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汇中外管理

Ninebot:小米生态链里诞生的“独角兽”

作者:文/本刊记者 谢丹丹

原本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在加入小米生态链之后获得快速成长,如今它已经是一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

文/本刊记者 谢丹丹

在小米投资Ninebot之前,王野对小米的第一印象,是“价格战杀手”。

作为联合创始人的王野还清楚地记得,另一个合伙人曾语气凝重地对他说:“我们现在走这一步险棋,第一步就是先把自己干掉,但万一新的产品起不来怎么办?”

Ninebot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在小米投资之前,它还是一家刚刚成立三年的初创公司,其生产的平衡车被定位为“富人的科技玩具”,“高冷”范儿国际路线,主攻欧美市场,其业务占比达80%,消费群体以高净值人群为主,在欧美,一台Ninebot平衡车能卖到七八万元人民币,很多人愿意付出比山寨产品高出两到三倍的价格来购买它。

高定价背后是丰厚的毛利。而成为小米生态链的被投资企业,就意味着产品要纳入小米的定价体系。这意味着,Ninebot要舍弃之前高冷的品牌溢价以及超高的毛利率。

最后的结果是:Ninebot不仅接受了小米携手顺为、红杉、华山四家机构总共8000万人民币的投资,最为关键的事实是,雷军给出的Ninebot估值比另一个国内著名基金低一半!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年之后,Ninebot成为小米生态链投资的55个创业团队中,四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之一。

Ninebot是如何在小米生态链体系中获得快速成长,并脱颖而出的?

为何接受小米的投资?

在王野看来,和小米的合作首先是基于价值观和目标的一致性。

虽然Ninebot产品主打高净值人群,但事实上,企业都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卖遍全球,越多越好。Ninebot将自己定位于一家以1-5公里为半径,介于汽车和步行之间的短途交通代步工具的提供商和服务商。几年下来,Ninebot也在通过技术的革新,不断追求“创造每个人都能玩得起的平衡车”的愿景。

在此之前,Ninebot就拟定过一个三步走战略,8万元、1万元、3000元人民币,分别代表Ninebot定价的三个阶段,而最终目的是实现平衡车的普及。当然,这个诉求和小米的平民路线、高性价比理念不谋而合。

当时介于市场成熟度、渠道等各种原因,Ninebot的平衡车被“误打误撞”定位于玩具,与“出行工具”的初衷背道而驰。事实上,王野将小米投资这件事情当成Ninebot实现公司目标的一个加速器。

其次是看重小米的分发能力和供应链资源。要最终实现第三阶段的定价,绝非易事。“我们其实有能力将成本做到2000元以内,但是我们永远没有办法卖到2000元以内。”王野对《中外管理》讲述,因为经销商至少占30%-40%的利润。

三年来,王野和管理团队饱受煎熬。不是不想进军中国市场,而是目前在中国,价格仍然是国人购物的重点甚至首要考虑因素。而欧美市场更愿意为高品质设计买单。Ninebot曾在中国遭遇了大量的山寨,甚至还有山寨的山寨。对于此,王野和创始人高禄峰一直束手无策。

但王野深知,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效率,当时Ninebot没有办法实现效率的提升,仍然只能通过线下实体店铺的层层流转。而渠道分发的优势,无疑是小米带给Ninebot最大的帮助。王野如今回想起来,就算当时小米给的估值再低一点,也会接受其投资。

供应链方面的支持对Ninebot更有价值。有了小米的背书,无疑给Ninebot增大了其在国际一线供应商面前的话语权。

小米:只帮忙不添乱

在外人看来,Ninebot和小米合作多少有点像和大象一起跳舞,总担心会不会被大象一脚踩死。

而合作一年多来,在王野心里,这个股东所做的事情已远超股东层面了。小米在供应链、产品的把握、产品的开发流程以及检验标准方面,均给Ninebot提供了很多帮助。

“只帮忙不添乱”是小米一贯的原则,事实也证明的确是这么做的。在王野的印象里,每当Ninebot需要帮助时,找到爱叼根烟、喝着可乐的雷军或者生态链的负责人刘德,他们总会非常慷慨、热情地帮忙。如果不找他们,他们几乎就“不搭理”人。


