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节日影像志》与《中国史诗影像志》
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的项目,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建制最完备、参与者最多的大型影像志工程,各有100部影片成果及其海量影像素材,是新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国家级影像文献工程之一,具有显著的开创新与示范性。在其创作阵营之中,活跃着高校教师、科研团体、影视媒体、独立制片人等摄制队伍,以一种既有学术规范性,又适当彰显创作个性的方式,实现着中国传统节日与史诗影像的典籍化。
二.“乡村之眼”计划及其他参与式社区影像志
由云南人类学者郭净等人最早发起、在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支持下立项的国内最重要的参与式社区影像项目。它由生活在中国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村落成员在接受短期拍摄培训之后,即以本地的生态、文化、生计或社会问题为主题,通过社区共同体的交流合作,创作纪录片或其他类型的影像文本(如剧情片或图片摄影)。它不以艺术或学术价值为使命,而是倡导以更为简便易学的影像方法,表达当地人的主位文化观点。迄今,云南、青海、四川、广西、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村寨均有社区影像运动开展,已完成上百部村民自主创作的影像志作品,在国内外获奖并产生广泛的反响。
三.“学者电影”系列影像志
“学者电影”概念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庞涛提出,从性质、目的与方法等方面,将影像与其他非学术性的影像作品相区别。由他本人主持的《喜马拉雅山地民族影像志》即是此类“学者电影”的代表作之一。其作品强调对族群文化记录与描述的“整体性”与“深描性”,试图建构出基于影像民族志的学术表达与评价系统。相同类型的还有中国社科院学者如罗红光研究员主持的“学者对谈”系列影片,影片记录了知名学者的学术对话,迄今已完成30余部作品,收录了近60位学界名家包括费孝通等已故大师的思想和影音。该系列影片展示了当代世界学者共同的现实关怀和差异化的学术视角,以影像的方式为后世保存了一段鲜活的学术史话。吴乔博士历时10年拍摄的云南新平县“花腰傣”系列影像志,则对花腰傣族群体的社会生活与文化变迁进行长时间的跟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四.“民间记忆影像计划”、“家·春秋大学生口述史影像计划”等口述史影像志
近10年来,由独立纪录片导演吴文光发起的“民间记忆影像计划”及由电视主持人崔永元发起的“家·春秋大学生口述史影像计划”等,都是以影像记录方法探寻与呈现过往的历史记忆。“民间记忆影像计划”目前已经采访了至少246个村庄的1220位老人。口述史内容涉及到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与前者相比,“家·春秋”影像计划则面向海内外高校学生,通过参与、培训和传播,培养年轻人主动传承家族记忆、传递家族情感,以影像方法抢救历史记忆,唤起公众和社会对口述史的重视。此外,王顺宝主持的“中国民族工作口述史”项目也从一个重要的角度切入现代史的脉络,通过对数百位民族工作者的影像记录,呈现了60多年来中国民族工作的风雨历程。
五.“中国记忆”影音文献项目
“中国记忆”项目以国家图书馆为旗舰,是新媒体时代以“记录历史、保存文献、传承民族记忆、服务终身学习”为宗旨的全国性文化项目。2012年,由国家图书馆启动。该项目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发起的“世界记忆工程”,采集口述史和影像资料,收集照片、手稿、物品等相关记忆承载物,并将上述资源进行梳理整合,纳入图书馆馆藏体系。除了实物收藏之外,该项目还以影音文献的摄制与入档为主要工作方法,近4年来完成29部非遗项目专题片、18位非遗传承人的影像口述史、影像资料、口述史料采集,共计约400个小时。
六.“中国民族题材纪录片回顾展”与“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展”项目
作为国家级民族博物馆,中国民族博物馆近年来在民族影像工作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5年,中国民族博物馆成功举办“中国民族题材纪录片回顾展”,既展映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代表性的民族志电影作品,又举办影片竞赛单元为当代优秀民族志纪录片作者提供交流的平台。2016年,该馆又举办“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大展,彰显这类图片在保存人类历史记忆方面不可替代的价值,希望为公众展现民族文化之丰富,并以博物馆永久收藏的方式为后世存留一个时代的记忆与故事。
七 . 广西民族博物馆“文化记忆工程”项目
广西民族博物馆自2004年开始,将影视人类学工作方法运用到日常业务工作中,依托全区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开展影像纪录、整理、培训、展示等具体内容,历经12年,已在广西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培养了众多村民影像创作者。经过培训的当地民众,开始用镜头“搜索”身边具有传承、保护价值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工艺,记录那些正在黯然远去的民俗风情和生活习俗。最后的成片在生态博物馆里循环播放,成为自我教育与对外展示的影像教材。广西民族博物馆还借助于该馆主办的“广西民族志电影展”,将这些凝聚民族记忆的影像作品推向更为广阔的舞台,大大提升了广西少数民族的文化影响力。
八. “中国唐卡文化档案”项目
这个项目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任首席专家,是当代规模最为宏大的藏族唐卡艺术普查与文献编制工程,总计16卷。与传统图册编纂式档案整理工作不同,该项目从多学科交叉融合角度入手,对村落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地域民俗等进行全方位调查,并对唐卡的历史流变、艺术特征、制作流程、传承谱系等加以细致描述,最终以文字、录音、拍摄、录像将普查成果记录下来,取得了《中国唐卡文化档案》和《中国唐卡数据库》双重成果。除宝贵的图文资料之外,以影视人类学为指导思想的民族志纪录片也是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口述史和创作流程的影音记录,对唐卡文化系统进行了影像深描。
九 .“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大赛
图片摄影在中国虽然参与者众多,但长期缺乏理论引导与方法论建构,处于一种文化失范的状态。特别是民族题材的摄影类型,往往流于猎奇,甚至扭曲、异化当地的文化事实。北京映艺术中心自2009年起,发起了“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联展活动,倡导少数民族摄影创作的主体性。2015年,第一届“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大赛在北京举办,在近百名参赛者当中,新疆维吾尔族摄影师艾热提·艾沙以其在家乡和田多年的生活经验与厚重的影像风格赢得大奖。“故乡的路”首次在中国摄影界提出“民族主体性摄影”的观念,并开始借助于视觉人类学的理论框架,构建一种主位影像创作立场,为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家提供了一条自内而外进行文化表达的创作路径。
十 .“隐没地”与“影观达茂”等实验性民族摄影项目
2012年至今,新华社领衔编辑陈小波率领摄影家团队先后进驻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上圈组——一个面临生态移民、即将成为“隐没地”的小村落,以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简称达茂旗)的乡村与牧区,寻找用影像呈现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真实图景的新方法。在上圈组,摄影师们与回族村民不再是传统的拍摄者与对象之间的关系,从未端过照相机的农民成为创作者,完成了诸多摄影作品,其视角之新颖与情感之真挚,令职业摄影师反思深刻;在达茂旗,一批中国顶级摄影师放弃传统的“采风”活动,驻守在一个牧点或村庄,深入地拍摄一个主题,用影像深描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变迁与坚守的蒙古族文化传承者进行细致的书写。尽管这些带有实验色彩的民族摄影项目未臻完美,却展现了当代中国摄影界勇于打破陈规旧范的思考与行动。 (责编 梁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