊邀请到上虞白马湖小住。他将破草席铺在床上,几件衣服卷起来做枕头,毛巾又黑又旧。夏丐尊要给他换新的,他却不同意。他的衣服、被子也是补丁摞补丁。

57 1927年春,弘一在杭州吴山常寂光寺坐关,而此时政局混乱,有人竟然提出灭佛驱僧的主张。法师心下不安,于是出关找人约谈。主政中最偏激的几个,正好是他在第一师范的学生。

58 那天,弘一法师步履沉重地走出来,手里拿着预先写好的劝戒纸条,分赠来者,不多不少,正好每人一条。大家看过之后,都沉默不语,法师也不说话,连几个平时很会讲话的人这时都沉默了。这以后,没有人再提起灭佛驱僧的事来。

59 考虑到今后的安居度日问题,弘一接受夏丐尊等人的建议,由刘质平、夏丐尊、经亨颐等发起,在浙江上虞白马湖边修建了一座房屋,作为弘一法师的住所。房屋落成,弘一命名为“晚晴山房”,但后来弘一南下福建,在这里居住的时间只有几个月。

60 1928年,弘一随两位居士想去泰国弘法,路过厦门时因为身体不适逗留了一阵。当地的和尚恳求弘一留下,又有一班信佛的好学青年,殷殷请求为他们演说。弘一被他们的心意感动,也喜欢这里温暖湿润的气候,于是决定留在闽南。

61 从此弘一法师便在厦门、泉州、漳州一带随缘居住,前后一共十四年,其间也云游各地。

62 在厦门,弘一还举办“南山律苑”,宣读南山律学。律宗,是佛门中极难修的一宗,一举一动,都受戒律,修持非常艰苦。弘一认为律宗中的南山宗,适合中国的环境。于是中断了七百余年的南山律宗,由弘一法师重修了起来。63 弘一法师身体一向虚弱,患有肺病。1932年秋,他在上虞法界寺,大病了十多天。病中,他常呼“印西”。印西是弘一法师在浙江第一师范的学生,当时住在西湖北山灵峰寺。他得知法师的呼唤,立即动身,徒步来到上虞看望法师。

64 印西日夜侍奉法师,两个月后,法师病情有所缓解。宁波的安心头陀,以筹款赈灾名义,跪请弘一往西安弘法。弘一还在病中,但他还是答应头陀舍身随行。临行前他写下遗嘱给刘质平。

65 当时刘质平在宁波的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任教,接到弘一法师的遗嘱,十分不安,生怕出意外,决定将法师劝回。当他赶到码头时,轮船已鸣笛起锚。他奔入舱中,将闭目静坐的法师背起,回到岸上。师生抱头痛哭。

66 1935年,弘一法师五十六岁了,当他经过福建泉州净峰时,看到峰峦苍古幽静,民风古朴有遗风,便想终老于此。但当他决定上净峰时,弟子考虑到他身体不好,交通又不便,都来劝阻,有的甚至长跪不起,声泪俱下。

67 但弘一主意已定,认为不了此缘,无以为安,于是含泪与大家作别,由传贯、广洽两位弟子侍行,于泉州南门外乘上帆船出海。这一晚,风大浪急,小船颠簸,弘一终夜未能入眠。

68 直到第二天中午前,他们抵达净峰。净峰山里有净峰寺,始建于唐代咸通年间,距今一千多年,是闽南少有的古寺。弘一虽然久病缠身,但他一到净峰寺,便接受崇武斋堂主人的邀请,连续讲经三天。69 净峰山下有位姓庄的小学校长,是个基督教徒。当他得知高僧弘一法师在净峰寺传法,便约上附近礼拜堂一位姓陈的传道士一起上山拜访。他们觉得两教虽然不同,但还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70 不料两人入净峰寺时,被传贯和尚拦住去路。传贯说:“宗教信仰不同,不能进去拜法师。”两位来客认为,尽管基督教和佛教信仰不同,但济世之心是一致的,并且他们有一些问题想向高僧请教。但传贯还是没有同意,二人只得无功而返。

71 第二天,庄校长正在教室上课,突然看见门外有一位和尚。庄校长急忙走出去,这才认出原来是昨天阻拦他的和尚传贯。传贯说:“我是奉师父之命,特来赔罪。”他从怀里取出一本《华严经》和弘一手书的四条幅赠送给庄校长。

72 经过此事后,他们成了朋友。平时,每天下午1时半,弘一总要讲经弘法,庄校长得知后,就和几位基督教徒一起上山聆听。有几次讲经的场面很大,而听众中有很多是基督教徒。

73 不过到秋天时,净峰寺主持去职他往,弘一认为在净峰的缘也尽了,便回了泉州。这年年底,弘一患上重病,由弟子传贯陪侍,住在晋江草庵。弘一开始发高热,并且臂疮一起发作,出了很多脓血,几乎九死一生。

74 因为病情很重,弘一写下遗嘱。这时,另一位弟子广洽来看他。他说:“你不要问我病好没有,你要问我有没有念佛。”广洽为师父的话所感动,随后他陪同师父到厦门南普陀寺,每日到厦门市区就诊。75 给弘一看病的是一位留日的医学博士,他一直仰慕法师,现在有机会给法师看病,自然十分尽心尽力。直到4月底,弘一的病才痊愈,医药费花去五六百金,结果医生分文不收,这让弘一很是感动,他写了许多书法条幅赠给医生,作为酬谢。

76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之时,弘一法师正在青岛湛山寺讲律。弟子们担心他的安危,催他及早回来,但弘一泰然处之,直到计划完成才回到闽南。弘一作为一名僧人,他的态度是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仍须念佛。

77 1939年,弘一法师由泉州出发,长途跋涉来到晋江上游的永春县,山上有普济寺。几年前结识的永春小弟子李芳远,两次入山,照料法师起居。在山中,法师迎来六十岁生日,当时远在广西的丰子恺绘制了《护生画集续集》,以庆法师生日。

78 由于山中湿寒,弘一又离开了永春。1942年,法师六十三岁,住在泉州的温陵养老院晚晴室。10月的一天,他胸部、胃部发疼且发热,三天后,他又替晋江中学的高中学生写了多张条幅。

79 一天下午4点左右,弘一坐起来,端坐在桌前,写下“悲欣交集”四字,交给身旁的妙莲法师,这是弘一法师最后的遗墨。然后他不吃饭不吃药,边上是妙莲法师清晰悦耳的助念声。

80 三天后,1942年10月13日晚上8点,弘一法师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安详圆寂。他右侧而卧,似带笑容,神态安祥,令人不胜景仰。一代大师弘一法师,微笑着离开尘世。

(完)

 

虎爷

老茶王的回归之路

值得冒险的青春

一块牛排识劲敌

刘基与湖山义塾

弘一法师李叔同(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