当“平衡车”游离于标准之外的时候,小米会努力地使它回归“正道”上来。 图 东方IC

小米的生态链模式即孵化和培养生态链企业待到价值增长之后再将它变现或者获取IPO之后的投资收益比直接收购这个公司更有价值

此前,Ninebot在供应链方面有很大的局限。作为一个两三亿级别的小公司,很难在供应链上有什么话语权。但是小米可以做到,帮助Ninebot将500强企业的中国区老大拉到办公室,一起洽谈共同开发的新材料,对方甚至专门派出一个团队来支持。比如:松下电池成立专门团队和Ninebot一起来设计、定制平衡车的专用电池,并且还会派人持续跟进。很多时候,他们会指导Ninebot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事实上,通用的塑料配方,博世的电动机,以前根本不可能给像Ninebot这样的企业定制。

“但是作为小米生态链企业之后,他们开始认为这是一门大生意,并不是在跟小厂合作。”王野说。

在小米的思维框架下做产品

不添乱并不代表没有规矩,当合作的产品游离在标准之外的时候,小米会努力地使他们回归“正道”上来。生态链上的所有合作项目都会统一纳入小米体系。

尽管小米对Ninebot的投资,是基于共同的价值观,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于标准不一引发的小摩擦也不断发生。

比如Ninebot认为,包装材料不应该花很多钱,但是小米则相反。Ninebot以前对包装的认识,主要是“结实,耐用”,要能够经受得住运输的考验,却忽略了用户的开箱体验。而对于小米来说,留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后来,王野也逐渐认同小米的做法。

然而,最大的冲突是高性能、高质量和低价之间的矛盾。王野坦承,和小米合作的九号平衡车精良的性能的确有些被冲淡,但正因为如此,才更有理由追求“高性价比”。

只能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成本。在高性价比和低成本的双重压力之下,王野想到“用算法代替复杂、昂贵的硬件”。

什么意思呢?原来,在没有接受小米投资之前,Ninebot使用的是昂贵的电流传感器。但在九号平衡车上,则改用价格相对便宜的部件。同时,通过程序来补偿和自动校准这个廉价的部件,使之接近甚至达到和昂贵产品同等的效果。在这一系列创新中,Ninebot就诞生了十几项专利。

赔钱一起赔,赚钱一起赚

按照既定计划,Ninebot预计在2015年7月份发布九号平衡车。提前两个月,王野的团队就已经将产品准备好,模具开好,下一步就要批量生产了。

但当产品放在雷军面前时,雷军皱了皱眉头:外形不好看,必须修改!外观的修改意味着重新开模具,这一动作至少需要两个月才能完成。而那时,Ninebot的工厂里已经有三四百员工随时待命,错过平衡车发布的黄金时期,就意味着放弃销量!这是真正的“时间就是金钱”,王野也不做退让。

雷军眼看着无法说服,最后只能放出狠话:“这个外观我接受不了,你们看着办吧!”这意味着,如果产品的外观不修改,小米将拒绝发售这款平衡车。

王野第一次领教了小米的强势文化。而背后,是雷军“产品为王”的哲学,刘德眼里的“首战即决战”。

最终,九号平衡车推迟四个月发售,由此带来的损失超过千万。不过令王野尤为佩服的是,作为投资者,小米愿意来共同承担这个损失。毕竟,Ninebot承担了模具和人员的损失,但小米也因为错过夏秋发售产品的黄金档期,牺牲了原本可观的销售业绩。

在王野看来,小米的这种生态链模式,即孵化和培养生态链企业,待到价值增长之后,再将它变现或者获取IPO之后的投资收益,比直接收购这个公司更有价值。

截至2016年3月,小米和Ninebot合作的九号平衡车已经卖出了几十万台,总行驶里程接近千万公里。在和小米合作的前一年,Ninebot海外市场的销售量为三万台,而国内市场连这个数字的一半都没到。

现在,Ninebot仍然在海外市场发售其高端平衡车;而在国内市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这家被小米孵化的“独角兽”。管理

责任编辑:朱丽

管理点评

对于创业者来说,加入小米是难得的机会,创业者找到小米这样的平台很兴奋,但是之后又要过痛苦的一关。它怎么能够持续为小米提供价值,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如何持续提供价值?第一是产品的质量,满足小米客户的需求。第二是成本控制,如何用大批量降低成本,即不偷工减料,又要性能稳定。加入小米生态链之后,生产模式、管理模式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第三,科技创新,别人一个小小的创新就可能取代你。所以,一定要创新。

点评人:本刊战略顾问,原小天鹅集团副总裁 徐源

 

相关文章