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浅析电视剧《芈月传》的艺术美学设计

作者:口 邓明慧 刘玢

口 邓明慧 刘玢

由电视剧《甄 传》原班人马打造的《芈月传》,还未上映就引发大量话题讨论,其预告片、片花等相关视频在乐视网和腾讯视频的全网点击量超过了4亿。凭借着制作团队的强大实力、多维立体的衍生节目和铺天盖地的宣传,《芈月传》上映第二天全网收视率就突破2%,在播出期间,北京和上海的地区收视率统计更是高达13%,打破了《甄 传》的最高纪录,《芈月传》的成绩单相当亮眼,可谓燃烧了2015年尾的中国电视荧屏。

导演郑晓龙可谓是大剧“教父”,参与制作了《渴望》、《编辑部的故事》、《金婚》、《甄 传》等热播剧。郑晓龙作品所塑造的人物情感丰富立体,以独特视角讲述后宫的尔虞我诈,制作严谨、细节真实,这也是众多《甄 传》迷转成《芈月传》迷的原因。在郑晓龙的古装剧中,跟随着镜头,观众走进了古代的朝堂与后宫,看到的是后宫嫔妃的寂寞与无助,是封建制度对妇女的压迫与禁锢,是前朝后宫的牵扯羁绊。

一、《芈月传》中的传奇人生

《芈月传》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政治家—秦宣太后芈月极为曲折传奇的人生故事。芈月出生之前,楚国太史令观察到“霸星”将在楚国诞生,当时后宫有孕的向氏就成为众矢之的,向氏历经滑胎药和生产之险诞下的女婴,却被王后授意的宫女扔入河中,但意外被荷叶所救,此幕被楚威王撞见,赐名芈月。从“霸星”之说到出生,仅仅几个月,芈月就历经三次生死劫难,作为庶出的公主,芈月仅仅得到母亲四年的保护和苴姬三年的庇护,在楚威王死后避开了活葬的危机,后又步其母后尘成为了陪嫁的媵妾。芈月16岁进入秦宫,之后遇到过不下几十次的大小危机,可以说剧中一集一个小危机,三集一个生死大危机,她经历千难万险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

从命运坎坷的庶出公主到称霸六国的大秦太后,《芈月传》中的芈月坚持商鞅之法,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延续了秦惠文王的政治理想,推广度量衡统一和建立县制,在执政的41年间,不仅让秦国走出了七公子之乱(历称“季君之乱”),还培养了大秦骑军,壮大了秦国的军事战斗力,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为秦国的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基础。芈月是秦始皇的高祖母,可以说,没有芈月,秦国很难快速走出“季君之乱”的困境,很难在十年间收复失地并扩大版图,也很难拥有统一天下的经济实力。《芈月传》用制作历史正剧的态度细致地描述了这位女政治家后来者居上的坎坷人生,视角独特,刻画深刻。

作为一个女性角色,芈月的传奇人生并没有沉浸于爱情之中,无论是对初恋黄歇、夫君秦惠文王还是情人翟骊,芈月都很真诚,愿以命相随,但却会在国家利益面前亲手葬送爱情。剧中的芈姝、魏琰、芈茵等女人在有政治理想的芈月面前,显得过于儿女情长,也更映衬出芈月传奇人生中最为闪亮的人性亮点—无论顺境逆境,都坚持正直、忠诚。而芈姝的善良和纯真被毁灭后的悲剧性人生,以及魏琰损害母国利益时产生的悲剧效果等,都使得《芈月传》有了与其它后宫戏的本质差异,《芈月传》成为了一部包含人文关怀和现实批判价值的古装剧,更具艺术美学的精神价值。

二、《芈月传》中的后宫争斗

《芈月传》包含了复杂的女性关系,嫔妃之间、母女之间、姐妹之间、婆媳之间、妯娌之间等等,错综复杂的女性关系犹如一张大网,将观众牢牢抓住。故事以秦惠文王车裂商鞅和楚宫发现“霸星”开头,第一集第三个场景就是描写楚威后训斥苴姬的情节,楚宫的女人争斗也拉开帷幕,威后不择手段剪除皇嗣的狠辣、苴姬不着痕迹的争宠和向氏的坚韧卑微,戏中楚威王的这三个女人口头上是姐妹,暗地里却水火不容,时刻想将对方置于死地,比如楚威王刚刚出征,楚威后就命人以浸了毒的衣服陷害向氏,并将其逐出宫扔给贱兵,任其自生自灭。苴姬迫于威后的淫威,又想救芈月和芈戎,最后只能以上吊自杀破坏掉威后布下的必死之局。

威后、苴姬和向氏都是芈月儿时的关键女人,威后是其嫡母,却多次置其于死地;苴姬相当于芈月的养母,却很少管教芈月,任其爬树、捉鱼、挖蚯蚓,野蛮成长三年;向氏是芈月生母,悉心教导芈月四年,使其知晓“来而不往非礼里也”,但总归有心无力,只能冒死离间楚威王和楚威后,以保护芈月和芈戎。三人之间不仅构成了一个小关系网,织出了女主角芈月的身世背景,也在短短三集的时间里演绎了后宫嫔妃之间厮杀的残忍,反映了封建社会宫廷制度的残酷。

