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汽车纵横

交通部:必须提高新能源运营车辆的准入门槛

作者: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 蔡团结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 蔡团结

编者按: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正在从“试用”到“能用”过渡,离“好用”还有一段距离,而交通运输行业作为一块新能源汽车的“试验田”,蔡团结强调,下一步必须提高该领域新能源运营车辆的准入门槛,所选产品必须安全好用,提高市场集中度,共同扶植好产品、好企业。

交通运输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为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做出了突出贡献。因为交通行业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重点领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交通运输部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当作重要工作,明确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改善交通运输的载体,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包括制定具体的实施路线,明确的行动路线;以公交为载体,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配合财政部、工信部等部门调整优化一些运营车辆的补助政策,强化相关的技术支撑等,目前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到2015年年底,全国新能源公交车辆达到8.6万辆,同比增长136%,其中纯电动车3.6万辆,同比增长3.9%,全国共有纯电动出租车7000多辆,同比增长72%,增幅比较大。

交通运输行业目前只是新能源汽车的“试验田”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交通运输行业站在关键的位置,我们必须要往前行。在这个路口,交通运输行业是有奉献的。因为有很多产品不能适应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要,有很多厂家的服务不能满足交通运输行业企业的运营需要,当然也有很多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安全性能不能满足老百姓的安全出行需要,但是从国家的战略角度来说,交通运输行业在试验,作为一个试验田要为国家做贡献,为我们的行业做贡献。

当前也面临一些发展机遇。一是配套政策在逐步完善,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包括国务院出台的新能源汽车指导意见,包括车船税的优惠等等,包括我们联合财政部、工信部出台的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考核办法等等政策,为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的推广应用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二是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提供了更加强大的内生动力。节能减排、生态保护、污染控制、节约等,逐步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公交企业也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三是城市客运需求更加旺盛,为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客运领域的推广应用创造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初步规划,到“十三五”末,新能源公交车要达到20万辆,出租汽车和城市物流配送车要达到10万辆。

从“试用”到“好用”中间还有许多矛盾和问题

总的来看,新能源汽车已经从“试用”正在向“能用”过渡,但离“好用”距离还很大。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共同研讨,特别是“安全”。

一是安全保障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8月,北京、深圳、上海、珠海、南京等地先后发生了14起纯电动和混合动力客车的燃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公交车在城市里运行一旦发生着火,即便没有人员伤亡,社会影响也会非常大。经调查分析,多数原因是电池组技术故障,特别是夏季高温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电池热失控等问题。去年有的客车生产企业的新能源汽车都在等电池,因为供不应求,导致其中20%—30%的电池是不合格的。库存电池基本流向交通行业,私人不会买,所以压力非常大。

二是技术支撑能力仍需要进一步提升。纯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整车技术等尚未明显突破,电池衰竭快、使用寿命短、续驶里程短。

我国的公交车日常运行里程,全国平均的运营里程是186公里。将来汽车生产厂家的产品如果没有实现200公里的续驶里程,就别再折腾公交人来回充电、来回换电了。

下一步必须提高准入门槛。进入公交领域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必须有更高的门槛,否则最后是把老百姓的人命当儿戏。作为交通部门的天职,我们必须让老百姓安全便捷地出行。交通用产品不是试验品,应该是成熟的产品。我们试验一段以后,达到一定阶段以后必须要出来成熟的产品。

不安全的车绝对不能进入我们的运营车领域,不可靠的车也绝对不能进。因为运营市场人命关天,我们要执行国家战略,但是要科学地执行国家战略。目前公交线网布设、运营投放、运营组织已经受到很大制约,配套设施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当然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加快推进,应该正在逐步改善。

三是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当然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出了很多财政保障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来看,扣除财政补贴以后,一部分纯电动车型购车成本还是高于同类型的燃油车,维修保障费用也为同类型燃油车的2倍左右。

当然也有一些结构性的变化,可能有些类型的新能源车辆很便宜,补贴后甚至不要钱,上述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各方的共同努力,继续推进解决。

用好用的产品,而不只是生产出来的产品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推进新能源车的推广应用,要坚持问题导向,紧密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科学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的推广应用,主要有两点:

第一,用安全的产品。安全问题是新能源汽车的一把利剑。所有产品如果安全性能达标了,其他性能基本都没问题,安全是首位的。所有国外产品的审核最重要的是安全,而不是其他要素审核。如果安全没达标,其他性能达标也是不行的。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的新能源汽车,如不安全,真是一把刀。所以不安全的产品是不能进入运输市场的,不安全的产品,交通运输行业也不再使用。

第二,要用好用的产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我们的产品的其他性能也要好。比如续驶里程要符合交通运营需求,虽然不一定都要达到全国平均的186公里,但要符合不同城市的线路需要,要开发适合这样需求的产品。当然随着电池技术的改善,可能续驶里程会逐步地提高。当然对部分城市,对一些特定线路,可以开发特定的产品。在电池组的安装上有一些适当地控制,因为电池组安装越多,车辆的承载空间越小。现在的新能源车辆特别是纯电动车的承载能力达到同类燃油车的80%就不错了,有的电池没有安装在车底下,而是在车两侧,看着都吓人,给整个车体乘坐舒适感带来不良影响。所以要选用好的产品。

我们将从产品可靠性、生产一致性、维修服务方便性、厂家售后服务等等方面进行引导,避免“你生产什么我用什么”,“把车生产出来就能赚钱、就有人买”的现象。要提高市场的集中度,共同扶植好的产品,扶植产品性能好、技术性能高的产品。当然,我们还要为生产新能源汽车创造好的环境,共同为围绕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推进相关工作。

 

资讯 News

交通部:必须提高新能源运营车辆的准入门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