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国远程教育

混合式教学中规则逆反现象的解读与解决*

作者:□ 舒杭 王帆 袁璐

□ 舒杭 王帆 袁璐

【摘 要】

合宜的教学规则是践行混合式教学的关键和保障,而规则的制定、学生对于规则的接纳度和反应都直接关系到混合式教学的实际效果。在课程实际中发现,学生对于混合式教学的规则表现出了强烈的逆反情绪,在其行为参与过程之中出现了恶性参与膨胀的现象,其根源来自于信息负荷超载、认知盈余失衡、评价机制主观、恶性竞争突出等方面。规则逆反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节奏,采取内部群体协商以及外部权威干预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化解逆反情绪,推动混合式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规则逆反;现象;措施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458x(2016)05—0023—06

一、研究背景

自2001年起,混合式教学的概念逐渐成为教育界和培训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1]。随着在线教育的不断升温,国内外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如火如荼。如何规范要求与评价机制以保障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成为每一位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将这些要求和评价机制统称为教学规则。在前苏联教育学术语中一般把规则解释为贯彻教学原则的具体教学要求,认为规则比原则小,从属于原则[2]。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Friedrich Adolf Wilhelm Diesterweg)把“教学规则”视为教学原则的操作要求[3]。可见规则制定得科学、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际教学的开展。

但是,在进行混合式教学时,规则层面却普遍受到教师的忽视。大部分教师以固有的思维来制定学习要求,这种要求带有教师的主观强制性色彩,这一做法带来的结果往往是教师高估了学生的接受度,忽略了学生的时间容量,轻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较强,他们有较强的个人意识和个人责任感,能够自己选择教学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希望教师在做出任何关于教学的决定前与他们协商[4]。诸多学者围绕学习参与[5]、学习交互[6]等要点对混合式教学进行了深入探讨,但混合式教学往往意味着学生需要付出更多的课余时间投入到学习之中,学生对于这种投入的态度、情感和认知对教学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7]。因此,在进行混合式教学实践时,如何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课程的规则?这些规则是否能够维系整个教学的有效运转?学生对于这些规则究竟接受度多高?诸多问题需要引起教学设计者的重视。

本着“实践出真知”的原则,本研究团队决定在实践过程中寻求上述问题的答案。因此,依托“新媒体研究”专业选修课,课程团队开展了为期11周的完整混合式教学实践。将新浪微群与百度贴吧两大社会性软件作为线上学习平台,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自行获取学习资料,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各种学习终端开展及时、流畅和深度的互动[8],让学习个体的行为融入群体之中,更注重群体知识水平的提升[9]。依据学生在线学习的阶段性结果,以小组形式对平台中的信息和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在课堂上进行专题小组汇报。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基于课程规则展开的。

二、混合式教学中规则运作过程

(一)课程规则设定

规则的制定是混合式教学开展的基础,是为了让学生明白课程该如何进行,如何更好地进入到学习之中。在正式设计课程时,为了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之中,经过课程团队的不断协商,参照以往课程实践制定的课程规则,从学习要求、评价制度两大方面进行设计,学习要求包含发帖、回复、笔记、作品、汇报、交流等方面详细的规则,评价制度从在线学习与课堂学习两方面分别予以评价。具体的课程规则如下:

1.学习规则要求

(1)发帖要求

每条帖子必须配有标题或者话题,发帖时最好用到以下关键词:“我知道了”“我理解了”“我的观点是”“我推断”,等等,以便为课程分析提供辅助。

(2)笔记要求

学生的学习笔记要注明记录笔记的日期和具体时间,体现自身的思维过程。

(3)课程作品要求

课程学习结束要上交一份有关本次教学内容的知识概念图。概念图要美观、详细。

(4)课堂发言要求

依据共同兴趣自行成组(3—4人),教师也会抽取表现较好的同学编排成组。小组协商内容架构并做好PPT在课堂上汇报,其余同学要积极参与讨论,对汇报内容提出质疑和评析,汇报小组要给予反馈。

