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战叙事模式中的美学交融与突破
1.写实手法的运用
《东北抗日联军》的叙事亮点在于其纪实性手法的运用。它既注重叙述的真实性,又保证了情节的流畅性,且在观众了解抗战史实需求的基础上,使其获得了独特的审美体验。该剧将叙事与纪录相结合,在尊重历史的条件下,无论是在人物塑 造、情节设置,还是战争场景甚至军装武器等方面都尽可能地呈现与还原了历史。在人物塑造方面,抗日英雄赵尚志由演员成泰燊出演。相较于以往出演温文儒雅的荧屏形象,这次成泰燊扮演的赵尚志却是一个杀伐果决、刚正不阿的硬汉。历史上的赵尚志并非是一介莽夫,他出身于黄埔军校,是文武双全的高级将才。成泰燊在塑造赵尚志这个人物时,着重表现了其大胆强悍、有勇有谋的一面。此外,成泰燊还擅长挖掘人物的内心,将赵尚志两次被开除党籍的痛苦演绎得淋漓尽致。在情节设置方面,为了满足人们期待真实、了解真相的心理诉求,除一些必要的虚构和艺术加工外,《东北抗日联军》尽量做到了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真相。从杨靖宇、赵尚志受命到东北组织抗日,再到杨、赵二人组织东北游击队与日军展开正面较量,直到后来杨、赵二人壮烈牺牲,剧中的人物、情节大都来源于历史史实。
2.多元化的叙事角度
《东北抗日联军》的叙事风格是多元而丰富的,虽然全剧多在描写大场面的战争状况,但其中不乏对家国亲情、民族仇恨的刻画。导演希望用这种多元化的叙事角度来展现战争时期的人间百态、民族世情。剧中刻画的爱国青年章竟洲,本是一位世家公子,却在大婚当日赶赴南京为国请愿,他的妹妹章竟洋更是巾帼不让须眉,誓死留在东北参与抗战,并且由此影响了另一位青年徐少飞。这样的剧情安排既彰显了“在战火中成长”的主题,也丰富了叙事的角度,可谓是抗战叙事模式中多元化叙事的典范。此外,该剧对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这三位英雄人物的刻画并未单纯地停留在描绘他们抗战的艰难和抗日的勇敢上,而是细腻生动地再现了他们身为平凡人物的生活,尤其是儿女情长。这不仅增加了作品的可视性,也开创了另一种叙事风格。
3.美学文化的交融
在电视剧的叙事美学中,通常运用对比、暗喻等形式,音乐、镜头等手段,突出情感与人性这一永恒的主题。《东北抗日联军》之所以受欢迎,与该剧有着较高的艺术水准与艺术素养是分不开的。首先剧中的情节架构和人物设定既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又在后天对其进行了艺术加工。剧中的某些情节设定十分巧妙,主人公多次从虎口脱险,九死一生。例如,赵尚志就曾两次 被汉奸周江用手枪瞄准而不知;谢文东在遭遇伏击的前一刻,却被路过的游击队救了下来。该剧在台词对白上也讲究精益求精,常常借助诗意的台词彰显出主人公内心复杂的心理活动,从而有层次地塑造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立体饱满的英雄形象。另外,剧中画面色彩的运用也十分恰当,使全剧整体看来色彩调和、意蕴悠远。
在叙事美学上,该剧的最大表征是青年们“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剧中的爱国青年们经过一次次的战斗,将自己的命运和抗联的斗争紧紧结合在一起,他们在民族存亡的斗争中逐渐觉醒、不断奋斗、最终成长。他们不仅得到了磨练,甚至为抗战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该剧最后,章竟洋壮烈牺牲在战场上,特派员思平和学生徐少飞死于和叛徒的搏斗,而章竟洲则被日军抓去 做“活体实验”,最终凭借惊人的意志力活了下来,迎来了抗战胜利。这样的形象塑造有利于为当代青年做一个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不仅如此,该剧的叙事美学还体现在正反形象的审美对比中。剧中,抗日青年章竟洲的父亲是哈尔滨首富,他受到儿女的影响,也积极参与了抗日,他在提供给日军的棉花中掺上白磷,最终使棉花燃烧殆尽。章父身上表现出来的可歌可泣的民族气节与奸商徐津梁的卑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剧本创作中抗战历史的真实还原
