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仁修,我国台湾著名探险家、自然教育家、作家、生态摄影家。20世纪70年代初,在台湾率先发起保护大自然生态的呼吁。1995年发起成立台湾荒野保护协会,汇集更多力量来保护大自然。此外,他还推动全球荒野保护,近10多年来陆续在婆罗洲、马来西亚、尼加拉瓜、澳大利亚成立荒野保护协会,并于2014年创办荒野基金会,在中国大陆及马来西亚等地推广华人生态教育。
徐仁修,著名的探险家、自然教育家、作家、生态摄影家,被誉为“华人世界的自然生态教父”。
在父母必读养育科学研究院开启倡导“自然养育”的第一年,他就是我们的支持专家,和我们一起发出了“是时候和孩子一起回归自然”的倡议。这次,终于有机会面对面地采访他,生动的讲述,一颗对大自然的赤子之心,让我们更加理解了他为什么要用大半生的时间推动自然保护,一生都在关注和推动儿童自然教育。
徐仁修来大陆做自然教育培训,经常会强调:“童年的梦想会成为一生的基石。”他的大半生仿佛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注解。
童年的梦想,开启一生的自然探险之旅
童年,就是梦开始的地方,因为这样一个童年的梦,他开启了一辈子的自然探险。徐仁修出生于台湾新竹,在美丽的芎林乡村度过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童年生活。从三四岁开始,每天黄昏,他都留意到一种很奇怪的声音从很远的地方清晰地传来——“呜呜呜……”。等到6岁的时候,他终于鼓起勇气要去一探究竟。在大人的帮助下,他渡过了一条河,翻过了一座山,生平第一次看到了那个叫作火车的庞然大物吐着白烟呼啸而过。
“我翻过一座山,蹚过一条溪涧,就有这么神奇的发现。要是翻过更多的山,渡过更多的河,我该有多少惊喜啊。”
带着这种童年的梦想,他15岁开始野外游历,成年后则毅然决然地抛弃世俗名利,深入台湾的高山深谷探险,并走向岛外探险旅行,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回顾自己的荒野人生,徐仁修曾无限动容地说:“我在大自然中窥见了宇宙与生命的奥妙,学到了谦卑、珍惜与感恩……我看过亚马孙河的雨林、澳大利亚的花海、新几内亚的天堂鸟,还有无数大自然的美,所以死而无憾。”
随着科技的发展,儿童的自然乐园渐渐失去
徐仁修常年在荒野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乐而忘返。他认为,荒野是生命的源头,自然对于人具有第一位的意义。他说,人类有几百万年的时光生活在大自然里。因此在我们身体里的亿万个细胞,留存着这份远古时期于自然中所领受的许多记忆。一份来自于自然荒野的乡愁,深深流淌在我们的血液及细胞之中,当我们置身于大自然之时,总会有一种无以名状的特殊情感。也正是因为这一份自然的乡愁,身处科技文明的我们,即便进入都市生活,也仍然无法忘情于野性的大自然。
说起自然乐园的种种乐趣,他如数家珍。那些在家门口亲密接触过的野生动植物数也数不清,如,老鹰、大冠鹫、香鱼、塘虱、雨伞节、龟壳花、石虎等。这些都是珍藏在他记忆深处的生命力源头。
不过,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城市生活的蓬勃发展,这些带给自己多姿多彩的童年的众多生物,在短短的十几二十年间,悄悄地消失了;优美又充满野趣的自然环境,也如流水般渐渐逝去。
他发现,与自己的童年相比,现在的很多孩子没有摸过蛤,不曾与红蜻蜓斗过智,也不曾涉过沼泽,更不曾夜行于山野密林;他们吹惯了冷气的皮肤,不曾享受过山风的温柔与清凉;总充斥着噪音的耳朵,没有听过画眉从幽静的树林里唱出嘹亮、婉转的歌声;吸满废气的鼻子,竟不知道世间有幽兰的香气;被油腻与浓甜宠坏的味觉,尝不出菜根、野果清淡粗糙中深沉的甘美……没有品尝过饥饿的滋味,当然也享受不到饱足的幸福。
于是,他创立了台湾荒野保护协会,致力于对自然的保护,希望留存给孩子更多的自然,更多的滋养。
新几内亚的天堂鸟。为了拍这些美丽的鸟,徐仁修差点把命丢了
深入野外去自然观察的路上 培养身心健康的儿童,就让他生活在大自然中!
