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北京纪事

北京老规矩(十七)

作者:刘一达
文 刘一达 图  锥光

屋里没人不进门

屋里没人,门自然是关着的,人怎么能进去呢?这是一般情况,但也有特例。

住过老北京大杂院的人都知道,那当儿的北京,说不上是夜不闭户,也得说是日不闭户,院里住家的屋门是很少上锁的。即便上了锁,也把钥匙放在邻居家或者放在窗台上,有时甚至压在门口的蜂窝煤下。门上的锁形同虚设。

那会儿,院里的街坊四邻相处得像一家人,谁出门上锁,反倒不好意思了。有时北屋的二大妈要到胡同口的粮店买两斤切面,让西屋的李婶照看一下门,便放心大胆地敞开家门奔了粮店。

屋里没人却开着门,一点儿不新鲜。与此同时,院里走得近的邻居,有时吃喝不分。北屋张家的孩子,父母下班晚了,肚子饿了,到南屋李大妈家吃两个包子,是常有的事儿。所以住胡同的人家,从小儿就给孩子立下规矩,甭管多亲多近,只要屋里没人,都不能进。

为什么要有这规矩?

一是出于礼数。人家的家里没人,您进人家屋,这是不礼貌。

二是避免嫌疑。人家屋里没人,万一有什么东西找不到了,难免让人猜疑。

除了住家以外,过去,衙门口(办公机构)也有这规矩:您去办事儿或找人,办公室没人,只能在外面候(等)着,不能进屋。这个规矩,到现在依然在默守。

串门儿不能空着手

什么叫串门儿?串门儿跟造访或拜访有什么区别?

简单说:熟人到熟人家做客,叫串门儿;生人到生人家做客,叫造访或拜访。再进一步说,串门儿是俗语,造访是文词儿,拜访是客气话。平时谁到谁家做客,一般会说:“到你们家串个门儿。”谁也不会说:“我到你们家造访。”

北京有个老规矩:再熟的人,到他家串门儿,也不能空着手。即便是您去看自己的父母,也不能空着手。

所谓不能空着手,就是要带点礼物。当然,这种礼物跟求人办事儿送礼是两回事儿。说是礼物,实际上是体现老礼儿的物件。并不要求您带多贵重的东西,您哪怕带两根葱都行。主要是表示一种心意,传达一种感情,体现北京人的老礼儿。

为了不空着手串门儿,一般情况下,是在去谁家串门儿的路上,随手买点儿应节当令的吃食,比如夏天买个西瓜,买几斤鲜桃什么的。秋天买几斤苹果、梨、葡萄,冬天买两斤糖炒栗子什么的。

总之,买什么可以随意,用不着花多少钱,只要别空着手到人家串门儿就得。

见面礼

所谓见面礼,是头一次见面所带的礼物。包括晚辈看望长辈,下级拜访上级领导,搞对象见对方父母等等。

一般来说,头一次见面,主要看的是“面儿”,也就是人长得怎么样?气质、风度和修养、素质如何?当然,这些都能从人的穿着打扮、举止言谈中有所体现。但带什么礼也是一种“面儿”。

因为是头一次见面,彼此并不了解,所以送什么礼,不仅是一份情、一份心,人家也会从您送的礼上,品出您的家庭背景、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

现在的人很重视人的“第一印象”。所谓“第一印象”,就是头一次见面的印象。按北京的老规矩,头一次见面,一定要送礼。

带什么礼呢?首先,看您见的是什么人。比如您拜见的是一个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可以带跟文化有关的东西。您见的是胡同里的老北京爷们儿,带两瓶“二锅头”或两条烟就得。您见的是胡同大妈,买点儿应节当令的水果或其他吃食,她也不会挑眼。

其次,您要多少了解见的这个人有什么兴趣爱好,以便作出选择。三是量力而行,别打肿脸充胖子。四是要了解北京的风土民情,所带的礼别破了规矩。

按北京的民风民俗和老规矩,有些东西是不能做见面礼的,其中主要是忌讳不吉利谐音的东西。比如水果中的梨,这是老北京人送礼的大忌,因为梨跟“离”同音,送礼送梨,这不是刚见面,就要跟人“分离”吗?

此外,吃的东西不能送鸡蛋、鸭蛋等。“蛋”字,有“混蛋”“坏蛋”“滚蛋”“完蛋”之音,也是老北京人的大忌。老北京人管鸡蛋叫“白果”,鸡蛋汤叫“甩果汤”,炒鸡蛋叫“摊黄菜”。您瞧,北京人平时说话都忌讳说“蛋”,您头一次跟人见面就送鸡蛋,这不是上门骂人吗?

平时的生活用品里,忌讳送碗、送钟、送被单床单、送鞋、送镜子等等。这些物品的音,都跟不吉利的话有关。比如送鞋,鞋跟“邪气”的“邪”是同音。您买的鞋再高级,但拿它当见面礼,也“蕴含着”把“邪气”带给人家了。

当然,这些都是老规矩了。时过境迁,有些民风民俗也发生了变化,这些见面礼的规矩也不大讲究了。但是一个地方的风俗改变很难,我们虽不要求随风就俗,却也别非要拧着来。根据不同对象选择见面礼,才是理智的。

钱场与人场

从前,北京天桥耍把式卖艺的人,在“黏圆子”(开练之前招揽人)的时候,常说一句话:“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实际上,这句话也是北京的一个老规矩。

老北京人喜欢热闹,干什么事儿都讲究有人气儿,尤其是红白喜事,人来得越多越好。所以,在办事儿前,广邀宾朋。

众所周知,有些“局”(活动),尤其是参加红白喜事,是不能空着手的。但老北京有个规矩,只要受到邀请,就要尽量出席,因为人家邀请您,说明人家看得起您,您不能不给人家面子。

什么叫给面子?就是出席。出席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送礼物或直接给钱,这叫钱场。另一种是被请的人生活拮据,手头掏不出钱来,而且跟主人的关系比较远,什么也不拿,就“干干净净”人到场(出席),这就是捧人场。

不管是钱场,还是人场,都是来给您捧场的。所以,按北京的老规矩,要一视同仁,不能人家没掏钱,没送礼,就冷淡人家。从某种意义说,人家虽然没掏钱没送礼,但人来了,心意到了,您必须要领情。

(编辑·宋冰华)

 

车感

缉毒先锋梁志刚

北京老规矩(十七)

“挺住!兄弟!我们与你在一起!”

京原线漫谈

“爱大厨”,你也请得起的私人厨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