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新经济导刊

健康中国

作者:文\/姜疆
在庞大的立体化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中,不同的健康管理服务主体发挥着各自重要的作用,而IT公司在其中也必然大有可为

“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在8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民族复兴、增进人民福祉的高度,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是目标。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

显然,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是未来健康服务的大势所趋。国家大力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这个大环境,对于传统健康管理服务部门和新兴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和企业来说,意味着良好前景与巨大商机。

目前,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中心,以健康管理服务为核心,以其他健康管理服务主题为支撑和补充的立体化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正逐步形成。在这一庞大的体系中,不同的健康管理服务主体发挥着各自重要的作用。而IT公司在其中也必然大有可为。

健康管理:建设健康中国的主要基石

当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以控制医疗支出、促进生命质量为主要目标的健康服务,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和公众的共识和选择。而健康服务业正在成为继IT产业后,新兴、快速发展和成长的产业。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波尔泽在其专著《财富第五波》中,将健康产业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

健康服务业不是单一的产业,而是包括所有与健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产业体系。国务院2013年发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健康服务业所涵盖的三大领域:一是医疗服务;二是健康管理与促进,包括健康体检、咨询管理、体质测定、体育健身、医疗保健旅游以及中医医疗保健、健康养老等多样化健康服务;三是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

当前,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正在从传统的疾病治疗,转向更加重视预防和保健、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家对健康咨询、健康体检、体育健身、养生美容以及健康养老等新兴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都在快速增加。巨大的健康管理消费增长动力,促进着健康管理逐步成为我国经济中最为重要的“朝阳产业”。未来五年,我国健康管理服务市场规模将加速增长,有望从2015年的1069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177.6亿元。另一方面,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群仅占5%,疾病人群占20%,而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则占75%。而在中国,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均期望寿命在不断延长,以及随之而来的人口的老龄化、健康长寿意识的上升,使疾病谱发生转变,非慢性传染性疾病是现在和往后,我国面临的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糖尿病两种主要慢性疾病的患病人数均已过亿,并且,处于患病前期的亚健康人群数量更是大得惊人。

这些问题都需要健康管理来解决,健康管理能有效地控制危险因素,减缓慢性疾病的发展速度。因此,目前我国对全民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十分迫切。 在8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对“建设健康中国”的部署中,习近平指出,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才能使健康服务完整连贯,惠及全民。而健康管理将会是“建设健康中国”的主要内容,成为“建设健康中国”主要基石。

眼下,我国享受科学、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万分之二,与很多国家的发展水平相却深远。在美国,83%的居民都能够在健康管理公司或企业接受完善的健康管理服务。

不过,在健康管理市场巨大增长动力的推动下,在国家对医疗体制的改革、政府对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健康行业的支持和鼓励下,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健康管理的发展正进入新的拐点期,健康管理产业愈来愈成为投资机构竞逐的重点领域。

现在,我国大陆地区仅有为数不多的健康管理机构,大部分为医院及体检中心的附属部门,这些机构同时存在独立运营与融合兼并两种趋势。而健康管理的具体业务目前侧重于个性化咨询服务、健康体检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保健品开发等,正在加快发展的还包括私人医疗服务、健康检测评估服务、健康风险评估服务、中医养生“治未病”服务,以及健康管理平台建设等等,整体来说,距离完整意义上的健康管理服务,还有很多内容有待丰富。

有关研究预计,未来五年,我国健康管理服务市场规模将加速增长,有望从2015年的1069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177.6亿元,年增长率也或从2015年的11.34%增长到2020年的14.82%),增长势头颇为迅猛。我国健康管理市场将形成全球引人注目的一个兆亿价值的市场。

健康管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仅靠公共服务远远不够

作为健康管理体系的中心,社区的健康管理服务目前主要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几乎很少涉及规范的健康指导计划制定、定期回访、长期追踪等后续服务。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新政积极鼓励社区发展家庭医生服务。近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推进在不断加快脚步。

在家庭医生服务的先行试点城市,由全科医生、预防保健人员和社区护士至少三人组成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作为家庭医生服务的提供者,社区居民与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签订协议,确立服务关系后,居民可随时咨询,也无需交费,其他挂号及开药等环节收费与一般就诊时一样。通常契约为一年一签,如有特殊情况也可不续签或转签。经过固定医生和护士长期诊疗随访,以及除疾病本身外个人健康管理方案的“私人订制”,医生与患者间的关系逐渐熟如故友,甚至签约医生就是居民的免费健康养生顾问。

尽管家庭医生与居民间的信任初见端倪,但仍需直面基层资源不足的问题。以北京市为例,2105年底共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团队3500余个,但与2170万常住居民人口服务需求比较,仍缺少近2万名医务人员。

