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国最大的教育家,在甘肃武威市就有一座孔庙,也叫文庙,或者圣庙,是位列曲阜、北京之后的全国第三大孔庙建筑群。怀着对圣人的尊崇,我们在瑟瑟冷风中走进了文庙。有幸的是,武威摄影协会副主席刘忠成为我们此行的义务导游。
仿皇家宫阙建筑群
文庙坐落在武威城东南隅,始建于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正统二年,朝廷命官、兵部右侍郎徐日希主持凉州事务期间,因见学校颓废,遂请命于朝,倡议修建学宫。徐日希倡议得到朝廷允许后,在地方各界人士的大力资助下,新建儒学及文庙两组建筑两年即告竣工。经过后来明代成化,清代顺治、乾隆、道光及民国年间的多次重修和扩建,文庙规模逐渐完整,形成了一组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建筑群。因历经扩建,规模庞大,号称“陇右学宫之冠”。
武威文庙是一组造型雄伟的仿皇家宫阙建筑群,院内古建筑群保存完整,庄严雄伟,古柏参天,槐荫蔽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威文庙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保存文物4.4万多件,其中以医药简、礼仪简、木雕、墓志石刻为代表的汉唐文物,以木缘塔、木版画、金碗为代表的西夏文物,以凉造新泉、西夏银币为代表的货币文物,以明清瓷器、牌匾、水陆画为代表的明清文物,都是举世闻名的珍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走进文庙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两棵古树,满眼绿色,彰显着这里久远的历史依旧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正对的红门和红墙,颜色有些已经脱色,斑驳不堪,却尽显神秘。首先参观石碑收藏室,这里是武威历史最好诠释地。一进门两尊石像深深地吸引着我,虽体量不大,但造型生动。尤其是唐代的那尊侍女像,包浆黑亮,线条流畅,神韵潇洒;明代的那尊粗糙随意,但大明的气息扑面而来,简洁、明快、古朴、厚重。
文庙坐北向南,由东中西三组建筑物构成。东为文昌宫,中为文庙,西属凉州府儒学,现存建筑以圣庙和文昌宫保存完好。刘忠告诉我们,文庙三组建筑群中,东部有山门、桂籍殿、崇圣祠等建筑,总称文昌宫;中部为文庙的核心部分,有泮池、状元桥、棂星门、戟门、大成殿、尊经阁等建筑;西部为儒学院。文庙内还藏有唐至清代石碑三十余通,清至民国匾额数十块。
沐浴在先贤的光芒中
文庙的建筑格局和帝王宫殿有些相似,进文庙庙院不走正门,而走东西侧门。东面的门是“义路”,西面的门是“礼门”,都是当年学宫之门。两侧门虽小,但都有门楼,建筑也十分精致。由“义路”进庙院,可见最南端是一堵赭红色的高大影壁,称“万仞宫墙”。影壁下有一月形水池,称“泮池”。泮池上有一座石拱桥,叫“状元桥”。
走过状元桥,迎面可见一座高大雄伟的木牌楼,牌楼四柱三间,高约20米。四根立柱,有两人合抱粗。板正面书“棂星门”,字体圆润遒劲,十分壮观。棂星门的北面是“大和元气”四个字,题字的意思是后人赞扬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物。
穿过棂星门,是一道高大的朱漆大门,三门并立,两边有对称偏门,这叫“大成门”,也叫“戟门”。戟门是大成殿近前的一道门,戟门两侧是乡贤、名宦祠,为供养社会贤达和清官牌位的地方。大成殿建在宽阔的石筑台基上,雄伟而庄严,保留着宋元建筑风格,大有至圣至尊的气派。殿内迎门原来供奉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画像,旁侧侍立着孔子得意弟子颜回、子思、曾子和大名鼎鼎的“亚圣”孟子的牌位。大成殿之后的尊经阁,是两层土木结构楼,重檐歇山顶,坐落在高达2米的砖包台基上,是武威现存最高大的古代重楼建筑。阁周绕以回廊木栅栏。顶部三重翘角上均悬有风铃,清风徐来,铃声叮当,为沉寂的庙宇增添了些许生机。大成殿东侧的桂籍殿是供奉文昌帝君的。建筑自成一组,内有过殿,左右设耳房供道士居住。过殿之后,魁星阁与桂籍殿遥相呼应。
