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拉(右二)在“天下玉源”市场卖玉石。今年5月,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曾到他的店里参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有序扩大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接受教育、就业、居住的规模,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
今年1月7日至10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时任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赴河南调研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其间,调研组专程前往镇平县看望在那里务工经商的少数民族群众。调研结束后,调研组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调研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对河南省在新疆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今年5月22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石佛寺镇“天下玉源”市场,详细了解了涉疆少数民族服务管理情况。俞正声称赞说:“这些做法很好、很实用,为前来经商的少数民族群众解决了实际问题。要把握政策、用心服务,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近日,本刊记者随国家民委组织的“中央媒体民族地区走基层”采访团,在南阳市和镇平县石佛寺镇进行了采访。
南阳物华天宝、地灵人杰,范蠡、汉光武帝刘秀、诸葛亮等杰出人物在这里留下过足迹;镇平是中国玉雕之乡、地毯之乡、金鱼之乡、玉兰之乡;石佛寺镇是中国最大的玉雕产品加工销售集散地,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玉文化创意产业中心,一半以上人口以玉为生。近年来,以玉为缘,每年有2万余人次的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往返于镇平县,高峰时期有3000多名,这里已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对此,当地党委政府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全心全意地为这些维吾尔族同胞服务,让他们能够进得来、发展好、留得住、能致富,创造了涉疆群众服务管理的“镇平模式”,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俞正声、刘延东、孙春兰、孟建柱的肯定和批示。
领导重视、认识到位、问题导向、创新实干,是镇平涉疆群众服务管理工作能够取得成绩的关键。如果把这项工作比作一件重器、宝器,那么当地的干部群众正是在困难中担当、在实干中雕琢,才得以久久为功、玉汝于成。
这是我们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
近几年,有三件事让南阳市委书记穆为民感到非常自豪:一是南水北调。现在北京人喝的每四杯水当中,就有一杯来自南阳。作为南水北调的源起地,南阳人舍小家顾国家,先后进行四次大搬迁,为工程的顺利完成做出了历史性担当;二是2012年成功举办全国农民运动会,为中国最大的群体做了一件实事;三是站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高度,为从新疆来的维吾尔族群众做好服务管理工作,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嵌入式发展。
每个月,穆为民都要到石佛寺镇检查工作。在很多场合,他都会反复强调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在石佛寺镇经商生活的维吾尔族群众虽然保持在1500人左右,但全年实际流动人口多达2.6万人次。穆为民告诉记者,受境外恐怖主义和极端宗教势力影响,这里也存在一些暴恐风险。他说,为保证万无一失,必须保持高度的政治清醒,民族团结和防恐维稳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在穆为民看来,小小的镇平,折射出的是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大局。“中华民族的崛起需要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需要各民族和谐团结的良好氛围。站在这个高度努力做好石佛寺镇的民族团结和防恐维稳工作,是我们的大局意识,也是我们的责任担当。”
