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芥弥
23小时众筹了这家公司
观众筹平台成立本身就是一次成功的众筹行动。12月2日23时55分,张拓在微信朋友圈发起了名为“观众筹为自己进行股权众筹——众筹20位娱乐合伙人”项目,希望邀请20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入,打造中国最大的影视、音乐垂直众筹平台。短短23小时,20位合伙人便集结成功,每位合伙人出资10万元认购观众筹网1%股份,尚未成立的观众筹便已是估值千万的互联网娱乐金融新贵。“观众筹很可能是全世界成立最快的众筹公司。”张拓不无自豪地说。
为何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一呼百应?因为平台、用户、项目资源是众筹的三要素,张拓作为观众网创始人,2008年起,带领他的团队就开始为中国的电视观众、娱乐粉丝绘制大数据图谱。至今,与央视、湖南卫视等在内的全国16家省级卫视,130多档电视节目建立深度合作,与博纳影业、天娱传媒等在内的数十家知名娱乐文化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为他们输送了数千万的观众和粉丝;同时他还在全国高校培养了千名“娱乐粉丝官”,通过他们调动全国数百所大学的几百万在校大学生,他们正是“粉丝经济”的中坚力量。基于观众筹依托于线上有500万观众粉丝用户的观众网,才会出现23小时内183位报名想要成为合伙人,最终遴选出来自于互联网、娱乐和金融三个行业的20位合伙人。
观众筹抢先锁定文化娱乐产业
与阿里娱乐宝、百发有戏的股权众筹不同,观众筹主攻产品众筹,即一种用团购或是预购产品的形式,向观众或粉丝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众筹平台细化是必然趋势,观众筹抢先锁定文化娱乐产业,全部项目均围绕电影、电视剧、演唱会、音乐节、微电影、歌友会、话剧、音乐剧、娱乐活动……展开。一方面满足观众或粉丝精神文化娱乐的需求,另一方面解决文化娱乐项目缺资金的窘境。因此,观众筹成立之初就提出“为快乐而筹,为梦想而筹”的口号。
张拓正在打造的粉丝经济版图中,由观众研究院、观众网、观众筹和TV秀四个环节组成,涵盖前期的观众调研、产品筹资、中期制作及后期销售,文化娱乐产业链模式将全线贯穿。“观众筹是最重要的第二个环节,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成文化银行,解决国内电影电视音乐演出等文化创意项目的资金不足问题。”张拓介绍,这也是2015年4月在京成立观众筹大文化联盟的初衷。从而实现部分众筹加跟投的组合融资形式,集外部力量打造一个雄厚的文化产业平台。
就像当年通过观众网解决电视台无法精准定位观众和节目现场“冷场”的尴尬一样,2012年12月成立的中国观众研究院成为观众筹规避项目无法精准感知投入产出比的尴尬。每个文化娱乐项目推出前,观众筹团队的项目负责人都要先调用大数据资源,精准估算出愿意为之付费的观众和粉丝。然后,与项目发起方设定期限、目标金额及回报方式。2014年12月在京举办的观众筹启动仪式上,同时启动的星光大道2011年总冠军刘赛、中国好声音学员徐海星、快乐男声至上励合等人气偶像粉丝见面会众筹项目,就是利用大数据成功调研后的首度尝试。
其中,至上励合粉丝见面会仅一天完成1000名粉丝的众筹,每位粉丝筹款100元,共筹得10万元。观众筹只收10%通道费,其他费用全部用于粉丝见面会场地租赁、音响设备租赁、礼品制作等必要支出,最大限度用于营造粉丝与明星近距离接触的美好呈现。
观众筹成立不到半年,擅于在实践中嗅出商机的张拓发现:卖过程比卖结果更赚钱。比如:让粉丝变为明星的合伙人,有机会根据自身喜好参与到影视剧的创作中,谁和谁搭档、剧情如何反转、哪个平台播出……都由观众和粉丝来决定,每一步都由精准细致高效的大数据引导支撑,从而实现大众创造的C2B,即用户决定内容。又如:充分经营明星的碎片化时间,使得明星晚宴、探班、见面会、首映式、衍生品……都可以前期通过众筹变现,为项目增加多样化的变现渠道和途径。“组合方式会越来越多,让融资成本更低,让资源组合速度更快,”张拓说,“我们打造的是一个以大数据为中心的粉丝经济、演艺数据库,来进行相关资金匹配的大数据众筹平台。”
众筹的关键是信任,平台需要建立的是信任机制。为此,观众筹的项目还注重投后管理,项目执行过程中通过网上公布相关信息,让观众或粉丝参与到某些环节的亲历等形式,力求让项目更加公开、透明。同时,资金使用上,观众筹规定为众筹成功后,先支付60%用于项目的实施,项目如期完成后再支付30%,这种比例分配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后期支付起到对项目的监管作用,增大项目的成功率。在诚信的基础上,观众筹力求通过金融创新把“粉丝经济”直接转变为商业价值,真正激活娱乐金融这个千亿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