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浅析电视文献纪录片《孙中山与南京》

作者:◆郭晓伟
优秀纪录片的诞生一般与最初的策划和创意有密切关系。2016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民族英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来临之际,11月9日至11日,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出品、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文献纪录片《孙中山与南京》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播出,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并纪念孙中山先生,就显得意义重大。这部3集纪录片获得了国家重大理论文献影视片创作领导小组“条理清晰、史实扎实、人物生动、分寸得当、制作精良,填补了孙中山相关影视片的空白,是孙中山在南京的一个全景式记录,有存史和教育价值”的高度评价,体现了编导者的独具匠心。

作为该片的总编导,我参与了这部文献纪录片的全过程。民国史上熟知的人物与事件,新挖掘的各种文献与史料,以及我所熟悉的南京这个古老的城市,都让我和主创团队走进了民国这段历史,从而使片中展现的孙中山以及民国精英们的形象鲜活而真实。

一、紧扣主题,选择独特视角呈现历史

中国人对反映孙中山题材的影视作品并不陌生,从《十月围城》、《辛亥革命》、《开天辟地》、《孙中山与宋庆龄》、《国父孙中山》,到《第一大总统》、《建党伟业》、《孙中山》、《宋氏三姐妹》、《走向共和》等,陆陆续续有很多类似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和纪录片问世,关于孙中山的历史细节和历史故事也逐渐为国人所熟知,并逐渐构建起了国人关于中华民国的历史记忆。想在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有独特的视角、新鲜的立意以及深刻的主题。只有站在新的历史高度,赋予新的思想内涵,才能为观众及后世留下值得留存的纪录片。如何深刻展现孙中山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呢?

《孙中山与南京》紧扣“孙中山与南京”这个主题,选题巧妙地立足于江苏南京本身,以一个人与一座城的关系构成立意,讲述了孙中山在南京前后总共94天的人生经历,小中见大,反映了孙中山先生人生最辉煌的一段时间。主创人员立足准确翔实的史料分析,以大量实景拍摄以及情景再现、特技制作等呈现手段,加上客观公正的专家解读,通过故事化的叙事手法,为观众呈现了一部有关孙中山先生与南京及其背后波澜壮阔历史的精品力作。

中国的纪录片编导都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觉意识,本片的所有主创人员紧紧围绕孙中山临危受命选择在南京建都、孙中山和他组建的南京临时政府在“推翻帝制、走向共和”中的历史性贡献、辞去大总统后的孙中山继续为中国革命奋斗终身的伟大功勋等三个方面,用“定 都南京”、“南北议和”、“临时约法”三集,每集40分钟的长度,记录了孙中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到1912年4月3日卸任离开的特殊历史时期,详细解析了选择南京建立新政权的原因、南北议和如何推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怎样搭建等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用“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手法集中展现了孙中山一生中最为光辉也最为深刻的历史足迹。

二、回溯历史,用真实的史料还原历史真实

作为重大题材纪录片,《孙中山与南京》主创团队尊重历史,通过大量文献考证和遗址佐证方法来创作史诗精品,进行突破与创新。该片史料详实,具备较强的历史意义。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对于一部电视文献纪录片来说,将真实、准确的历史资料呈现在观众面前是片子得以成功的基石。因而,挖掘和梳理真实的历史资料是关系到创作成败的关键所在。

其一,发挥了遗址的唯一性作用。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具备了作为民国临时政府遗址的唯一性作用。同时在南京有大量的遗址可考。例如总统府、中山陵、明孝陵、紫金山等名胜古迹,以及丁家桥、狮子桥、长江路、中山路、逸仙桥等地址,都曾留下了孙中山的足迹或者民国的历史遗存。这些都为创作文稿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剧组实景拍摄开辟了方便之门。

其二,摄制组为此片邀请了专家团队,其中有国内孙中山研究权威专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员、中山陵园管理局的领导、中国近代史博物馆陈列展览部的负责人等权威人士,严密论证,注重史实、史料与史论相结合,对史料进行把关和筛选,确保片中呈现的所有史料都权威、准确、真实,做到有史可依、有据可查。

其三,撰写的拍摄脚本依托史料,数易其稿,融入了孙中山先生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升了该片的学术价值。片中出现的许多史料都是首次在镜头前披露。

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用真实的史料还原历史的真实。中华民国这段历史得以客观、公正、真实、详尽地展现出来,以达到还原真实的历史、塑造真实的孙中山形象,缅怀孙中山推翻帝制、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历史功勋的目的。

