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的故事》与历史中国形象
纪录片《中华的故事》于2016年1月21日晚9点在BBC二台首播,每周一集,共六集,每集6 0分钟。其分集标题分别为:《祖先》、《丝绸之路和中国船舰》、《黄金时代》、《明朝》、《末代王朝》和《革命时代》。该片跨越了中国4000多年的历史,以历史进程为线索讲述了从夏商周到改革开放的中国故事,并且汲取中华历史中最闪亮独特的一面呈现给观众。开播伊始,英国《每日电讯报》便在其网站的文化专栏连载系列影评,并为已经播出的两集打出了四星评分(满分为五星)①。《金融时报》刊文指出,该片对中国“没有任何讥讽、嘲弄或指责”,客观中肯地呈现了中国的历史形象。海外华人和留学生纷纷表示,BBC纪录片终于不再“黑”中国了②。
《中华的故事》没有采用恢弘磅礴的历史叙事角度,而是以“平视”的角度呈现历史文明的中国形象。因为“平视”,所以纪录片创作既没有“俯视”视角可能会有的居高临下感,也避免了“仰视”视角会带来的夸大和拔高的距离感。“平视”视角,是一种极具亲和力的视角,它以真实、客观的态度及手法再现生活的本来面目,使纪录片所讲述的故事和塑造的形象更能为观众自然接受。《中华的故事》第一集《祖先》,通过清明时节无锡秦氏家族的成员们如何祭奠祖先、如何相聚的故事,叙述了中国普通百姓对家族的追思,对历史的传承。在他们的故事中展现了祖辈的生活轨迹和中国的历史发展脉络。作为一部由西方人创作的纪录片,《中华的故事》在拍摄过程中努力遵循“让中国人自己讲故事”的原则,能够较为客观中立地讲述中国历史和塑造中国形象。片中摄制组采访了很多中国的普通百姓,尽可能地和当地人打交道,让他们以生动的口述方式来展现中国历史文化。由于BBC纪录片的受众大多是对中国知之甚少的国外普通观众,因此该纪录片的成功之处就是注意如何在中国故事、中国形象和国外观众之间架起跨文化沟通的桥梁,即在讲述很多中国化的内容时,采用了平移的“文化接近性”传播策略。如国外观众对中国的人名、地名经常摸不着头脑,制作团队便将中国文学家张岱称为“明代的普鲁斯特”,将北宋天文学家苏颂喻为“东方达·芬奇”,将唐代诗人杜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采用这样的文化转码方式,很好地实现了跨文化传播中的去陌生化策略,便于国外观众理解和记忆。同时,该片不同于以往西方拍摄中国题材纪录片中多以西方学者“垄断”式地对中国历史评头论足,其出镜专家学者几乎都是华人,而且多是年轻的华人学者,他们能用流利的英语直接讲述中国历史,从而实现较好的跨文化传播效果。
二、《中国新年》与文化中国形象
《中国新年》是中英联合制作的纪录片,共3集:《回家》、《团圆》和《欢庆》。2016年2月14日至16日在BBC播出,3月12日至3月14日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中文字幕版。据该片中国制作方五洲传播中心介绍,《中国新年》在英国播放时非常受欢迎,第一集的播放量为161万,第二集和第三集分别为187万和118万。在国内视频网站腾讯、爱奇艺,2月29日上线高清版以来播放量已破千万③。该片的最大特点在于对中国春节近乎零距离地观察和再现。片中的五位主持人,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参与“直播”,讲述发生在中国广袤大地上的春节故事以及中国的春节文化习俗。播放内容在当日录制完毕后,经过剪辑,仅延迟几日就进行播出,所以英国观众几乎与中国观众同步过新年。这种类似现场直播的体验,将以春节为典型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形象通过最为直接的方式呈现给海外观众。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形象塑造上,该片特别选取了具有中国特色且有一定普世价值的文化符号:家。“亿万人同时迁徙,只为一次团聚”,这是片中形容中国春节的一句话。回家过年,是春节到来时每个中国人心中最朴素的心愿。春运、春晚、放鞭炮、压岁钱、走亲戚等都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新年元素。西方的圣诞节也有类似的传统习俗,12月24日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共进圣诞晚餐,其中的一道传统佳肴是烤火鸡,圣诞礼物、圣诞树等也是西方的传统圣诞符号。这些中西方的习俗都指向了共同的文化价值—家。在第一集《回家》的开篇,主持人就强调了中国人过新年时,排除万难也要回家的决心:他们可能买不到回家的票,可能坐上没有位子的火车,或者要在拥挤的车厢中挤回家,可这一切都不能阻止中国人回家过年。片中还重点讲述了众多打工者从广东省骑摩托车回农村家中过年的故事:壮观的摩托车队,满载着礼物,也满载着中国人浓浓的亲情和对家的想念。