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范荣
2014年,是金融街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一年。聚焦一线,拓展发展空间,金融街形成了以京、津为核心的华北片区;以上海为核心的华东片区;以广、深为核心的华南片区以及以成、渝为核心的西南片区。在国内的全面布局,让金融街正式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不了解的人以为,金融街是一夜崛起,而实际上,金融街的实力积累却离不开背后为它积攒口碑的设计师、工程师们。舒适节能的优越设计,地产开发与产业打造并重的运营模式,是让金融街控股连续九年荣获中国蓝筹地产企业荣誉称号的资本。身为金融街的设计师,自有其必须要承受的压力和付出,但同时也能收获到非凡的荣誉和行业地位。近日,笔者专访了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荆利军,了解他与金融街在项目设计与运行上的理念与优势。
建筑质量与开发模式兼顾
金融街作为中国商务地产领导者,其很多项目在全国一线城市都成为了商务地标建筑。个中原因,除了作为“面子工程”,缔造的“中国华尔街”开发模式外,金融街的设计团队对于里子问题,包括电力电气领域在内的节能设计的严谨态度,也成为金融街这些年来稳步提升的重要基础。
作为金融街电气设计的把控者,不仅需要本人拥有出色的设计能力,也要分出足够的时间在工作上。十余年来,荆利军坚守于此,功不可没。
这些年来,荆利军携手金融街的团队打造了多项节能环保和建筑安全领域的标杆项目,单是帝都城内,围绕着金融街(该项目已成为地标)附近,就有三、四个项目,其典范的地位至今仍未被动摇,时至今日仍以真实的节能数据让众人信服。
根据建筑的使用及维护数据来看,荆利军运用了多项由他本人研发的专利技术,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同时应用在工程中,不仅为公司节省1.32亿元的资金,还能每年为客户节约大量的电力资源和运维人员成本,初步统计将达0.5亿元。而这并不是最惊艳的项目,其中,为某银行设计的危改项目,因设计精妙,收效显著,得到了业界各大权威奖项的认可,接连收获了结构长城杯金质奖工程、建筑长城杯金质奖工程、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大奖等多项行业内的权威奖项。
自那时起,荆利军接受了不少媒体的采访,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关于电气设计方面的个人经验,如今他已经可以不假思索的回答这个问题。荆利军的电气设计模式从来没有变过,就是在确定了整体的、大的系统方案之后,会尽量多的留有改动的余地,配合供电系统,配合建筑实际应用,满足功能和规模上的任何变动需求,同时调整出最节能舒适的设计。这些年的应用实践过来,这种模式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可见一斑,确是值得在业界广泛宣传与推广的。
人性化与节能化兼顾
除了在电气施工系统上的技术研发和项目中的应用设计,私下里,荆利军在电气设计理论研究上也有很深的见地。荆利军曾在行业内的专业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为时下电气设计中的一些根深蒂固的顽疾找到了相对可行的解决方案。
不过,虽然荆利军的设计风格是以节能环保而闻名,但详读他的论文会发现,荆利军所遵循的首要设计原则,却是人性化的理念。从事建筑电气设计这些年,荆利军亲历了现代建筑逐渐向“纵深”发展的全部过程,面对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复杂的电气功能要求,如何确保人们的居住安全成了荆利军最为重视的问题。为此,荆利军针对高层建筑电气的消防设计展开了深入研究,从根本上保障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荆利军经过反复试验,针对所使用的钢管执行绝缘保护工作,并且利用暗敷形式,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意外状况的可能性。他还为高层建筑物内的每一个火灾报警系统设置了相应的检测漏电装置,一旦剩余漏电的电流出现大于进出线500mA、350mA的情况,检测漏电装置会自动将信息传递给消防控制中心的消防工作人员,使其迅速判断问题原因、尽早发现火灾隐患,从根本上避免火灾的发生。
如今,这种方案已经广泛应用于金融街的项目之中,显著的应用效果和零事故率的成绩,让其成为了金融街和荆利军的王牌和优势。然而,荆利军却并不把这些经验作为“商业机密”秘而不宣,而是将他的全部经验和技巧整理归纳成书,给同行晚辈借鉴思考,有所助益。
在他主编的多部著作中,收录了他对电气设计节能性、安全性及施工可行性的独到个人见解,首次将建筑电气节能化设计进行理论化表述,也让业界极为重视。有专家评价称:“电气节能设计理论化、规范化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其最具革命性的还并非这个理论本身,而是在所有现象、所有指标都标准化、量化之后,对后续发展的引导作用。将来某一日人们会从这些数据中挖掘新的意义,并为之做出其他更有意义更贴近生活的全新设计。单论这点,它的价值就是不可估量的。”
经验传播与知识汲取兼顾
节能设计所创造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多篇学术专著的出版与发行,让荆利军近年来往返于各大领奖台间。全国百佳电气工程师、中国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大赛一等奖、中国建筑行业优秀设计方案奖(电气工程)等专业大奖的攫取,为荆利军收获了不少荣誉和机会。经过仔细的权衡与考量,荆利军接受了多家行业内专业协会的诚挚邀请,出任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等重要职务。
