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芈月传》的配乐艺术

作者:口 王茜

口 王茜

《芈月传》是2015年年底于东方卫视、北京卫视同步首播的古装历史剧巨制。该剧人物群像纷繁多样、场景呈现紧凑连贯、故事编排引人入胜,充分展现了中国历史上首位太后芈月的跌宕人生与纷争激荡的战国风云,具有很强的感官冲击力与艺术观赏性。而为了在听觉层面呼应其视觉表现力,该剧的配乐则采取了以中国传统乐器为主、辅以西洋乐器修饰的处理方式,灵活运用了排箫、长笛、琴、筝、提琴、黑管等不同种类的器乐,使得其音韵富有跳跃性,曲调偏于跃动性,和声音效充满感染性,从而形成了灵动清越、婉转悠远的配乐风格,进而也发挥了烘托人物性格、渲染剧情内容以及强化主题内涵的鲜明效用。

在配乐上,《芈月传》分别 从音韵、曲调以及和声三方面进行了设计,以从听觉层面去强化祸福难测的宫廷暗斗、坎坷的人生命运以及错综复杂的列国纷争。譬如,在表现芈月、芈姝、公子黄歇、惠文王嬴驷、义渠王翟骊等主要角色,面对人生抉择的性格特征时,通常会使用音色婉转低缓、清亮柔和的排箫、长笛以及黑管进行彼此呼应式的演奏,使得整体音韵显得抑扬有致、跳跃灵动,渐进式地烘托了剧中人物复杂多样的性格特征;又如,该剧的故事主线清晰、多条副线纵横穿插,对于芈月陷入残酷凶险的后宫斗争、变幻莫测的朝堂倾轧、尔虞我诈的列国博弈等,都进行了细致展现,使得芈月的人生经历极富传奇色彩。而借助琴、筝与提琴的灵活搭配,使得曲调释放了回旋多变、跃动交错的荡击气息,在有力渲染曲折多变的剧情内容的同时,也使得观众产生了很强的代入感;再如,该剧的思想主题定位比较多元,除了希求海内一统、天下承平这一积极世界观之外,也集中表达了对于亲情、家庭的渴盼与颂扬。而通过将排箫、长笛、筝、提琴以及黑管等各类乐器进行合奏的配乐设计,构建了广阔深邃的音域环境,使得其和声音效悠扬壮丽而又不失绵远恢宏,宏阔昂扬的主题内涵也因此得以强化传达。

一、音韵抑扬跳跃,烘托复杂多样的人物性格

由于该剧将战国时期秦国宣太后芈八子作为原型与核心角色,集中表现其不凡的人生际遇,如情仇纠葛、宫廷争斗、列国征伐等。所以,其更为注重聚焦人物的命运波折与成长感悟,着力剖析人物的精神世界,使得角色的塑造更具真实性。而在表现芈月、芈姝、黄歇等不同角色在各自成长过程中的性格变化时,其灵活地交叉运用排箫、长笛、黑管等各类中西代表性乐器,去营造抑扬有致、跳跃灵动的整体音韵,随着剧中人物性格的微妙转变而渐次变化,进而更利于观众去感知角色复杂多样的性格特征。

譬如在该剧的第11-12集,妒忌芈月的芈茵试图通过将夜明珠放入前者的屋内并向执掌后宫大权的威后举报污陷芈月偷盗夜明珠。当芈月大胆驳斥芈茵有意构陷、力证自身清白,而芈姝也向母亲威后求情之时,排箫与黑管的音律则偏于高亢而灵动,芈月的无畏达观,芈姝的仁厚、善良却又软弱,都在此时被充分衬托。而一心想置芈月于死地的威后却相信芈茵的栽赃,将芈月暂时软禁,原本担心陷害芈月不成的芈茵大喜过望。芈月毫无卑微、求饶之意,芈姝失望之极而又无能为力,内心既恐慌又自责。此时,排箫与提琴均显得低沉而柔和,略显哀婉却又有柔韧之感。芈月的倔强与刚毅,芈茵的表面乖巧实则阴险刻薄,芈姝的善良与怯懦,均在背景配乐的烘托之下,更显对比之强烈。到了20集之后,面对明争暗斗交错的秦国后宫,芈月依旧保持其洒脱达观、敢怒敢言的耿直性格,芈姝却开始变得圆滑、世故。如在面对受到惠文王宠爱的妹妹芈月,芈姝表面显得宽仁大度,内心却已经妒意十足。尤其是在她故意纵容魏夫人、樊少使刁难芈月之时,其内心既有所谓的快慰,也有些许的不忍。而此时的配乐也 开始变得跳跃性更强,排箫和黑管在高低音之间的转换更为频繁,表示人物性格趋于复杂性。及至50集以后,随着芈姝执掌秦国朝政、通过各种毒辣手段加害芈月而显得人格更为扭曲,义渠王翟骊、公子歇奋勇相助又各自坦荡、志向不同,芈月平定秦国内乱彰显强者本色与治理才能,同时渴求骨肉团聚与天伦之乐,人物的性格特征又发生了更为显著的变化。而在背景配乐上,对于音韵的处理也更为紧凑,排箫、提琴的音准转化搭配流畅交错,高低错落、飞动跳跃的音韵感染力萦绕不绝,从而也让受众能更加真切地去感知人物在成长过程中的性格蜕变。