谈到对于石佛寺镇维吾尔族群众的服务管理工作,镇平县委书记李显庆的口头禅则是“集中力量投入进去!”为做好民族团结和防恐维稳服务工作,镇平县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2015年,镇平县全年的财政收入只有7.9亿,但2014年以来,围绕维吾尔族群众的服务管理工作,全县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就投入了2亿多元。其中,投资200万元在石佛寺镇“天下玉源”市场南北两侧为维吾尔族群众专门开辟了室内大厅;投资4100万元在石佛寺镇建设了8栋408套公共租赁房;投资1.53亿元在石佛寺镇建设了全国一流的乡镇级汽车客运站;投资350万元开通了两个维吾尔语电视频道。
每个月,李显庆都要与来自新疆的少数民族代表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并以问题为导向,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单算经济帐,镇平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但从政治和大局上讲,镇平的付出和担当是值得的。”
镇平县民宗局长时明中告诉记者,为做好民族团结和防恐维稳工作,南阳市委政府提出“防范、处置、团结、服务、管理”十字方针,镇平县委县政府提出“三不愁、四保障”(让维吾尔族群众子女入学不愁、就医看病不愁、语言沟通不愁以及就业、居住、出行、合法宗教活动有保障),做到维吾尔族群众和汉族群众“六同”:同市经营,同班入学,同区居住,同院就诊,同娱同乐,同享成果。与此同时,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学校、机关、乡镇、企业、社区、宗教场所的“六进”活动。
党群服务中心 :一站式服务
2015年7月,石佛寺镇党委整合多个部门,在“天下玉源”市场内设立面积22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为来当地的维吾尔族群众提供入学就医、就业创业、房屋租赁、矛盾调解、民族宗教服务管理一站式服务。
“在这里工作,最大的体会是做事要用心。”在服务中心负责出租房管理的江开兵,掌握了145户出租屋的详细信息,其中5户是储备房源。这145户房东都是当地的汉族群众,现在平均每天有15位维吾尔族群众前来查询租房信息。除江开兵外,服务中心还有10位房屋出租管理员。145户出租房分成5个区,每个区有两位管理员负责相关工作。
江开兵告诉记者,新建的公租房马上就要入住。服务中心已进行前期调研,有30多户维吾尔族群众登记了家庭成员、要求户型、子女上学、居住时间、就业等信息。江开兵说,公租房入住之后,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模式将会发生改变,为此服务中心将派他到新疆学习相关的管理经验。
今年31岁的艾力·图尔贡原是新疆和田地区洛甫县委统战部干部,2015年10月来到新疆驻镇平工作站,在“天下玉源”党群服务中心负责维吾尔语翻译和解决矛盾纠纷工作。
艾力告诉记者,党群服务中心相关材料、宣传牌、横幅上的维吾尔语翻译、与新疆来的宗教人士联络、帮忙释译维吾尔族和汉族群众房屋租赁合同等,都是他的工作。此外,他平均每天还要解决二三起纠纷。目前已经调解了50多起各类纠纷。
去年底,一位在“天下玉源”做生意的维吾尔族商户住房合同到期,房东按合同请他搬出。时值冬天,短时间又不容易找到合适的房屋。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很快做通房东的工作,使其同意将合同延期3个月。这期间,服务中心又帮助这位维吾尔族同胞找到了新的住房。
记者采访过程中,54岁的阿卜杜拉·赛迪艾合麦提来服务中心办暂住证,他两天前刚从珠海回来。阿卜杜拉来石佛寺镇已有五六年,每隔5到20天就会去珠海做玉石生意。
服务中心负责“天下玉源”市场管理的是马彦刚等4位汉族工作人员。市场上的情况,通过电脑实时反馈到服务中心的电脑上。数据显示:当前南大厅市场有商户93人,其中汉族11人、维吾尔族82人。
石佛寺镇的市场是全国玉石市场的晴雨表。这里的生意好,全国的市场就好;这里生意不好,全国别的地方也跟着下跌。新疆的和田玉通过这里交易到全国各地,同时这里也汇集了全国和世界各类品种的玉石:和田玉、俄玉、缅玉、韩玉、独玉、昆仑玉、岫玉、海城老黄玉、碧玉、西昌南红玉等应有尽有,以和田羊脂玉品质最高。2002至2004年是玉石生意最好的时期,世界各地的人都来这里买玉。
在市场的党群服务中心墙上挂着两面锦旗,都是赠给镇平县政法委协调办陈丙岳的。6月16日上午,记者采访了事情的当事人阿卜力米提·阿卜杜喀迪尔。
阿卜力米提2008年来到石佛寺镇。2014年底,石佛寺镇商人张某以20万元定金拿走他价值300万元的玉石,约定1个月后付清余款。不料,一个月后张某连人带玉不知所踪。百般无奈之下,阿卜力米提找到新疆驻石佛寺镇工作站副站长艾买尔江·吾拉音。通过镇平县政法委的帮助,县公安局对此予以立案侦查。今年5月,县公安局找到疑犯并将玉石追回。阿卜力米提激动地说:“没有政府的帮助,我感觉自己一辈子也追不回玉石了!”