徐仁修在70岁时再出江湖,宣布成立台湾荒野基金会,拓展大陆、马来西亚的自然教育,想把自然的基因写入更多孩子的生命程序中。
徐仁修说,今天的教育有它的优势,但也有不少弊端。许多儿童看似长得高壮,却体力欠佳,耐性虚弱;看似精明坚强,但情感脆弱,情绪无法控制。他们有的甚至对电玩上瘾,或被手机绑架……
怎么会这样呢?细思之后,他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今天的儿童被文明的金属壳包裹得太久了,他们的生命得不到大自然的滋润与抚慰。原本应该在大自然里与各种动、植物嬉戏交往,现在却被各种考试课程取代了。原本应该攀树、渡河的时间,变成了在狭窄的室内上英文、数学以及所谓的才艺课。他还说,都市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太近了,容易引起防卫心态和竞争心态,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然而,一旦儿童进入大自然,就完全不是这样。他们会忘情地欣赏一朵花的完美,欣赏动物的野性以及眼中的无邪,跟身边的人互动,彼此之间不再设防。他们会变得敏捷、专注、善良和睿智,充满朝气与活力。他们还会从鸟类艳丽的羽毛,蝶与花的多彩多姿,从昆虫不可思议的造型,鱼以及野兽的线条中,汲取无尽的想象力和生命创造的意趣。
自然观察,唤醒五感,才是儿童自然教育之道
为了让儿童有机会与能力接触大自然,他也花好多时间去为孩子们演讲,并带领他们到荒野自然去进行观察与体验。他发现这种播种与扎根的工作是真正保护大自然生机的最佳办法,而且效果显著,孩子们慢慢地就都懂得从一个更宏观、更长远的眼光来反省生活与面对自然。
所以,他一再强调,带孩子亲近自然,除了玩耍和游戏,最重要的就是自然观察。自然观察是整个儿童自然教育的基础与核心。自然观察并不是要儿童记住这个名字或那个名字,也就是不需要在意分类与命名,而是要唤醒他们日益退化的五感,学会用视觉发现生物密码,用听觉聆听自然音律,用嗅觉闻出自然气息,用味觉探索自然飨宴,用触觉感受生命故事,进而学习欣赏宇宙自然的神奇。
他说,抬头好好欣赏星球的完美运转,以及星河的浩瀚吧。再看看水的奥妙吧:澎湃的海洋,壮丽的瀑布,皑皑的雪山,炫丽的彩虹,难道不都是水分子奇妙的游戏吗?明白了自己所生存的宇宙是如此壮丽、神奇、完美,人怎可能不敬畏大自然,怎么会不谦卑呢!
他意味深长地说,其实,生命才是宇宙中最不可思议的神奇完美,更是我们自然观察与欣赏的核心。例如,我们要学习欣赏花的颜色与造型,蝴蝶的轻盈舞姿和它们身上的色彩与图案。我们要学习倾听各种虫鸣鸟叫,分辨各种花草树木的气味,而最重要的是去观察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间发生的故事、彼此的关系。也就是说,去看到身边整个生态系统里每一种生命间共生共荣的完美关系,看见每一种生物都同等重要而没有贵贱。
很多时候,孩子一经家长和老师引导到荒野里去,大自然就会在孩子的基因里写入博爱、浪漫与热情,让他们有无穷的生命力,以及无限的想象力。这样的儿童,一生要不精彩、不快乐也难!
荒野的游猎部落
了解才能去除恐惧
石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