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老师:您好!
最近,我上网看到一则消息,连云港一儿媳因婆婆不帮自己带孩子,在网上发帖称对其婆婆“厌恶至极”,甚至都“不想多看她一眼”。该帖引起网友们的激烈讨论,目前,帖子的点击已经超过13000多次,近300人跟帖发表观点,对于这位儿媳的遭遇,网友们有支持婆婆的,也有理解儿媳的。也有很多网友对儿媳的情况表示同情,认为婆婆的做法有些过分,并给予安慰。在我家也认为祖辈带孙辈是理所当然的,儿媳就对我说:“谁让咱们住在一起,你也没别的事情做,帮助年轻人带孩子也是人之常情。”
我有时想不通,怎么就应该呢?带孩子是谁的责任?怎么变成了主要由各家老人在带孩子?现在的年轻人大都认为既然夫妻两人都要出外工作,赚钱养家,那么由在家的婆婆来负起育儿的工作是应该的,于是婆婆在辛苦带大自己的孩子之后,不但不得休息,还得再接再厉为孙辈操劳,这对于操劳辛苦的老人家来说太不公平了吧?
不肯帮着看孩子,就时不时被提示为多余人,感觉真的不太好。心情不好,有时承受力就不够,话说出去就不中听,这会破坏家里气氛。我不想如此,但是不知如何看开,想听一下您的意见。
黄红
黄大姐:您好!
老人没有义务帮子女带小孩
老人不帮子女带孩子有错吗?按照我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父母有抚养子女的义务,但是父母并没有帮助子女继续抚养孙辈的义务。换句话说,即使父母不帮子女带小孩,也是无可厚非的,不过从情感上和伦理上,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非议。有的老人担心,如果不帮儿子带小孩,那么将来儿女也不用赡养他们。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父母无论怎么做,子女都有赡养的义务,虽然法律上没有规定儿媳一定要赡养公婆,但是儿子必须要赡养父母。
老人带不带小孩观念跟着时代在变
老人要不要帮带小孩,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话题,“按照传统的伦理,我们是家国一体的,血缘关系很重要,代代相传,从这个角度来讲,老人给自己的子女带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一直以来也很少有人会对这种事情提出异议。”
之所以会出现不同观念,是因为时代在改变,一些新的观念融入到社会的发展中,“父母带大子女,已经很辛苦,再帮子女带下一代,那么这一辈子基本就都贡献出去了,子女也有老的一天,也不会愿意自己将来也那样。”
如果照看孙子时,心里总感觉委屈,得设法让自己放下。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得权衡是否一定得做。父母不帮忙,小两口会很难,这付出得是父母自愿的。
比如看电影,您不能觉得电影不好看,就后悔花钱买票。您要决定的是继续看,还是不看,别总想着花钱冤枉。如果觉得继续看是受罪,就不看了。如果觉得反正已经买票,就接着看。别净琢磨老人该不该看孩子,看也看了,辛苦是一定的,但含饴弄孙也是一种乐趣。这是一家人增进感情的机会。普通人常常不计算“机会成本”,而经济学家则往往忽略“沉没成本”,这是一种睿智。
如果您看了孙子,但总觉得付出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这种心态会弄得一家人都不爽。如果等电影散场再走,您会觉得保有了面子,有足够资格评论电影。
不要代替儿女生活
过去,中国传统的大家庭观,媳妇是家庭的“外来者”。现在家庭中媳妇和儿子同等重要,一样要承担经济压力,一样要外出奔波。这个家不是婆婆的家,是小两口的家。如果婆婆认为这是自己的家,要当家作主,势必会起冲突。这个家庭还很容易破碎。
做母亲的不能因为有恋子情结,就错把儿子家当作自己家。或者干脆当成职场,要回报才平衡。关键是否真的能任劳任怨,如果觉得照看孙辈能让人享受亲情,这本身是一种天伦之乐,是一种回报,那就看。付出得是自愿的,别强迫。太勉强,就不必。不能一边付出,一边心理不平衡。
无论您是否倾全力,都只能提出建议,听不听别作计较,采纳不采纳是小两口自己的权力。如果认为自己有权决定,一旦意见不被采纳,心情会变得恶劣。长时间心情不好,容易得病。听一句不顺耳的话,堵心得不得了,这岂不又受累又不讨好,老人可以争取自己的权利。
有一位农村婆婆,带大了四个孩子,现在已经请她看孙子了。老太太向孩子提出,每人每月给她500元生活费。哪家请她带孩子,每月另外付1200元;如果小两口都出差,就给加班费。老太太非常能干,孩子带得又干净又好,做饭、收拾屋子,样样井井有条。走到哪家都和和睦睦,没有委屈,也没有埋怨。
婆媳相处,本有边界。在经济上,是各自独立的两代人,付出了,可以明确向儿子、儿媳提出要求,让他们给出合理的,能够支付的回报。不开口,不等于自己甘心无偿劳动。窝在心里,情绪会变得负面,对形成良好的家庭气氛无益。没有边界感的关心,会引发不悦。两代人看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彼此之间对事情的理解,都会不同。长时间每天生活在一起,未必彼此舒服。如果能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关系反而易处。
孩子会长大,生活在一起的无奈是暂时的。
丁宁
(责编:辛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