新疆工作站:支援石佛寺镇的双语人才来了
为做好民族团结和防恐维稳工作,南阳市与新疆和田、阿克苏等地区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并建立互派干部交流挂职制度,成立新疆驻石佛寺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到目前为止,镇平县派出了4批30人到新疆学习维吾尔语,熟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新疆派出了14名干部(包括一名伊玛目)常驻石佛寺,分配在镇平县协调办、石佛寺镇“天下玉源”党群服务中心、公安分局和学校等开展协调服务工作。
6月17日上午,记者采访了在党群服务中心负责维吾尔族适龄儿童入学和就业帮扶工作的工作站副站长艾买尔江·吾拉音。
去年4月,艾买尔江刚来石佛寺镇不久,就召集所有在当地上学的维吾尔族学生家长开会,68位家长参加会议。他在会上用3个小时详细讲解了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相关规定、适龄儿童入学管理办法以及国家对新疆尤其对南疆教育的优惠政策。会后,家长们反映了三个问题:一是因为语言不通,一些学生虽然入了学,但却不去上课;二是学生上课时听不懂,希望能请到懂维吾尔、汉双语的老师来给孩子们上课;三是大部分维吾尔族学生没有学籍。带着这些问题,艾买尔江第二天向县教育局长和新疆来镇平挂职的副县长艾力克木江做了汇报。当年9月,新疆工作站就派来两位懂维吾尔语的汉族老师和4位懂汉语的维吾尔族老师,充实到石佛寺镇的中小学教育岗位。在双语老师组织下,维吾尔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相互交朋友,并开展讲演、书写比赛等活动。其中一次,就有14位维吾尔族学生参加了学校的演讲比赛。一位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比赛中的出色表现,惊讶地说:“我们娃娃的汉语表达能力进步太快了!以前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没想到今天讲得这么好!”
去年11月,艾买尔江和双语老师一起,组织了12名学习较好的维吾尔族学生去南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参观,并和在校的维吾尔族大学生们交朋友。参观后,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大学。
新疆来的双语女教师和她的维吾尔族学生
6月15日,记者在石佛寺镇小学采访了来自新疆的汉族双语女教师楼晓婧。
出生于新疆伊犁的楼晓婧毕业于新疆教育学院,专业是维吾尔语。在石佛寺镇工作,她有补助,比当地同级别老师的工资高出1000元。楼晓婧说,自己刚来时,每周三天给维吾尔族学生强化补习汉语。刚开始,维吾尔族学生在班上朋友较少,也不太与别的同学交往。两三个月后,他们都能和汉族同学做简单的沟通,并主动参与值日、打扫卫生等班务。这些新疆学生来的时间最长的10年,最短的只有几个月。了解到在这里能够系统学习双语,一些新疆籍家长都把自己十二三岁的孩子送到学校,重新读小学一年级。
12岁的维吾尔族男孩艾克热木江,在石佛寺小学读5年级。他的汉语很好,记者请他说句河南方言,他用地道的河南口音回答:“中!”
