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子党务是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而形成的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型载体。高校在党建工作中具有自身的人才与技术优势,其发展也应顺应网络化和信息化的趋势。对于高校党建工作,既不能脱离党建的主要目标,又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党建模式。电子党务的兴起,是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的切入点。目前高校电子党务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诸如互动平台建设不足,沟通交流不畅;横向沟通欠缺;安全性等问题也制约了其发展,对此该文在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完善高校电子党务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高校;电子党务;电子政务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技术日益成为人们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工具。伴随网络化与信息化而来的是对党执政方式的考验。而高校作为党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如何能够利用好高校的信息、技术及人才优势是摆在众多高校党务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高校电子党务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着平台建设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给出了几点建议。
1、电子党务的含义及分析
电子党务作为党务工作在信息网络技术发展下的一种新概念,主要指充分利用信息及互联网技术对党建的日常工作进行整合及重组,同时利用互联网的透明性、及时性和高效性,对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进行监督优化,从而搞好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作为党务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高校电子党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1)优化党员学习培训的平台,提高党务工作的效率。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库,利用电脑或移动终端,党员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和学习党建历史,党建宣传资料。同时打破传统的党课教授模式,建立网上党课学习及培训平台,使党员能针对自身学习差距,进行自主学习,既节省人财物,又能达到党员自我教育的目的。再有,利用电子党务平台可以将党员的学习及培训划分不同的版块,如政治性教育版块,专业性教育版块以及综合性教育版块。
电子党务提高了党务工作的效率。首先,档案管理,网上党籍管理和网上党管理等活动均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在一定范围及层次上进行,减少了繁杂的党务工作量,简化党务工作流程,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通过互联网技术,组织部门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沟通障碍的减少促使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度上升,这也是工作效率提高的表现。
(2)推进高校党务公开工作,利于廉政建设的开展。时效性与透明性是开展高校党务公开工作的重点。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电子党务,拓展党务公开的有效空间,创新形式推进党务公开,及时准确地将信息提供给党员和群众,以增强党务公开的吸引力[1]。
高校党务工作的中心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其党员的素质成为影响党内廉洁的重要因素。利用电子党务平台,公开党员个人财务及人员调动信息,及时公布党内重大事项,接受党内和党外的双方监督,密切党员与群众的联系,借助群众的力量对党风党纪进行监督,从而防治贪污腐败现象。
(3)成为党员与组织沟通的直通车,利于民主决策。电子党务利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建立党员与组织,以及各级党组织之间沟通的桥梁。一方面,通过电子化的手段,党组织可以简化公文流转程序,及时整理发布各类信息及文件资料,使党员能够迅速浏览及查询;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党组织实现民主决策。首先,电子党务实现了党员与组织的双向互动,党员可以通过网络对组织的政策提出建议,行使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党组织可以利用网络的超大信息容量,改变及创新思想教育的形式,以党员易于接受的方式提高思想教育的效果。另外,通过电子党务,党组织可以更加方便地了解群众的意见,检测政策的有效性,并及时修正,提高政策的正确率。
2、高校电子党务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高校电子党务不同于其他部门的党建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发展党员,为党注入新鲜活力。与其他部门不同,高校基层党建具有自身的特点。
首先,其对象是学生群体。目前多数高校采取班级支部的形式,新生入学建立班级支部,毕业党员关系转出,班级支部消失,这种方式固然利于直接管理,但却因学生的流动性,导致更新维护党员信息的工作变得繁重,党务活动的持续性,党务信息完整实时性成为摆在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面前的突出问题[2]。另外高校电子党务环境的开放性使学生群体易受外部思想的影响,如若出现党员发展的不公平现象就很可能引发学生安全性问题。