2013年以来,作为对《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响应,许多省市亦要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置健康管理中心,开展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现在,有许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了一系列健康管理服务产品,针对服务对象的个体特质、需求特点、经济条件,通过信息收集、状况评估、干预及效果检测,组合开发出相应的健康管理服务产品,同时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此不断地改良产品,并通过免费组织高水平健康讲座,促进健康管理服务的推广,及时发现居民早期病变,通过采取针对性的健康促进与干预,逐步降低疾病风险。

当然,仅仅依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未来,根据不同年龄、职业、收入、文化程度等特征的人群健康需求建立立体化的康服务体系,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健康管理服务,还需要其他健康管理服务供给主体参与,如大型综合性医院、商业健康管理机构、健康保险公司,以及健康相关IT企业等。

从体检到健康管理有多远?

构建立体化健康管理体系,医院是重要支撑,医院是健康管理服务的重要供给主体。目前,我国大陆地区为数不多的健康管理机构,大部分为医院及体检中心的附属部门。

医院实施健康管理服务有着巨大的优势:设备先进齐全、多学科专家资源丰富、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较高,可以针对不同需求人群提供适宜的健康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先进完善,拥有涵盖住院和门诊病人的详细资料,可以精确定位健康管理服务需求人群及需求内容;有条件为健康管理客户提供就医绿色通道,可以为健康管理一条龙服务提供良好的保证。

特别是,医院在多年的医疗卫生活动中,往往形成了较高的品牌影响力,拥有稳定、庞大的客户群,因而发展健康管理服务较容易赢得社会及客户的认可与信赖,使医院原医疗服务的客户群及潜在客户群成为健康管理服务的客户群。

尽管家庭医生与居民间的信任初见端倪,但仍需直面基层资源不足的问题。以北京市为例,2105年底共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团队3500余个,但与2170万常住居民人口服务需求比较,仍缺少近2万名医务人员。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或体检科是开展健康管理服务的最好抓手,不过目前仍然主要是进行健康信息采集,即开展体检工作,而后续健康管理服务如健康风险评估、健康干预等服务虽然有,但占比很少甚至没有。

目前的体检是医院诊断的延伸,并非全新业态,属于过渡性业态。对此,有关学者解释说,现在健康管理的概念被提出了,体检这条腿已由医院迈出,那么将来就应迈向健康管理的彼岸上。

可是,医院医护人员的服务对象更多的是疑难病、危重病患者,健康、亚健康人群很少,长期形成的传统医疗服务观念根深蒂固,对健康、亚健康检测技术与干预手段不易接受,难以在短期内树立健康管理理念。另一方面,医院患者多,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讲,确实也是不争的事实。实现迈向健康管理的彼岸这一目标难度大,而一些健康体检机构未来做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较大。

相比公立医院体检中心硬件、软件医疗资源过硬,监督管理功能相对完善,但服务方面有所欠缺。民营健康体检机构服务却比较周到、人性化,且就诊舒适度较高,然而医生资质及后期培训等方面却相对逊色。

目前的健康体检机构,只号称为健康管理机构,但尚不具备这方面能力,当然,他们具备向此方向发展的条件。健康管理中干预手段的跟进是体检机构今后需要完善的关键。

未来,伴随着健康管理的大发展,特别是健康中国的建设,现有健康体检机构中,部分发展健康、实力较强的机构会占领制高点,转变为健康管理机构;而有一部分将会被淘汰;还有一部分则将作为医疗机构的补充。

可见,并非所有健康体检机构都能到达健康管理的彼岸,要到达健康管理的彼岸,首先需有健康管理的正确经营理念,即不只是对已经发生的疾病检出及进一步送去医院治疗,而是能对民众的健康状况作出科学正确的评估,如发现健康风险、评估亚健康状况程度等。另外,还应给予干预手段,告诉公众如何降低风险,以及如何逆转亚健康状态,阻止其向疾病方向发展。

新业态:

健康资产管理与康保模式

目前,我国全民医保计划仅是正对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对于处于亚健康和临界高危状态的人群,尚不能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在医疗保险管理中引入健康管理的理念,将基本医疗与预防保健相结合,引导健康和亚健康人群将个人账户内积累的资金用于健康管理,既有利于减轻医保基金的压力,又有利于实现人人健康的目标。

不过,健康维护又需要专业的、有医疗背景的机构,这就出现了有医疗背景的第三方健康管理组织。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医疗保险机构和医疗集团合作提供健康管理相关服务,突出了健康预防和健康维护的重要性,提倡早发现和早治疗,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同时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如今,我国的许多社区也开始与保险公司展开相关的合作。社区居民购买了健康保险产品后,健康保险公司作为其代理人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购买健康管理服务,委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购买者信息,并提供长期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

