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孩子成长过程中不顺利的时段,总会有人跑出来说:别着急啊,孩子再长大些、懂事了就会好的,要耐心等待。基于这种论调,好像父母什么都不用做,光是训练自己的耐心、光是等着就可以了。这完全不合逻辑啊!所以我想具体来谈谈,在“貌似等待”期间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袁坚 袁坚 文学博士,早教专家,潜水员,专栏作者,出版有《猫博士育儿笔记:换个方式爱孩子》,联合翻译绘本“神奇的世界”系列,创作“小狐狸卷卷”系列儿童故事,创作“山海经”系列海洋主题幻想小说。
家长参与越多,孩子成长得越好
我是属于那种遇到麻烦,一定要去看清其本尊,及设法寻找一些具体的应对策略的人。在孩子的教养过程中也是如此,爱琢磨事儿。所以遇到有人笼统地说:要慢慢来,要学会等待,不要着急,不要给孩子压力,等孩子长大了就会“开窍”的……之类的话,我就会很不耐烦。因为这些话可能会让人误以为:我什么都不需要做,只要培养起自己的耐心,站在旁边等着就好了。
耐心与等待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家长其实可以做更多事情,去协助孩子成长。比如有一项规模和影响力都非常大的具体研究: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着力于比较不同的教育风格,发掘最有效的教育手段。研究成果表明,家长参与越多,孩子成长得越好,而且,最有效的参与还不是化身为“啦啦队队长”给予鼓励和表扬,而是作为“教练”直接干预的做法。
好了,现在我有了研究与理论支持,可以具体地来谈谈如何做个“教练型”的家长。
“教练型”家长必备技能
当然,上文所说的“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指的是“恰当地参与”,而不是“胡乱干预”。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要达成基本共识。这也才引出了我们的核心议题,要成为一名“教练型”家长,至少需要掌握,或者说培养自己去掌握哪些基本技能。
必备技能1.定位问题
很多人都忽略了“正确地判断问题究竟是什么”的重要性。正如我在网站上做家庭教育在线咨询时,遇到不少家长一开始所叙述的问题跟所描述的事实并不相符,并不是真正的问题。在多数情况下,他们叙述的“问题”其实是一些先入为主的“定见”,比如“孩子不合群怎么办”——“不合群”并不是对问题的客观描述,而是一种“判定”、一种主观的见解。
在这里就要说到“定位问题”的基本方法第一条:撇开所有的主观判断,去看到客观事实本身。以及第二条:要非常具体地看到事实本身,还是说回“不合群”的例子,如果去看具体的事实,可能就会发现这个孩子是“想参与小朋友们的游戏,但不知道如何参与进去”,而那个孩子却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觉得自己玩更有趣”。
很明显,这是两类完全不同的情况。后一种情况本质上并不构成“问题”,不需要进行干预;前一种情况也不需要焦虑,教给孩子一些人际交往上“破冰”的方法即可。
再举个例子,很多家长会抱怨孩子“没礼貌”,“没礼貌”也是个判定,而非事实与问题本身。如果聚焦于具体问题,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可能是不注意跟人打招呼,有的孩子可能边界不清、容易侵犯到别人(比如未经允许而翻别人的东西),有的孩子可能是故意语出惊人,由此冒犯到别人……这些情况背后的成因不同,造成的影响也不同,都需要区别对待。必备技能2.构想可操作的解决方法
指望“随着孩子长大,问题自然而然会解决”是不切实际的。就算有些问题看起来“自然而然”地就解决了,实际上也是受到了某些影响,只不过并非刻意为之、没有被注意到而已。而如前文所言,在正确定位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采取更积极的态度,运用一些方法去影响孩子。
在构想解决方法时,“可操作性”非常重要。如果要再细致一点加以说明的话:
首先,要具体,要落实到“怎么做”,而不仅仅是“讲道理”。比如教育孩子说:当别人讲话时要认真听,但“认真”这个词是个评判,是抽象的。如果具象化为:当别人讲话时,你要放下手头的事情,把脸转向他,看着他,尽量去听清楚他说的每一个字。这就具体多了,也更容易落实。
这有点像我在教授“创意写作”课时,向学员们说明“展示”与“叙述”的差别(我们要做的是“展示”):想象我在旁边架设一台摄像机,凡是摄像机能拍到的(环境、外貌、动作、语言……)是“展示”,拍不到的(想法、评价……)是“叙述”。当我们构想问题的解决方案时也可以类比: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是可以执行的、执行出来的内容都能被“摄像机”拍到。
其次,要能定量评估,并且给出具体的反馈。这对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小孩子都是非常具象化的,并且生活在当下。其实看看幼儿园老师是怎么做的就能获得灵感:比如奖励贴纸的使用。大家可能觉得这种做法很“形式化”,但对孩子来说却并非糊弄:说一些肯定的话,很快就消散了、被忘记了,不如给一张好看的贴纸,更能让他确信自己的行为与收获,而且还方便回溯。
比如在我们家,我每年都会给孩子一本专属日历,并买上许多好看的小贴纸。每个月,我都会和孩子讨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3个“小目标”,其实就是一些很具体的行为指引,然后每天回顾:这些小目标有具体的落实吗?如果有,就奖励一张贴纸。这样一个月下来,我从日历上就能很清楚地看到孩子的变化曲线,而孩子也能很具体地感受到自己所得到的肯定与收获。
第三,要分步骤,把大目标切分成小行动,而且行动与行动之间要有逻辑关联。小行动的“小”的意思是孩子当下就能具体地去做到。比如说到孩子想参与小朋友们的活动,但不知如何“破冰”,我们如果一次性向孩子建议了好几种方法,一股脑儿地塞给他,他未必真能去做,就不如每次给1种方法,小朋友们的活动也有很多种,泛泛地每种都想要参与,实现起来也会有困难,如果每次只选择一种,研究一下它的规则、熟悉它,然后争取参与进去,难度就降低了。
有了成功经验,再复制到其他类型的活动中,或者,再去学习一种新的社交技能。这样逐步累积,效果会逐步显现出来。如果要非说“耐心”与“等待”,从我的角度,切分步骤,按照当下的情况构想具体可实现的小行动,不断累积去实现大目标,才是真正的“耐心”和“等待”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