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认为酒是粮食精华,多饮酒有益健康
在中国,大多数酒类都是由粮食酿造的,因此,很多人认为酒是粮食的精华,多饮酒不会引发健康问题。殊不知,酒虽为粮食酿造,但营养成分却大不相同。通常来讲,酒的度数是以乙醇(即酒精)的含量计算的,1克酒精提供的热量是7千卡,而1克葡萄糖或蛋白质的热量仅为4千卡,因此,大量饮酒的人会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量。酒精又抑制叶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吸收,长期大量饮酒,尤其是饮白酒,会导致营养不良。
2 认为酒精可以安神
人在饮酒后,酒精约1分钟即可吸收进入脑组织,酒精对脑组织有抑制作用,因此,有些人会出现困乏、嗜睡等表现。有睡眠障碍的人在饮酒时应小心,相当多的失眠人群会将酒精和镇静催眠药物合并使用,这可以导致呼吸抑制而发生窒息,最终危及生命。
3 认为酒精可以使人兴奋
有句俗语叫“酒壮怂人胆”,人们认为,这是酒精的兴奋作用,这种饮酒后的兴奋和愉快感受也造成了人们对酒精的不当使用和依赖。但是,酒精并不能兴奋神经,恰恰相反,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平时我们的大脑管理着我们的语言和行为,按照日常的行为准则说话做事,不能为所欲为。而当酒精抑制了我们的大脑后,大脑对我们言行的管理能力下降,进而出现话多、兴奋等表现。同时,人们的判断力下降,反应能力下降,情感不稳定,性格发生改变。人们很容易在这个时候出现不恰当的言行继而引发冲突。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酒精获得的便利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过度饮酒。一项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饮酒者超过2 0亿。另有数据表明,饮酒已成为高血压和吸烟后排名第3的疾病风险,每年因饮酒造成的死亡人数达490万。
过度饮酒可导致躯体、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严重受损,躯体损害以神经系统和内脏系统最明显,可出现癫痫、共济失调、痴呆以及胆囊炎、胃溃疡、脂肪肝甚至肝硬化。而酒精引起的心理、行为方面的变化也不容小觑,如经常因饮酒与家人(尤其是配偶)争吵,打骂孩子,处事不近情理,爱发脾气,坐立不安,情绪消沉,不求进取,酒后常忘事甚至性格改变等,并由此直接导致了社会功能的损害,如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人际关系紧张等。因此,对于酒精依赖的患者要尽早戒酒。
扩展阅读
重度饮酒者:长期饮酒,平均饮酒量超过了公认的安全界限,尽管饮酒者目前并无任何疾患,却肯定增加了出现有害性后果的危险性,称之为危险性饮酒,这种饮酒者也被称为“重度饮酒者”。
问题饮酒者:如果过度饮酒已造成了躯体或精神损害,并带来了不良社会后果,这种情况被称之为有害性饮酒,这样的饮酒者被称为“问题饮酒者”。
酒精依赖者:如果饮酒的时间和量达到了一定程度,使饮酒者无法控制自己的饮酒行为,并且出现了躯体耐受或阶段的症状,这种状况被称之为“酒精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