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近些年来的抗战剧也出现一些问题,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倾向,这无疑是对真实抗战历史的不尊重,是对严肃历史的解构,甚至恶搞。不少抗战剧将残酷的战争进行了游戏化的处理,把严肃的抗战变成了玩闹的把戏。这些行为除了一时的搞笑外,鲜有价值。还有些抗战剧被拍成了所谓的“奇幻片”和“科幻剧”了,主人公个个身怀绝技,能够“以一当百”、“飞刀敌炮火”、“徒手撕鬼子”,“雷人”剧情一拨接一拨,令观众大跌眼镜。由此,所谓的纪念和反思就被一种游戏狂欢所掩盖,电视剧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就在娱乐中被大大消解了。这种倾向,不仅是对作为文艺作品的电视剧创作规律的违背,更是对广大观众智商的嘲弄。然而,这样的情况在最近取得了好转。
近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间连续播出了3部抗战题材电视剧《东北抗日联军》、《太行山上》、《黄河在咆哮》,引发了观众强烈反响。尤其是《东北抗日联军》,被赞为一部严谨的、大气磅礴的史诗巨制,且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播出。这些抗战剧与之前播出的电视剧相比,最大特征在于:其美学的唯一立足点是现实。该剧导演李文岐谈到创作过程的时候一再强调,对英雄要怀有敬畏之情,与英雄相关的情节,若不能经过史实的检验,不真实、不严谨、戏说,就是对英雄的大不敬。由此可见,美学立足点是现实对于抗战剧而言,除了是应有的美学追求外,还有一种是非善恶的选择和判断,是对电视艺术工作者良心的考验。
一、昨天没有妥协,今天没有忘记
近些年来,抗战剧生产在数量上达到高峰,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剧集出现违背史实的状况,比如抗战神剧。而且,还有一种远离现实的创作在走着擦边球的道路,即虚构一个英雄、虚构一个故事、虚构一个敌人。尽管其是按照正确的历史观在谱写剧情,但却总有一种神剧的味道在其中,可又不够“神”。这样的剧集虽然没有被命名为神剧,但其本质上却没有把美学的立足点设定在现实,而是设定在虚构。这样的戏虽有教育意义,但却失去了更深远的东西。可以说,电视剧《东北抗日联军》的出现犹如当时东北抗联的出现一样,向当今观众表示:抗战剧与当年抗联一样,我们的每一棵草都仍然在真实地抗争着,昨天没有妥协,今天没有忘记。
二、抗战剧没有娱乐照样好看
这就是现实的力量!抗战剧没有娱乐照样好看。抗战剧只有依靠现实,才是真正的抗战剧。过度娱乐化不过是回避现实、装饰空洞的技巧而已,在抗战老兵眼里只能是贻笑大方,在二战相关国家的观众看来,其不过是关公战秦琼的笑话。据网友反映,有二战相关国家的网友特别希望我国观众带抗战神剧给他们“观赏”。抗战剧娱乐化和过度娱乐化现象绝不是国内才会关注,一个国家如何面对自己的历史,在任何相关国家都会引起关注。可以说,抗战剧是我国“文化版图”重要战略性资源,甚至是保卫我“文化版图”的武器。抗战剧不仅属于我国,更是属于全世界。《东北抗日联军》深度刻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早爆发的和抗战最持久的史实,其刻画手法不是小说式,也不是新闻式,而是散文诗式的。
三、历史根据的散文诗填补抗战剧空白
该剧与其他抗战剧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其是以全景式、立体式和散文诗一般去展示众多东北抗联英雄14年对敌斗争的历史画卷。许多历史上存在过的英雄人物,如周保中、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冯仲云等相继在不同的支线中出现。在以往东北抗联题材中,这些英雄人物往往是单独出现,很难展现出东北抗联的全貌。比如:1950年版电影《赵一曼》。但是,由于东北抗联史实过于复杂,支线繁多,因此东北抗联题材在抗战剧领域里出现频率不高,而本剧的出现填补了抗战剧领域的一大空白地带,实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借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伟国的观点:历史根据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第一要务,没有历史就没有历史真实,就没有重大历史革命题材的电视剧。