以荆利军的性子,既然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他是断然不会为了增添履历而仅仅挂职的。于是在任职初期,他就组织了包括中国建筑电气未来与展望专家论坛在内的多个重要活动。在中国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发展高峰论坛上,他更是邀请到22位国内知名专家和110多家企业代表,就建筑电气领域的绿色环保、安全智能发展进行商讨,并结合管理系统的应用做了主旨演讲。
论坛上,荆利军首次公开阐述了关于谐波对建筑电气设计的影响研究,同时针对如何做好谐波治理的工作,提高电气设计的效率,满足建筑工程的需求,保障建筑电气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完整的应对方案,为维护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肃清了一个障碍。另外,论坛还为众多业界精英提供了智能化楼宇电气设计的交流平台,结合智能化楼宇的实际需求和具体条件,如何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积极优化电气接地系统设计,以胜任如闭路电视、办公自动化、保安监控、楼宇自动化、消防联动控制等系统的平稳运行,提高智能化楼宇电气接地系统的耐久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各家都发表了不同的观点。不同观点碰撞出的力量,将推动建筑电气智能化和节能环保、绿色安全技术的全面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这场论坛的成功举办,对于荆利军来说也是意义重大的。“不同的电气设计师,在设计的模式、设备的选择和施工的程序上都有很大区别,看上去很不可思议,但实际上都有其原因和可取之处,汲取不同的观念,对于打开设计思路和视角,具体解决项目中所遇到的实际难题有相当大的帮助。可能在外界看来,主持这场论坛我是最辛苦的一个,但我自己知道,我也是收获最大的那个。”
深入到行业之中,深入到建筑之中,深入到人们的实际需求中,荆利军徘徊于项目与论坛间,虽然忙碌,但他却感到不亦乐乎,不一而足。
以下为对话实录:
笔者:建筑电气设计领域,具体都有哪些工作?
荆利军:传统的建筑电气设计很简单,只包括供电和照明,但随着现代建筑愈发趋于多元化的风格,高度大、面积大、功能复杂作为其发展趋势,电气设计的内容也日趋复杂,项目繁多。如今我们以电压的高低为依据对设计内容作了区分,将供电、照明、防雷归类在强电,而其余部分,如电话、电视、消防和楼宇自控等内容统统归于弱电,每个建筑的这些用电设施都由我们电气设计师进行规划设计,保障大家的安全和使用需求。
笔者:您一直推崇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哪些问题?
荆利军:说到节能环保的设计,我要特别强调一点,就是人性化的设计原则。无论怎样的电气设计,它的首要目标都是要满足其功能性。作为建筑电气设计,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照明环境、安全的消防系统、充分的供电额度,并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一定的余地,这些是节能化的前提。在满足这些条件的基础上,我们再根据实际环境做出节能化设计。另外还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消耗,不当的操作,错误的施工顺序同样会造成很大的材料和资源浪费。只有包括施工在内的全过程资源最优化配置,才算是真正的节能环保设计。
笔者:您和金融街的团队完成了多项出色的项目,不少都受到了业内权威大奖的垂青。在您心中,您最看重的是哪个项目?
荆利军:一个为某银行进行的大型危改项目的设计效果让我很满意。那个项目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借鉴中国仿古式结构,在电气工程设计和施工方面的难度很大。但我们经过多次的现场勘查,改造讨论,最后使用了三个集成节能、安全、环保的管理系统,用最少的施工作业完成了这次改造,并且满足了项目高安全性、高节能性、高信息化的要求。就好像为一个高难度的数学题找到了一个最简单的算法,成就感翻倍。而且这个项目在业界也备受好评,获得了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结构长城杯金质奖工程和建筑长城杯金质奖工程等多项荣誉。这种认可让人觉得过程中的所有辛苦都值得了。
笔者:您在多家行业内专业协会担任重要职务,同时又发表了多部论文和著作,还要兼顾金融街的设计与管理工作,应该很忙碌吧?有出现过焦头烂额的状况吗?
荆利军:忙一定是很忙的,但焦头烂额倒也不至于,因为这几项工作都是相互关联的。我从实际的项目设计中得到历练和经验,稍加总结和深入研究,得出一些实用的或者有概括意义的结论,通过论文发表出去,给别人以借鉴参考。而我也需要不断地从设计学会等精英聚集的地方获取新的经验和理念,打开思路和角度,从而更好的为实际的项目设计服务。这就像是一个圆,缺了哪一块整个过程都不是完整的,只有同时进行,才能保持持续增进的状态。
笔者:您对自己和金融街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怎样的规划?对于建筑电气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走向,您有怎样的预测?
荆利军:未来的电气设计,智能化是一个趋势,就是告别传统的物理方式,完全由计算机构成控制系统,通过软硬件组态达到用户要求的系统控制管理功能。如今智能化的概念很热,几乎推动着各个领域的发展革新,如果电气设计领域同样能引入这个概念,用互联网自动化地控制高中低压配电及供电系统的协调连接,在满足用电需求的基础上最大化的节约能源消耗,那将会促进电气节能设计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我也会致力于这一方面的深入思考和研发,并将最新成果应用到金融街的设计之中,助力电气智能化逐渐完善,以至于遍布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真正放开对环境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