艾克热木江用标准的普通话告诉记者:爸爸是做玉石生意的,妈妈是“全职母亲”;爸爸生意做得不错,把我们都接过来了;姐姐在20中上学,一家人准备一直住在这儿。他回家说当地的方言,爸爸妈妈听不懂。“他们每天会看着我写作业,写错了也不批评,只是告诉我怎样做才对。”在家里,爸爸、妈妈和姐姐会教他说维吾尔语,姐姐还会每天检查他的作业。
有一次,艾克热木江的手伤了,请了一个月假。返校后,每次下课老师都帮他补习。老师讲课声音很大,累得嗓子都哑了,全班的同学都感动得哭了,大家给老师买了瓶“和其正”。
“夏天非常热,教师节时,我送给老师一个小电扇。”
谈到长大后想做什么,艾克热木江说第一是当市长,因为市长的工作很伟大;第二是当发明家,发明高科技的东西。
临时宗教活动场所的主麻日礼拜
6月17日是星期五,也是伊斯兰教的“主麻日”。这天下午,来自新疆的伊玛目米基提·艾合麦提托合提将在临时宗教场所为前来参加礼拜的穆斯林做演讲。
临时宗教场所位于石佛寺镇“天下玉源”市场南大厅二楼,建筑面积500平米,可供800个穆斯林进行礼拜活动,于2014年3月设立,2015年10月成立了临时管委会,由工作站副站长艾买尔江担任管委会主任。
时间临近下午一点,很多穆斯林骑着摩托和电动三轮车陆续赶来。在二楼入口的楼梯处,人们脱下的鞋子整齐有序地摆放着。大厅里,伊玛目一身白衣站在讲台前,显得儒雅庄重。粗略估计,约有四百余人参加了当天的礼拜活动。时间一到,大厅里立刻传出伊玛目高亢悠扬的诵经声。
临时宗教场所外的路边,阿塔乌拉带着自己4岁的男孩,和妻子一起在自己的“新疆风味肉馕”小摊上出售馕和矿泉水。阿塔乌拉来这里做小生意已经两年。
大厅出口的路边,是两架卖烤羊肉的流动小车。28岁的维吾尔族青年麦麦提喀斯姆·阿布拉来这里已经6年,并生了两个孩子,大的5岁,小的3岁。22岁的阿卜杜·哈力克来这里卖烤羊也有3年了,两人都准备利用今天的机会挣一笔钱。一位汉族妇女也站在电动三轮车旁,里面装着两筐桃子。她告诉记者,新疆人喜欢吃熟透的软桃,今天自己特意挑了两筐过来卖。
礼拜结束,走出来的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几个摊位的生意因此极好。仅十几分钟,汉族妇女的两筐桃子就销售一空。烤羊肉的生意也颇佳:一人卖出一只全羊。那对夫妻俩的馕和水也卖出不少。时明中局长估摸着对我说,夫妻俩一天至少可以净挣500元。
互相离不开 :市场中的汉族和少数民族
6月19日上午,在“天下玉源”北大厅,维吾尔族小伙艾买尔江·达吾提哈力刚卖出两块和田玉,一块300元、一块500元。
24岁的维吾尔族青年排黑尔丁·伊玛木尼亚孜和市场中的另外两位同胞合作:他在市场卖玉,伙伴在青海收玉。他月收入两万元,妻子在石佛寺镇刚生了孩子。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前不久参观过的阿布杜拉玉器店,就在“天下玉源”市场。阿布杜拉今天卖了20块和田玉,收入2000元。他平均每天可卖5000元,净挣500元。阿布杜拉每年回新疆一两次进货,有时也在当地进货。
“玉之乔”店老板乔志国是土生土长的石佛寺镇人。他告诉记者,市场的繁荣离不开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共同努力。2004年时,石佛寺镇只有几个新疆人卖和田玉。当地人发现他们的玉皮好、油大,而且价格十分便宜,纷纷到新疆和田进货,高峰时有近千人去和田。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新疆人来石佛寺镇做生意。乔志国说,来这里的新疆人学得很快。开始他们不会判断玉石的价值,也不懂切割、抛光等技术,只是单纯卖原石。现在,他们不仅学会了相关技术,有的人还能自己设计和雕刻。
6月18日傍晚,在天泽大酒店楼下,马路两边摆满各种玉料,一些当地的汉族来这里摆摊,也有少量外地人开着电动三轮车拉着玉料来卖。今年40岁的回族男子冶撒亥站在一辆电动三轮车旁,车上摆满大大小小的玉料。五六个人围着他的车,几番讨价还价,其中一位花1000元买了两块巴掌大的玉料满意而去。另一位压价失败,不甘心地反复嘀咕:“老朋友了!都是老朋友了!”言下之意,为什么不肯降价呢?
