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
现代主义建筑(Modern Architecture)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出发点本是好的。20世纪20年代,为了与工业化社会相适应,解决人口增长带来的居住问题,现代主义建筑师们主张摆脱传统建筑样式,更注重建筑的经济性和实用性,以及如何快捷地建造房子,于是,各种“方盒子”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到了60年代,人们已经开始反感“功能至上”的现代主义建筑,呼唤更具人情味、更能代表地域特色的建筑出现。这也成了新一代建筑师的主要任务。
中国上海
浦东新区的一栋栋摩天大楼,每年不断刷新着上海的天际线。与北京相比,上海的城市建设更加与国际接轨。建筑师们为了让自己的作品能够挤入这方土地,可谓费尽心思,现代、后现代、折中、极简、新中式等各式建筑争奇斗艳。
龙美术馆·西岸馆
龙美术馆是收藏家刘益谦、王薇夫妇创办的私立美术馆,主要由浦东馆和西岸馆组成,涵盖中国传统艺术、现当代艺术、“红色经典”艺术,以及亚洲和欧美当代艺术等。
西岸馆由中国著名建筑师柳亦春设计,采用独特的“伞拱”结构和清水混凝土材料,营造出理性冷静的工业感与原始感,同时也和与原北票码头构筑物“煤漏斗”改造而成的时尚空间“斗廊”形成视觉呼应。
凌空SOHO是已故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在上海的首个设计作品。建筑紧邻上海虹桥交通枢纽,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造型动感、前卫,12栋建筑被16条空中连桥连接成一体,进入建筑群内部,犹如置身峡谷。
喜马拉雅中心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由精品酒店、喜马拉雅美术馆、大观舞台和商场组成。以“喜马拉雅”为名,并不是为了彰显建筑的高度,而是希望借这座世界最高峰之名传达关于艺术、关于生活的一种理想高度。
喜马拉雅中心由日本著名建筑师矶崎新主持,设计运用古老中国传统精神和哲学,将立方体建筑和自然形态的“异型林”融合在一起,意图营造出一个自然意味的空间氛围。
上海首座“水上剧院”,设计师是普利兹克建筑大奖得主、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安藤忠雄延续了自己的擅长的几何元素,并从万花筒提取灵感,纯净的清水混凝土立方体,在玻璃幕墙的包裹下变得轻盈,立面上的圆形洞口打破了传统剧院封闭的形象,形成富有趣味的公共空间。
垂直玻璃宅位于上海丰溪路丰谷路口,是中国著名建筑师张永和带有实验色彩的作品,墙体是封闭的,楼板和屋顶是透明的,直接面向天空,而家具、管线设计在垂直方向上视线叠加。设计师希望为居住者创造一个可以静思的空间,同时也是对现代主义水平玻璃透明性的批判。
英国伦敦
“当你厌倦了伦敦,你就厌倦了生活。”英国诗人塞缪尔·约翰逊如是说。文豪们不惜辞藻,表达对这座城市的偏爱。作为公主和王子们的故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这座城市在承接丰盈历史的同时,也始终拥抱着未来。在伦敦,既能聆听到圣保罗大教堂的八点钟声,也可穿梭在充满未来感的威斯敏斯特地铁站里。不同时代的建筑在这里碰撞、交融,感觉像是走进了BBC科幻电视剧《神秘博士》中的那个蓝色警亭(其实是一台时光机),自由游走在时间线上。
位于伦敦市中心的一个建筑群,英国粗野主义建筑的代表作之一,1959年由著名现代建筑公司张伯伦、鲍威尔与本恩公司(Chamberlin, Powell and Bon)设计,力求打造一个带有乌托邦色彩的城市生活空间。整个建筑群除了高层和三栋43层的居民楼外,还包括学校、博物馆、青年会所设施、消防站、诊所、音乐学院和巴比肯艺术中心。
曾被《卫报》等知名媒体评为世界最佳地铁站设计之一,位于保得利大厦的地下,由建筑师迈克尔·霍普金斯于1999年建成,哥特式,充满科技感。在混凝土墙体包围的空间中穿插交织着多组电梯以及混凝土飞梁。
泰晤士河的河畔发电站1981年就已停止运作,2000年,赫尔佐格&德梅隆事务所将其改建为泰特现代艺术馆,保留了发电站的原始结构,笔直的烟囱,与位于泰晤士河另一边的圣保罗大教堂的圆顶形成对应。
在尽量保持发电站原貌的基础上,建筑师增添了更多城市化元素。室内水平走向的光线与垂直的烟囱形成对比,加上半透明的玻璃,打破了之前砖墙的沉闷。为了便于举行各种各样的艺术展览,馆内空间分为不同高度,以调和自然和人工光线。
