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小康·中旬刊

“一条过道”卖150万?

作者:风青杨
口 风青杨

近日某购房网站上出现标价150万元的学区房引来网友关注,因为这间所谓的“学区房”并非房屋,而是一条供院内其他住户进进出出的过道。“买的是过道,只能上学落户,不能建房,也不能住人”,中介强调。这条“学区过道”对口的是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而这种“学区过道”在北京还不少。

别惊讶,还有比这更贵的!去年就有新闻报道,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单间,比卫生间大不了多少,要价税后实收300万元,不还价。中介表示:“不是一房难求,甚至一平难求。”

教育部要求,2015年19个城市义务教育实行免试就近入学。这衍生出疯狂的“拼房子”。没有最贵,只有更贵,买了不为住,只为名校学位。

学区房通俗点讲就是周边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有中小学、幼儿园,但讲到“学区房”,算得上中国楼市的一朵奇葩。

一所著名小学的周边,总会布满房地产中介,门口黑板上总是猖狂地写着“学区笋盘,今日必走”。如果房市是肥皂泡,学区房就是金钟罩。

这就直接导致了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平。因为贫困家庭根本承受不起学区房的高额房价,而那些富裕家庭可以通过购买学区房来获得优质教育资源。

事实上,造成天价学区房的,首先正是希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们。“冲刺在起跑线”的中国式家长焦虑,让学区房成为世界上最贵的住房之一。

许多家庭如今只有一个孩子,几代人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可谓竭尽全力,谁都想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

但他们又对传统教育体制和普通学校不信任,盲目崇拜名校。当不成熟的教育观念与不均衡的教育资源交织在一起时,就近入学政策引发的学区房大热,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少开发商在楼盘推广中,直接将“购房即读名校”作为主打宣传语,“蛊惑”人心。而在很多房产广告上,开发商都不遗余力地宣传房屋附近优质充裕的教学资源,一些虚假炒作更是充斥其中。并将其作为超高房价的正当理由。

本来实现就近入学的前提应当是教育公平,对于义务教育来说,首要的目标是均衡,而不是制造重点校、重点班。更何况义务教育法里规定了“就近入学”原则,该原则实际上是对政府的要求,即在有人居住的地方,政府就应该设立学校,并且同一区域范围的学校没有差异。现在反之,“就近入学”成了对学生和家长的要求,孩子只能在家附近的地方上学,但又面临学校教育质量有差异的现实,于是家长开始根据好的学校来选择家的位置。

在一定程度上,天价学区房的出现反映了现行教育的缺陷。在如今这种教育资源有限而且不均衡分配之时,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不惜花血本购买教育资源配置好的学区房产。在某些方面,学区房飙升的价格显示了家长之间火拼的激烈程度。

原本学生学业的竞争便转移至家长们的财力和社会关系的大比拼之中。从过去的“拼爹”演化到现在“拼房”,只会让教育公平的推进更加无序。

如果不能尽快公平配置教育资源,推行就近入学,如果不能加快中心城区的疏解力度,那么北京天价房的纪录在不远的将来还会被刷新。

而普通人家子弟接受公平优质教育的梦想,也会就此渐行渐远。公平教育不应只是一句响亮的口号,天天挂在嘴边喊,就是难以落地生根发芽。公民的权利在法律上是平等的,那么教育权就可以例外吗?什么时候教育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呢?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共指导思想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

拨乱反正全面改革开放

七一前后省部级干部大调整

黄丹娜:用心浇灌南国艺术鲜花

打造苏北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