个头不高的冶撒亥,对那些大幅砍价、不同意就做态抽身离去的买主视而不见;但对诚心想买而价格还能接受的买主,则适当让步。十几分钟,就有了数千元入帐。他说,自己卖的是青海料,每年都会来石佛寺镇十几次。他指着车上一块一尺见方的玉料说:“这块玉料型好,去年有人出75万元我都没卖。”
6月19日上午,记者在邻近“天下玉源”市场的国际玉城商铺,见到了做和田观赏玉生意的张林京。他的商铺名字很气派:昆山玉府。
张林京喜欢研究和田玉上的天然纹路。他认为,通过对这些纹理图案的研究,可以分析出和田玉的形成和来历。他拿出挂在脖子上的一个挂件让我们欣赏。这是一块直径5厘米左右的圆形青色玉石,上面就有天然的纹路。张林京说,这块玉第一次在和田的河坝上拍卖,从30元拍到400元。上个月卖主拿到石佛寺镇卖2000元,他2200出手买到。这个周四也就是三天前,天津来的一个老板出四万五千元他都没卖。
从2006年开始,来这里卖和田玉,改变了张林京的生活轨迹和命运。他喜欢天然的和田玉:皮必须是天然的,像山、像水、像动物图案、像文字。在石佛寺镇,他是玩和田玉观赏玉的第一家。一件800多公斤的青海料被视为镇店之宝,那是他花110多万元收来的。
张林京对记者说,现在从维吾尔族商家手里买玉料,口袋里基本不用装钱,拿回来后再付。一个月他至少能有净收入一万元。
和田玉从上世纪90年代初每粒原石二三百元,涨到了如今的每粒几万甚至几十万元。前来经商的维吾尔族同胞和当地的汉族群众都收获了财富,增长了才干。目前,镇平县玉雕产业已全面覆盖46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少数民族从事玉雕产业人员达1.8万人,人均年收入达3.8万元,实现了各族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而来镇平经商的新疆少数民族同胞年收入达7600万元,人均年收入5.1万元。并且,和田玉以及来镇平经商的维吾尔族同胞已经融入当地的玉产业链条中。
镇平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近年来,石佛寺镇形成了维汉群众交错杂居、文化兼收并蓄、经济相互依存、情感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局面。良好的营商和社会环境使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亲身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6月16日晚10点,记者随镇平县民宗局长时明中来到“天下玉源”维吾尔族商户、治安联防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巴吐尔·吐尔逊家。
59岁的巴吐尔脸上始终挂着笑容。他的家在一栋四层楼里。走进楼门口,巴吐尔“嘿”地吼了一嗓子,楼道里的声控灯亮了起来。他笑着,很像一个老顽童。他的房子是一间70平米的三居室,2014年开始租住。
巴吐尔拿出自己和女儿合影的照片给我们看:女儿在郑州黄河科技大学法律系上大四,长得很漂亮,在后面搂着爸爸的脖子。
2012年,巴吐尔第一次来到石佛寺镇。来之前,他在和田卖玉镯子,挣不到什么钱。有人介绍他来石佛寺镇卖和田玉,他查中国地图找到了这里。初到石佛寺镇,他在老市场摆地摊。
巴吐尔亲身经历了从老市场到“天下玉源”的发展过程。他坦言,刚来时市场比较混乱,与现在相比,真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当时市场由维吾尔族人自发管理,一个摊位收五六块钱,时不时有打架等事件发生。那时候他什么都不懂,也看不出玉石质量高低。2014年巴吐尔开始挣钱,当时一个月就能卖出十几万元的货。
2014年,巴吐尔买了辆面包车,今年又买了一辆。去年冬天,他和妻子花5天时间开车回新疆,又用3天时间开了回来。
对比现在和4年前,巴吐尔心里对党和政府充满信任和感谢。他希望在这里入党,并请原单位给自己开了证明。目前,巴吐尔在市场当了联防队员。市场上如果有维吾尔族和汉族群众发生争议,声音稍大一点,他会马上赶过去帮助翻译、调解。
6月17日晚,在新疆小吃一条街我们见到了正在卖羊杂的热依汗古丽。她的小摊上人不少,为了不影响她的生意,我们决定第二天上午再去她家采访。热依汗古丽11岁的小女儿古丽西代,用一口河南口音的汉语和我们聊了起来:
“习近平爷爷会来这里吗?我只在电视上见过他,好想亲眼看见他!”
她说要带我们去好玩的地方:“广场那里特别好玩,不允许随便扔垃圾,还可以唱歌!一点也不远,3分钟就到了!”