由诺曼·福斯特建筑事务所设计,是伦敦第一座高层生态建筑。独有的建筑外观,丰富了伦敦的城市天际线,也成为欧洲办公建筑的里程碑。
大厦可取得最大程度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并将运转的能耗降至最低。大厦中的工作环境也得到改善,为每个人都提供了更好的视野。
位于伦敦市中心大卢梭街,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它的中庭原本是伦敦一个长期废弃的空间,建筑师诺曼·福斯特用一个树形玻璃结构将它和原有建筑连接起来,并安排了信息点、书店、咖啡馆等功能,成功打造了一个宽敞明亮的公共空间。
位于科芬园和伦敦市新牛津街之间,与大量被传统办公楼充斥而无法通过的街区不同,这组建筑具有通透性的、灵活的办公空间、公寓及零售店,很好地融入了城市环境。建筑立面由121000块光滑的瓷砖拼贴而成,色彩明亮。
位于伦敦金融区中心,是高技派大师理查德·罗杰斯的作品。不断暴露的结构,大量不锈钢、铝材和金属构件的运用,使得整个建筑充满极强的未来感,比法国的蓬皮杜艺术中心更加夸张。楼顶的起重机不是施工时遗忘的,而是设计的一部分。
位于伦敦东部、泰晤士河南岸的戴普佛德岗(Deptford),设计简洁而富有创意。建筑的所有立面都是由掺入多种颜色的聚碳酸酯材料构成,因观察者的角度不同,色彩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远远望去,像是一个脆弱的肥皂泡,泛着七彩光辉。
像芝加哥这样人口密度越来越大的城市,频繁建造高楼可能不只为了创造世界之最,而是为当地人争取一隅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空间。虽然是繁华闹市,却也容纳了赖特和密斯的宁静之作。虽然高楼林立,但直指天穹的一团烈焰不是怨愤、吵闹和拥挤,而是人们对生活的热情。
由美国建筑师波特兰·戈尔德贝格(Bertrand Goldberg)在1964年建成,当时是世界上最高的居民楼,这里也始终是人口最密集的居住地之一。马利纳城尝试打造一个内容丰富的“城市中的城市”,其“玉米棒”形状也成为芝加哥现代建筑的惊艳一瞥。
位于芝加哥洛普区的一栋住宅、办公混用摩天大楼,共82层,外形看上去像一座巨大的雕塑,其设计灵感来源于石灰岩露头景观。
外立面由玻璃幕墙和每层略有不同的波浪形阳台组成,整体呈现出水面涟漪的效果,非常壮观。阳台从玻璃幕墙伸出,可达3.7米远,站在这里眺望远方,心情开阔。
芝加哥排名第3、美国排名第4的摩天大楼,地上100层,高343.5米,加上天线更高达457.2米。
1969年由SOM建筑事务所设计完成,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咖啡厅、餐厅和居所等多功能的大楼。外观标志性的“X”形,是为了在增加层高时保障水平方向的稳定。
1906年,38岁的建筑师赖特在芝加哥建造了这个美国最神圣的建筑之一。它打破了美国和欧洲宗教建筑的旧制,引入了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大胆采用混凝土材料。寺庙的入口隐匿在周围环境中,让前来敬拜的人走过一段褪去凡尘杂念的短暂旅程,也由此与邻近的街道区分开来。
位于密歇根湖畔,建于19481951年,是早期高层建筑的代表作,也是为战后一代重新定义的高层生活。公寓由现代主义大师密斯·凡德罗设计,包括两幢26层的“方盒子”,全部由钢和玻璃标准件构成,内部大空间可进行灵活隔断。
伊利诺理工大学建筑系的系馆,密斯·凡德罗的代表作,反映了现代主义所强调的功能性第一,是一个由新建材、新科技创造出的新空间体验的经典案例。
以玻璃环绕的空间,让阳光直接进入室内,模糊了室内外的边界,让学生在室内工作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外面的自然环境。
著名建筑师赖特1908-1910年为弗雷德理克·罗宾设计的别墅,坐落在芝加哥库克县,是芝加哥的地标式建筑,也是赖特草原式建筑风格(美国第一个独特的建筑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这座公寓大楼由11层住宅塔楼、4层零售店及停车区组成,一系列的混凝土凹槽和悬臂式露台,分解了住宅楼的负荷。东立面的波浪形态进一步减轻了建筑本身的负荷,同时也为城市天际线增添了更丰富的视觉观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