2.评价规则制定

(1)课程评价总体形式

“新媒体研究”采用过程性评价的考核方式,将考核环节延伸至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注重学生平时的积累和贡献。考核的内容由5个部分组成:线上学习、课堂学习、学习笔记、课程测试和课程作品。对每一部分所占百分比进行权重分配:最终课程成绩=线上学习得分(35%)+课堂学习得分(30%)+学习笔记 (15%) +课程测试 (5%) +课程作品(15%)。

(2)线上学习与课堂教学细化评价指标

从上面的成绩折算公式可以发现,线上与课堂占总成绩的65%。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针对线上的帖子与课堂中的交互制定了细致的评价标准。线上的帖子包括首贴与回复,根据首帖的性质、形式、内容质量以及回复的层次给出每一条帖子细化的分值,如表1所示。

对每一条首贴的具体得分又制定了一个折算公式:

每条首贴得分=博文性质分值×40%+内容质量分值×40%+博文形式分值×20%;

每条跟帖得分=评论层次分值×100%

每个学生的发帖得分=所有首贴得分+所有跟帖得分

课堂学习中的评价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进行打分,包括汇报、提问、回答、质疑和辩论,并对每一类别进行了层次的划分,如表2所示。

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设了额外的奖励措施:设立每周线上学习之星与课堂学习之星,设立课程最佳汇报小组及最佳课程作品,分别对其进行相应的加分奖励。

(二)群体规则执行

在第一节课课堂面授时,教师对上述规则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期望能够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整个课程学习之中。学生出于好奇心以及在课程教学方式新鲜感的驱动之下,在第一周的线上学习过程中,师生共发布了582条帖子,其中近13%的帖子是教师和助教发布规则、学生进入课程以及课程规则咨询的内容。在第一次专题汇报时,有3个小组分别就“Kinect”“4G时代智慧引领教育”和“人机互动新变革”三个专题进行了汇报。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引导学生对汇报小组进行了提问和质疑,提升了课堂活跃度。课堂中共产生了128次交流互动,其中包括39次汇报中途提问,13次质疑。学生面对如此强度的质疑,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他们从未在其他任何一门课上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如在“Kinect”小组汇报中途,有一名学生直接指出:“我发现你的PPT中所有内容都是在一篇文章里面概括出来的。在百度上可以搜到,没有做出进一步延展。”这样的情况在第一周的汇报过程中出现了多次。汇报小组准备充分与否不是由教师一人专断决定,而是在汇报过程之中接受所有学生的审核。这给汇报小组带来了压力,也让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三、教学中的规则逆反现象与解读

到了第二周,学生在线上的发帖数量进一步激增,达到了一个峰值,帖子总数高达1,733条,是第一周总数的3倍。如此强度的发帖让教师感到了一种隐患:学生是否真正是为了学习而发帖,还是出于拿分而被动刷帖?从第二周的发帖内容来看,许多帖子都是简短几个字的浅层回应,并没有体现出一定的思考和提炼。群体研究的代表人物Tuckman在提出群体形成的“四阶段”模式中就曾经指出,群体在激荡期(即冲突期)的重要特征就是成员会对群体的一些规则表现出一定的不满情绪和抵触心理,群体内部充满矛盾和冲突[10]。因此,面对第二周如此爆发式的浅层发帖,学生是否如表面上那样主动积极?这一忧虑在第二次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证实。

第二次课程一开始,班级的学习委员就将全班同学的课程建议汇总表呈现给教师,并表示这样的课程存在诸多问题。以下列举其中一些:

移动端不方便,回复不提醒,无法看到更多的评论;学校网络不给力;发帖字数受限制;学年论文、考研、考编、考公,事情繁杂,时间和精力不能投入于这一门课程;存在恶性刷帖灌水的人,发帖没有价值,形成了恶性竞争;考核评价方式片面,监督制度不完善;课堂提问范围过大,学生无法很好解决;知识大部分来自于百度,讲解很片面,教师不及时总结;对“翻转式”的课程教学模式不适应……