中国抗日战争的惨烈、规模的宏大,对于中国人民的意义不输于任何一场近现代战争。而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战争史同红军长征史一样,是我党我军历史上最伟大的战斗。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推出《东北抗日联军》这部原生态的抗战剧,不仅有着独特的历史纪念意义,更彰显了华夏子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和信心。
《东北抗日联军》剧组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这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曾邀请了43位权威党史专家、抗联史专家、军史学专家、文艺评论家等对剧本进行反复的研磨打造,力图最大力度地挖掘出最真实、最鲜活的人物形象。而导演李文岐和编剧刘 彦武为了忠于抗战史实,更是废寝忘食地钻研剧本、虚心向专家求教,试图最大程度地再现历史风云、重铸军魂。
该剧采用全景式的方式全方位展示了“抗联”的生活战斗全貌,从“9·18事变”开篇到“8·15”光复,作品采取以点带面的手法,着力刻画了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等一批抗日英雄。全剧情节设计巧妙、故事详略得当,长达14年的历史跨度,却没有忽略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八女投江”、“十二烈士山”、“远征”等都一一在剧中重现,颇为难得。而且,为了追求真实,主创们更是不辞辛苦地顶风雪、冒严寒、钻深山、下冰河,沿着“抗联”留下的足迹踏遍了白山黑水。
三、东北文化意蕴下的英雄回忆与再生
《东北抗日联军》对“史”的刻画,并非仅限于还原历史真实面貌,而是对当年的史实重新进行了艺术加工,进而注入了新的内涵。因该剧的故事发生在中国东北,所以自然而然在剧中表现了中国东北独特的地域文化,宣扬了一种英勇顽强的“东北精神”。
1.东北人的英勇与顽强
大婚当日奔赴国难的豪门公子,在抗战中英勇牺牲的大家小姐,为了抗日不惜与父亲反目的“纨绔子弟”,明辨是非、重情重义的“土匪 头子”⋯⋯与以往抗战剧孤胆英雄模式的剧情不同,《东北抗日联军》塑造了一批色彩鲜明的英雄群像,更贴近东北大地各界人士纷纷奋起抗日的史实,彰显出东北人民的英勇与顽强。主人公赵尚志在该剧伊始,就在大牢里发誓只要活着一天,就要杀一天鬼子。后来他越狱成功,受命来到东北领导抗日。在半生的征战生涯中,他的经历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无论是部队的组建,还是与巡视员的斗争,以及营救不听劝告执意前行的队友,他都有着清晰明确的是非观,是一个典型的刚直不阿的军队首领,在他的身上时刻体现着英勇顽强的“东北精神”。
2.东北的“土匪”文化
东北沦陷后,伪满洲国的建立使得许多列强的思想纷纷渗透进东北,所以当时的东北文化除了本地文化外,还有许多外来文化,例如西洋的基督教文化以及日本的东洋文化。而这些文化大多因为“入境不久”,还未被广泛流传,因此东北当地的“土匪文化”大行其道。《东北抗日联军》中描写了谢文东等一些人由土匪转投共产党的故事,而巴彦游击队、磐石游击队中的许多杰出人物也都出身土匪。究其原因,是因为东北地域辽阔、气候寒冷,百姓们度日维艰,所以许多血性汉子被逼无奈只好落草为寇,于是“打家劫舍、劫富济贫”成为了东北土匪的代名词。剧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在日军大肆抓捕共产党期间,罗主任让赵一曼和章竟洋去巴彦游击队暂避风头,游击队的队员们特意为赵一曼准备了一个欢迎酒席,而赵一曼却因为受不了游击队屋子里的味道,一个人默默地走出来。这个情节就生动地表现了游击队战士们身上的草莽习气。这些都足以显示出东北大地“土匪文化”的印迹。此外,剧中还展现了有着东北文化代表之称的肇东国画、海伦剪纸和庆安版画,这些都让该剧成为一部有着浓厚地域特色的抗战剧。
《东北抗日联军》中饱含着对东北父老乡亲、前辈英烈的崇敬之情,它通过历史与艺术的结合再现了那段峥嵘岁月,是当下抗战剧的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