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社会上关于糖尿病的传言多种多样,这些传言的科学性如何呢?下面我们来一一解答。
1.少吃糖一定不得糖尿病。×
糖尿病目前没有单独而明确的病因,通常认为与遗传、饮食过量、吸烟、酗酒等有关。因此,如果一个人的胰岛功能好,摄入再多的糖也可以利用、分解、处理,血糖也会在正常范围。反之,一个人少吃甚至不吃糖,但胰岛功能异常,也会有糖尿病发生。
2.粗粮比精米升糖慢。√
一般而言,粗粮的升糖指数相对精米要低,因此升糖较慢。
3.糖尿病一定会遗传。×
糖尿病有遗传因素,但不是100%。如果夫妇双方均患有糖尿病,子女有40%~50%的几率患病。如父母单方有,子女只有20%~30%的患病几率。
4.麦苗汁能降血糖。×
这个食品是从国外传来的,只是一种绿色植物的汁而已。降血糖之说纯属误导。
5.胖子才得糖尿病。×
与瘦子相比较而言,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几率更大,但这并不等同于只有肥胖者才患糖尿病。如果瘦子有其他糖尿病的影响因素作用也可能患糖尿病。
6.保健品可以单独治糖尿病。×
有的保健品确实有降血糖的作用,但这并不能作为治疗糖尿病的手段,还需要结合药物。
7.二甲双胍具有肝肾毒性。×
二甲双胍是一种临床研究很成熟的药物,它确实是经过肝肾功能代谢,但只要肝肾功能正常者使用一般不会出现肝肾功能异常。
8.糖尿病人不能喝粥。×
粥升糖速度快,但降下来的速度也快。只是喝粥讲究技巧:不能喝纯米粥,大米开花即可,加些杂粮一起喝;量力而行,看自己个体情况而定;干稀搭配;放凉了再吃(凉了淀粉老化了升糖就不快了);食物搭配一起吃为好。
9.血糖降下来就能停药了。×
血糖降下来后,仍需注意饮食和运动。对于年龄大的患者,因脏腑功能开始减退必须坚持吃药。
10.糖尿病人一定不能泡脚。×
需分情况,糖尿病足、有周围神经病变、感觉迟钝的就不能泡脚了,反之则可以泡脚。
11.喝酒能治糖尿病。×
人体血液中的血糖大致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饮食吸收,二是来自体内的储备。酒精能抑制储备的动员过程,所以,不吃饭单饮酒,确实可以降血糖,但寄希望于喝酒治疗糖尿病万万不可。
12.糖尿病严重了才打胰岛素。×
胰岛素并非是糖尿病严重后才用,特别是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初期即需要用胰岛素。而2型糖尿病通常是在血糖明显升高时进行强化治疗。另外在特殊情况下,如妊娠、围手术期等也需要首选胰岛素。
13.吃饭先喝汤有利于降血糖。×
一般糖尿病患者的吃饭顺序是:先吃粗纤维的蔬菜再吃主食,这样可增加饱腹感,就能不自觉地减少后面主食的摄入。把汤放在最后喝,是因为先喝汤的话,会很快就感觉饱了,但不久又会感到饥饿,只能再吃些别的食物充饥,这样不利于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
14.少吃多餐不利于血糖控制。×
很多人认为少吃多餐会增加热量,不利于血糖的稳定。其实科学的少吃多餐是将一天已经定量的食物以四餐、五餐甚至六餐的形式分开进食,是不会增加热量的。如此科学的少量多餐对血糖控制十分有利。每餐少吃点儿,这样就不至于使餐后胰腺的负担过重,血糖也不至于升得太高,从而避免餐后高血糖。多餐则是在两餐之间加一次缓冲餐,这样既可以避免药物作用达到高峰时出现低血糖,也可避免一天饮食总量过少而影响人的体力和体质。
15.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控制血糖。√
睡不好,内分泌激素分泌不足,对胰岛素有影响。睡6~8小时对控制血糖有利。午睡半小时为好,超过1小时则不好。
16.控制好血糖就会减少并发症。√
研究表明,大幅度的血糖波动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因素。因此,将血糖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可大大降低糖尿病的并发症。
17.血糖高就是糖尿病。×
血糖增加到一定程度才叫糖尿病。如餐前血糖≥7mmol/L,无症状,还要复查。如两次餐前血糖≥7 mmol/L,餐后≥11 mmol/L,可确定为糖尿病。
18.血糖高无症状可不吃药。×
即使无症状,“糖化”在9mmol/L以上必须吃药。
19.无糖食品糖尿病人多吃无妨。×
无糖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也含糖的(专业术语叫“焦化反应过程”)。如果吃多了,食物含热量高,血糖也就高了。
20.少吃多锻炼可辅助降糖。√
血糖是吃出来的,但90%的中国糖尿病患者通过控制饮食和锻炼达不到要求。随年龄的增加,机体控制血糖的功能减退,仍然需要吃药。
21.洋葱泡红酒降糖。×
这种方式并没有新的研究数据支持。
22.不吃饭就不能吃降糖药。×
降基础血糖的药可以不分时间吃,降餐后血糖的药必须吃饭时服药。
23.只吃素不吃荤可控血糖。×
人体需要一定量的蛋白质,防治感染。但饮食要均衡,每人每顿主食需摄入自己“拳头大小”的米饭或馒头,红肉每人每天瘦肉4指宽一块(一指厚),白肉每人每天是红肉的2倍(即两个4指宽),蔬菜每人每天1斤。
24.糖尿病患者大多不长寿。×
影响寿命的因素很多,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如果能做到稳糖减少并发症,对寿命影响不太大。糖尿病患者活过100岁的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