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浦东一家社区卫生中心合作实施“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服务,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保险公司与客户签订“全科医生家庭服务知情同意书”,为客户指定医生和公司服务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保险公司联合为客户进行健康体检,收集健康信息并进行健康评估,为客户建立健康档案,提供营养膳食、运动健身等健康计划,分健康体和非健康体(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进行相应的预防控制路径管理,根据系统中防空路径单的要求和提示,定期对客户进行随访、健康教育、短信提醒、电话提醒客户按时到医院进行随检和配药。

现在,还有一类采用会员制方式的健康资产管理模式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机构。实施这种模式的健康管理公司引导客户购买不同层次的健康管理服务,在全国有与其合作的医疗机构,形成医疗健康服务系统,以会员制的方式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北京环球医疗救援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环球保健”健康资产管理服务体系。

这一体系由三大子系统构成:健康资产评估与计划管理系统、健康资产干预管理系统、健康资产维护与保障管理系统。会员根据缴费水平享受不同层次的服务,最高层次能享受3大系统的服务。假如检测到身体和心理等相关系统的异常及各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后,通过该系统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干预,达到早期发现疾病、预防疾病的发生、治疗疾病、延缓疾病进展及并发症的出现的目的。

IT推动健康管理大发展

健康管理服务与其他服务有一个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依赖度极高。健康管理服务的出现将为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开拓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同时,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将直接影响健康管理的服务模式、服务品质、服务效率、服务成本以及服务规模。

去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着眼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提出从“互联网+创新创业”、“互联网+协同制造”、“互联网+益民服务”、“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十一个方面,加快互联网与相关行业的跨界融合,促进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在健康服务方面,《意见》提出:支持智能健康产品创新和应用,推广全面量化健康生活新方式。鼓励健康服务机构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公共信息平台,提供长期跟踪、预测预警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发展第三方在线健康市场调查、咨询评价、预防管理等应用服务,提升规范化和专业化运营水平。

IT公司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和专业化的远程监护设备,依托合作医院和相关机构的知名医疗专家和专业健康顾问团队,建立开放式的健康管理服务平台,为个人提供科学、系统、全方位的健康管理与服务。

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有几种类型:健康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健康管理信息系统、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健康管理软件APP开发、健康管理穿戴式设备开发,以及协同管理系统和智能知识库等为健康管理服务的提供数字化健康管理平台和网络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

美国的一些IT公司,如谷歌、微软,都开发了数字化健康管理平台。微软把家庭用的终端检测仪,比如血糖仪、血压仪等与网络进行连接,系统自动传输监测数据到中央数据库,平台关注的不仅仅是个人数据值的变化和异常,更关注一组数据的状态和变化,从而了解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发展趋势,并及时反馈给管理对象,帮助管理对象改善健康行为,维持健康状态。

IT公司等主体参与健康管理,能够发挥其信息网络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专业的远程监护设备、医疗设备产品与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不仅有利于提高健康管理的能力,也有利于推动企业进一步根据居民需求,开发适宜的产品和服务,使健康管理的发展紧密围绕居民需求的变化,提供人性化、高效的个管理服务。

方正集团发挥与北京大学合作的优势,依托北京大学医学部,通过自建、并购和托管等方式,形成自己的医疗网络,建立健康管理中心,为目标人群提供健康管家和动态健康风险档案管理,具体包括疾病评估、健康体检、绿色就医、物理治疗、营养保健、运动健身、心理咨询等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

上海金仕达卫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优生优育健康服务平台基于移动物联网技术,以数据的采集、交换、分发、整合、挖掘分析等为核心,为孕妇提供风险预警提醒、保健咨询、健康宣传教育、预约诊疗等服务,是基于物联网的优生优育健康服务示范工程。

当前,用户接入移动互联网的方式主要有两类,一是使用PC上网,二是使用智能手机上网。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率的提高和4G网络、WiFi热点覆盖的不断完善,手机上网用户不断增加。上网终端形式的逐步改变,也快速地影响到了健康管理领域产品和服务的形态,目前越来越多的健康管理应用逐渐以APP的形式提供给用户。

爱康集团创建了个性化体检PC端到移动端APP的升级——爱康体检宝1.0,意在破除“过度医疗”。朝阳医院体检中心也推出了微信公众号的理念,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进行体检前线上预约、体检后体检报告推送,以及进行慢病管理、科普教育等宣传,如何时复查、如何控制体重等。

 

供给侧改革 企业如何参与

健康中国

医养融合新浪潮

互联网保险:成长的烦恼

互联网时代创新价值链

“互联网+”如何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