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纪录片的研究而言,新媒体时代所带来的全面影响,不仅涉及到影像作品的媒体平台、传播方式的丰富与更替,也会涉及到影像作品生产的全过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部分学者开始着眼于从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入手,分析单一特性对纪录片表达的深度影响。本文着重于从信息碎片化的角度来分析新媒体时代对纪录片的影响。
一、新媒体时代下“碎片化”的表征及微纪录片的现状
1.新媒体时代下的新“碎片化”
“碎片化”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零片或零块,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常见于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文献中。在“后现代主义”中,“碎片化”更多强调的是对现代的否定,是一种认知的扬弃。“‘碎片化’是一个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过渡时期的基本特征”①,碎片化与新兴媒介的勃兴结合在一起,带来了多元而海量的信息以及新型的传播渠道,全面挤占了传播媒介市场的整体份额。可以说,新媒体时代中“碎片化”的信息拥有了新的话语权威和传播效能。
2.新媒体时代中“碎片”的两大基础特性
碎片化信息不仅仅是对传统媒体平台的“碎片化”,更多的是对其传播内容的“碎片化 ”。在新的时代中,传媒信息在符合传播要求的前提下变成碎片。这一类信息经过碎片化处理,形成了单位更小,更适于使用的新信息。而要在新媒体的信息海洋中“生存”,必须拥有两个基础特征:一是信息依然保留着独立而完整的语义, 二是信息的微量化。
从独立语义的角度来说,碎片化是建立具有意义的小章节、小段落。“独立意义”是碎片化的基础,是其成为交流、传播的基础需求,有意义的信息才具备持续传播、双向互动的可能。从信息的微量化来说,这些信息“碎片”所承载的信息并没有消失,只是转变成为一种新的形式,获得新的阐述。信息的微量化是碎片化的元件,使其能够适用于更多的语言背景和阐述环境。
因此,“碎片”可以被定义为拥有独立语义的微量化信息,而“碎片化”则是制作这些信息的过程。
3.纪录片碎片化—微纪录片的发展
当纪录片这一特殊的影像形式与新媒体形势下的碎片化相遇,“微纪录片”诞生了;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值得研究的现象。媒体与创作者为“微纪录片”进行了各种定义。综合来说,微纪录片具备传统纪录片的基本特征,但作品篇幅较短,单集长度通常控制在25分钟以内,尤以10分钟以内的作品为主。但是,仅从时长上进行区别是片面的,毕竟短篇幅的主题性纪实作品早已有之,但是无论是传统媒介的微型纪录片,还是早期网民们自发创作的纪实短片,都未能让微纪录片成为一种独立的纪录片样态。②
直到2012年凤凰视频首创“最佳微纪录片奖”,微纪录片从定义、形式、作品等方面获得了一定的界定,从而登上纪录片舞台,成为纪录片的新样态,引起了制作者和观赏者的众多共鸣。此后,各种题材的微纪录片纷纷登场,在“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中,《故宫100》、《二十四节气》、《插旗》、《资本的故事》等一批精彩作品纷纷涌现。
二、嬗变的内核—微纪录片的三个优势
单纯地从纪录片制作的角度来看待微纪录片,“碎片”所具有的独立语义和微量化赋予了微纪录片更多的优势,这些优势也推动着微纪录片不断变化、演进。
1.微纪录片具有独立的纪录片语义
微纪录片具有纪录片本身的语义,而这个语义体系的形成,来自于微纪录片在题材策划、内容选择、表现手段上对纪录片创作过程的沿用。一方面,“碎片”本身在创作时就具有语义特性,“纪录片真实再现的场面‘情节’只是一些并不连贯的情节碎片,它们只有和解说词(以及相应的声音元素)结合起来,才具有叙事的意义,观众才能看得懂。”③另一方面,微纪录片从最初策划到最后的编辑,都基于传统纪录片制作过程中的转化或变迁。无论是反映杂技学校孩子的《花朵》(金华青,林静),还是关注打工族患尘肺病的社会问题的《尘埃》(范家驹),或是记录中国大江南北的6位妈妈与她们同性恋孩子故事的《彩虹伴我心》(范坡坡),都有其自身的主题和创作思路,也就有自身的独立语义。
2.微纪录片具有更强的可编辑及提升的可能
微纪录片较纪录片而言具有更强的可编辑及提升的可能。在篇幅的要求下,每一部微纪录片对于其所针对的主题或内容而言,都要求言简意骇,而不会把时间浪费于无用情节。在精品制作的要求下,微纪录片显得更加的精练和简洁;简而精当的碎片进行组合和编辑时,能够取得更大提升。齐柏林摘取台湾金马纪录片大奖的《看见台湾》,源自于其所拍摄的微纪录片系列《鸟目台湾》,它围绕着三大主题“久酿风华”、“乐活鱼米”、“深省未来”,用24部微纪录片展示着台湾的方方面面。抛去航拍这一技术层面上的独特性,将碎片组合所带来的信息重组、视觉冲击、主题阐述,使《看见台湾》获得了一致好评。
3.微纪录片具有更为广阔的关注视野和流通渠道