从这些表述中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学生对于课程的既定规则产生了排斥心理,提出的问题大部分都是围绕课程规则表达集体的不满,我们将其称为“群体性规则逆反”。群体规则逆反是一种心理上的表现,群体成员对既定的规则表露出抵触情绪,当这些情绪积累到某一个临界点时,学生会在其行为上表现出一些极端现象。但是需要强调的是,群体规则逆反并不是阻碍群体发展的因素,这是群体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Forsyth在对群体规则的特征进行描述时指出[11],当群体成员出现负向性认可时,群体之中常常会产生一些极端的违背规则的行为,这些脱离规则的行为(脱轨行为)是被允许的。Toseland & Rivas也表示[12],当群体规则的约束功能失常或者是群体规则违背了一些社会伦理时,脱轨行为的出现反而能够有助于群体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平衡了这一逆反心理,整个群体就会进入一个稳定期,所有的群体活动和行为也会回归正轨,按部就班地进行。

四、群体规则逆反的根由剖析

导致学生出现规则逆反现象的原因来自于多方面,课程之初既定的那些规则让学生之间产生了一种隐性的竞争,学生受到分数的刺激,心理上产生了求高分的不良动机,进而在行为上产生刷帖现象。通过对课堂中的话语以及线上平台中帖子内容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信息负荷超载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带宽的不断提升,使知识碎片化的特征日益加剧,学生在这些碎片化的信息之中很容易出现迷思现象。当众多信息蜂拥呈现,其价值性却难以得到证实,学生很难顾及全部,犹如盲人摸象一般没有根据。许多碎片化的知识零散地分布于平台之中,给学生的知识建构造成了极大负担,加重了学生的认知负荷,加之教师总结与引导的欠缺,更是让学生只停留在认知的表层,难以深入。在碎片化的时代,学生如何在碎片化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海洋中学习成为混合式教学的关键。如若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层面,其结果就是导致学生难以承受如海啸般的知识流,无法做到真正理解每一条信息的深刻含义。旧的未懂,新的又来,如此积累下来的信息一旦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范围,势必会引起他们的消极抵抗情绪。

(二)认知盈余失衡

不论是何种教学形式,其最大价值就在于使教学投入和产出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2012年,当诸多的社会性媒体涌入市场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时,美国学者Clay Shirky提出了“认知盈余”的概念。他认为,如果把所有能够自由支配的空闲时间看成一个集合的话,这些时间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创新[13]。认知盈余是对碎片化时间高效利用的结果。而混合式教学的流程和要求就是突破“学习只在课堂”的思想束缚,让学生在课后能够花费时间投入学习中。因此,可以说,开展混合式教学的一大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创造出更大价值的认知盈余。

本科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未来的规划正在定向中,求学、工作等诸多事情摆在了他们面前,学生走到了人生的岔路口,面临着对未来做出抉择的关键时刻。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专业课程安排也是最多的,学生奔波于各种课程之间,很难对某一门课程投入全部精力。而混合式教学往往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其一大诟病就是时间的浪费,学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学习任务,但是时间投入了,其结果却往往又悬停于浅层次的认知和结果,时间投入和产出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失衡。

(三)评价机制片面

尽管课程的评价机制在课程团队之中历经几番探讨和修正,其依据也源自于之前的两轮课程经验,但是经验往往并不具有科学性。学生的认知在不断转变,沿用传统的评价机制并不能真正契合实际教学需求,且过程性评价的原则是根据学生发帖的内容,按照编码体系进行量化处理,虽然每一周的评价都是经过课题组多人独立编码,但其内容的判定过程仍然具有主观臆断成分,并不能全面保证结果的真实性。有些学生真正参与到课程之中,投入了精力和时间,却并没有因此而获得肯定,这种没有数量限制的参与引导机制和评价机制无法真正保障学习参与的深入进行,悬停于知识的表层探讨使学生普遍认为,这样的模式只能让他们对众多内容有一个片面性的了解,很难深入某一个具体问题进行追踪。