《芈月传》不仅包含了嫔妃之间的争斗,还包含了楚威后与女儿芈姝的母女亲情、芈月和芈姝姐妹之间的相爱相杀、楚威后与南后郑袖之间的婆媳争斗、芈氏姐妹与嬴夫人之间的妯娌纠葛。剧中主要角色的人物关系设定比较明确,但是配角的人物关系较为凌乱,相关剧情冗长,观众一旦分神,就可能跟不上剧情的节奏。但复杂的人物关系正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国联姻的真实写照,战国时期也是民族融合的起始阶段,楚王宫、秦王宫和燕王宫中复杂的后宫争斗在《芈月传》中也是看点之一。

此外,在《芈月传》第二集出现要芈月和芈戎陪葬的情节。楚威后以先王托梦为由,以不能违逆先王的要求为理,要楚怀王下令活人殉葬,这在现在看来是很荒谬和不人道的,但在中国古代活人殉葬并不罕见,因此该剧从批判的角度展现了古人的愚昧,带有极强的历史批判性和人道主义的精神。

郑晓龙偏爱现实题材电视剧,即便在像《芈月传》这样后宫争斗情节占一半的大剧中,他也坚持生存至上的后宫生存法则,与其他所谓的爱情至上的宫斗剧有着明显的差异,剧中人物形象更为真实丰满,全剧更具情节美感和美学欣赏性。

三、《芈月传》中的乱世争斗、百家争鸣

古装传奇剧《芈月传》被不少观众视为宫斗大剧,但导演郑晓龙想要呈现的却是一卷战国风云画卷。战国时期是我国较为神秘的历史阶段,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之举让秦朝之前的历史资料毁之殆尽,我们只能从西汉的《史记》和少量的古籍中了解战国时期七国的乱世争斗。郑晓龙凭借现有的史料记载,在《芈月传》中构建了一个大争之世,强力竞争、强势生存,落后的国家就要被打,弱小的国家随时会灭亡,诸国之间不仅斗军事、争土地,还争经济、争人才、争文化。

《芈月传》中的战争场面多数是以假乱真的动画特效,但是从诸国之间的朝堂博弈仍可以感受到乱世争斗的残酷凶险。比如在七公子之乱时,六国陈兵函谷关外,只等秦国内乱之后民不聊生、国力大减,以收渔翁之利。芈月和嬴稽被迎回国后,最难的是如何解决函谷关的危机,一旦处理不当,秦国就会被六国瓜分。剧中虽然不见百万雄师压境的场面,但权利滔天的左相和智计无双的樗里子都不敢出面应对六国杀气腾腾的使臣,只能让芈月一个女人去面对“群狼”,任何道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是枉然的,割地赔款是唯一保存秦国的办法,这充分体现了乱世之中落后国家就要被打的世态,以及强势生存的铁血现实。也正因为如此,芈月驱散“群狼”之后,最先着手的就是安抚老臣、稳定国内的战乱,然后借鉴韩国的经验,让义渠人帮忙训练骑兵,这也是日后秦国能够以武力一统天下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芈月传》的历史背景为战国时期,诸国不再信奉周礼,周天子只是天下的一个象征,因其没有军事竞争力而成为傀儡。周天子建立的等级森严的分邦建国制度日渐崩坏,社会秩序陷入一片混乱,大争之世也随之到来,诸国不争则减弱,不强则渐亡,比如剧中苴姬的母国—苴国,弱小且不懂变革,则被楚威王所灭;而楚怀王昏庸、好色、无能,凭借着其父楚威王留下的余威成为六国联盟的“纵约长”之后,也没有进行经济改革,只是一味保护旧时贵族的利益,贬低大才屈原,最终被秦国所灭。

《芈月传》中还以历史上齐国的“稷下学宫”为原型,构建了一处百家争鸣之地—四方馆。秦惠文王建四方馆招贤纳士,展现了战国时期激烈的人才之争。那些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寒门学子,在旧贵族垄断的诸国中很难博得出头的机会,却能在秦国的四方馆中争论天下时事,互相争辩、诘难、吸收,有大才的士子有机会借由四方馆的平台进入秦国朝堂。《芈月传》的四方馆中,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各派的争论之声环绕,四方馆场景的设计也充分体现了诸国之间的文化之争,还有礼崩乐坏之后的文化争鸣。从剧中可以隐约看见战国时期中华民族所有文明支系的这场大竞争,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所有领域都在乱世大争之中爆发出最灿烂的辉煌。

四、从《芈月传》看电视剧的审美变化

《芈月传》开播之后,观众和专业人士对待这部古装传奇大剧褒贬不一,喜欢的人觉得该剧格局高,将前朝权谋和后宫争斗结合,展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大争之世;不喜欢的人觉得《芈月传》叙事凌乱,情节粘性不足,在细节方面也远不如《甄 传》,服装、配饰、布景 都有些跳脱,让人无法接受剧中细节上的诸多瑕疵。

《芈月传》并不是导火索,《琅琊榜》等剧的热播让人开始思考电视剧优劣的标准界定,让人开始关注电视剧的审美变化,以及诸如《武媚娘传奇》话题为王的电视剧对观众的引导。《芈月传》是电视剧标准争论的一个高潮,从表面上看是对故事情节逻辑、画面细节和视觉表现的争论,但实际上是观众审美变化引发的潜在冲突。

电视剧制作者应当思考观众的审美诉求流变,观众也应当反思个人趣味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协调发展。郑晓龙团队在电视剧制作方面的诚意和用心,仅从对画面中山脊的处理就可以看出,对细节方面的关注和负责的创作态度也值得观众和业内人士的尊敬。在电视剧市场上,我们希望制作方能够多一些真心和诚意,学习郑晓龙团队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借鉴《芈月传》的大格局艺术设计,制作出更多、更优秀的艺术作品,推动电视剧市场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学院/责编:丁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