微纪录片较纪录片而言,更易于对某一细分领域进行更为深入的说明,也具有更广阔的关注视野。由于微纪录片不需要过长的篇幅,决定了其主题选择更加灵活;拍摄和制作周期较短,这也决定了其镜头所面对的世界和角落会更多、更细,更决定了微纪录片具有更多出彩的机会。从制作与流通上看,微量化的信息可以更快速地进入多元的流通路径中,能够形成对大型纪录片的有益补充。
综合来说,微纪录片还具有制作周期短、个人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手机拍摄、实时传输、实时话题等特点。这些特点与其显著的特征结合在一起,使微纪录片的“微量化”特点更加明显。制作过程快速,制作成本更小,且易于传播和收集传播反馈,这些共同构成了微纪录片不断演进、成熟的内核,推动着微纪录片的发展。
三、碎片化过程中微纪录片的发展途径探索
微纪录片是适合于当下新媒体时代的特殊载体,其天生所具有的微量化和独立意义,使其能够更为有效地融入到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之中。但是,在微纪录片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相应的阻力。
1.阻碍微纪录片发展的两大原因
阻碍微纪录片发展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新媒体的“自媒体”特征,使得草根人群(非专业人士)也能够参与到纪录片的制作之中。但是纪录片的制作又不是一个简单的流程,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例如前期选题及后期制作上的技能缺失,会影响到收视的效果;微纪录片视听语法、制作标准、技术指标的健全程度,也会影响到制作群体水平的高低。可以说,制作团队的专业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微纪录片的视觉效果与传播可能。二是,传统媒体人向新媒体人过渡中,在视觉思维、传播思维上的不协调阻碍了微纪录片的发展。作为一种新的视觉传播形式,微纪录片从选题开始,就必须能够适应于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在制作过程中更需要以新媒体的路径为考量,采用新的商业方式进行生产。例如,在《鸟目台湾》的制作中,齐柏林的系列微电影就边制作边播放,《客家桐花祭》这一集甚至成为桐花祭的宣传短片。如果沿用旧的传播思维可能无法获得相应的效果。
2.微纪录片发展的三个倾向
在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碎片化的过程既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
首先是微纪录片受众群体的广泛化,带来了创作流程变迁与提升的可能性。由于纪录片微量化以及视频设备的日益普及,微纪录片的制作门槛变低—虽然还存在着专业化程度上的制约;微纪录片关注领域也越来越多,使一些主流纪录片或纪录片制作者未发现的内容空白或信息遗珠得以展示。这两方面的吸引力,聚合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微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中,无形中也带动了更多的人关注微纪录片。在“关注即是生产力”的时代中,受众群体的广泛化,使群体创作及其他新型创作方式成为可能。
其次是微纪录片传播路径的多样性,带来了制作模式的丰富化。由于微纪录片的微量化和独立语义,使得其能够以更加细腻的方式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可以组合成大片,登上大小银幕,又可以独立小制作,切入到网络世界,进入到移动终端。在网络化和碎片化的推动下,微纪录片拥有了丰富的制作模式。
再次是微纪录片所包含的巨大商业价值,为其艺术化的提升带来新的希望。自古以来,“商业化”与“艺术化”总是难以两全,尤其在纪录片领域中。但是,新媒体时代下,资金、市场与成品的互动性加强了。投资方与制作方能够通过前期策划,以微纪录片的方式试水市场,并通过市场、受众对于一部微纪录片的反馈来决定是否加大投入、继续拍摄;又或者是对后续的纪录片进行调整及提升,使其既叫好又叫座;甚至可以推行美剧的制作与采购方式,根据是否有播放市场、销售市场来决定是否开拍,或者续拍。
新世纪中的中国人对外界充满好奇并乐于探索未知、接受新事物;微纪录片的方兴未艾给新媒体时代的纪录片制作群体带来了新的冲击,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更为有效地把握这一纪录片类型,仍然需要在推进微纪录片发展的同时,关注其研究,实践其作用,使之能够更有效地适应于新媒体时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注释:
①钱增、王龙玉:新闻“碎片化”趋势及其影响分析,《新闻实践》,2010年第7期,第35-36页。
②凤凰视频首创微纪录片概念,凤凰网,http://phtv.ifeng. com/phinfo/detail_2012_09/10/17486823_0.shtml。
③王凌雨:碎片的拼贴—“真实再见”的创作原则,《电视研究》,2008年第12期,第39页。
(作者系福州广播电视台少儿频道总监/责编:马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