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至真:内容真,原生态展现民歌艺术魅力
艺术来源于生活。民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一个地区宏伟壮丽的有声史书,是该地域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中国民歌大会》的主要内容是民歌竞技,属于原生态文化的展示。原生态文化最大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它的“真”。该节目通过对歌曲和歌者的选择、诠释方式,充分将民间艺术的“真”完美地展现出来。
首先,对歌曲的选择体现了“真”。民间艺术多来源于田间地头、码头船舶等劳动生活的真实场景,民歌也不例外。它是百姓大众在劳动生活过程中情感的表达和吟唱,歌曲的内容一定是紧密贴合群众的生活。在第一期“河水天上来”中,陕西民歌《祈雨调》、《女娃担水》,宁夏民歌《尕妹子弹的是口弦子》,河南民歌《卖扁食》,山东民歌《赶集》,四川民歌《酒歌》;第三期“共饮一江水”中重庆的《川江号子》、《抬工号子》,安徽的《摘石榴》等,歌曲内容无不弥漫着乡野和泥土的气息。这些歌曲未必是传唱频率最高的民歌代表作,但一定是饱含浓郁生活气息与地域特色的歌曲,是最能体现该地区民众生活、精神面貌的心灵吟唱。
其次,对歌者的选择体现了“真”。民间艺术来自于民间,传承也应在民间。《中国民歌大会》对歌者的选择不是追求其演唱技巧和表演功底,而是努力发掘求“真”的民众。为此,节目组跋山涉水,从全国各地找寻民间艺术传承人、传唱者来演唱民歌。第一期中,《谁说桃花红 谁说杏花白》的歌者是左权盲人宣传队,主唱不但是农民,还是位盲人,歌者饱含深情的吟唱淋漓尽致地诠释了歌曲的主题。第二期“长歌万里行”中的歌者尤文兰是位家里四世同堂的赫哲族老人,而高洪章则是彝族农民。第三期“共饮一江水”中的侗族大歌的演唱者大都是黎平县农民。此外,节目中多数表演团体也是来自于基层的民间艺术团。民歌是属于民众的,传唱的主角也只属于“真”的民众。
第三,对歌曲的诠释体现了“真”。虽是歌曲竞技类节目,但从现场布局来看,《中国民歌大会》的舞台上没有设置乐队,也没有太多的拾音设备,对民歌的诠释追求的就是“真”—真实的声音、真实生活场景的还原。32支参赛队伍是结合黄河、边疆、长江、沿海四个不同地域的独特人文风情,共同勾画出一幅色彩绚丽的“中国民歌版图”。在这幅版图里,节目组要展现的就是西北的奔放、云贵的高亢、青藏的悠远、黄土的呐喊、江南的婉约、闽浙的吟唱⋯⋯其种种风格都是该地区民众血液里流淌的声音,无需过多修饰和包装。在第三期“共饮一江水”中,贵州黎平的“侗族大歌”还原了最真实的演唱方式,成百上千的民众聚在一起放声歌唱。歌声时而欢快、犹如白鸟扑林;时而豪迈,犹如万马奔腾。配合歌曲展现的舞美也是以实景为主,黄河的咆哮奔流、江南的亭台楼阁、大漠的落日孤烟都是百姓生活场景的真实再现,极具原生态特色,最大程度地还原了民歌创作时期的生活场景,使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民歌背后的故事和文化。
二、至善:理念善,以受众为本崇尚艺术
《中国民歌大会》虽是竞技类、演唱类节目。但其形式上和以往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都不同;内容上和以往的歌唱类节目也有明显差别。该节目的框架是竞技,目的是展示,除了歌曲展演,嘉宾点评等常规手法外,还运用了纪录片的创作手法,让各路主持人先下乡采风,再走上舞台,对民歌文化及精髓进行二度诠释。节目不但传播民歌知识、展示民歌文化,还让更多人了解了每首民歌背后的精神价值。节目构思巧妙,富于创新。总结起来,主要得益于该节目的“至善”理念:善对观众、善对竞技、善对艺术。
首先,善对观众。从受众角度讲,一档好的综艺节目可以让观众从多样化的节目样式中轻松地吸取文化知识。《中国民歌大会》的主持阵容堪比春节联欢晚会,主持团队摒弃了居高临下、说教讲解的常规方式,总主持人和领队主持轮番上阵推进节目进程。总主持人朱军、董卿在八期节目中担任承上启下的职责。“领队主持人”李思思、尼格买提、朱迅、管彤、任鲁豫等央视名嘴则以寻找“民歌传承人”、“民族好声音”为线索参与纪录短片的拍摄,带领观众体验各地的民歌景观和山水画卷,出场对敌方民歌进行二度解读。与此同时,节目还设置了评委席,田青、李松、王黎光、李谷一等艺术家采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重解读轻评价的点评原则,给电视观众普及了诸多的民歌文化知识,呈现了最好的精神食粮。
