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侨时代

一路桑梓一路侨

作者:逸夫
口 本刊记者/ 逸夫 特约通讯员/ 董国顺 发自顺德

夏伟院长(右)与葫芦丝演奏家李春华(左)同台合奏

顺德奇迹,是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经典缩影。而作为一个县域城市,能够成功办起一所属于自己、却又面向世界的大学,且成为业界翘楚,自然也就浸染了一些传奇的色彩。

而创造这样的传奇,断然离不开叫做“桑梓”的那个词,本就充满韵味的两个字,因为顺德的元素,便更加千回百转。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与侨,在时代的背景板上,定格为一种温暖,一种永恒。这不仅仅是因为这所大学成为顺德最大侨捐项目的承载者,更因为在百年大学梦的所有祈愿中,“侨”成为不弃不离的动人音符。

对话夏伟,即是为这样的梦寻找一个注脚。

夏伟

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政协广东省第九、十、十一届委员;政协顺德区第十三届委员会副主席;广东省知识界人士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业刀具协会切削先进技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机电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1981年湖南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本科毕业;1988年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英国华威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访问学者。先后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省级项目及军工项目等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60余篇。获中国专利共28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获部省级科技成果鉴定15项。2001年当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04年获“南粤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教育部创新团队、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优秀团队和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先进团队的主要学术负责人之一。

《侨时代》:据闻,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从创办之初就得到了海外顺德乡亲的大力支持,学院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这些海外乡亲更是功不可没。对此,夏院长怎么看?

夏伟:这个说法,是客观中肯的。可以说,学校在建设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海内外乡亲慷慨踊跃的捐献。截至2015年底,学校获得各类侨捐超2.34亿元,南海农商行1,512,695股股份(现估值超过650万元)。

作为顺德最大侨捐项目的承载者,我们倍感荣耀与庆幸,在荣耀与庆幸的同时,我们深感使命的崇高和责任的重大,我们感佩顺德乡邑贤达们倾注大爱于教育的睿智与胸怀,并以此为鞭策和激励。惟有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倍努力做好侨务工作,管好、用好侨捐项目,维护侨益,凝聚侨心,办好侨捐学校,促进顺德高职教育快速发展,才不辱使命。

《侨时代》:海外顺德乡亲情系桑梓,共圆百年大学之梦,助推学院快速发展,并且使学院成为顺德最大侨捐项目的承载者。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夏伟:我校侨捐项目之所以是顺德最大,并且独具特色,总结起来,主要是“三个得益”。

所谓“三个得益”,首先是得益于顺德自古以来,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顺德自古以来,崇文重教,英才辈出,自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至清末,全县出过4名状元,2名探花,318名文进士,111名武进士,2088名文举人,394名武举人,科第居全省前列。

常言道“教育兴,则万事兴”,生养于顺德这方热土的先贤们深明此理,并竭尽所能,付诸于此,造就了顺德“状元之乡”和“岭南壮县”的彪炳功绩和历史美誉。正是基于这一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改革开放中敢喝“头啖汤”、大胆创新的百万顺德人和50多万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更明此理,并遥相呼应,发出了“万众同心强教育,百年树人兴顺德”的共同心声,并以“兴建顺德大学筹款万人行活动”为开端,开创了“同筑百年大学梦,共囊桑梓千秋业”的新篇章。

可以说,正是情系桑梓、血浓于水的乡情,梦绕故园、骨肉相连的亲情,万众同心强教育,百年树人兴顺德,建设顺德大学、圆顺德人百年大学梦这一共同心愿,成就了顺德这个只有806平方公里的县域城市的传奇,它从根本上反映和见证了这个县域城市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

再有,就是得益于顺德历届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顺德在改革开放和建设发展中,获得巨大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必然离不开的是50多万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倾注心智地广泛参与和持续不断的慷慨捐献。是什么让他们长期热情不减地迷恋故土,壮怀不已地关爱家乡呢?我们深切地体会到,除了割舍不断的血缘亲情外,关键还在于不断加强和延伸这种乡土情谊与交流发展的政府组织。

顺德历届党委政府和领导都非常重视侨务工作,正因为他们的高度重视和广泛的参与组织,使顺德的建设发展始终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赤诚的爱乡情谊和捐献支持紧紧地牵连在一起。正是因为顺德历届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周全服务和强有力的号召凝聚,使我们这所侨捐高等学府,不管是在筹建的初期,还是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始终都有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们热情的关注和大力的支持。

第三个就是,得益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对顺德举办高等教育的卓识远见和强烈的共识认同。是什么在根植和延绵一方水土的脉息?是什么在维系和恒久一方人的情缘?是什么铸就了一座城市的魂魄?是地缘血脉,更是文化,其中最根本的是教育。

自获得高等教育举办权后,在顺德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下,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便通过顺德世界联谊会、香港顺德联谊总会、澳门顺德联谊总会、香港顺德绵远堂等各联谊会和商会组织及个人与学校频繁沟通交往,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出谋划策、出资出力,可以说是倾尽心力,毫无保留。

这源动力,就是对文化教育的认同。

《侨时代》:我们知道,侨捐的管理是一个很敏感也很关键的问题,学校在这方面有哪些举措?

