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武志军
2016,“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国正在铺开质量强国发展的新画卷。把“建设质量强国”作为重大政策写进我国五年规划,并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突出强调,这还是首次。
事实上,建设质量强国成为一项国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这一理念的体现。而这样的理念,已经成为国之共识。经济新常态下,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优势正在减弱,新的动力、新的优势亟待培育,质量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在发展思路上,要从过去的增量扩容向现在的提质增效转变;在发展动力上,要从过去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在发展方式上,要从过去的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所有的发展转变,都显示了质量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为落实好建设质量强国的重大国策,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建设质量强国。包括国家质检总局、工信部等在内的国务院各部门正积极行动。今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制定了《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计划(2016)》,力争通过为期一年的集中行动,使消费品、进出口商品、服务业、地理标志产品等重点领域产品、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7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发布《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推进质量强国战略的顶层设计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质量强国建设将加速推进,质量总体水平将明显提升,质量安全监管将更加有效,大力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和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着力推动重点领域质量水平提升。同样是在7月,工信部发布了2016年全国“质量标杆”名单……
这些行动释放出的质量信号,意义深远而重大。从中可以看出,做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强调质量的支撑作用,而质量强国建设也就成为质量工作的大逻辑。
可喜的是,在质量强国战略引领下,我国一批品牌企业在提升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质量强国奠定了深厚基础。
提品质创品牌:夯实强国之基
提升质量是《行动计划》的突出要求,质量品牌缺失是我国产业“大而不强”的显著软肋。尽管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仍然是一个品牌弱国。据相关数据显示,以每万亿美元GDP的全球500强品牌数量计算,2014年中国的数值为2.99,而日本为9.13,美国为10.45。
造成我国品牌弱势局面的直接原因是质量差距。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唐晓芬曾对国内外消费者做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感受主要是价格低、制造规模大,而在安全性、质量、可靠性、设计能力及社会责任等方面均呈负面认知。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消费品市场正在进行一场“品质革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趋势下,以华为为代表的品牌企业正在扛起中国制造的大旗。
“制造外包加口水营销”的方式一度让中国手机企业迷失了方向。随着智能手机市场从新兴普及市场向成熟换机市场快速转型,国产手机厂商在巨大的红海市场竞争压力下,在品牌宣传和市场炒作上可谓多点开花,甚至有企业高管不惜在发布会和微博上公开向竞争对手开打“口水战”,而在用户关注的产品质量上,则很少被提及。
但实际上,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能获得国际认可的关键,华为深谙此理。在华为手机检测实验室里,每天有超过1000台手机,24小时开机进行稳定性测试,除此之外还特意发展了1000个真实手机测试用户。华为目前定义的及格指标是0.0014,意思是一万个小时内,产品最多只能出现14次异常。以手机摄像头中要用的一个对焦马达为例,华为的要求是不仅要管理好摄像头的供应商,同时还要管理好马达和胶水的供应商。
华为荣耀总裁赵明曾表示:“任何一个环节到用户手里都有十倍的放大效应。荣耀倡导零缺陷的概念,每个环节从自己的角度不允许把缺陷留到下一个。
而销毁价值2000多万元的可能因高温存在高故障率手机的事情,更能够看出荣耀对待产品质量的态度。2015年5月一批荣耀手机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罕见的轮胎起火,导致集装箱内部分手机受到影响,虽然按生产检验标准不良率仅有1.4%,但荣耀为保证不让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出问题,决定全部销毁,最终总计销毁17307台,总价值近2000万元。华为荣耀业务部总裁赵明说:“尽管这给华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这在质量问题面前没有争议,这不是可以讨价还价的地方”。
娃哈哈晶钻水正式在全球上市抓人才重管理:塑造工匠精神
提品质最终要落实到人身上。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随后在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上,再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此次《行动计划》中提出,开展质量素养提升行动,塑造精益求精、追求质量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核心在于产业工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忠钦指出,我国拥有全球数量最大的劳动力人口,但劳动力素质潜力还有待挖掘。建设质量强国,工匠精神和质量硬件建设同等重要。技术人才是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德国和日本为何至今制造业占经济总量比例仍很大,就是因为他们拥有精良的制造团队。产业质量要升级,中国必须补上人力资源升级这一课。