其次,高校电子党务具有特定的发展模式。一般高校党务工作的管理模式与高校党组织层级相适应,采用针对学院的“总支-支部”党员管理模式,主要为学生党员的发展管理。其一般流程为学生自愿提交入党申请材料,并进行考察确定为积极分子;根据其思想动态,提交思想汇报,确定重点培养对象并公示;召开会议确定预备党员接收与党员转正等。其中涉及众多材料收集与监管,其效率,主观性影响等导致高校电子党务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1)成为一个外在框架,表面创新,实则仍为传统道路。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互动平台建设不足,沟通交流不畅。大多数高校将电子党务视为党务工作的电子化,其网站等平台也只应用于通知或信息的发布,党建工作者与工作对象少有沟通交流。第二,高校电子党务的内容还停留在传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没有意识到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碎片化信息给电子党务带来的挑战。各种言论信息充斥着整个网络,学生又是易受外界影响的群体,其电子党务如若不能真正做到吸引学生,而只是流于形式,其结果只能使党建工作成为空壳,失去建设的意义。
2)高校电子党务各自为营,横向沟通欠缺。信息平台资源“纵向可以到顶,横向不能到边” 纵向资源可以共享,横向业务不能协同是目前信息平台的通病[3]。各高校电子党务发展状况层次不齐,有的高校已经建立独立的电子党务平台,电子党务软件应用水平也较高;但部分高校还处于电子党务发展的初级阶段,甚至还未涉足这一领域,其党建工作依然是传统的方式。这使得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不能形成统一、综合、功能多样的电子党务平台,信息不能及时互通,资源不能有效整合。
3)安全性成为高校电子党务建设的盲点。盲点,因为某些经验与个人理想化的自我意象不相一致而对经验的某些方面的否认和忽视。高校党建工作涉及大学生自身发展需求,自我实现等方面,以及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包括引领大学生入党及管理大学生党员的各个阶段。因此其安全性的保障尤为重要。目前高校对于电子党务的安全性还未达到足够的重视,认为电子党务的安全问题仅仅是保障学生资料及信息的完整即可,而这些也只是技术问题。然而,信息平台的安全问题牵涉的内容众多,系统安全,信息安全,法律制度完善等多方面都要统筹兼顾,任何一方的缺失都有可能引发高校党务的安全事故。
3、完善高校电子党务的创新途径
1)创新平台及内容,增强互动性及吸引力。上下级命令及报告,讲座等党建形式不能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其效果也甚微。高校电子党务建设必须注重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及教育,又要保持与学生的及时沟通,使党能及时了解党员的思想、学习及生活动态。为此,高校可以借助互联网,开展网上党校及党史等知识竞赛,建立数字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党的最新动态。同时利用新媒体,如微信,QQ,微博等促进与党员的交流,在保持党组织凝聚力的同时,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
2)创新工作方式,以扁平化网络管理模式实现统筹共享。解决高校各自为营需要全国统一筹划,各高校应该在统一构架设计的云平台内建设应用服务终端,建立扁平化网络管理模式,快速组织开发各应用层面的个性服务系统,也可采用平台共建的方式,开发适合全国高校的党员学习系统,并建立相应平台,有效整合各高校资源,尤其是学习宣传,培训及党员信息等。另外各高校应开放党务工作网络,以实现高校之间的协同建设,及时互通信息。电子党务应该成为一个存在于虚拟空间的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这个虚拟的组织体系在中国共产党实体的控制下,具有大部分甚至全部类似实体的职能,将能覆盖到每一个党的组织和党员[4]。而高校党建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应努力构建电子党务的整体性网络,从而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层级高校之间的横向联系及统筹共享。[5]
3)创新安全机制,做到技术监管,网络监管和制度监管三位一体。[6]互联网信息技术更新换代较快,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密码,身份验证等安全防范措施已不能保障信息的安全。各高校必须创新安全机制,从高新技术手段出发,运用芯片服务器等最新信息安全技术,并与计算机技术,互联网信息安全技术相结合;同时也要加强网络监督,对于高校党务信息采取等级制监管,针对不同等级使用不同的安全技术;最后,电子信息的安全还要不断制定和完善安全方面的法律和法规,为高校电子党务安全,健康运行提供制度保障。[7]
参考文献:
[1] 李涛. 有效推进高校党务公开的思考[J]. 管理观察,2013,31: 124-125.
[2] 张长鲁.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基层党建管理研究[J]. 学理论,2013,29:171-173.
[3] 杨安娜,谭朔,刘天浩. 高校电子党务探索[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05:11-14.
[4] 李印. 高校电子党务中的学生党建工作创新与实践[J]. 统计与管理,2015,11:153-154.
[5] 马占先. 信息网络时代电子党务建设初探[J]. 科技信息,2012,27:518-519.
[6] 刘邦凡,罗白玲. 试论政府电子治理[J]. 电子政务,2005,12:7-13.
[7] 刘邦凡. 省级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与管理分析[J]. 电子政务,2005,Z4:99-113.
作者简介:
安琪,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刘邦凡,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电子政务与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