学生在课堂中的汇报也是问题百出,知识从别人那里来,并没有经过自己的加工和提炼,只能讲解片面性的内容,所有片面性的东西生硬地拼凑在一起导致其结果还是片面性的。由于缺乏对问题的正确认识,所提出的问题范围过大,往往超越了问题所在的领域,学生很难给出正确的解释,导致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四)恶性参与膨胀

由于对群体规则认知的偏差,部分学生对于评价机制往往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为只要在线上多发帖、课堂上多发言就一定可以取得高分,因而他们只重数量,不重质量,一味地刷帖来求取高分,其结果就是参与行为的极度膨胀,这些行为表现折射出的是对于课程的参与存在不良动机。这种不良动机驱动着学生通过不断发布浅层帖子来吸引他人的关注,进而带动整个群体的参与脱离了正常的轨道。通过对这些参与内容的分析很容易就能看出,这些参与行为并没有带来深刻的理解,反而更容易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一个无法收拢的极度扩散状态。同时,部分学生的参与膨胀也给他人的学习带来了极大困扰,想要深入跟随的内容被覆盖,无关内容的渗入给他们的知识建构造成阻碍,因而当大家意识到参与膨胀的这一恶性本质时,学生表现出了极度的不满情绪。

(五)客观条件制约

混合式教学的在线学习需要依赖社交网络平台,因此网络信号的不稳定、平台特殊功能的不完善和限制等因素都给学习造成了极大的困扰。首先,课程最先使用的在线平台是新浪微群,它是微博持续发展的产物,创造了人类交流信息、知识、思想和情感的新型空间[14]。微群依托于微博实现群组化的功能,但它并没有推出自己专属的APP,想要完成学习就必须借助传统的PC机,这一缺陷使学生在使用微群的过程中觉得烦琐复杂,对技术本身产生排斥情绪。其次,混合式教学的开展需要连接入网,网络性能的稳定与否直接对线上学习产生影响。尽管如今校园网速度提升很快,但这些网络的覆盖范围目前仍然局限于校园之中的教学区域,生活区域(如食堂、宿舍等场所)依然存在网络覆盖的盲点,网络信号尤为不稳定,且有线网络的使用往往需要学生自己支付相应的费用,学生只能选择无线网络进行学习,但无线网络信号的不稳定延长了资料的上传、下载速度,使得信息传递的周期拉长,很多内容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

五、群体规则逆反的解决措施

对于群体规则逆反的处理需要谨慎进行,一方面要平衡学生的逆反心理,让其适应所在的群体;另一方面要顾全整个教学,规则的调整要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教学效果的达成。为此,团队采取了“群体协商”和“外部权威干预”相结合的方式对群体规则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一)内部群体协商为主

所谓群体协商就是在群体成员都在场的情形下,所有成员对规则进行解读和认识,共同探讨既定规则之中哪些是有失偏颇的、哪些是需要强化的、哪些是需要摒弃的。协商的结果全部来自于师生的协商过程,是所有成员都接受的。这里面存在两个关键性的条件:第一,所有群体成员在场,因为规则的作用对象是群体内部的所有成员(即师生),规则的科学与否关乎每一个个体成员的发展。因此,所有人都在场能保证制定的规则是所有个体成员都接受的。第二,群体成员集体协商,因为只有大家对规则进行了讨论,才能给既定规则予以客观公正的评判,哪些规则科学、哪些不科学是在大家的观点碰撞之中产生的,而并非某一个体的主观判断。

(二)外部权威干预为辅

外部权威干预是指教师利用自身的权威,对群体规则的调整进行监督和管控,不能越过最低限度。群体协商是为了促使群体规则的改变,而外部权威干预是为了让规则在一定的基线以上。教师需要发挥其独有的权威力量,对规则进行整体上的把控,因为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比学生更清楚什么样的规则对群体发展最有利,对群体结果的达成最具推动力。因此,权威干预意味着要顾全大局,规则要能够使最终的教学目的得以达成,忽略教学目的对规则进行调整可能会使群体走入下坡路,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还会使群体的积极性逐渐衰微。因此,教师要确保群体规则在一定的基线之上以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随时、随地的互动交流,促使深层学习发生[15],且能够促进群体目标的有效达成。