根据《行动计划》,今年将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企业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和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春潮行动”。同时,加强质量教育与文化等软环境建设,支持高校自主设置质量品牌相关学科,广泛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创新活动。“再前沿的理念、再先进的技术,都离不开稳扎稳打,离不开对技术和质量的完美追求。”赵剑波说。林忠钦建议,企业应利用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心理激励等机制留住工人,打造高级技工培养晋升平台。
作为饮料行业龙头企业,娃哈哈除了做好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外,还十分注重让工匠精神得到不断传承。
娃哈哈去年推出的晶钻水,是纯净水的升级版。自1995年,娃哈哈率先在国内生产瓶装纯净水,被称为一场“饮水的革命”。全新上市的晶钻水,使用收腰设计更加符合人机工程学,还创新地在标签上印制了可刮开的个性化签名区,经过反复改进保证质量优、性能好,不仅贴合当下产品个性化消费的趋势,还倡导环保、节约的理念,提高了用户体验。娃哈哈一个个产品的背后,凝聚的都是娃哈哈人的工匠精神。
技师葛智亮是有着36年工作经验的老钳工,主要负责八宝线设备维修、生产线安装、设备装配等工作。有一次,他在某分公司出差发现一个报损的原价10多万元的凸轮。他觉得很可惜,用手摸了几遍凸轮的工作表面,认为这个备件还可以修复。于是通过维修、调试,使凸轮导轨表面粗糙度达到Ra0.1,让这一设备“起死为生”。若无几十年的手上功夫和经验,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集团公司全国各地八宝生产线出现维修疑难问题,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而葛师傅凭借多年累积的经验,通过“一看、二听、三摸”,总能精准、快速找到维修的办法。
“一种瓶身模加工夹持定位结构”,这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来自杭州技术能手吕民华之手。他在实践中设计这个专用工装,以普通车床代替加工中心,原本单件加工8个多小时加工的模具用普车2小时便能完成。每副模具节约加工成本1000多元,截止目前累计节约加工成本达300多万元。
从普通技工到技能大师,“杭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领衔人高金海是娃哈哈年轻人的励志典范。他负责的技术小组联合天津大学研发果奶自动装箱机器,在反复尝试和沟通之后,终于研发出了卧式果奶装箱机,操作工从原来的五六人减少到一人。这项发明既提高了效率,还保证装箱的严密性。现在这个装箱机已经推广到娃哈哈生产基地的上百条果奶生产线上。
高金海技能工作室的15个成员,都是公司的精兵强将。作为娃哈哈的“第一工匠”,高金海还要起到工匠精神的传承作用。在他的带领下,这些技能大咖们通过名师带徒、技术攻关、技术交流,为娃哈哈品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打出组合拳:实现强国之梦
为落实质量强国战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指出,围绕2016年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我们重点从提升消费品质量、出口商品质量、服务业质量和加强品牌建设四个方面予以推进,综合运用企业标准自我声明、监督抽查、执法打假、舆论宣传等手段,打出“组合拳”,为质量品牌提升提供支撑和服务。
在当前,质量竞争在国际竞争中越来越突出,唯有强化质量发展意识,不断提高质量,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实现强国梦。
支树平指出,近些年,国家质检总局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主要从质量普及教育、质量职业培训和质量人才培养三方面发力,促进提升全民质量意识和素养。在质量普及教育方面,每年组织开展“质量月”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宣传质量知识。大力推进全国中小学质量教育基地建设,已经建成国家级基地87个、省级基地359个、市级基地154个,打造了国家、省、市三级联动的质量教育网络。在质量职业培训方面,实施质量专业职业资格制度、首席质量官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加强企业管理者和一线工人的职业教育,弘扬工匠精神,引导以质取胜。目前,全国已培训了9500多名首席质量官。在质量人才培养方面,成功将质量管理工程、标准化工程等列入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作为独立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已有106所大学设立质量相关专业,武汉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还专门成立了质量研究院,设立了质量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点,为质量专业人才培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下一步,在继续做好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国家质检总局将重点从四个方面实施质量素质提升工程。一是研究制定《关于实施全员质量素质提升工程的指导意见》,建立质量素质提升的长效工作机制,推进质量素质教育的制度化。二是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推进质量相关专业硕士、博士学位设立,在此基础上推动将质量管理科学与工程纳入一级学科,更好地把质量教育融入现有国民教育体系。三是加快质量专业职业资格改革,完善首席质量官制度。四是深化对工匠精神研究,提出新时期我国培育工匠精神的对策建议。通过质量素质提升工程实施,带动提升全社会质量意识,进而为质量强国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上下同欲者胜,质量强国家强。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把质量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以质量强国建设为“十三五”筑基,我们就一定能够闯过历史关口,让中国经济浴火重生、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