其次,善对竞技。该节目在“为我而站”的评比环节设计上采用的是的“抓豆子”的民俗—邀请诸多民歌传承人、传唱者上台为自己心仪的队伍添五谷,以每队最终获得的五谷重量来决定下一场竞技的出场顺序和排名。这种“民间竞技”的方法生动地迎合了环节的需要和节目的主题。《中国民歌大会》虽定位为民歌竞技节目,但民歌竞技只是手段,节目制播的目的是通过这种手段展示民歌文化,再从民歌文化展现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明进化。中国民歌博大精深,民歌流派众多、风格迥异,本无排名一说,也不应有排名。节目在分五谷、抓豆子的过程中,娱乐调侃多于严谨认真,这一淡化竞技的做法无疑是对民歌竞技的善意解读。
第三,善待艺术。善待民间艺术包括两个方面:尊重民间艺人、尊重民间艺术。该节目不仅邀请了民歌传唱人,还邀请了多位高水平的民歌传承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坐阵现场,设置了传承人方阵,该方阵可谓是“中国民歌的天然活化石”。这是对民间艺术家的尊重,也是在向他们所传承的艺术给出的致敬。另外,善待民间艺术最好的方式就是继承和发扬。节目在制播过程中,邀请不同年龄层的传唱者去诠释民歌,推动民歌艺术的传承发展。例如在第一期“黄河之水天上来”中,节目组邀请到了著名艺术家 恩凤和陕西民歌传唱人贺国丰、野强强三代同台,分别演绎了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陕西民歌;节目还安排河南九莲灯传承人申敏华在舞台上现场招徒,希望九莲灯的艺术形式能传承下去。通过节目,我们不仅可以倾听来自乡野的质朴声音,感受民间的生活场景,还可领略民间艺术精粹,感悟节目对民间艺术和民间艺人的敬意。节目组独具匠心的“善”意一览无遗。
三、至美:形式美,注重包装烹制视觉盛宴
电视媒介对某种艺术形式进行包装的效果追求绝不应是改变夸大,而是本质展现,《中国民歌大会》就是将民歌的文化内涵通过一系列精心定制的手段如实展现,让观众看到民歌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精粹。这种手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舞美设计和演职人员的整体造型设计。
首先是舞台美。第一期节目的开场,舞台上类似中国馆设计的东方之冠造型凸显,层叠出挑,伴随着《九十九道弯》的音乐响起,巨型LED屏幕上的黄河之水仿佛从天而降,波涛汹涌,喷薄而发;舞台两侧的高台采用的是先进的透明LED屏幕,配合斗拱,完成所有原生态场景的变换组接,每一个画面都极具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通过画面的变幻,灯光的布置配合,观众可忽略斗拱本身的造型,引发更多的场景联想,再配合现场的节目内容,极具带入感,让观众不自觉地融入到民歌发源地的生活实景中。除此之外,每期节目开篇,由参演者组成的方队阵容强大,通过节目组的整体协调布局,组成各种舞美造型,效果极具震撼力。
此外,该节目还设置了极为丰富的道具,如蒙古包、净手瓶、渔船、织布机等民间生活的实物,都被当作道具搬上舞台。不仅如此,还出现了许多动物演员,如孔雀、骏马等都活生生地出现在舞台上,最大程度地还原出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
其次是造型美。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一方人唱一方歌,穿一方衣。民歌有差异,民族服饰也各有不同。从视觉感受的角度看,该节目不仅为民众烹制了一场舞美盛宴,还呈现了一场华美的民族服饰展览。32组参赛选手来自祖国各地,汉族、蒙古族、藏族、苗族、彝族、赫哲族,维吾尔族、侗族等等,他们从五湖四海汇聚而来,荟萃一台,竞技展演的同时也在舞台上身着民族服饰争妍竞秀:蒙古族男袍尽显奔放豪迈;回族男性圆帽图案精美,女性盖头不同色彩寓意不一;苗族银饰精美绝伦⋯⋯如果说民歌传递的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那么民族服饰也同样承载着这些内容,在民歌展演的过程中还起到了凸显节目主题、升华节目立意的作用。
一首民歌之所以能够成为传唱经典,与它本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一档优秀的电视节目能获得观众的青睐和认可,与它弘扬真、善、美的节目理念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民歌大会》的成功,其意义不仅是对中国民歌文化的宣传和弘扬,也是对当下电视综艺节目制播进行的引领和示范。期待电视荧屏上会有更多优秀的综艺节目涌现。
(作者单位:河南南阳理工学院文法学院/责编:倪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