在广场,古丽西代操控着小按钮让玩具车不停地前仰后合左右扭动,脸上绽放出快乐的笑容。“可以把我们在这里玩的场面录下来给习近平爷爷看吗?北京的小朋友都见过习爷爷,我都没见到!”古丽西代嘴里还念念不忘习近平爷爷。
第二天早上,我们来到住在老街的热依汗古丽家。这是一条热闹的街道,两边是本地汉族开的商铺,大多是做玉器生意的。路两边停满了摩托和轿车。她家在一栋两层小楼的一楼,外面是一个20多平米的客厅,旁边有卫生间和厨房。里面是两间十几平米的小房间,没什么家具。在里屋的墙上,贴着古丽西代在学校得的两张奖状,一张是书写比赛二等奖,一张是演讲比赛二等奖。
古丽西代告诉我们,8年前,爸爸带着全家一起来到石佛寺镇。爸爸在这里卖了3年玉石,妈妈照顾家。之后,爸爸开始到上海、义乌等地做玉石生意。白天,妈妈一个人在家里照顾孩子,下午到晚上在新疆小吃一条街卖羊杂挣些钱。昨天晚上妈妈11点才回家,卖了170块钱,上床睡觉快一点多钟了。妈妈做生意很辛苦。
在天下玉源市场做生意的阿卜力米提(中)
想当市长和发明家的12岁维吾尔族学生艾克热木江
在临时宗教场所附近卖馕和水的阿塔乌拉(左)
吾吉阿布都拉·肉孜克一家在自己的“玉如意”店铺前时明中局长介绍说,热依汗古丽很能吃苦,也积极参加县里举办的各种活动。今年春节期间,县民宗局还去她家进行了慰问。
24岁的卡迪尔·卡生姆2010年7月来到石佛寺镇。每天早上,他和父亲一起卖烤包子,晚上自己卖烤鸡腿。6年前,他和刚结婚的妻子随父母一起来石佛寺镇,同来的还有两个弟弟。如今,6人的大家庭已经增加到12人,爸爸在镇里租了一套有5个房间的房子,家里人住3间,其余两间出租。因为烤包子的活离火太近,他想劝爸爸别干了。爸爸教育他:“你小的时候,我辛苦一天才能挣十几块钱。现在一个上午就能挣150到200元,年轻人要懂得知足啊!”卡迪尔告诉记者,全家人都不会回新疆了。大儿子已经5岁,他准备让孩子在这里上学。
在“天下玉源”市场南侧“玉如意”店门前,我们遇到了店主吾吉阿布都拉·肉孜克。吾吉阿布都拉今年42岁,来石佛寺镇已经10年,亲眼目睹了这里的巨大变化。“刚来时老市场一下雨就泥泞了。现在政府盖房子让我们做生意,比以前好多了。”
吾吉阿布都拉现在的生意做得很好,一年至少可挣30万元。今天上午,他刚卖出40粒和田玉籽料。这批货是他上周在这里以23万元从一位新疆朋友手里进的,今天以25万元卖给了另一位新疆朋友。他的“玉如意”一年租金三四万元,下面开店,上面住人。商铺左右两边都是汉族朋友。他说,自己有20多个朋友,很多是汉族。他们经常从他手里买玉。下周,吾吉阿布都拉就要入住新建好的公租房了。他已经去看了房子,觉得很满意,“房租会便宜很多。”
吾吉阿布都拉买了一辆皇冠轿车,自己开车带着全家回新疆。“爸爸妈妈在新疆收石头,我在这里卖。”他表示,今后会一直在这里生活下去。“孩子上学、看病都很方便,生意也很好!”
6天的采访很快结束了。夜晚,在石佛寺镇邻近赵河的酒店里可听到清澈响亮的蛙鸣。赵河之水入白河,后入汉水,最后随滔滔长江汇入东海。我想:当今的石佛寺镇、镇平县、南阳市,各族干部群众不也正在用行动书写民族团结进步的华章,并最终汇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鸿篇巨制之中吗! (责编 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