除了从“家”的层面表达中西方一致的价值认同,该片还塑造了重视传统的中国形象。摄制组来到中国哈尔滨、云南、广西等地取景,呈现出中国不同地域的风俗文化。“打树花”是河北蔚县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庆祝活动,主要靠表演者泼洒熔化的铁水,制造出类似烟花的视觉效果。这是一项具有危险性的表演活动,表演者的防护仅仅是一件羊皮外套和一顶草帽。这种即将失传的传统技艺,对很多中国观众来说也都是第一次看到,在视频网站的留言区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惊叹赞美及对祖国的自豪之情。BBC在《中国新年》一片中选取的内容,以具有一定普世价值观的方式来进行讲述,易被中西方观众所共同接受,对塑造文化中国的形象具有较好的效果。
三、《中国创造》与现代中国形象
继《中华的故事》、《中国新年》后,2 016年6月下旬,BBC又推出了《中国创造》。该纪录片共分三集,每集24-30分钟。摄制组实地拍摄了中国的前沿科技:如走进中关村创业大街驾驶自动汽车,来到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和机器人打羽毛球,甚至抡起大锤狠砸张家界玻璃栈道。一个现代国家的形象往往是与技术和品牌联系在一起的,如韩国的“三星”,美国的“好莱坞”等。在《中国创造》中,BBC走进了中关村:中关村的大街上有众多咖啡厅,几乎每个咖啡厅都是一个创业项目孵化器。片中的中国科技品牌、现代中国的代言者等所塑造的现代中国形象,在技术化时代的今天,尤其令中外观众觉得亲切。
对于一个国家的形象塑造而言,应是多方位、多渠道的。一方面,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充满人情,以平等友好的态度对待其他国家和各个民族;另一方面,当代中国的形象又是繁荣进步、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对于中国形象塑造而言,不仅有中国人自己单方面的表达和主观意愿,也应该有“他者”的讲述、认同和接受,即外部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是否形成和我们期望中接近的中国形象。当然,《中国创造》中也会出现一些“黑”点或“痛”点。如片中提到北京的堵车、污染、雾霾等。诚然,中国的环境污染等是我们无法忽视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可能发生或已经历过的状况。中国形象的塑造不是呈现给观众一个虚假的完美故事和完美形象,而是要呈现一个完整的、不断完善的形象,我们有信心展望更美好的明天。
2016年BBC推出的《中华的故事》、《中国新年》、《中国创造》这三部中国题材纪录片,塑造了历史的、文化的及现代的中国形象。而这样的整体创意设计,正如《中华的故事》主持人迈克尔·伍德所言:“是观众需要这样一部纪录片。”这三部纪录片,不仅仅是好看有趣的纪录片,更是西方社会重新审视中国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是在公共外交领域通过“借船出海”(即借助国际主流媒体)来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案例,对今后如何通过纪录片创作来塑造良好中国形象、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为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民间文化在拉美西语国家中传播的问题及策略研究”(项目号:15ZHC003);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项目“中国大陆影视海外传播的国家形象构建及外宣翻译策略”(项目号:16jsyw-53);常州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下高校英语课程群建设及教学实证研究”项目号(ZYG2015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②史安斌、沈晓波:“中国内容”与“西方渠道”的有机结合—以BBC纪录片《中华的故事》为例,《对外传播》,2016年第6期。
③BBC纪录片《中国新年,全球最大的盛会》引起轰动,搜狐网,http://mt.sohu.com/20160321/n441401265.shtml。
(作者系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博士生、常州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责编:谈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