三、故事化再现,形成丰富多样的影像表达

经过大数据分析,主创们大胆地将传统的情景再现手法从百分之三十以下调整到百分之五十以上。这既是冒险也是一个创新。传统的文献资料加专家解读的叙事手法显然不能为本片的突破带来优势,而采用“剧情式再现+真实史料呈现+精练专家专访”的形式进行呈现,就可以让观众有兴趣地看下去,既能够收获珍贵的历史知识,又充满 趣味不枯燥。

其一,剧情式再现。该片在呈现宝贵历史资料及文献的同时,采用现代影视拍摄手法,再现一些真实的历史事件。比如在该片第一集里,孙中山的就职典礼没有留下任何影像资料。解说词也写得非常平实:“1912年1月1日夜,孙中山以一个庄严简谱的就职典礼,宣告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在南京诞生。”如何展现这一庄严的时刻?能不能做到实景拍摄与解说词融为一体呢?在拍摄中就尝试了模拟再现孙中山就职典礼,进行历史还原。如就职的流程、与会人员、孙中山发表演讲时的内容都采用读给观众听的方法展示出来,播出后产生了非常好的收视效果。而解说词和情景再现的背景声合在一起,也加强了真实感。这种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方法,恰恰摆脱了纪录片的说教口吻,让观众更直观深刻地了解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的真实情况。追求在情景再现的艺术性与真实性上达到完美的融合,填补了影像叙事上的空白。

其二,真实史料呈现。照片(历史人物资料照片)和原始纪录片资料(如奉安大典),指在当时的历史时期实拍的原生态画面。包括历史报刊、历史文书等文字资料和当时拍摄的照片,都是忠实记录了当时的时代印记以及人的形象、形态,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有的可以堪称史料文物,具有权威性,使我们得以对当时的历史形象有最直观的认识。对于无法采用情景再现方式呈现的真实史料,主创团队专门采用动画手法进行后期处理,让这些躺在历史档案里的平面史料以3D动态的形式展现在观众眼前,从而“活”了起来,使得全片的艺术观赏效果更流畅、更立体、更生动。

在该片中多处运用此类手法。这类手法在国外科教片和纪录片中比较常见。如在三集影片中多次出现,以地图为后景,前面的人物照片进行抠图后,将不同的场景、人物按照3D立体的空间进行组合,再以推、拉、摇、移、升、降的运镜方式进行处理。把这些人物缓缓地落到地图的固定位置处停下。原来静止的照片或者绘画作品重新进行组合,变得“活”起来,而且可以将场景(景物)与人合成,使画面更具有趣味性。

其三,精练专家采访。纪录片在剧情式再现中,穿插了专家学者的采访,采用人工打光的方法,光效为侧逆光,光影的形式感较强。专家后面的背景为虚化,前景很亮,突出了被采访人的形象。特别是对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的采访:“中国强大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今年他诞生150周年,到处都在缅怀他,都在纪念他,为什么呢?他是中国人的骄傲啊,中华民族尊严的象征啊,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升了这部文献纪录片独特的历史价值。

其四,实景拍摄镜头丰富。城市景观、长江码头等环境拍摄以及文书、文物等实物拍摄采用了丰富的推拉摇移的手法以及航拍的长镜头,丰富了纪录片的画面表现力。

除了上述,纪录片的解说词和演员的表演也为纪录片增色不少。画外解说以一种风格化的处理,维持着沉稳而平实的语调,但对历史的叙述却始终保持着真挚的情感。孙中山心系天下,挽狂澜于既倒,不惜牺牲生命的胸襟、气魄、胆识和毅力,让天下人敬重。毛泽东主席给了孙中山一个最完美的评价:“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都为这部纪录片的成功增色许多。

总之,纪录片《孙中山与南京》在播出后获得了很大反响,其原因主要归结为思想上的深度拓展和对文献史料论据、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逻辑性极强的梳理,用故事化的艺术手法打动人心。在表现方式上,丰富的影像素材及情景再现所蕴含的历史情怀和人文精神如此丰盈和巨大,具有历史的真实感与画面的视觉美感,同时也构成了本片的艺术张力,酿制出了纪录片深长的况味。

(作者系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责编:刘原)

 

民俗文化视角下纪录片《海祭》的艺术表达

公益类电视节目《等着我》特色分析

《中国新歌声》节目的营销模式

真人秀电视节目《我们来了》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研究

《旋风孝子》热播原因探析

传播学视角下《人说山西好风光》节目创新探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