二、曲调回旋跃动,渲染曲折多变的剧情内容

作为一部以战国纷争为历史背景的古装连续剧,在剧情设计上,《芈月传》并未刻意堆砌诸国征伐的跌宕故事,而是更为注重对于祸福难料的人生遭遇与命运的体现。譬如芈月屡遭构陷、流放、暗杀却又都以智勇挫败敌方阴谋,皇后芈姝多番以毒计陷害芈月不成最终自食其果,义渠王翟骊勇猛豪爽、甘为芈月赴死,公子黄歇对于芈月深情不改而又以家国存亡、抵抗秦军伐楚为己任等。这种主线单一、副线多样的故事编排手法,使得不同片段之间的衔接更为流畅。而在配乐环节,由于琴、筝与提琴等弦乐乐器的巧妙协作,形成了回旋多变、跃动交错的曲调风格,与故事的起伏变化彼此呼应、相互衬托,使得观众更为有效地获得真切、细腻的视听感染力与共鸣感,随着剧中故事的演变而产生情绪波动,剧情内容的曲折多变也因此得以有力渲染。

比如在第37-38集,为了确保独子嬴荡顺利即位,芈姝试图在宫廷后花园小道放置毒蜂、并邀请芈月母子途经小道,以借机将之戕害。随着芈月与其子嬴稷越来越接近花园小道,急促的筝音、提琴声如乱雨倾注,快速升高的音阶也在暗示危险的到来。然而此时一声清亮的琴声响起、筝音与提琴声迅速隐去,这又似乎在暗示剧情将有所转变。原来昨夜连下暴雨导致林木倾倒,将进入花园小道的入口堵死,芈月母子遂转向大道进入王宫,芈姝的毒计由此落空。在第53-54集,芈茵派人在芈月等人的住所外堆积柴木、妄图纵火将之烧死,在略显诡秘的提琴声中,柴木被点燃,瞬间包围破旧的矮屋。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照料芈月母子多年的葵姑最先警觉,迅速叫醒母子二人,三人遂一同逃离险境。而舒缓的筝声轻盈响起,似乎在暗示剧情由紧张变为缓和。然而为了取回寒衣,葵姑冲入屋内,在熊熊烈火之中,悲戚的琴声婉转响起,葵姑惨被灼伤、最终不治。芈月、嬴稷等人扑倒而泣,本可死里逃生却导致与葵姑的永诀,这种祸福转变突如其来,配合哀婉的曲调,无疑令人为之唏嘘。而在第66-69集,芈月联合义渠王翟骊、魏冉、樗里疾等,通过将自己当做人质送入秦宫,乘机制伏弄权的芈姝等人。当芈姝以为终于可以铲除芈月而得意忘形之际,在柔和而又急促的筝音之中,处心积虑的魏夫人领兵进入宫殿,宣布其侄女、皇后魏颐为太后,芈姝与魏夫人遂形成对峙之势。而随着响亮而铿锵的琴声快速响起,魏冉、樗里疾等率兵而入,宣读惠文王遗诏,芈月之子嬴稷即位为王,芈姝、魏夫人均沦为阶下囚。在背景曲调的映衬之下,这一具有戏剧性的剧情转折也更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三、和声悠扬绵远,强化宏阔昂扬的主题内涵

与其他同类型电视剧强调以响亮高音去营造冲击力、着力表达基于历史时空背景的思想内涵的配乐处理所不同的是,《芈月传》的主题显得更为平和、真切,其在希求国家统一、维持社会安定作为核心意旨的同时,也将渴望亲情完整等更具现实性的人文诉求作为发力点。这种思想主题的定位,既符合古装历史剧主流的思想取向,也合理规避了其容易被受众看作是“戏说历史”的不利认知。而在表现剧作主题之时,其背景配乐则采取了中西混搭、合奏呈现的设计手法,合理地将排箫、长笛、筝、提琴以及黑管等各类不同乐器进行了多层次、立体化的演奏处理,其注重广音域震撼力、感染力的释放,营造了悠扬恢宏、壮丽绵远的和声效果,能使观众产生持久的共鸣感,继而也强化了剧作的意旨内涵。

在该剧的20集之后,宫廷暗斗、朝堂倾轧以及列国博弈开始成为主要表现内容。芈月于是被动地卷入了纷扰争斗之中,诋毁构陷、算计毒害、流放为质、屡遭暗杀等接踵而来。在这些坎坷的遭遇之中,通过展现芈月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她对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家庭安居、情感归真等诉求的期盼,也使得剧作的主题由此得以清晰显现。所以,在对于这一剧作主题进行强调表达之时,其背景配乐都采取了轻量化音色乐器为主、中西器乐交叉运用、分层次递进交叉结合的设计手法,通过在听觉层面的调剂,引导受众认知其所要表达的思想主旨。如芈月执掌朝堂权柄、宣布继续施行商鞅新法、维持秦国社会法度之时,就先通过排箫、长笛、黑管等管类乐器演奏,释放相对柔和、轻缓的背景音效,然后再衔接提琴、琴等弦乐乐器来扩大音域,递进地呈现出更为宽阔、悠远的意境氛围。而在芈月面对秦宫禁军、宣示其治国方略、鼓励下层军士奋进、指挥秦国军队征讨六国寻求统一、共享家族荣耀之时,又将排箫、长笛、提琴、琴等进行了混合式的递进演奏,由此释放出了一种相对昂扬、热烈的跃动之气,使得对于建功立业光耀门庭、统一海内成就霸业、社会清平万家安乐等愿景诉求,都得以在此时交融,从而汇聚成一曲壮阔瑰丽、绵远无尽的人世长歌,产生了持续、绵延的撼动力,渴望国家统一、企盼社会安定、希求完整亲情的思想内涵也因此更能打动人心。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责编:刘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