夏伟:的确,侨捐的管理,不仅关乎钱,更关乎责任和情感,是一项“良心事业”,管理的好与差,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声誉和可持续发展。

在这里可以告诉大家,我们都一直对华侨充满敬意,对侨捐管理严格要求。就在2015年,我校被广东省教育厅批准授予为广东省高职院校中唯一一家,广东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单位,这样的荣誉,全省只有五家高校获得。广东省相关法律专家来考察时,均对我校给予了高度肯定。

《侨时代》:具体的做法呢?夏伟:具体来说,我们在侨捐管理方面,就是一直坚持“四个致力”。首先,学校致力于政策研究和战略部署,以保障学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这所学校的侨捐背景,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侨务工作,在认真研究各项政策的基础上,把它放在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学校领导班子在加强定期组织各级干部认真学习有关侨务政策文件,准确掌握政策,有效地维护侨益的同时,指定一位党委副书记专门负责管理侨务工作,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制订了相应的执行细则,保障侨务工作有序、规范、高效地开展。

其次就是致力于各项制度建设,以保障侨务工作的创新开展。比如,我们建立并不断完善董事会制度。为把我校建设成为有国际影响的、国内一流的、具有高职特色的、大众化的、国际化的、开放式的现代地方大学,我校在新校园建设落成的2003年10月便成立了第一届董事会,在十多年的运作中,校董会在学校建设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要时刻,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第一届校董会为学校办学重要事务咨询、指导、审议机构,到第三届的学校办学重要事务的决策和监督机构,我校董事会制度改革,作为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核心内容,正在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并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企业、社会各界参与的多元办学新体制,形成利益相关多方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增强办学活力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们还建立了财产使用维护制度,使华侨捐赠项目财产的使用和维护制度化、规范化。

第三就是致力于侨捐事业的专门化建设,以加强感恩回馈和带动激励。随着学校建设发展的不断迈进,侨捐项目也在不断增加,为了增强力量,进一步做好侨务工作,保障学校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学校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于2012年4月专门设置了基金会、校友会办公室,在广东省民政厅登记注册了教育发展基金会,以保障各类捐赠,尤其是侨捐项目的顺利进行。

第四,我们致力于加强与海内外乡亲的沟通联系,以促进侨捐情谊的增进和恒久。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努力使“侨捐”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即维系了真挚的乡情,也促进了学校可持续发展。

《侨时代》:关于顺德海外乡亲对故土、对学院的一往情深,你有哪些切身感受?夏伟:关于顺德海外乡亲、关于“侨捐”的故事,有耳闻也有目睹,无论是李兆基博士、郑裕彤博士、翁祐博士、汤伟立会长、梁洁华博士、周君廉博士、罗定邦家族等乡贤名流斥巨资的慷慨解囊,还是并非巨贾的侨胞们的一片赤诚,都让人铭刻在心。这样的感动,从创校之初到今天,一直在延续。

实际上,海外乡亲对故乡的无私支持,并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除了侨捐,海外乡亲在智力资源、信息资源、人脉资源等方面提供的支持,可以说与侨捐相得益彰,共同促进了学院国际化的进程。

这样的例子很多,几乎贯穿学院的发展全过程。例如,在香港顺德联谊总会荣誉会长、校董周君廉博士的积极支持下,2004年,我校与复旦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我校医药与护理学院的教学、师资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得到了复旦大学的大力支持。此后,周君廉先生又精心策划和亲自组织,促成了我校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明爱医院等建立联系,开展中药研究和高级护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

在香港顺德绵远堂主席、校董刘鼎新先生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共同培养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并成功地从香港邀请酒店管理的资深专家梁王巧云教授到我校任教,担任学科带头人,按国际标准高起点建设专业,培养人才。

梁王巧云教授来校初期,我校酒店及旅游管理系仍处于创办初期,学生规模只有300多人,现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已发展到3500多人,并与美国罗瑞特集团旗下的瑞士格里昂高等教育学院签约,合作共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中欧国际酒店管理教育中心;与马来西亚UCSI大学合作,在吉隆坡共建马来西亚UCSI大学顺峰烹饪学院,使中国烹饪高等教育走出国门,开创国际合作办学模式。

再例如,校董吴国宝先生作为旅居美国的著名侨领,受邀参加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天安门大阅兵,可谓德高望重。他十年来,连续不断义务为学院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培训资源,极大地扩大了教师的国际化视野。

《侨时代》:规范的制度确保了“侨捐”的科学管理和使用,但制度毕竟是硬邦邦的,制度之外,我们还有哪些行动?

