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在低碳发展中要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同时对即将到来的统一的碳交易体系不要抱着躲避和抵触的心理,而要虚心学习、积极应对。
钢铁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也是高排放、高耗能的产业。近年来,随着钢铁产能过剩问题的突出,钢铁行业被国家列为了去产能改革的突破口。
从2008年开始,国家就着力于产品升级换代和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拆除高炉14 座、转炉13座,轧机 5 套,淘汰炼铁产能560万吨,炼钢产能 684万吨。2016 年1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明确提出,在淘汰落后钢铁产能 9000万吨的基础上再压减粗钢产能1.5亿吨。随着2017年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日期的临近,作为高能耗行业,钢铁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第七届地坛论坛上,专家与企业深入讨论了在全国碳市场即将到来及去产能、供给侧改革、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钢铁行业如何应对碳排放、碳减排以及碳交易的大形势。提前关注碳减排、涉及碳交易钢铁企业也分享了低碳发展的经验。
“挑战”倒逼企业 提升资源利用率
从全国碳市场的建设情况来看,2015年可以说是准备阶段,2016 年是攻坚阶段,2017年是启动阶段。中钢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表示,“如果到明年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启动时,国家把碳交易机制建立起来了,碳配额很可能会形成一种资产,而对与这种资产的管理,企业都会想方设法让它增值或者不减少。这样对于钢铁企业来说,钢铁的生产成本控制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为了说明全国碳交易机制建立给钢铁企业带来的压力,王建举了个例子,他说,考虑到国家对碳配额发放的逐年收紧,比如到2020年,我们一次性能源总量控制在4亿吨标准煤,每年的碳排放在4.28亿吨,然后每年以5%的速度递减,而钢铁企业所面临的履约成本预计吨钢则会上升2~4元,对于一吨钢只能挣非常有限的钱的钢铁企业来说,还是很有挑战性的。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能源处副处长李冰也表示,目前钢铁行业的生产经营形式非常严峻,市场需求下降、产能过剩、成本高、利润低、负债率低等困难使钢铁企业用于节能减排的资金受到了很严重的影响。加上资源环境的约束也在增强,钢铁企业面临着资金与环保的双重压力。
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碳交易机制给钢铁业带了挑战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发展机遇。例如,“挑战”会倒逼钢铁企业去关注国际及国内的先进低碳节能技术,充分发挥钢铁材料可重复利用性优势和废钢使用的低碳潜力,降低成本,提升资源利用率。“废钢回收利用可以缩短生产流程,有助于减少碳排放。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开展、节能减排技术的进步和企业能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都有利于碳减排。”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展与科技环保部主任黄导如是说。
密切关注碳减排为企业赢发展空间
李冰还认为,目前节能低碳发展面临的新机制,从国家层面看,碳交易体系将在2017年建立,能耗消耗的强度还会进一步降低,能耗消耗总量的控制已经纳入日程,标准门槛会越来越高,所以无论是哪一个钢铁企业在践行低碳减排方面都是首当其冲、责无旁贷的。
宝钢是国内涉及碳交易比较早的企业之一。宝钢机关能源环保部能源管理处处长戴坚说,他们的碳减排也经历了熟悉、试点、提升的过程。戴坚最早接触碳减排是在 2005 年参加国际钢铁协会的一次环保会议。当时,国内环保的重点是二氧化硫减排,而那次会议谈论更多的是二氧化碳减排,宝钢也从那时候开始关注碳减排问题。
与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量靠监测不同,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算出来的。“这需要确定计算方法,还要积极与政府沟通配额分配问题。”戴坚提醒说,一定要积极与政府沟通,否则配额分配不合理,就会增加企业的后续压力。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加强培训,提高企业负责人和员工对碳减排的认识。
据在节能减排以及碳交易、碳排放方面提前做了很多工作,践行低碳减排排头兵企业的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邓深介绍,该公司对碳减排的核算是采取的从国家标准里进行套牌计算的,2013年吨钢的碳排放总量是1.97吨,2014年为1.86吨,2015年为1.84吨。企业自发电的利用率高达80%,在节能及碳减排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多经济效益。“但今后在碳减排与碳交易方面,柳钢将会继续加强努力,让企业‘十三五’的低碳减排相关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邓深说。
积极应对碳交易探索低碳发展模式
近几年,国际上因“碳”造成的摩擦越来越多,“因此国内碳交易机制建立起来后,钢铁企业必须要积极应对。”李冰说,从碳交易体系来说,不管是生态文明建设,还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及“十三五”规划纲要都提到了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说明碳交易体系建设已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势在必行。
由于现在很多企业还没有把碳排放量确定,所以无法进行有效的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规划,更无法更好地利用资金去做好“碳”的工作。黄导对此分析认为,钢铁企业在低碳发展中要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同时对即将到来的统一的碳交易体系不要抱着躲避和抵触的心理,而要虚心学习、积极应对,并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交流,使碳排放配额分配更加公平合理,为发展创造有利空间。
李冰表示,从钢铁企业内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应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及用能设备,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和低碳技术应用,深化能源、环保对标及达标改造,强化二次能源、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加快现代化、信息化管理建设,以及探索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等。
积极应对碳交易的河钢集团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发展规划部部长彭邵峰说,“我们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目标已经确定,接下来的实施阶段,我们将按照对‘低碳’的全新理解重新审视原来设定的方案和目标,密切关注碳交易和碳排放,力争建成世界一流的最具竞争力的高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