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冬天,我们去乌镇采风,晚上在酒吧里喝了不少酒,回来的路上大家嘻嘻哈哈,相约下次一起再来。然而时隔多年,并没有成行。尽管如此,我在“朋友圈”里得知大家都过得很好,都有各自的旅行,各自的远方和故事。这就够了,生活的洪荒之力裂变了每个人的轨道,我们在不同的空间里努力前行,朝着关于幸福的方向。
前些天,当年的许姓姑娘给我推荐了一个村子,后来我去了,我觉得她给我指引了一条通往幸福的度假方向。
那年在乌镇时,我们借着酒劲也探讨过许多关于幸福的人生道理。有个小伙伴说她这辈子不打算要孩子,为此我还跟她打赌,说她以后会改变想法,然而多年后她跟我提起这事,说当初的想法仍然没有动摇,我的赌算可能要输了。我也想明白了,每个人的幸福朝向不一样,但最基本的肯定是一样的,那就是心情愉悦,身体舒适。
我在这个村子呆了两天,心情愉悦,身体舒适。我觉得在那里度假是个正确的选择。接下来,我想聊聊关于乡村度假的一些感受。
出门度假,目的是让自己过几天清闲的日子,远离纷繁浮躁的都市,彻底地放空自己。除了去海岛,晒晒太阳,看看比基尼美女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清静的乡村开启自己的度假模式。乡村的风情满足了众多久居都市的人们回归自然的精神需求。
但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在乡村里,吃得很新鲜,但其他各方面往往都要“忍受”,因为大家内心里基本上都认同了这样的观点:乡村嘛,条件有限,只能这样了。匆匆而过没问题,停留的时间稍长时,许多生活的不便渐渐体现出来。无论是卫生条件,还是服务的水平,都很难让人感觉满意。靠嗅觉找卫生间的状况在乡村比比皆是。偶尔入住一晚,房间里不是缺这个,就是缺那个,只能匆匆捱一夜,可选择的娱乐内容也几乎为零。
我始终认为,无论选择在哪里度假,最重要的是让自己舒适。至于自然风光,和各种生活体验,那是度假的附加选择。风光越美越好,体验越多越有意思。
所以,最理想的乡村度假仍然是以舒适为前提。所见所闻、所体验的活动固然是最原始的乡村风貌,但吃、住、行、游、购、娱都拥有高品质的内容和服务,这样的乡村度假体验才是最为理想的。
我在许姑娘介绍的乡村住了两天,临走时我决定找时间再来住上几天。这个村子满足了我对舒适的需求。
这是一个完整的自然村落,在外观上无论是屋舍还是农田,跟其他乡村并无两样,保留着最为原始的乡村风貌。有池塘,池塘里有荷叶;有菜田,菜田里种着各种蔬菜;爬满青藤的老房子,布满青苔的院墙,有村委会,有大礼堂,还有从前的集体大食堂。
但当我推开吱吱呀呀的院门进入屋内时,我以为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屋外是原生态的自然村落,屋内却是温馨舒适的时尚陈设。村里的所有屋舍都被打造成不同功能的居所,每一处居所都呈现着不同的设计风格,令我流连忘返。
这是一个“自然村”,目前共有七个“组团”,分别为桃园、米仓、渔家、竹屋、磨坊、酒巷和知情年代,而这七个“组团”实际上是七家设计风格不一样的精品民宿,光看名字,你就能想象每一家的设计都颇具特色。
组团的概念就是相当于过去村里的生产小队,其名称与主题定位也来源于以前生产小队的生活,例如“渔家”,就是以公社化时期当地渔业生产小队的生活元素为主题而命名。在渔家,你可以感受到旧时人们从事渔业的点滴;来到“磨坊”,你可以推动一下磨盘时间的车轮,感受一下自给自足的乐趣。“竹屋”里的竹元素引用给人以朴素而不失质感的美;而“米仓”,听到这个名字你是否也在想象它的样子?
我们入住的是桃园,粉色系的设计元素,有萌萌的少女情怀,让我这个大叔芳心大开,做了一夜的桃色梦,感觉棒棒的。
我小时候就是在乡村长大的,所以在村子里溜达时总能被一些事物触景生情。我儿时的邻居家就是铁匠铺,所以那天我也抡起铁锤,朝着通红的铁块砸了几下,叮叮当当的声响让我想起邻居大叔当年拉风箱打制农具的旧时光。
事实上,除了有个铁匠铺供我重温旧时光外,这个村里还提供了扎稻草人、垂钓、烧野火饭等30多项地道农活体验项目。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两项印象深刻的农村活动挥之不去,所以,我相信你也会忍不住撸起袖子小试身手。
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重温儿时的一些文体活动,比如学习做风筝、藤草编制、农民画等一些田间小手艺。此外,还有烹饪、咖啡制作、鸡尾酒制作等实用课程。只要你入住在村里,这些都是免费的。而且,免费的不仅包含正餐,还包含小吃、甜品、咖啡,甚至煲仔饭的夜宵也是免费的!
那天晚上,我要了一份煲仔大虾粥,吃了几口,我以为到了潮汕,好吃得不得了。我现在的经验是,在村里一定要实行少吃多餐制,不要在甜品店把自己腻倒,不要在磨坊狂吃好吃的油炸豆腐,也不要在自助餐厅把自己撑饱,下一站还有香喷喷带锅巴的煲仔饭!
在村里入住的两天里,吃得好,住得好,也玩得好,所以我感觉很舒适,很幸福。
临走的那天早晨,许姑娘赶来陪我一起在餐厅吃早餐,我很开心她的出现。在这之前,我在朋友圈发了一些状态,当年的小伙伴问我有没有遇到许姑娘,我说没有。这就像我们当年约定要重返乌镇一样,没有成行是正常的,没有遇到许姑娘也是正常的。所以,许姑娘的突然出现就像为那年的乌镇往事点了个赞。
据许姑娘介绍,这个村子就是乌镇开发建造的,是乌镇旅游形态的延展。我想,这也是我们乌镇故事的延展。我们的故事从未结束,从来都是朝气蓬勃。
村子里随处可见着装统一的年轻的“村民”在想方设法地让人感到舒适。他们叫CCO,官方解释是首席礼宾官。他们随时可以为住客提供各类帮助,有什么事尽管吩咐,都是热情的美女和帅哥,在他们身上我感受到这个乡村里的蓬勃朝气。
这里是乌村,一座位于京杭大运河畔的历史古村落。紧邻乌镇西栅,延续了乌镇的故事。
那一年我住在西栅一家民宿里,阳台外就是水面,游船来回摇曳,往事翩然而至,我知道我会再来的。时光斗转,那年带我游走乌镇的许姑娘如今已是一位剪去长发的年轻妈妈,风韵不减当年,而我身边的伙伴也早已各奔前程。我在此刻码下这段文字,家里的壁柜里还有那年的三白酒。
我希望下次能和你一起去酒巷住一晚。一个酒巷,三两个酒甏,你有故事,我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