夏伟:的确是这样,无规矩不成方圆,但要使绵绵情谊恒久,仅仅靠制度,还很不够。我们一再强调并要求学院的每一份子,都有义务做到,用心让每一位来到学校的海外乡亲有回家的感觉。

实际上,学校一贯高度重视与海内外乡亲的沟通联系,在成立校友会办公室、基金会办公室之后,根据政策的要求和事业的发展,于2013年11月专门成立了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以加强学校的侨务工作。实际工作中,学校积极主动向海外乡亲做好各项汇报工作,使乡亲们及时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

顺德政府领导和学院领导在每年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登门拜访,汇报工作,共商学校发展大计,充分利用本地举行的各种民俗庆典、文化艺术节和招商活动,与到访的海外乡亲多见面、多联系、多沟通,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海外乡亲来校视察、参与学校的重大文化活动、为师生开设讲座,每年向校董乡亲书面汇报学校工作情况,让乡亲熟悉和了解学校的工作,关心学校的发展。

对捐赠项目资金不足的部分,学校积极想方设法从多种渠道寻求配套投入。有些项目的配套资金甚至超过捐赠金额,使项目产生了扩能增益,这使捐赠者收获到意外之喜和满意之余,产生更大的捐赠热情,形成了乡亲为建设学校踊跃捐赠的良性循环。如校董会主席梁洁华女士捐赠650万元修建梁銶锯堂,而此建筑建设及设备投入资金超过 3000万元,不足部分均由政府、学校补足。建成后,学校为之组织了大型的揭牌仪式,邀请了省、市、区等各级领导莅临仪式,通过各类传媒广为宣传,此举令梁洁华女士非常满意,此后,她曾多次来学校视察,广泛利用人脉多方促进学校的发展。校董周君廉博士为学校捐款300万元后,其子周永成先生再捐200万元,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为家族的优良传统,在父子间薪火相传。李兆麟、李佘少鸿伉俪在兴建新校园时捐资人民币230万元,此后又追捐600万兴建李佘少鸿楼;梁孔德、刘柔芬伉俪捐资220万元港币;2007年顺德乡亲伍步高、伍步功兄弟捐款700万元支持学校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的建设与发展。王慧玲女士捐资100万元港币,2015年追捐10万元助建校友创新创业发展基金;为了尽一份力,75岁的何国伟老人把自己在伦敦购置的一套商品房也捐了出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侨时代》:据说,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流传着一座铜像的故事?夏伟:是有这么一回事,这座铜像与旅外顺德乡亲严志先生有关。严志先生为顺德大良人,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因年幼家贫兼逢抗日战争而辍学。战后他将顺德家乡菜带到香港,于一九四九年创办“东南宴席专家”、“安安海鲜酒家”、“大来海鲜酒家”。他一生的愿望是“人人有书读”。在2000年的“顺德大学筹款万人行”活动中,严志伉俪为家乡兴办大学慷慨捐资。

严志老先生晚年,曾有一个愿望,那就是百年之后期望自己的铜像能够矗立在故乡的大学内,不为任何炫耀,只为了让自己艰难中不放弃努力的生命历程能给孩子们一点点启示,希望孩子们珍惜好时光,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进而改变国家的命运。

得知严先生的愿望,在老先生过世之后,学校通过研究商讨,一致同意把他的铜像安放在美丽的校园里。原本,校内就有一栋学生楼得益于严志先生慷慨捐助而以他的名字命名,后来就把铜像安放在了那栋楼前,学校还为此专门搞了一个塑像落成仪式。

铜像就像一面旗帜,指引着一种良知,也指引着一种梦想。

《侨时代》:对侨捐以及侨捐关联的学校的未来,夏院长怎么看?夏伟:可以说,这些年来在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等各方力量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的综合实力、人才培养质量、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能力均得到了巨大提升,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同类学校前列。

我们学校制定了“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国际化发展”的发展战略,并提出“智慧化、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的治校目标。今后,学校将按照政府“起点高,体制新,有特色”的要求,坚持“立足地方,以人为本,崇尚品位,办出特色”的理念,坚持“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的道路,在以全优成绩顺利通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验收后,遵照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及时研判发展形势,提出新的发展目标,实施创新强校工程,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内涵建设。

当前,学校正在通过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来树立文化自信;通过政校企行联动,来革新体制机制,实现“跨界”治理,提升“职业性”;通过提升队伍水平,增强人才培养与科技服务能力,提升“高等性”;通过建设智慧化校园,加快国际化发展,提升学院办学品位。

目前,“工匠精神”的传承迫在眉睫,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们期望学校成为锻造“大国工匠”的基地,也成为“工匠精神”的承载者。

而对于这样的期望,以及在实现梦想的路途中,顺德的海外乡亲已经发挥并将继续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2016 侨,人文,与梁思成

李崴:梁思成血脉里,有中国知识分子最宝贵的东西

一路桑梓一路侨

一座侨捐学府的桑梓情怀

马万祺:从广东农家到澳门三大家族

一个茶人的视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