四、坚持现实创作是捍卫胜利果实的唯一方式
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就要“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而坚持现实创作是坚持正确二战历史观,让二战历史可以说话,捍卫我们胜利果实的唯一方式。《东北抗日联军》做到了。比如: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抗日联军,身处没有后方支援、粮弹两无,又与中共中央联络中断的情况下,以草根树皮为食,以林海雪原为家、以日寇之衣为衣、以日寇之枪为枪而抗战,纵横驰骋,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波澜壮阔、地域特色浓郁独特的故事。在1931年至1945年的14年里,东北抗联击毙日伪军十余万人,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牵制住数十万日军精锐部队不能南下,有利地支援了全国抗战。这些胜利果实,岂是“裤裆藏雷”“手撕鬼子”这类抗战神剧可以表述的。《东北抗日联军》人物众多,场面恢弘,纵横交错,情节复杂⋯⋯这些现实创作足见该剧编导的非凡功力。
五、扎根东北抗战史实是现实美学的立足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东北抗日联军》的创作来看,我们明白了这部电视剧之所以收视和口碑双丰收,是因为其让观众领略到“扎根”的魅力。抗日剧如果想获得观众真正的认同和好评,必须要扎根东北抗战史实。如果说现实是抗战剧美学的唯一立足点,那么扎根东北抗战史实就是抗战剧美学唯一立足点。只有坚持尊重历史、尊重生活,才能拍出受人民喜爱又历久弥新的精品。我们需警惕:目前部分二战相关国家的一些打着反战旗号拍摄的影视剧,实际上是在模糊侵略战争的是非观,假装在探讨人性,却忽略了人性深处的大善和大恶。《东北抗日联军》在这个问题上的是非曲直把握得很清楚,这是基于其美学的立足点—现实,而现实的立足点则是扎根东北抗战史实。
除此以外,《东北抗日联军》还有特殊之处。该剧播出后,绝大部分东北抗联家属和后代对该剧的全景式、立体式散文诗一般的记录表示满意,并且与主创互动和座谈,衍生出许多纪念与教育下一代的系列活动。
比如:杨靖宇的孙子马继志对剧中杨靖宇的形象非常认可,他说:“这是到目前为止,描写我爷爷的影视剧中最好的一部片子,我们全家都在看,乡亲们也都在看。王洛勇这个演员真好,戏越往后看越好,特别在壮烈牺牲那个情景的表演,太像我爷爷了。赵尚志的甥孙(赵尚英的儿子)与剧中赵尚志的扮演者成泰燊同龄,也在追看这部剧,他给成泰燊发短信说:“感谢你将赵尚志在屏幕上展现给全国观众,我的家人都说你演得到位,深表感谢”。李兆麟的孙子李海滨特意找到李文岐导演说:“我们全家每天都在看,而且还建立了微信群,讨论剧情进展,讨论与爷爷李兆麟相关的细节。”家属与主创的立体式互动,在中国电视剧史上极度罕见,这是戏剧文化的外延与发酵—这是戏剧美学在史诗剧类的实践中起到了良好作用。
《东北抗日联军》也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融合的成功之作。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张抗抗看了《东北抗日联军》后,专门发短信给李文岐说:“整部作品惨烈悲壮,虽‘主旋律’却极其真实,英雄气概的心血之作,比那些‘抗日神剧’强百倍,也是你最好、最成熟的作品。这部作品大气磅礴,但细节又都一一处理得讲究。这几年的辛苦付出,值!”
《东北抗日联军》与之前的抗战剧相比,创作难度更大。因为之前的抗战剧创作很容易找到突破点,比如人物形象丰满鲜活,反派人物更加所谓“人性化”等。然而,《东北抗日联军》创作难度在于烈士家属、鲜活材料等都一应俱全,同时还要满足基本形式美感,完成复杂表述。因此,抗战剧从这个角度说,理应成为一个要花大力气研究的项目课题。
(作者单位: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责编: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