依据上述两条原则,师生在课堂中用了一个小时,对原本制定的评价机制做了如下一些调整:第一,每周三下午3:00是本周统计的时间节点,3:00之后的发帖计入下一周。第二,每周一确定这一周汇报的小组及专题。第三,每个人一周最多发布1个主题帖(即首贴),主题帖的范围要围绕教学专题以及助教公布的选题范围。第四,每人每周最多跟踪三个主题帖,每周最多发布30条帖子(包括首贴与跟帖),按发帖时间的先后进行统计,超过部分视为无效。第五,所有汇报小组的汇报时间控制在30分钟之内。

这一调整结果得到了所有学生的认同。在后续学习过程中,师生共同根据这些规则开展教学活动,推进整个教学的有效运转。

在课程结束之后,针对调整后的规则,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调查,让学生对整个课程的评价方式进行自主打分(满分100),1名学生请假未能参与调查,其余50名学生给出的平均分为88.3分。可以看出,学生对调整后的规则认可度较高,能够很好地适应课程的相关要求并积极配合。

六、总结

混合式教学实践蔚然成风,这种融合线上与线下、个体与群体、现实与虚拟的教学方式,将整个教学的价值最大化呈现出来,业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成功之道。而教学规则对于混合式教学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通过实际教学的经历,我们发现规则逆反影响着教学的可持续进展,这种规则逆反的根源来自于信息超载、认知盈余、评价机制、行为参与以及客观条件。本研究在剖析这些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规避和解决规则逆反的两条机制:“内部群体协商”和“外部权威干预”,从细节到整体进行全面的监控。本研究指出的问题并非一家之言,诸如MOOC过关率低、翻转教学难以切实推进等诸多现象都可以证明:缺乏教学规则的制约,学习主动性并不会提升,教学难以切实推进。规则逆反是客观存在的,却普遍被教学管理者所忽视。要想切实推进混合式教学的开展以及教学效果的提升,需要对规则逆反的解决与规避等问题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田世生,傅钢善. Blended Learning初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07):7-11.

[2]陈梦稀.教学原则内涵探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106-109.

[3]第斯多惠(德).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6,99,122.

[4]解筱杉,朱祖林.高校混合式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2,(10):9-14,95.

[5]赵秋锦,王帆.教学应用型微博社群中的学习参与实证分析——以新浪“新媒体研究”课程微群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4,(11):37-45.

[6]缪蓉,孙茂元.初中英语混合式教学交互行为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01):70-76.

[7]汪燕,郑兰琴.实践、反思与交流:聚焦国际混合式教学研究——第三届混合式教学法国际会议综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05):7-11.

[8]杨现民,余胜泉.论我国数字化教育的转型升级[J].教育研究,2014,(05):113-120.

[9]王帆.微时代社会化学习本质探寻[J].中国电化教育,2014,(08):19-25.

[10] Tuckman B W. Developmental sequence in small groups[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65, 63(6): 384.

[11] Forsyth D R. Group Dynamics. Brooks[J]. Cole, Pacific Grove, CA,1990.

[12] Toseland, R.W.,Rivas, R.F..An Introduction to Group Work Prac⁃tice (2nd ed.)[M].Boston: Allyn and Bacon,1995:pp82.

[13]克莱·舍基(美).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13.

[14]王帆.微时代社会化学习新解[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14-18.

[15]杨现民.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4,(01):29-34.

收稿日期:2015-08-31

定稿日期:2015-10-21

作者简介:舒杭,硕士研究生;王帆,副教授;袁璐,硕士研究生。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221116)。

 

我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SOA智能学习风格判别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护理实践教学中在线学习效果的元分析*

能力瓶颈

混合式教学中规则逆反现象的解读与解决*

老年人参与社区教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