听说古代中了进士的武威人一定不会忘了再进文庙,仰望这些牌匾,更不会忘了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名为张梓潼。在众多的神仙中,读书人尤爱文昌帝君,更爱他手中的那支毛笔。“笔点翰林”是文昌帝君的权力。你学问再好,若得罪了文昌帝君,也进不了翰林院。武威人信文昌帝君,信得很真诚。所以,在武威各乡大多都建有魁星阁。过去修魁星阁时,各地都会舍巨资而不惜,文昌帝君居住的地方,装修得越豪华,越能讨得张梓潼的欢心。他老人家一高兴,多给武威“点”几位进士,武威就会平地生金,风光无限。所以,在武威,张梓潼受过的香火,有时会超过孔圣人。
再看文昌宫桂籍殿内的匾额,这里悬挂着几十块从康熙五十七年到民国二十年二百多年间地方政要、学术闻人、书画名家的巨幅作品。都是四字匾,内容涉及文化昌盛、政和民丰等,以行楷为主,古拙大气,那些政客显要,想必是进士出身,翰墨千秋,何等风流。从专业的视角比较,邑人张美如的“云汉天章”更胜一筹,不过他的小字更加秀丽潇洒。仰望于头顶的笔墨,欣慰之情油然而生。偏僻的大西北,历经岁月沧桑,却为我们留存下了全国罕见的文化遗产。
在尊经阁的东边一小门内,非常安静,院内苍松挺拔。这里是供奉孔子上五世祖的崇圣祠。
“凉州府学”南北长约170米,东西宽70米,平面呈长方形,有山门西开,进山门是坐北朝南的一座明堂,称“明伦堂”,是讲学用的大教室。
据介绍,文庙在1981年9月1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重新核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这里成立了武威市博物馆。馆内收藏有历代图书、字画、碑刻及其它文物3.6万余件。其中汉简、木雕、木乃伊、铜奔马、鸠杖、凉造新泉、西夏牌、西夏铜火炮等都是举世闻名的珍品。
河西走廊的一息文脉
武威古称凉州。在荒瀚的河西走廊,如何有一息文脉如祁连雪水滋沃的绿洲般朴茂光大呢?是谁将中原儒学带到凉州的呢?
原来魏晋之前,凉州及河西一带的各民族,主要过着“有城廓而不居,随逐水草庐帐为室,以肉酪为粮”的游牧生活,形成颇具特色的游牧文化。这些民族都是马背上的民族,强悍骠勇,羡慕汉文化二三千年的文明史和文物典章的辉煌灿烂,所以五凉时期的统治者不论是汉人还是少数民族,大都敦崇儒学,倡导汉化教育。当时前凉刺史张轨到任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针对当时社会混乱、“学业沉陨”的状况,置崇文祭酒管理文化教育,“立学校以教九郡胄子(贵族后裔)五百人”,以起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还屡屡遣使持节,厚礼征聘境内知名学者任职或讲学。张骏还开辟专门的场所,设立专门的机构,开展了三次规模较大的学术活动。这些措施奠定了五凉时期以敦崇儒学为基础的文化教育政策,其余四凉相沿不变。如西凉初建,即大兴学校,兴办教育,倡导儒学。北凉则尊孔读经于庙堂之上,沮渠蒙逊父子还数次遣使奉表江南刘宋王朝,求取大量经史子集,并献去不少河西学者的著作。
五凉时除官办公立学校外,民间私学也很昌盛,这是儒学兴盛的又一个标志。《晋书》为凉州不少私塾大儒立了传,如郭荷、宋纤、宋繇、刘衑等,他们著书立说,广招学士,一时儒学之风蔚起。五凉私学传授的成就,也反映在师承后继者的学业开拓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上。前凉程骏,曾任东宫侍讲,后任北魏著作郎;北凉江强,先随祖先避难凉州,后拜北魏中书博士;北凉常爽,寓居凉州,后在北魏立学馆,授徒七百余人;儒学大师胡辩从凉州东徙洛阳,授业弟子千余人。这些,对关中和平城(今山西大同)儒风的兴盛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五凉时期学风兴盛的结果是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有文武之才的官吏,陈留人江式家族,寓居凉州七世,与五凉相始终,致力于家学传授,不仅为地方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而且保存了中原已成绝响的古文经学。此外,“河西著姓”逐渐兴起,如张、李、宋、索、段、令狐等,他们是集政治、经济、文化学术为一体的儒学世家,既高居统治地位,又是河西地域文化体系的代表。在这种政治文化氛围中,为数众多的学者士人纷纷在学术领域著书立说,发表见解,造成了凉州及河西历史上文化空前繁荣的局面。
如今,从武威文庙文辞典雅的匾额中,从那些优美的楷、行、隶、篆的气息里,依稀能望见当年饱学鸿儒、地方名流、名师学子的翩翩身影。这些匾额宛如璀璨星光,点缀在壮伟宏耀的“陇右学宫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