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当代电视

抗日豪情与艺术感怀凝聚的经典

作者:倪祥保 王宁

倪祥保 王宁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全面抗日取得伟大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20世纪中华民族最为重大的3个历史事件。2015年9月3日,适逢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江苏广电总台国际频道播放了常熟广播电视总台拍摄制作的5集纪录片《抗战组歌》。该片真实感人地再 现了多首著名抗日歌曲的创作故事,不仅使人强烈地感受到当时的抗日豪情与艺术情怀如此澎湃,而且也能使人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中国共产党在其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有更多更深切的认识。

一、立意独特而启迪丰富

5集纪录片《抗战组歌》,分别以中华民族从1931年以来开展抗日战争期间创作并流传广泛的《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和《游击队之歌》5首歌曲为主题拍摄而成。这个题材选择和立意安排不仅别具匠心且富有启迪意义。常熟广电总台以纪录片中心主任许军为首的创作团队,以5首著名抗日歌曲为切入点拍摄的5集纪录片《抗日组歌》,在中国纪录片创作历史上具有开创性,也获得了成功。

优秀的歌曲,无论是歌词还是乐曲,都是现实生活及情感的艺术表达,都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纪录片《抗战组歌》中描述了“9·18”事变后,东北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日斗争,这就是著名抗日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和《松花江上》创作时的历史背景。很多著名抗战歌曲的创作、诞生,其实都具有集体创作性。《松花江上》的作者张寒晖没有去过东北,之前对东北几乎一无所知,《松花江上》是他在体验到亡国之痛并深入采访东北流亡民众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与其说此曲是作者一个人的创作,不如说是凝聚了东北无数流亡民众悲惨记忆的群体创作。无独有偶,由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不仅有东北抗日义勇军的生活基础和《义勇军誓词歌》的作品基础,还有共产党人夏衍、田汉和著名抗日将军朱庆澜各种形式的参与和影响。冼星海夜以继日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激情,不仅来自当时中华民族全面抗日的感人形势和光未然诗歌内容的豪情万丈,也在于当时延安军民对他音乐创作的关注与帮助。他不断听取群众意见来尽快完善提升自己作品的故事,与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贾岛在写诗过程中向人请教相比,更具有“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属性。因此,今天通过《抗日组歌》来重温那些源于历史生活的抗战歌曲,能够让我们非常强烈而真切地感受当时中国社会历史的脉动与人民大众的热血,永远激励我们行走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大路上,去不断实现包含13亿中国人民和平、富强、民主、幸福的中国梦。

观看《抗战组歌》使笔者非常有启迪的是,这些歌曲不仅具有荀子所讲的“感人也深,化人也速”的特点,而且也不得不让人很自然地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在中华民族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为什么最著名的抗日歌曲大多都是由中国共产党人执笔创作的?为什么最著名的抗日歌曲绝大部分都诞生在以延安为中心、文化生活条件异常艰辛的根据地,而不是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国民党控制的大后方?从艺术创作一般规律的角度来看,这是因为身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创作者更加心系民族,将自己的艺术生命完全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之中。而这与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一直坚持全面抗日的政治主张密切相关,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具有更加广泛的抗日现实基础、澎湃的抗日社会舆情密切相关。该纪录片告诉观众,《义勇军进行曲》在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之前,不仅在神州大地,甚至在太平洋地区乃至大洋彼岸都进行了很好的传唱。因为这首歌曲不仅是嘹亮的战斗号角,也是对和平的强烈呼唤。从这个意义上说,优秀的音乐作品无愧是人类精神与心灵的语言,可以跨越民族、穿越时空而获得永恒。因此,选择著名的抗战歌曲来拍摄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能使观众在感受历史风烟扑面而来的同时,激发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制作方在此确实独具匠心。

二、历史现实的艺术呈现

纵观5集纪录片《抗战组歌》,它以歌曲为抓手,实现了走进抗战历史、寻找相关人物和讲述生动故事的三位一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该纪录片给观众呈现了很好的历史画卷,并讲述了感人故事,与当下具有很自然的关联。《义勇军进行曲》一集中,当国歌响起,国旗在北极哨所飘扬的镜头播出时,虽然没有天安门广场上升国旗奏国歌那样的庄严而大气磅礴,但却别具蕴意—因为《义勇军进行曲》最初就是为东北抗日义勇军而谱写的。如果没有中华民族广大普通民众的奋起抗日,也就很难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而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坚定提倡全面抗日的认识基础、信心根据和力量源泉。当然,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能够逐步获得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政治认可的重要历史原因之一。

主体故事为历史内容的纪录片《抗战组歌》,大量使用了以往涉及抗战时期的历史影像资料。由于这些影像资料非常有限,曾被很多影像作品所利用。因此,怎样很好地利用有限而不可避免重复运用的这些历史影像,也是考验创作者艺术态度和艺术水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5集纪录片《抗战组歌》关于抗战时期历史影像的利用中,给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某些战斗场面和百姓逃难的镜头。纪录片似乎偏好使用这种非常富有力度感和视觉震撼效果的镜头,由于其中剪辑处理和声画组合得当,这样的画面表达,与其说在渲染战争的惨烈,不如说也在象征着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爆发”与“奋力”。特别值得称颂的是,该片特别注重收集逃难人群中各种各样人的脸色与眼神,并且尽可能在原有基础上造成相对近切的画面效果,让观众更加无法回避片中难民发自内心深处的神色与眼光,并且不得不与他们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与情感的交流。也许,这只是创作者为了能够从技术层面实现创新运用而进行的一种精益求精,但是其呈现的现实效果带有很好的艺术感,甚至很强烈的情感色彩和很丰富的思想内涵。

纪录片《抗战组歌》在利用平面造型而造成三维动感景象方面的努力也很值得赞赏。无论是画面上从烟斗里冒出一丝袅袅升腾的轻烟,还是处在饥寒交迫中的灾民的照片上飘扬起的细微雪花,都在努力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弥补历史资料表达的某种局限性。纪录片的片头更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不仅运用现代的影像技术让静态的主体画面增加一定的动感和相关的声音,还重点表现了主体形象的木刻造型。黑白两色的木刻,不仅具有历史感,而且使抗日将士的主体形象显得有棱有角,给人以十分英气而庄严的感觉。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鲁迅先生所倡导的木刻画,似乎特别适合并且能够非常传神地刻画出当时的中国社会生活,因此在延安地区也就自然而然获得了很好的提倡与传播。诸如这种看似很不经意,其实用心良苦的艺术表达的选择,对于一个总共只有4个人的创作团队来说,更是令人钦佩赞叹的。

5集纪录片《抗战组歌》所选择记录、拍摄的《大刀进行曲》、《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和《游击队之歌》,其作者身份各异,他们来自祖国各地,虽然工作生活环境非常艰苦甚至极其险恶,但是他们都因为自身强烈的抗日情怀而成就了中华民族音乐历史上的不朽之作。这也许不是5集纪录片《抗战组歌》所表达的主体内容,但是其客观上造就了这样的传播效果。纪录片的这种艺术表达及传播效果,不仅让我们更好地记住了他们,并且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学习这些音乐家的生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而努力前行,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倪祥保单位:苏州大学;王宁为苏州大学博士生/责编:倪啸)

 

探寻我国电视节目传播传统文化之道

电视剧《琅琊榜》中背景音乐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明星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的艺术分析

美版《甄嬛传》“入乡随俗”式叙事之管窥

电视剧《乱世书香》近日登陆湖北、山西卫视

公交移动电视广告运营策略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